登陆注册
3341100000078

第78章 弘农河旁话德性(1)

按照事先的约定,这天下午是要去弘农河旁话德性的。

李耳写的《道德经》中出现的“德”字者,多达十六章,共四十一处,仅次于“道”字,《道德经》是由“道”和“德”来统领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道”是论述世界本源的,而“德”是论述人生哲学的,有着巨大的意义。但由于李耳写时是高度概括的,又言简意赅,往往使人看后不明其意。所以此稿在尹喜、文子看后,觉得很有必要像在观道塬上论道一般,再细细论述一番。

为了使论述的气氛生动、活泼,而不仅仅局限在打“嘴仗”上,所以尹喜特意请了一位钓鱼高手常大欢老汉来陪同,一方面钓鱼,一方面论“德”,那才是别有一番情趣。地点选在弘农河与黄河的交汇处,那里的鱼最多。

毕竟是寒秋时节,李耳来到函谷关写《道德经》是七月份,而现在已是十月份了,不觉已过了四个月。天气是凉多了,只有在下午这个时刻才感到暖洋洋的,也正是钓鱼的最好时刻,因为鱼在进入严冬之前,是要大肆觅食的,把自己吃得饱饱的,然后静卧在水底,等待严冬过后再出来。

西挂的太阳像个火炉似的,不断放射出光和热,把大地照得暖烘烘的,微风轻轻吹着,就像小孩细嫩的手给人搔着脸面,怪舒服的。

李耳、尹喜、文子、徐甲兴致勃勃地走在钓鱼的路上。

常大欢老汉真像条鱼似的,游弋在他们几个人中间。他一会儿拉拉尹喜的手腕,一会儿又去扯扯徐甲的臂膀,笑着说:“钓鱼需要手腕的腕力有弹性,可你们两个的腕力都僵硬的很,没有弹性,这是钓不了大鱼的。”

“怎么,钓鱼还有那么多明堂?”徐甲甩了甩自己的胳膊,“不就是把钓鱼杆伸到水面上,等鱼上钩了,然后一提,鱼不就钓上来了?”他由于学钓鱼的动作太大,一下把胳膊甩到文子的脸上。

文子“唉呀”一声叫了起来,捂着脸说:“我说徐甲呀,鱼还没钓着,倒叫你这钓鱼动作一甩,把我的半个脸都钓肿了。”

“那正好,”徐甲对文子作了个鬼脸,“钓鱼没有鱼饵,你脸上的肉正好用得着。”

“我看你脸上的肉鱼才喜欢吃哩!”文子说着就上去拧徐甲脸上的肉。徐甲没有防备,倒叫文子给拧住了,痛得“呀呀”直叫,“好家伙,你文子的手比鱼钩还厉害,把我半个脸的肉都钩掉了。咱们现在不是去钓鱼,而是在钓脸。”说着也要去拧文子脸上的肉,他俩在追逐着。

李耳把身子一横,伸开双手把他俩挡住,“你俩不要再闹了,还是听听常大欢讲讲钓鱼的经验吧!”

常大欢扛着几根鱼杆,顺势把鱼钩掐到手中说:“你们几个瞧瞧,这几个鱼钩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金不换’鱼钩,它斜弯而背驼,亮闪闪的,就像你们文人说的,富有曲线美。它钢火好,力道强,若没有十分的腕力,抖腕不够精纯的话,钓上大鱼也会让它跑掉。”

“这么小的钩也能钓上大鱼?”徐甲有点儿不相信,伸着头问道。

“钓鱼的关键不在钩子的大小,”常大欢掐着一个鱼钩对徐甲说道,“关键在于钓鱼的人有没有大的气度。钓鱼的人一般都想钓大鱼,常常是急不可待,一见水面有动静,就急着甩杆,结果是鱼还没有咬上钩,就提了杆,弄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能再重新放杆,把鱼又惊跑了。你别看这个钩子小,它可是钓过大鱼的。”

徐甲还是不服气,顺手掐着鱼钩,“鱼钩这么小,恐怕叫大鱼咬着就给咬直了。”

“你试试,用你的牙咬咬,看你能不能把鱼钩咬直?”

徐甲使劲用牙咬着鱼钩,可怎么也咬不直,只好说:“我服了,我的牙齿咬不直鱼钩。”

“不光是鱼钩的硬度要好,还要让钓上的鱼不脱钩,这鱼钩尾部有两道深槽,绳子是怎么也滑不掉的。”

经常大欢这么一说,他们几个都细看起鱼钩来,鱼钩的尾部果然有两道深槽。请读者注意,现在的鱼钩尾部是被砸了一下,形成一个圆形柄,用来系绳子的。那春秋时代的鱼钩则没有这点,而是在尾部有两个深槽。这是过去的鱼钩与现在的鱼钩一个明显的区别。不懂得历史和没有钓过鱼的人,是不明白这点的。

“不但鱼钩要好,而且鱼杆也要好。”常大欢又摇了摇手中的鱼杆,“不瞒你们说,尹喜关令让我来陪你们钓鱼,我把传家宝的鱼杆都拿来了。这叫湘妃实心杆儿。”

“那一定是很重了!”尹喜拿过一根杆在手中掂了掂,“你说是实心杆,怎么这么轻?”

