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300000035

第35章 中国与欧洲(1)

在技术史上,中国未能维持其技术上的至尊地位是最不可思议的谜题。在1400年以前的数百年里,中国人在技术上的发展势头令人惊叹,而且在这些事件可以衡量的范围内,其发展速度堪比甚至高于欧洲。他们的许多发明最终落户欧洲,要么是直接输入,要么是欧洲人独立地重新发明出来。以下总结了中国人所取得的若干成就。

一、水稻种植上的重大改进彻底变革了中国农业。对水田技术的更好控制使水稻种植得以在南方得到了巨大的扩展。通过水利工程(水坝、沟渠、堤防、围圩、土堤)对水进行控制,可以为田地排水和灌溉。复杂的闸门、抽水机和戽水车(提水装置,一连串水桶在水流的推动下形成了一个自动运转的抽水机)控制水流、防止淤塞。曾有人估计,从公元10世纪至15世纪,中国水利控制工程的数量增长了7倍,而同期人口至多翻了一番(Perkins,1969,p 61)。

二、在公元前10世纪,铁犁取代了中国古老的刮犁。铁犁可以翻起泥土形成犁沟。这种铁犁由11个不同的部件组成,有些部件可以进行调整,以便得到满意的犁沟深度。后来(在公元8、9世纪)人们对这种铁犁进行了改造,用于水田中水稻的种植。

三、宋朝(公元960~1126年)和元朝(公元1127~1367年)时期引进了条播机、除草耙和长齿耙。中国农业学会了使用新式肥料,例如城市垃圾、泥浆、石灰、长纤维植物茎、灰烬和河流淤泥。使用化学和生物制剂来控制昆虫和害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农业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就是,出版了大量的涉及农业技术的小册子和手册。隋朝(公元581~617年)的《编年史》提到了八篇兽医论文。后来,出现了《桑辑要》和王祯的巨著《侬书》 (1313年)等杰作。王祯的这部巨著配有300副极为详尽的插图,可以根据该书重新建造书中所描述的各种器具。

四、在鼓风炉的使用方面,中国人领先欧洲人一千五百多年。这使中国人能够使用铸铁,把生铁精炼为熟铁。到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经了解铁的铸造,而这最早在14世纪后期才到达欧洲。尽管中国人开始生产铸铁的确切时间无法得知,但是即便以人均产量计算,中国在中世纪时期铁的生产量毋庸置疑地远远超过欧洲。这种优势建立在双动式风箱、煤、耐火粘土和高超的冶金知识之上。双动式风箱使用活塞,由水力驱动,而耐火粘土可以得到极高的温度。一个幸运的因素是,中国的矿石中往往磷含量较高,这就降低了铁的熔点,使铸造更加容易。

五、在纺织业,中国和欧洲的手纺车大致出现于同一时期——13世纪(中国有可能略早一些),但是中国手纺车的进步要快得多、深得多。中国人在纺纱工艺上使用了集中动力源,对纺纱工艺来说,这种应用相对简单,例如捻丝、纺苎麻。苎麻是产自中国的一种纤维植物。在棉纺业,集中动力源的应用问题在英国工业革命以前一直没有解决,但中国人确实在早期就设法开发了一种多纺锤小型手纺车,这种手纺车并非不同于哈格里夫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复杂的织机装置甚至出现得更早:汉朝时期就使用了手工提花织机。它可以在丝绸上织出复杂的图案,后来还用于棉织品上。棉织品是用轧棉机轧制的。到中世纪末,中国似乎即将经历一场工业化进程,同伟大的英国工业革命相似得令人瞠目。

六、在水力的采用上,中国与欧洲大致并驾齐驱。雷诺兹(Revnolds,1983)已经证明,在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人主要使用水力杠杆。这种原始装置有一个枢轴,枢轴的一端有一个接引水的斜槽,接引水后可以把它翻倒过来,进而产生往复运动。早在公元8世纪,中国人还在使用水压杵锤,到1280年,中国人就完全使用垂直式水车了。

