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4800000005

第5章 我们的战法就是跑圈(1)

时间: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事件:形成游击战七条原则

战略: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

“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阵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此语出《握奇经》。其意是说,游击部队的行动是,忽动忽静,避实击虚,打弱扰强,或是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要点,或截断敌人的四周的交通,使它陷于穷困。总之,人们必须认识清楚,游击部队的作战方式是不固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游”中迷惑敌人,从“游”中袭扰敌人,从“游”中疲惫敌人,从“游”中创造战机,从“游”中争取主动,从“游”中消灭敌人。战争的经验证明,这是弱军战胜强军的有效战法。正可谓:“兵寡,须出没无常,轻而迅,敌不及格,亦不能追。宜袭不宜明,宜夜不宜日,宜奇不宜正,宜惊扰不宜确斗”。即,兵力少,必须出没无常,行动轻快,使得敌人来不及抵抗,也追赶不上。适于暗袭,不适于明攻;适于夜暗行动,不适于白天行动;适于出奇制胜,不适于正规战斗;适于扰袭,不适于硬拼。应该说,这是弱军战胜强敌,劣势战胜优势的一种特殊规律。自觉地认识并遵循这一规律,弱军就可以胜强敌,劣势就可以胜优势。违背这一规律,其结果必然相反。徐向前在指挥革命战争的初期,根据敌强我弱、敌优我劣这样一种客观实际,在不断总结与敌作战的经验教训中,形成了著名的游击战七条原则,不仅为弱小的我军能够战胜了强大的敌军提供了正确的作战指导,也为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不仅为丰富和发展我军早期的游击战争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党领导游击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28年元月,徐向前随同红四师,经过艰苦转战,来到了海丰县城。海丰是东江人民革命的首府,也是中国革命的著名领袖彭湃首先闹革命的地方。这里的人民群众革命热情很高。其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的第一个农民革命政权。红四师来到后,和原在海丰活动的红二师会合,革命力量进一步增强。东江特委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迅速扩大红区”。于是,在彭湃的统一指挥下,红军迅速打下了陆丰、惠来、紫金、普宁、果陇、和尚察等10个县城,作战20多次,敌人被打得望风而逃,革命的势头迅猛发展。

蒋介石见东江革命的星星之火,有迅速形成燎原之势的可能。为避免酿成“大患”,马上调兵遣将加以镇压。先后纠集国民党第四军、第五军、第七军等部,配合各县民团武装共几万兵力,分三路开始向东江“红区”“围剿”。东路是陈铭枢部,从河婆直趋海丰大安;西路徐景唐部,从多祝、新庵进攻高潭和海丰,黄旭初部进攻紫金的炮子圩、南岭和中洞;南路从海上出动“中山号”、“民主号”、“广庚号”和“飞鹰号”军舰,炮轰汕尾、甲子、石门等沿海村镇。

敌人来势汹汹,这时的红军只有两个师,总共不过2000多人。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战斗,已经十分疲惫。然而,东江特委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势力,坚持要与来敌死打硬拼,提出的口号是:“同敌人决一死战”。对此,徐向前坚决反对。他认为,敌人兵多势众,装备精良,我们兵少势弱,装备很差,不能与敌人死打硬拼。主张与敌人死打硬拼者,从表面上看是很英勇、很坚定的表现,但实质上却是很愚蠢的做法。因为“与敌人死打硬拼”,不但消灭不了敌人,反而会被敌人消灭。另外,与敌人“决一死战”的作战方针,也正是敌人企图将红军彻底消灭所希望的。为此,我们只能和敌人兜圈子,敌人来了,山上山下周旋,他们来东山,我们上西山,他们来西山,我们又转回东山。力争更多地保存兵力,在消耗和疲惫敌人的过程中,敏锐准确地寻找战机,机动而灵活地打击敌人,以求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最终彻底战胜敌人。

但是,东江特委不同意徐向前提出的这种打法,坚持要把部队拉出去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而且还针对徐向前的“跑圈战法”提出了“反对上山主义”的口号。尽管徐向前据理力争,提醒特委这样做肯定要吃大亏,红军非受损失不可。但特委仍一意孤行,坚持所谓的“决战决胜”的错误主张。眼看红军就有被葬送的可能,形势十分危急。4月初,东江特委在大南山的一个村庄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专题讨论当前的局势和行动方向的问题。徐向前在这次会议上,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他仍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这样死打硬拼,攻城夺镇,不是好办法,因此,他提出眼下最好把尚存的1000多人,收拢起来,打到粤赣边去。那里属于两省交界的地方,山多山大,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便于红军机动游击,也可以慢慢地补充和发展自己的队伍。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特委的一些领导人仍然认为东江形势大好,盲目地高谈“迎接革命高潮”的“反攻”。最终,徐向前的意见被联席会议否定了。