“这就是它的稀奇之处。”常大欢的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这种湘妃实心杆儿,天下也找不到几根。要知道,真正的湘妃竹,只生在洞庭洞的九嶷山上。而实心的湘妃竹,几万根里面才有几根,据说这几根竹‘杆是被娥皇、女英姐妹俩的眼泪洒过,才变成了实心。关于这个故事的真情,还是请李耳先生讲吧!”

李耳没有想到这个钓鱼老汉心里还有这么多东西,他说的这种湘妃竹确实是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便说:“尧把舜选为接班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看他能否先治好家,然后再让他治天下。

三十多岁的舜娶了娥皇和女英后,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下尧放心了,便让他治理天下。舜代尧治理天下,经常到全国各地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还规定所属各部的首领,每四年选举一次,凡是治理有方、政绩卓著的,就给以奖赏。在巡视过程中,为了便于管理,他又将全国划为十三个州,还制定了一些刑法。由于舜对百姓一向仁爱,注重教化,所以制定的刑法,许多律条可以宽大、赦免,只有那些怙恶不改的.才会受到惩治。”

“舜虽然不辞辛劳,四处巡视,但仍担心自己见闻有限,办事有遗漏,有过失,于是他在自己的门前设立了‘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所谓敢谏之鼓,就是在门前放一面大鼓,无论是哪个人想举荐贤士能臣,献治国良策,都可击鼓进言;所谓诽谤之木,就是在门前立下一根木柱,无论谁发现了舜的过失,都可以站在木柱前大胆地指出,由安排在木柱前的记录员记下,并转告给舜。舜就是这样实心实意地为百姓办事。”

“后来,舜南巡崩于苍梧。娥皇和女英奔赴苍梧哭之,哭出的斑斑血泪滴到了竹子上,染竹成斑。这一片的竹子被舜的实心实意为民办事所感动,就变成实心了。娥皇和女英见竹子都这样变了,觉得舜生前的行为实在是太伟大了,便双双投江自尽。”

“李耳讲的故事实在是太动人了。你不讲,我也不知道舜为民曾有‘敢谏之鼓’和‘诽谤之木’的事,真是从内心里佩服他。要是当今的天子能像他这样,该多好呀?”常大欢接上李耳的话说道,“别看这湘妃杆分量轻,可它弹力好,力道大,能受五百斤的拉力。我已经使用多年了,夏天用它钓鱼不会中暑,冬天用它钓鱼不会冻手,它神奇的作用,我也说不清。”

“那你是怎么得到的?”徐甲穷追不舍地问。

“祖传的呗!”常大欢转变了话题,“钓鱼有了这两样东西还不行,还要懂得鱼性和钓鱼人的心态。比如说,草鱼吃素,鲫鱼吃荤,鲤鱼、鳊鱼荤素都吃,鲢鱼戒荤又戒素。这就要针对鱼性而用鱼饵。素饵一般用青草、面筋、南瓜花或半熟的山芋。荤饵要用的对鱼胃口,鲫鱼最好用骨蛆或蚯蚓,鲂鱼最好用活虾,君子鱼用活青蛙……”

常大欢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钓鱼还要看水。钓鱼人常说,鱼好钓,水难找’,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找水大都是弯角或草富的地方。今天要到的是弘农河和黄河的交汇处,正是这种地方。这种地方旋进水底里的杂物多,鱼就喜欢在那里觅食。同时还要懂得冬钓暖,夏钓凉。鱼跟人一样,也是喜欢冬暖夏凉的。”

常大欢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不说了。他脸上泛着红光,额头渗汗,极目望着远方,神情十分肃穆,进而又说:“钓鱼有许多讲究,我一时也给你们讲不完。既然是尹喜关令请我来给你们讲的,你们就别怕我罗嗦。”他看到钓鱼的地方快到了,便收住了话,“但总的来讲,无非是讲究手、眼、心相应。讲得文雅一些,叫做器、术、道三位一体。你们钓鱼时再慢慢体会,不能急躁,要有耐心。钓鱼是最讲耐性了。没鱼来要耐心等,有鱼来要细心等,钓不着不能急,钓着了也不能得意。钓鱼时心里一定要稳,钓鱼是锻炼一种磨性”是一种修身养性“在这种养性中会感到其乐无穷。”