七、数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中国人是从西方学到计量时间的。这个观点被李约瑟博士及其同事所驳倒。他们指出,在宋朝时期,即公元10、11世纪,中国的钟表制造者使用擒纵机构建造了精巧的水钟,不过其擒纵机制不同于调节欧洲重力钟的摆轮心轴和原始平衡摆。公元1086年,苏宋建造了著名的水运天象仪,这使得中国人在时间计量上的成就达到了顶峰。苏宋的水运天象仪可能是已建成的最复杂精巧的水钟了。它高40英尺,不仅显示时间,还显示一组天文学变量,例如月亮和行星的位置,这真是令人惊叹!虽然要说在中国的水钟里看到了欧洲机械钟的先兆并不完全正确,但是这些钟在机械复杂度、对材料和机械系统的把握以及计量精度上都大大超出了公元1100年前后欧洲所贡献的任何事物(Landes,1983,p.17—36)。

八、中国在海运技术上的成就同样给人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公元960年前后)是每一个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指南针绝不是中国人的惟一成就。在船只设计和建造上,中国人领先了欧洲人好几百年。比起1400年之前欧洲最优良的船只,中国的远洋平底帆船要大得多,也更适于航海。这种中国船是平镶帆船(船体木板一块接一块铺开),装备了多副桅杆,且没有龙骨、艉柱和艏柱。建造船只所使用的技术称为舱壁建造法。该法使用水密浮力船舱来防止船只在万一漏水的情况下沉没。李约瑟博士猜测,这个思想受到竹节结构的启发(Roman and Need—ham,1986,p.66)。尽管优势明显,但是欧洲人在19世纪以前仍没有采用这项技术。李约瑟(Needham,1970,p.63)推断,中国人建造的船只“比在其他文明中所发现的船只要坚固得多”。

中国船只易于操作,在19世纪三桅轻快帆船出现以前,其他各地的船只是没法匹敌的。早在公元3世纪,中国平底帆船装备了带有纵向索具的梯形斜桁横帆,使船只迎风航行的方式同西方三角帆船极为一致。中国人还开发了尾舵,其出现比欧洲要早得多。确切地说,中国船只没有艉柱,因此,这个成就显得更加惊人了。

九、中国人发明了纸,这比欧洲人早了1000年。传统观点认为,纸是由蔡伦于公元100年前后发明的,但是现代研究表明,纸在若干世纪以前就使用了(TSHEDtsuin,1985,pp.40一41)。不过,蔡伦的确率先使用树皮作为原料。纸不仅用于书写:高质量、耐用的纸也用在衣服、鞋子和武器的防护上。在中世纪时期,中国使用了纸币和墙纸,比欧洲人早了几百年,而且早在公元590年,中国人就广泛地在厕所里使用纸了(Needham,1970.p.373)。印刷术大致起始于7世纪后期。中国人先是使用木刻印刷,这种技术使用一块反转镂刻的厚木板,被称为雕版印刷术。公元1045年,毕舁发明了由陶瓷制成的活字。金属活字大约于1240年在韩国使用。古腾堡是否了解这些发明尚有争议,不过证据和逻辑推理与之相反。然而,即使欧洲人独立地发明了纸,中国这项技术的非凡成就却是不可磨灭的。

十、体现中国早熟的其他很多例子出现在公元。700~1400年间。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中国的唐朝(618~906年)。在15世纪早期,中国建成了著名的南京瓷器宝塔。宝塔高九层(超过260英尺),外墙装饰了极为精美的白色瓷砖。中国的化学工业生产油漆、炸药、药品、硫酸铜(用作杀虫剂)和金属盐类。把轮子装在担架上、再配备一名纤夫,这种想法在12世纪以前似乎从未发生在任何一个欧洲人身上,而在中国,从公元232年开始就使用独轮手推车了,或许还要更早一些。在四川省,中国人在地下挖了很深的洞(深达3000英尺)来提取盐水。在马尔梅斯伯里的艾默尔之前好几百年,中国人就使用鸢进行有人操纵的飞行。在军事领域,弩和投石机是中国军队的标准装备,其使用比西方早数百年。中国人大约在公元前250年就发展了现代马颈轭,这项发明经过1000年以后才传播到欧洲(Need—ham,1965,pp.311—12)。在医学领域,中国人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其中一些(例如针灸)只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在西方得到充分的认可。在日常用品方面,西方人应该把无数平凡而有用的思想归功于中国,例如火柴、伞、牙刷和扑克牌,这个名单很长很长。