会后,红军根据特委的决定,攻打海丰。“特委同志说,城里有内应,攻克不成问题。其实守敌是一个多团,仅八个士兵是我们的人。我军进攻城里,占领了小部分地方,再啃就啃不下去。没有办法,我们带上那八个兵,退出城来,又转到海丰附近的山里去”。可是,自此的处境却更加艰难,环境更加险恶了。作为师长的徐向前,他率领着剩下的400多人,采取“跑圈战法”,在山林里和敌人周旋。敌人遭到东山,他们就撤到西山,敌人又追上来了,他们又跑了出去。他们越转越有经验,越转越有信心,而敌人越转越疲惫,越转越懈怠。草棚被敌人烧毁了,他们再搭起来;粮食没有了,就挖野菜,摘野果。这“跑圈”的战法,游击的实践,愈发使徐向前确定了这样一个思想:敌强我弱,为了保存自己,决不能和敌人硬拼,决不去攻城夺镇,决不能去做“乞丐与龙王比宝”的傻事,要依靠山区和敌人“跑圈”,坚持游击战。这里蕴含了取之不尽的力量,也能创造出用之不竭的战法。敌人虽然一次又一次的搜剿,一次又一次地围攻,但是面对红军的“跑圈战法”,他们只能是无可奈何,望山兴叹。气急败坏的敌人不得不采取“扫平千里赤地”的恶毒手段,焚烧村庄,屠杀人民,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深山里。

在这段艰难的经历里,徐向前开始从中国革命的形势、特点出发来深刻地思考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思考东江游击战争的经验教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后来总结说:“第一,在对形势估计上,只看到海陆丰地区的局部‘高潮’,而忽略了全国革命处于低落的总特点。那个时候动不动就讲‘高潮’、‘进攻’,说什么敌人‘溃不成军’、‘临死还要踢破三床草席’,盲目性很大。因而,对地主军阀势力的联合进攻及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缺乏应有的准备。敌人的‘进剿’来临,步步被动,束手无策。第二,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仍是夺取城市为中心的思想作崇,未树立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所谓‘反对上山主义’,反对去粤赣边界坚持游击战争,便是证明。第三,在军队建设上,没有正确解决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的关系。搞根据地,搞游击战,一定要有核心力量,核心就是主力部队。只有不断加强主力部队的建设,使之与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斗争有机结合,才能战胜敌人,发展根据地。而特委的方针却与此相反,失败的命运当然是不可避免的。第四,在游击战的战术上,不懂得避强击弱,有进有退,有游有击,而是硬碰硬,搞拼命主义。‘以卵击石’焉有成功之理。”徐向前的这些认识,正是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对中国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的战法的科学总结和深刻揭示。他关于游击战战术原则的思想,也同样如此。敌强我弱,这是当时红军面临的一个严酷的事实。也正如徐向前后来所言,“我们仅那么点人,几百条枪,四周都是敌人,凶得很,整天要消灭你,逼得很紧。渺小的红军,需生存下来,得解决在强敌面前,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问题,攻击和防御的战术问题。达尔文讲过,要‘适应环境’,动物是这样,人也是这样。山里的蝴蝶为了免受人和其他动物的伤害,把自己打扮得像花一样,它要生存嘛!红军要生存,要发展,也得适应环境。搞游击战,开始难免吃亏,打些败仗。然而,‘吃一堑,长一智’打来打去,逐渐就有了经验,摸到了点规律性的东西”。

于是,徐向前在大别山经历了一段游击战争实践之后,于1929年12月,他与红军领导人戴克敏等共同研究总结出了著名的游击战争七条战术原则:

(一)集中作战,分散游击;

(二)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

(三)敌情不明,不与作战;

(四)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五)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

(六)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

(七)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徐向前认为,在游击战争中,最为关键的是避实击虚,避强击弱,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打也好,跑也好,进也好,退也好,集中作战也好,分散游击也好,都离不开这一点。对此,徐向前分析到:我们面对的敌人有三种:国民党正规军:地主民团;红枪会之类的乌合之众。国民党正规军的力量强,人也多,但从外线开进山区来“搜剿”,五个指头一伸开,兵力就会散了,使我们有空子可钻。反动民团和红枪会等战斗力差些,搞掉他们,一是利于发动群众;二是便于孤立国民党正规军;三是能够缴获点武器。所以,我们就重点打击他们。像紫山堡一带的反动红枪会,成千上万,势力很大,我们在粉碎“罗李会剿”中狠打了一下,搞垮了他们,柴山堡革命根据地才完全巩固起来。有些地主民团的据点是敌军进攻和分割根据地的“大跳板”,又是供应点。我们避开敌人的主力,拔掉这些据点,“釜底抽薪”,既增加了敌军供应的困难,又为根据地的进一步发展和武装充实自己创造了条件。

