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1400000007

第7章 文学艺术(1)

一、经史子集

《诗经》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先秦时称之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当时各国的地方音乐,又称国风。主要由十五篇《国风》,诗一百六十篇组成;《雅》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是正的意思。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是指宗庙祭祀舞曲,主要由《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组成,合称《三颂》。

《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的一些作家模仿屈原的作品编撰成书,名为《楚辞》。楚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兴起的一种诗体。“楚辞”这个名称既是指一种文学样式,又是战国时南方诗歌总集总称。

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怀沙》等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楚辞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借鉴了北方《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加以改造而成的一种南方韵文文学新诗体。

楚辞在《诗经》衰微了近两百年之后产生,以新颖的诗体和独特的诗风重振诗坛;它打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奠定了富于象征同时长于表现个体思想感情的浪漫文学的地位。这种新兴的诗体对后世赋及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左传》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史。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详细记载东周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各诸侯国史编纂而成。《左传》叙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丘明对一些战争及复杂历史事件的简洁生动、有条不紊,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人们后来加上去的。

《国语》

《国语》也称《春秋外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相传《国语》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记述时间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实际上《国语》是先秦史家汇编各国史料而成。全书主要记录贵族言论,共2l卷,其中《晋语》最为详尽,独占九卷。《国语》重在记言,故称“国语”。而其内容可用来与《左传》互相印证,故又称《春秋外传》。

《论语》

《论语》是记述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关于《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意即“论纂的话”。《论语》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是儒家最为重要经典之一。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计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兼及其他。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即我们现今所见的《论语》。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墨子》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思想著作汇编,原有71篇,现存15卷,53篇。其中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也有一部分是墨子后学的著作。

墨子思想的根本精神是“兼爱”、“非攻”。他倡导各阶级不分亲疏互爱互利,反对不义的侵略和攻伐。同时他要求人们学习大禹治水,自苦为极的精神,在个人物质生活方面,只取最低的标准。

《墨子》书中记录了墨子言论的篇章仍为语录体,但它的记录不是片言只语,而是理论性的言谈及概括的论辩之词,不光有结论,难得的是还很重视认证,有演绎,有归纳,开了论辩先河。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不够发达,而《墨经》所阐述的逻辑思想,则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墨经》也是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著作。

《尚书》

《尚书》约成书于3000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逐渐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被尊为《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详考,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值得推敲。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时约1500多年。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诸子百家”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过渡的时期,此间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依据各自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中涉及的诸子有阴阳、儒、墨、名、法、道6家。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10家。《隋书·经籍志》中提到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14家。

诸子百家中以儒(创始人是孔子)、墨(创始人是墨子)、道(创始人是老子)、法(韩非子为集法家之大成者)4家影响最为深远。

《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据说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他还在修改《大学章句》。唐以前,儒学以五经为经典,《论语》和《孟子》还没有正式列为经书;《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也未取得特殊的地位。此四书并重始于北宋,而四书之正式结集则成于朱熹。其后社会重四书过于五经,科举考试以四书为主要科目。

《四书集注》即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释。

《孟子》

《孟子》是记叙战国时代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行的著作。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孟子书中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语言流畅,笔带锋芒,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西汉司马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它的记事,上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下至汉武帝年间,比较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的历史。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地理、天文、医学、水利等各方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之先河。

是中国历史学和传记文学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共一百三十篇组成。《史记》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和我国历史学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唐诗总集名。由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撰。