可是,中国却像欧洲最终发展的那样发展。大约在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时候,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开始放缓,最后停下了脚步。诚然,中国的经济继续扩张,但是其增长主要属于斯密增长,依据的是国内商业、货币流通以及在南方诸省的殖民。某些为人所知的技术开始废弃不用,然后被遗忘了。还有一些技术开始的时候很成功,但是没有再接再厉、发挥其全部潜力。仔细想来,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对于世界历史而言是可怕的。可以说,中国人一度离统治世界只有咫尺之遥,接下来却渐行渐远。 “中国在14世纪离工业化只有一根头发丝的距离”,琼斯(Jones,1981,D.160)写道。可是在1600年,对大多数来访者而言,中国人在技术上的落后历历在目;到19世纪,连中国人自己都发觉这种状况是不能容忍的。

技术变革速度的放缓不应该被解读为经济停滞。直到19世纪,满清统治下的中国还能够养活日渐增长的人口,生活水平并没有显著地下降。但是这种增长丝毫没有唐宋时期的技术活力。以某种准确度来确定中国技术进步逐渐衰竭的时间是困难的。必然发生了一个逐渐减速的过程,其结果是,到19世纪,中国相对于欧洲来说毋庸置疑地落后了。1769年,一名到广州的英国来访者威廉·希基(William Hickey)评论道,当他们向中国人展示采用欧洲技术有可能受益巨大的时候,中国人“泰然自若、毫不犹豫地承认我们的优势,接着称赞他们自己的习惯,‘一点儿也不假,这是中国的传统”’ (转引自Jones,1989,p.16)。关于中国技术和西方技术之间的差距,一个经常引用的例子是1842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当时,高超的技术让英国向这个傲慢的大帝国强加给中国许多可耻的条款。远在此前,意识到西方正超越自己定然会没完没了地折磨着明达的中国官僚。西波拉估计,他们面临的两难困境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疑惑:他们应该仿效西方还是置之不理呢?

几百年来中国人选择了置之不理。从明朝在1368年的崛起直至19世纪末期,中国经济主要通过人口增长、砍伐森林、商业扩张以及对农业的日渐强化来发展,而技术则日益停滞不前。对于波丝拉普·西蒙的“人口压力导致技术进步”的理论,中国的经历是一个有力的反证。

中国很多技术确实被丢失或者被遗弃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由于具有技术溢出效应,计时技术的例子最引人注目,机械钟据说被带到了欧洲。到16世纪,中国人已经把苏宋的杰作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也不曾设法开发同欧洲钟的重力驱动机构相近的任何东西。在16世纪80年代抵达中国的耶稣会士汇报说,中国的计时装置较原始,为了进入中国,他们狡猾地用欧洲钟为诱饵献给中国的权力机构。

在海运方面,中国相对西方的衰退比较突然。在郑和下西洋之后不到一个世纪,中国就关闭了船坞,禁止适于海上航行的平底帆船超过两根桅杆,建造适于航海、能够长途航行的大型平底帆船的技术就此从中国消失了。在炼铁业,中国技术衰退的直接证据比较少。1690年,存在用来炼钢的冷风炉的证据,这种冷风炉类似于原始的酸I生转炉。然而,即便像李约瑟博士这样对中国赞誉有加的人也被迫做出让步,认为“现代人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建立在竹子和木头上的文化” (Needham,1964,p.19)。虽然中国早在公元1090年就使用了缫车(Needham,1965,pp.2,105—8),但是到19世纪中叶,约占中国出口35%的生丝却完全是由手工制作的,结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生丝运到欧洲后不得不重新缫丝(Btown,1979,p.553)。再看一看煤炭。中国自中世纪时期就开始采矿,据说让马可·波罗吃惊不小。到19世纪,中国煤炭采掘技术仍很原始,只用在浅层煤矿,完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用于通风、抽水和升降(Brown and wright,1981)。显然,中世纪时期至现代,中国遗失了某些东西。

