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300000035

第35章 附录(3)

从80年代初约梁老写传始,到1985年梁老邀请白先生访谈,以至在访谈过程中,以及到梁漱溟先生1988年6月作古后,我同白吉庵先生有书信30余封,除其他事项外,主要内容始终未离为梁老作传的问题。原计划将梁传纳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丛书的前十辑,尤其是1985年白先生开始访谈后,我感到梁老传之成功的希望愈来愈大,于是在访谈过程中,或在梁老故去后,我都以按捺不住的喜悦给白先生去信,进行催促,要他抓紧时间完成梁传。作为白先生,每次回信答复,都充满着信心,有着十分的把握。关于梁传,从访谈开始即有三个打算,先为《晋阳学刊》专栏写一篇2万字左右的传,次为传略丛书写一篇5万字左右的传,最后完成一部20万字的大传。可是,实际的运作进度,并未如预料的那样。2万字的传,随着我本人的退役已没有必要。5万宇的传,由于白先生尚有其他研究项目,直到1994年底才完成草稿。当定稿到我处时,时间已到了1995年8月,而传略丛书的继续出版,虽然因出版条件的变化而受挫,但是鄙人组织传略丛书后十辑的工作并未停止,坚信这套学术人物传略丛书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坚信出版界会有有识之士接受和推动这套学术人物传略丛书的出版,于是对于一些重要学者的传记,我仍孜孜以求、不遗余力地促其成功,这就是我始终不懈的动力。收入“学海钩沉”丛书中的梁漱溟传、罗尔纲传两种,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

有关梁传的促成,下面我想摘要几封白先生的书信来加以说明。

1985年9月7日:“……今天下午准备去访梁先生,上次是三伏天整整谈了一下午三小时,中间他保姆催停数次,均被梁先生喝退,后来恐怕他身体受影响,所以一直没去。而今已是秋天,所以才开始访谈。梁先生是很高兴的,但他不主张取自述方式,他说我已92岁了,许多已回忆不起,还是想到哪里,随便谈,你去整理,可参考他的书,云云,特此奉告。今天刚上班草此书柬致意于晋兄,谈谈近来情况,请指正。”

1986年10月3日:“关于梁老的传,我一直在收集材料的。报刊上曾披露了一些,我都看了,自信还有好些没有涉及,请不要着急,有理不怕迟到。我准备明年写出,今年任务已安排完了。”

1987年11月27日:“我现在考虑,还是以兄原计划为好。写一个2万字的给您,明年初即可刊用。现在已经着手,估计一两个月后就可奉上,请酌定。梁老最近腰疼不起,赶快争取时间写出才是……”

1988年7月30日:“关于梁传今年春节,曾准备着手写了,当时看了资料。不料又遇着他事,一放就不好收拾……如今梁老已经去世,好在过去几年的问学求教,知道了不少的事,这些活资料是他人不易得到的。我也有责任把它写出来,供大家研究。这是后话,可能老兄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吧!但笑得早不一定太好,有理不个白迟到,因此请兄还要等一等。”

1989年2月15日:“弟近来在阅读梁先生书籍、材料,预计4月份拿出2万字的传略,届时当奉上求教。同时也请兄做好安排。我意若能放在第3期(6月份的)为好,因为这是梁老逝世一周年纪念。不知尊意如何?”

1991年8月21日:“……所嘱作梁传一事,弟时时在心,不敢忘怀。只因近年来为胡适传所干扰,故放下了。好在胡传,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完工了,现在正煞尾,不久即将交出。这样我可松一口气了。下一步计划,就是写梁传了。我估计明年春天可以奉上一个传略,请指教。”

1992年1月4日:“新年前夕接到了您的来信及大作……不过老兄以文章来‘讨债’,却是一大发明,使我不得不还债了。今后当还老兄的债了,请稍待时日,梁传今春定能交付。”

1993年6月16日:“其次,关于梁传之事,正如老兄所推测的,现在提到日程,正在写作中。准备先写两三万字的传略,年内完成。”

1994年4月14日:“梁传正在写作中,今年内交稿没问题……”

1995年4月22日:“梁传6.3万字,已经于去年底完成,请人抄写,我要再看看,同时也要请梁的儿子看看,提个意见,审查一下,若有不足之处,改一改。之后,再交卷,请兄最后审定。”“之后,想写一个大一点的,把访问记附在后面(这也是老兄之意见),但愿早日完成。目前弟正在主持编辑《章士钊全集》,精力恐顾不过来,上述大传,只有往后拖一拖了。”