在具体战术上,徐向前强调:红军人少武器差,打大仗不行,要靠多打小仗取胜,积小胜为大胜。对付国民党正规军,主要是打伏击。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埋伏好兵力,抓住他们的个把连或排,突袭一下,打完就走,瞅准机会再打。碰上大股敌人就不行,如一个营以上的兵力,我们对付不了,得跑,和敌人转圈子。因为力量有限,吞不掉人家,还有被敌人吞掉的危险。因此,不能只靠勇敢,还要靠战术、靠谋略。打仗,也像搞经济建设一样,要算账,看本钱,量力而行,口不能张得太大。不顾自己的力量和本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非吃亏不可。在哲学上,这叫做主客观条件不统一问题。对付地主民团,主要是夜间奔袭、白昼伏击。他们守在寨子里,有粮吃、有工事、有机枪、手榴弹,你硬攻也不行。我们几百人枪,人家有了准备,你硬攻怎么行呢!怎么办?趁敌人不备,搞突然袭击。一般是选些孤立的民团据点,夜间发起攻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速战速决,天亮前解决战斗。再则是诱敌出笼,打伏击。先派几个人吸引敌人出来,游击队埋伏在附近,打一家伙,至少能打死几个人,缴几支枪。那时,我们到处和敌人转圈子,避实击虚,搞伏击奔袭,多打些小仗、胜仗,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胜仗打得越多,士气就越高,队伍就越好带,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同类推荐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本书介绍了“初唐四杰”所处的时代、小传、诗文创作的思想内容、诗文创作的局限性以及历代对初唐四杰的评价等。
  • 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

    本书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其中也包括她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她以直白、坦诚的语言,记录了一个出生在华沙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人生。居里夫妇致力于科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热门推荐
  • 心软是病爷认命

    心软是病爷认命

    又名《老婆,我认栽:总裁逼婚》豪门圈里人人知道,他不爱她,偏偏长辈们认定她该归他管,他走了什么霉运摊上这么个女人?某日,小女人兴奋相邀:“玩骰子?输的人要做一件他最不想做的事。”他玩味勾笑:“行,要是我输了,我就娶你!”她努嘴,歪着脑袋沉思:“哼,要是我输了,我就嫁给你!”该死的女人,居然敢说嫁给他是她最不想做的事!“女人,你活腻了吗?”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重生佳缘有约

    重生佳缘有约

    有一个男人,他炫酷拽霸天。他天天上头条……幸好,他是她的富三代前男友。有一个男人,他长发凌乱,胡子唏嘘。他深度死宅科技男。重生前,他与她相见在绝境中,相识恨晚。重生后,他与她携手养娃,过甜蜜小日子。原来,真的有一种奇迹,叫做,我们可以从头来过……
  • The Tender Years

    The Tender Years

    Christine and Luke have been friends since childhood. They grew up together, and Christine has never seen Luke as anything but a friend.But Luke is handsome, passionate, and insistent--and when he volunteers as her protector when she takes a trip, it's clear he wants something more. Can Christine see Luke as more than a close friend from her childhood?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邪爷的心间宠妃

    邪爷的心间宠妃

    他,凌祭魂,睥睨天下,永俯苍生,挥手间,沧海成桑田。她,凌浅韵,可爱腹黑,容倾天下,可不料,却被心机绿茶推下了诛魂台,可又有料道,他,凌祭魂却陪她跳了下去。都以为这才两章就结束了,不,故事才刚刚开始。谁都知道她是他的妹妹,可为何他的心,却动了情,可她真的是他的妹妹吗,这无人知晓。而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忘了过了几生几世,可心头却深深烙印着她的名字,在这红尘中,在这大陆中,有缘,我定要与你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可若无缘,可否放肆一回,哪怕粉身碎骨
  •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本书共收录了艾略特于1919年至1936年期间的20篇评论文章和演讲稿。同样致力于诗剧创作的艾略特在戏剧的黄金时代——伊丽莎白时代进行了仔细爬梳,将莎士比亚、马洛等剧作家置于笔下进行了缜密而谨慎的分析,同时在最后指出了现代教育的危机,并提出古典文学修养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

    《我不许你这样叫我》讲述的是都市中年轻人的情感、奋斗、追求等一系列的故事。现代社会,男女之间的相互暧昧、大龄剩女的不断增多、80后年轻人的艰难奋斗逐步升温,在这种暧昧很近,婚姻却如此遥远的时代,却有许许多多真挚的情感在一点一点的发生着,悲伤、痛苦、开心、快乐……
  • 妙手生花:千面皇妃

    妙手生花:千面皇妃

    他邪魅,绝美,却是一肚子的腹黑,她冰雪聪明,心灵手巧,画得一手好妆。她可以是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可以是丑陋的小乞丐,可以是美艳动人的青楼女子,可以是仗剑江湖的女侠,她可以拥有无数的身份。但偏偏遇到他,总能够看穿她的伪装。他总能在她的身边邪魅一笑,“亲爱的,你又准备干什么坏事呢?”
  • 圣欢喜天式法

    圣欢喜天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