全集六卷(或作八卷)。实选三百一十首,后四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唐诗三百首》分体编排,以为家塾课本。其中大部分是唐诗中的名篇。但全书选材范围偏重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情怀。旧时刻本甚多,流行颇广,在唐诗的流传和普及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共一百卷,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乐府诗研究要籍。它搜录宏富,分类精当。全书包括郊庙歌辞十二卷,燕射歌辞三卷,鼓吹曲辞五卷,横吹曲辞五卷,相和歌辞十八卷,清商曲辞八卷,舞曲歌辞五卷,琴曲歌辞四卷,杂曲歌辞十八卷,近代曲辞四卷,杂歌谣辞七卷,新乐府辞十一卷。将五代以前的乐府诗要而不烦、比较恰当地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不仅收录了郊庙之类的贵族乐歌,而且大量收录民间歌辞,使得南北朝的乐府民歌都是靠了《乐府诗集》而得以流传至今。虽然民间歌辞在《乐府诗集》中仅占全部歌辞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在诗歌史上毕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他们为学生编的教材。

除本书外,二吴还曾经细著《纲鉴易知录》。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基本上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脉络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用来帮助初学者理解文章;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

《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史学著作。北宋司马光撰。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

《通鉴》因最后由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日”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

玄奘(公元600年,或作602年至664年),俗姓陈,名玮,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他出身于儒学世家,13岁时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武德元年(618年)至成都,从道基、宝暹等受学,崭露头角。后游历至荆州、吴会、相州等地,讲学问难。武德末年,到长安大庄严寺挂褡。在对佛教经论的研习中,他广泛接触各派理论,深感其中疑难问题甚多,怀疑原有译经讹谬,于是发愿至佛教发源地印度,广求异本,以为参验。恰逢中印度僧人颇密多罗到长安,向他介绍那烂陀寺(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巴腊贡村与旧王舍村之间)戒贤法师的讲学规模和他所讲授的《瑜伽师地论》,更坚定了玄奘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穿越沙碛,历尽艰辛。

至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诸国境,过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人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人北印度。

他在印度各地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巡礼佛教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随后,又遍访印度各地,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他研习大小乘学说,成为当地学问最高的佛学家。曾在戒日王主持下,经过辩论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论敌,被大乘称为“大乘天”,被小乘尊称为“解脱天”。贞观十九年,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

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玄奘回到长安,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唐太宗命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组织译场,协助玄奘翻译佛经。这是中国佛学史上一次著名的译经活动,玄奘在回国后的十九年中,共译出佛教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成为佛教史上与鸠摩罗什、真谛、不空齐名的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佛教理论方面,玄奘着重传播古印度无著、世亲一派的法相学,还将印度的因明学(即逻辑推理的方法)介绍过来,引起中国学者对因明学的兴趣。

回国后,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意旨,译经之余,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由协助译经的弟子辩机笔录,在贞观二十年完成《大唐西域记》的写作。

《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同类推荐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好名好运:最新起名宝典(修订本)

    姓名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方块汉字所组成,既有象,又有数,还有音,也有义。这些象、数、音、义都具有阴阳五行的内容,每个汉字跟周易八卦的符号来源有相通之处。科学证明,任何一种学术都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姓名学也不例外,它就像一幅人生轨迹图。一个人名字的好坏,关系到人一生的荣枯成败,那其他各行各业的命名、运作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很有意思吧?那么,您对自己的名字满意吗?是否也想为自己的宝宝或企业起个顺风顺水的好名字呢?还等什么,赶快翻开《好名好运:起名宝典》这本有讲究、有方法、有搭配、有特色的专业起名宝典吧!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黄帝内经选讲(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黄帝内经》一书的部分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黄帝内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黄帝内经》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你的工资跑不赢通胀、当你因为拼爹无力生存艰难、当你背负巨额房贷拼命挣扎的时候,还要面对有毒的空气和食品,你是不是觉得,在中国活下去需要强大的勇气?是公平的教育、完善的福利、安全的养老,还是反腐廉政、缩小贫富差距?
热门推荐
  • 小痴迷

    小痴迷

    “路总,米小姐又闯祸啦!”“没事,有我罩着。”“路总,剧组里有人欺负米小姐”“哦——是吗?走,看看去!”“路总,米小姐她……”“错了,现在要叫路夫人”,“你说对吧”某男把某女搂在怀里说。米小开气愤地说:“路迟焱,你要点脸成吗?”“在你面前那还重要吗?”某路不知下限~此文是新文哦绝甜的男女主身心干净男主有些腹黑闷骚
  • 重生日本高校生活