正说着,钓鱼的地方到了。这里果然是个大转弯,正前方是波涛滚滚的黄河,浊浪排空,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随后而来的是涓涓清流的弘农河水,一汇入黄河就变得浑浊不堪了。在两水交汇处,明显地可以看到不时有鲤鱼跃出水面,朝交汇处稍清一点的水中窜去。不是说,黄河鲤鱼跳龙门吗?这些鱼都是逆水而行,要到黄河的壶口瀑布中跳龙门,跳上龙门就可以变成龙了。但这些鱼来到这里后,都要到这里避避风浪,先作短暂的休息,然后再游入黄河,逆水而行,追逐它们最终的目标。

常大欢来到这里后,忙着选钓鱼的点去了。

李耳站在弘农河入汇处,返身朝南望去,弘农河弯弯曲曲像一条银色的带子远远的飘入深山之中。他冷不丁向尹喜问道:“尹喜,你说说,这弘农河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它原来就是叫弘农河吗?”

尹喜对李耳的脾气是熟知的,知道他每到一地总喜欢问这些问题,便有准备地回答道:“弘农河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起初叫洪溜涧。它发源于朱阳藏牛谷的鱼腹寺之石窟中,往下越流越大。这鱼腹寺是岩石下的一个石洞,洞呈圆形,人不得入,有清泉涓涓外流,时有小鱼从石洞中游出,像是小鱼在弹着泉水,发出动听的琴声。提起这个鱼腹寺,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年轻人一天在村头恸哭不止,忽然间来了个白胡子老头,问年轻人为什么哭?年轻人回答说,眼看年关已近,母亲患了眼疾看不见,自己又身无分文,无法给母亲治病,生活实在无法过了才在这里痛哭。白胡子老头说,小伙子,不要哭了,到鱼腹寺去抓鱼吧!用小鱼的眼睛熬汤就会治好你母亲的眼疾,其余的鱼卖了,足可以维持你母子俩的生活。但你要谨记,且不可抓那条大白眼鱼,只要不贪心就行了。说完老头就不见了。第二天一早,年轻人来到鱼腹寺,不久果然有一条大鱼先出来,随后带出了许多小鱼来。年轻人一见有大鱼出来,便把老头告诫的话全忘了,把所有出来的鱼捞了个一千二净。他把小鱼卖了钱,大鱼拿回去杀了给母亲熬汤喝。在杀大鱼时,那大鱼就‘咕咕’地直哭,掉出的血泪随着河水流走,把整个河水都染红了。年轻人全不管这些,熬好鱼汤后给母亲喝,母亲的眼睛便模模糊糊地能看见一些东西。他对母亲说,明天我再抓几条大鱼来,准能把您的眼疾彻底治好。谁知第二天他又去鱼腹寺捞鱼时,再也没有一条鱼出来,只听到鱼腹寺中一声声的鱼哭声,跟昨天杀那条大鱼的哭声一模一样,吓得年轻人拔腿就跑。他后悔昨天不该抓那条大鱼,但后悔是来不及的。以后人们便把鱼腹寺叫成鱼哭寺了,这条变红的河水,就叫弘农河了。弘农河中有一种奇怪的石头,是很难找的,只有在下雨天,你打着伞蹲到弘农河边,被暴雨冲刷时会发现一种白白闪亮的石头。你把它捡回来砸开,就会发现裂开的石头中藏着像鱼眼般的白玉,白玉的中间还有一泡水,据说这玉中的水能治眼病,说是由被杀的那条大鱼的眼睛变的。老百姓就把这种玉石叫涧河玉。”

“不要再寻根溯源了!”站在一旁的文子提醒道,常大欢把鱼杆都为我们放好了,我们还是钓鱼吧!

前边不远处有一棵大柳树,那里刚好放了三个钓鱼杆。常大欢对李耳、尹喜、文子说:“你们三个就在这里钓鱼吧,我和徐甲到前边的那棵小树下去钓。这样你们可以边钓鱼,边聊你们的事。”“行!”尹喜坐到一块石头上,伸手扶起一个钓鱼杆,李耳、文子也学着尹喜的动作,坐到他身旁,手扶着钓鱼杆。

刚下了杆,鱼是不会马上来的。

文子先开了言:“老师在《道德经》中讲‘德’性,讲到了‘常德’、‘上德’、‘下德’、‘玄德’等,首先我觉得应该明白‘道’与‘德’的关系,什么是‘德’?”