1995年7月30日:“梁传稿及《略论章土钊与胡适》文稿,今已交本所传达室,由他们统一寄出……”“梁传因为是传略,有的地方只是点到一下,未能扩张来谈,这是有意留在大传中去说的。不过关键地方交待了。兄以为可否?若需要补充者,请函告即可。”

1995年8月16日:“……兄对梁传提出修改意见,很好。有的我可补充补充家世,分段标题,我亦可作,但最后还望老兄把关,修改润色才是。”

1995年8月23日:“这几天重读了梁传,拟了小标题15个,另纸奉上,请酌定,编入为盼。至于其他不足处,俟来日再补。”

1995年10月5日:“信中所谈之事,一切遵照您的意见就是。”“书稿内容,我意是否可分为:传略、访谈录、年谱(简单)三个部分,实际是两个部分。书名《梁漱溟传及访谈录》,字数15至20万字,‘传略’再加强一点,‘访谈录’取漫谈形式,不可能再说当时的交谈情景。”“秩序可打散编排一下,按历史发展顺序,先远后近,使读者有个头绪。”

以上摘引有关书信15封,时间跨度是10个年头,如果从80年代初向梁漱溟先生约传算起则是15个年头,最终才算促成了梁传的完成,这其中的周折和艰辛可想而知!

感谢白吉庵先生非常慷慨地将访谈录整理公诸于世,供学术界共同享用这份极其珍贵的访谈文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着共同的识见,认为任何文化学术文献史料,其本身都是公器,应该属社会所有,应该属学界共有,而不应占为个人己有。我们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山西人民出版社要推出“学海钩沉”丛书时,将另有所用的梁漱溟传和访谈录归并一起付梓,让社会与世人所共享。

在此我引用夏衍老人在其《懒寻旧梦录》自序中的一段话。

有人说我是世纪同龄人,其实,我出生于19世纪最后的一年,可以说已经是跨世纪了,从1900年到现在(按:1984年),我这个人很平凡,但我经过的这个时代,实在是太伟大了。我看见过亚洲第一顶王冠的落地,我卷进过五四运动的狂澜,我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我亲眼看到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我在这个大时代的洪流中蹒跚学步,迷失过方向,摔过跤子,也受到过不尊重辩证法而招致的惩罚。经过回忆和反思,特别是处身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改革时期,觉得我们这些人有把自己走过来的道路,经受过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地记录下来供后人参考的必要。亲身经历过的,耳闻目睹过的记述,应该要比辗转传闻和在历次运动中留传下来的“材料”真实一些,但我能够做出的,也只能是“力求”做到而已。上了年纪的人写回忆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客观各方面的制约,一是记忆力远远不如往年,对几十年前的往事,大事情大概不会记错,具体的细节(时间、地点等等)就难免会有差错;二是“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过去一起工作过的战友,健在的已经不多,要核实或查对往事,只能从40-,4fI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遗著中去寻觅了;三是记事离不开论人,这就还有一个该不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问题……清人章学诚说:“秽史者所以自秽,谤书者所以自谤。”我以为这是一条应该自律的原则。

当读者阅读毕这段引文时,恐怕也就不难发现我所以引用夏文的意图了。夏衍出生于1899年,而梁漱溟则长夏衍6个年庚,可否说他们是一代人呢?尽管二位的具体经历有异,然其历史背景却是基本相近的。更为重要的是夏公就如何认识和评说回忆文字的历史价值,以怎样的思想方法论来审视和判断这类回忆录或访谈录,不能不说是提供了参考的。

梁漱溟祖籍广西,但其父辈以上几代均为京官,故其自幼生长于北京。对于发生于上世纪末及贯穿于20世纪的重大事件,或政治的,或文化的,或教育的,或学术的,在他之访谈录中均有涉及和评说。对于活跃于上世纪末及20世纪的重要人物,或当政的,或在野的,或故去的,或健在的,对于他们的功过是非,在他之访谈录中都有臧否褒贬。梁先生在现、当代的中国可谓是少有的敢于言论的著名人士之一。他敢于仗义执言,批评当今现状及其运动;或当面的,或书面的,或个别进行的,或在公众场合的,都不改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他无论身境如何,都能泰然处之,净心养性,读书著述,研究思考,关心国家,评点江山,直至近百岁的高龄,思维状态仍然十分敏锐,还经常反思自己一生中过失缺憾,确实称得上一代奇伟之士。尽管为梁老作传者或访谈者,已有若干,然这次经历3年之久并访谈几十次所涉及的内容,鄙人以为可称前所未有,弥足珍贵也。