    重生日本高校生活

    一名善于魔术的怪盗,因经常得罪黑暗势力,破坏他们生产假作品销售,遭到黑暗世界势力暗算,当以为死的时候,发现自己灵魂穿越了,而且坑爹的是穿越进动漫画风里的一名小男孩身体里!!身边只有单亲妈妈,还有一个萝莉妹妹,什么?还让我重新上学?还是从小学开始上和魔卡少女樱同班?在家族里地下室也和小樱一样继承被风尘已久魔导士传承?拥有各种学识的魔导书指导,勇往直前,带着私房钱,勇闯动漫世界!
  • 天局

    天局

    《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的神秘之书,剧情重要线索。周梅森作序力荐,《人民的名义》首席策划矫健小说力作。收录矫健小说代表作六篇,分别为《天局》《快马》《高人》《命运玩笑》《珍邮》《圣徒》。周梅森如是评价其人其作:“矫健作为我数十年的好友,无论做人行文都有大气象。《快马》潇洒,《天局》更是胜天半子,气吞山河,读到的人无不折服。《天局》对我影响很深,所以在写《人民的名义》的过程中,我把它作为祁同伟性格形成的重要线索。祁同伟喜欢读《天局》,可惜只读懂了一半,所以注定失败。一部《天局》,教人读懂天地人生。我真心推荐大家认真读一读《天局》。”
  • 大品游意

    大品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学院之诸神王座

    超神学院之诸神王座

    叶锋。一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三好青年,在系统的帮助下穿越到了超神宇宙,且看他如何超神!简介无力。萌新一枚,文笔不行。将就着看吧(摊手……)
  • 命运之誓

    命运之誓

    “我知道,从本来的命运上来说,我应该被永远地囚禁在塔里,这家伙也应该死在无数的暗算之下。但是我觉得命运这种东西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托词而已,怎么说呢——对,就像是我每次和齐格飞吃饭的时候说自己没带钱一样,都是一种很无聊的借口罢了。”梅林笑了笑,举起了手上的大书:“一直以来,我都相信我身为人类那一部分的勇气和智慧,一直到今天也不例外——说一句那些该死的英雄史诗小说里最常见的台词吧,其实我还一直挺想说一次这句话的......”“命运的洪流,绝不可能击溃我的意志。”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代女帝

    绝代女帝

    喝酒误事啊! 凤飞醉酒醒来便发现自己成了个将要灭国的女皇帝! 原以为只是个历史剧,没想到摇身一变,成了玄幻片。 凤飞:不复国不修炼成不成? 某大臣:万万不可!若是不修炼,皇上您将是他人眼中的唐僧肉,任人宰割。若是不复国,那皇上岂不是会被他人取笑?若是&*%¥#&*……所以,皇上,还是修炼复国吧! 凤飞(--)心中腹诽,摆袖而去。 …………
  • 夜空下终有你

    夜空下终有你

    笨拙的活着的我,因为你,我知道了我活着的意义
  • 刀丛里的诗

    刀丛里的诗

    仇家已布下重重包围,等待他的来临。他会来吗?那个一向把行侠仗义当作是在险恶江湖里寻诗的龚侠怀,在这雪意深寒的晚上,还是会来这条寂寞的长街么?来了。虬髯满脸、颀长豪壮的龚侠怀,穿着古意悠悠的长袍负着双手,悠闲地走过只觉雪意、闻杀气的长街。他的身旁并行着的,当然是诡丽八尺门里副掌门人大泻神通朱星五。这么多年来,这对结义兄弟,历过风、度过险,以前同历患难,而今共享富贵,仍然走在一起,在雪降未降之际,走过寂寞的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