李耳说:“文子发言总是提纲挈领。要明白‘德’,就要先明白‘德’与‘道’的关系,可以从这两句话来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清,地得一宁,神得一灵,谷得一盈,万物得一以生’。而一者,道也。可以说,天地万物皆得道以生,而德者物之所自得。”

尹喜说:“从总体上看,可以这样说,道是体,德是用。道是整个自然,是独立自足于世界的本体。‘朴散为器’,‘器’分有‘道’,物中所体现的‘道’是个别的,因而‘失道而后德’。‘德’体现了‘道’,但并不是‘道’的本身。对于物来说,‘道’生之,‘德’畜之,‘道’与‘德’具有不同的功用,因而也就有不同的地位,表现为‘道’之尊,‘德’之贵。”

文子说:“你说的太难懂了,还是用老师的话上来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就是说,天得道以生,其德则清明大通,无所不覆;地得道以成;其德则宁静博厚,无所不载;神得道以在,其德是灵,能通变无方,反复不穷;谷得道以存,其德是盈,能虚而不屈,无所不容。总之,天之清、地之宁、神之灵、谷之盈,皆是其所自然之德。”

同类推荐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历史发展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相关研究现状,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思路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成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等等。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热门推荐
  • 论语诠解

    论语诠解

    《论语诠解》立论高远、体例新颖,兼顾学术性与普及性,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十分有洞见的解读。本书立足学术前沿,谨遵学术规范,结合新近出土文献进行深入研究,补充了孔子和早期儒学研究的不足,并对一些《论语》误读提出了新见,有助于广大读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始乱终弃,豪门二手妻

    *******初遇,她被迫乞讨果腹,被他无情奚落后,一口咬在他的手背,只留下一句“我叫童凌薇,你给我记住”便仓皇逃离。数年后,她成为律师行最受器重的律政佳人,一心向上爬,经常不惜任何代价目的只为打赢官司。为得到摆在眼前的一个成为知名集团法律顾问的机会,她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和手段,依旧无门而入。终于他作为集团幕后最尊贵的执行总裁,向她提出邀请,但代价却是……出卖婚姻,她如愿以偿,本不在意的一场闹剧,却渐渐迷失了一颗心。*******
  • 我是MC逍遥王

    我是MC逍遥王

    “在某个方方的世界里有着一个方方的人正在讲述着一个方方的故事讲的是在某个方方的世界……”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我的世界’,更是一个打破现实框架的无尽幻想!文黎是一个MC狂迷,今天因为一个门,令他来到了‘我的世界’!
  •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永远是社会的主流,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你就应该奋力拼搏,不甘平庸。《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主要有雄心、不甘平庸的年轻人、会做人、讲信义的年轻人、有闯劲、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善于交际、有人脉的年轻人、抓住不放,善于把握机会的年轻人、打不垮,永不服输的年轻人、头脑灵活、有点子的年轻人、有信心,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见识的年轻人、懂得理财、善于投资的年轻人、精明能干、善于琢磨的年轻人。
  • 亿万盛宠霸道妻

    亿万盛宠霸道妻

    在茫茫人海中是否有可能遇见真爱?一场意外让天才少女与当红男明星坠入河中,错不及防的让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苍茫的大海之中,不曾遇见的两个人,到底是姻缘还是孽缘??!而你心里是否还住着那个她、他???
  • 通灵珠

    通灵珠

    讲述着我心中的异界,以及我心中的一丝期盼。第一至宝——通灵珠!
  • 女人不服输

    女人不服输

    父亲的意外离开,让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霭。从此她放弃了美好的学业,背上了行囊,开始了漫漫的而又传奇的打工路和创业之路。她不是女人,只是一个女孩子,却可以拥有成人的成熟的心智,请亲们一起期待她在事业和爱情中的蜕变。
  • 我真是恶魔

    我真是恶魔

    灵气复苏的时代,世界在剧烈变革,天骄在悄然诞生。寂静平和碎掉了,血与火的江湖在重生。“我是苏凌,他们怀疑,他们污蔑,他们诽谤我喜欢女装大佬,这是一般人绝对忍不了,我也是,我必须义正言辞的警告他们∶你们,说的对!他们又说我生来不要脸,这我忍了,顺便打爆了他们狗头。”
  • 女扮男装:用尽幸运遇见你

    女扮男装:用尽幸运遇见你

    母亲病重在床,狠心父亲却只想利用乔默助事业一臂之力。继母冷言冷语,姐姐处处刁难,乔默喝酒买醉,却从陌生地方醒来!奈何女扮男装,她连为自己伸张正义的资格都没有。本想默默吞下苦果,谁料竟怀孕了?几年后带宝归来,从此被宠不停。
  • 独家占有天使妻

    独家占有天使妻

    她暗恋了2年的白马王子居然是自己大学的学长,见面之时,“要不要试试做我的女朋友?”,让她惊恐这个机会来的太快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找这个她心中的白马王子的父亲却和自己的母亲二十年的恩怨,她还能成为立家的儿媳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