白吉庵先生专门研究中华民国史,长于现代学术人物传记,多有成就,甚见特色,颇受学界关注。吉庵先生进入现代学者人物传记的写作,始于章士钊,继之胡适之,再于梁漱溟,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众说纷纭、颇见难度的人物,然他能以翔实的史料,入微的分析,客观的评价和朴实的文字,体现出他自己的研究实力和学术风格来。

我有幸成为梁传及其访谈录的第一读者。能抢救到这份难得的学术资料,应该感谢白吉庵先生的辛勤劳作和他之以学术为公器的精神。关于推出这份访谈录的经过与考虑,白先生已在前言中作了交待和说明。的确,在访谈录中相重复、相抵牾的情况都是存在的,但这并不妨碍它之文献史料价值,相信研究者和读者能有辨别能力,去粗取精,从中汲取到合理的成分。

奉命作跋一,自知难以胜任。跋之标题则借梁老生前为白先生书赠。

高增德

1997年1月17日于速朽斋

同类推荐
  • 阅读父亲

    阅读父亲

    本书所要告诉你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中职务最高的烈士,牺牲时他的儿子才出生48天。年轻美丽的母亲对儿子隐瞒了他的身世,一瞒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父亲的战友们和母亲一起向儿子讲述了父亲的故事,儿子从此知道了父亲的名字,也知道了父亲曾经为自己起过的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装满了父亲遗物的铁皮箱。儿子从母亲手中接过这个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箱子,看到了父亲留下的文字。从未谋面的儿子只能通过这些来感受父亲的气息,只能通过阅读来亲近父亲,解读父亲。本书分别从儿媳、儿子的叙述进入,引导读者一同走近烈士和他的家人、那些生前身后的人和事…… 一位军队高级指挥员的完整形象在充满深情的解读中被复原。
  • 人类群星闪耀时(译林名著精选)

    人类群星闪耀时(译林名著精选)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杰作,它曾培养了一代人的激情和梦想,但愿这梦想与激情能薪火相传,穿越信息时代的庞杂,将人类文明延伸至久远。这里的历史与英雄,不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也不是影视里杜撰的场景,它是人类文明世界里的另一种真实!该书收录了十几个故事,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托尔斯泰到拿破仑;从列宁到韩德尔……作者截取了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构成了一幅人类群星闪耀图!
  •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讲述了斯诺克奇才罗尼·奥沙利文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他怎样克服生活的巨大困扰——酒瘾、毒瘾、父亲的入狱、与妻儿的分离,以及怎样从跑步、斯诺克,甚至生活本身获得乐趣与力量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极具励志精神。
  • 任弼时交往纪实

    任弼时交往纪实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和朱德、彭德怀等率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抗战。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毛泽东领导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并受中央委托主持《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1946年后,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南北,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制定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开展土地改革工作。1949年初,被推选为团中央名誉主席。 本书收集了与任弼时有过交往的同志和人士,撰写的回忆录和文章,追述昔日交往中的轶闻、趣事,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以身作则,默默无闻为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
  • 黑夜

    黑夜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的代表作,回忆了他少年时代与家人在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两所集中营的真实遭遇。1944年,二战接近尾声,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却愈演愈烈。始终以为“集中营”只是谣言的匈牙利犹太人,包括威塞尔一家人被送往集中营。威塞尔的父母和妹妹相继死去。威塞尔见证了集中营里惨绝人寰的苦难,无数信念和生命在眼前化为烟尘。然而,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他仍然心存希望。《黑夜》让我们看见了残忍和慈悲的极限,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勇气。
热门推荐
  • 大宋我为王

    大宋我为王

    大宋为王,上有两个皇帝哥哥,原想当个风流王爷,自在逍遥。可每当被兄长默默注视的时候,赵光美总觉得后脖颈凉飕飕的。……什么,又要避讳改名?老子不干!
  • 等你在千帆尽处