同类推荐
  •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自由贸易区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自由贸易区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内一般把自由贸易协定FTA和自由贸易区FTZ,两个概念都称为自由贸易区,但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本书所讲的自由贸易区其实是FTA的概念,即两国或多国通过签订协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协议可以享受比其他非协议国家享受不同的政策。这和上海自贸区的概念不同。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

    招商局的历史,就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金融业的历史。140年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轮船招商局在内外阻力中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新的一页。今天,沿承百年血脉的招商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在近一个半世纪里,招商局一直扮演着中国金融业引路者的角色。从唐廷枢自设保险招商局,盛宣怀创办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到袁庚打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再到平安保险拉开中国保险业海外引资的序幕……招商局不断用“第一次”引领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通过记录招商局自清末至今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独特视角。《招商局与中国金融业》由王玉德、郑清、付玉著。
  • 当前中国和世界石油形势的几个显著特点

    当前中国和世界石油形势的几个显著特点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传奇录

    修仙传奇录

    一个猎户的儿子,村中最年轻、最有前途的神射手,在一次不经意间与正被人类修真者追杀、国色天香的九尾灵狐相遇,懵懵懂懂的他被不怀好意的丹药师掳走,无力反抗之下只有屈从,但世事弄人,从此他却走上了一条无法想象、无可企及地修仙之路。
  • 神谕国度

    神谕国度

    原本生活在奥特村幸福安康的小男孩,却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奥特村惨遭灭顶之灾,奋不顾身却惨遭毒手……遭遇重重磨难,暗叹世界的衰落……从一名幼稚的小男孩转变一代剑士的传奇故事。
  • 童蒙诗训

    童蒙诗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佤山当人质

    我在佤山当人质

    这天,组织股长突然问我,小李啊,是不是谈恋爱啦?“没有啊,股长!”我说。股长说:“你抖开你的衣服看看。”我拿起衣服一抖,一张照片飘落出来,是一个佤族姑娘的玉照。“叶春!”我脱口喊了出来。叶春的阿爸是力梭部落的大头人,方圆几十个寨子都在他的管辖之下。很长时间他都不同意解放军进驻力梭部落。后因发生多次境外残匪入境抢劫他的属下的事件,残匪还打伤了他儿子,他才同意解放军部队入驻力梭部落。
  • 尘纪元

    尘纪元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蜉蝣短暂的一生历经生老病死。而在天道之中,人如蜉蝣。天以万物为刍狗,我便逆了这青天又如何!书友群号:774258643
  •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优等生成功的十大方法:找出你和优等生的差距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有远大的目标,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很勤奋,他们有一 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踏踏实实,他们一丝不苟,他们喜欢尝试, 他们永不自我满足,他们很执着,他们喜欢学习别人的优点,他们热爱学 习,他们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快乐成长。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让你欣羡的第一名!还等什么,快向他们学习吧!因为模仿是最便捷的路!
  • 快穿之神级女主

    快穿之神级女主

    强硬绑定系统,身为人型BUG的祈酒只为一个个世界追杀男神。霸道总裁:“你只能说我好看,眼里只能有我一个人。”霸总,卒。校霸学长:“胜者为王,败者……算了我去暖。”校霸,卒。网游大神:“……答应我,你以后不要再去摸装备了。”祈酒,卒。……当重重谜团被揭开,这个一直被祈酒视为弱者的男人居然别有身份。漆与墨:“除了我的怀里,你哪里都别想去。”
  • 凉州记

    凉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槿花儿开

    木槿花儿开

    我本是这山谷之中一颗濒死的种子,因你的滋养而得以看一看这多彩世界,走一走这万丈红尘,会一会这芸芸众生,见一见你的眉眼,此生无憾。是的,一切都过去了,而我们,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