    等你在千帆尽处

    推荐水瓶新文:深情高干文《浅唱离歌醉》http://m.pgsk.com/a/403271/保证好看水瓶最近开了一个读者群(210495988),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进门请敲砖:《千帆》或《浅唱》的任意角色名。*****************************************************************陆子溪,云盛集团的神秘总裁。曾经,一场政治联姻毁了他一生最爱。在斩断婚姻的枷锁后,要追寻的却早已物是人非。他背弃家族,孤身一人来到本城。在人们心里,他有着神秘莫测的背景,和超人卓绝的能力。本城倾慕他的女子不知凡几,却从未见他为谁停留。温暖迷人的笑容下,隐藏着一颗冷漠疏离的心……直到,他遇上她,不自禁的抗拒,却不由自主的沉沦。原来,早已冷却的心,还可以重新燃烧起来。新婚之夜,他把她拥在怀中:“你是我的,再也逃不掉。”她多希望,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秒。然而,就在新婚那夜,新郎却在柔情缱倦之际突然离开。第二天,她得到的是一份律师送来的离婚协议书。曾经以为深爱,原来只是一腔痴情错付?再见他时,他拥着身边清丽的女子:“认识下,这是我太太……”~~~~~~~~~~~~~~~~~~~~~~~~~~~~~~~~~~~~~~~~~~~~~~~~~~~~~~~~~~~~~~~~~~~每日最少两更(一般上午下午各一更,得空就会尽量多更的)各位亲,写作很辛苦,路过走过,不要忘记留下些痕迹喔。求评论,求收藏,求月票,统统砸过来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21世纪的她,一朝离魂,成为被继母以命中带煞为由送到乡下任其自生自灭的一枚小可怜。爹娘派人要接她回府?所以,她要咸鱼大翻身?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趁此机会来个巴拉拉小魔仙大变身,闪瞎众人的双眼。天降未婚夫?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不花钱的不要白不要。传言相府后宅不太平?若初曰:这个好这个好,斗智斗勇是姐的强项。继母酷爱阴谋和算计?若初曰:哎呀,瞎磨叽什么呀?来来来,姐一般直接动手。继妹想要横刀夺爱?不好意思,我的男人可不容她人肖想,多看一眼也不成。某男曰:嗯,这才是我的女人该有的气度。
  • 快穿之捡个男神做老公

    快穿之捡个男神做老公

    【宠宠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あ】夙千雪是世上第一个有意识的‘小豆芽’,有漂亮的妈妈,有帅气的爸爸,有调皮的姐姐,本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公主,事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当夙千雪绑定了号称全宇宙最先进的系统,只想说句:卧槽,垃圾……某系统不服:人家哪里垃圾了,带你完成任务不说,还送给你一个可暖床可卖萌可挣钱……的老公。夙千雪嫌弃的看着腿部的大型挂件:你说这东西?某东西:我才不是东西呢( ̄ε(# ̄)☆╰╮o( ̄▽ ̄///)夙千雪:呵呵,确实不是东西。某系统默默遁走,都是惹不起的存在呀。(ps男主是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 我作为完美人类苏醒于一千年后

    我作为完美人类苏醒于一千年后

    一千年前,名为“金尘”的病毒席卷全球,“金尘”之下无人存活,人类为此开启完美人类计划。一千年后,身为完美人类的沈坤苏醒,而迎接他的,却是文明尽毁、万物巨变的世界。这是金属的时代,是机械的时代,亦或者是……代行者的时代?沈坤:所以我莫名其妙成为全女性部落的首领是为什么?
  • 谁是杀手

    谁是杀手

    罗宾斯一家在世时最后一次聚到一起是在马里兰州的绿坪庄园。那次六个儿女全都从各地赶来,庆祝他们的父母泰勒和伊芙琳结婚40周年。泰勒?罗宾斯已经61岁了。他身材高大,体魄健壮,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看上去只50出头。他是罗宾斯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们家族的这个公司拥有亿万资产,名次总排在500家最富有的公司的前20名之列。伊芙琳?罗宾斯比她丈夫小两岁,是个高雅纤瘦风韵犹存的女人,不管走到哪儿总会引起男人们的注意。长子马歇尔34岁,是最让他父亲失望的一个孩子。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虎大夫之父之心结

    虎大夫之父之心结

    晨练归来的高成山,见老伴正“啪、啪”地敲儿子高明的房门,催他起床上班。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儿子高明是一家动物园的兽医,对他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两年了,积极着呢!回来也不管父母有没有兴趣,顾自讲着他的“病人”,什么非洲狮掉毛的原因找到了,什么斑马拉稀的毛病治好了,什么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在生活习性上存在什么不同了……那么,他今天是咋回事呢?老伴在外边着急地喊:“小明,都8点了,咋还不去上班?”半晌,从房间里传出儿子懒洋洋的声音:“别喊了,我今天不去上班了,休息。”“啥,今天你不轮休呀,咋还休息呢?”老伴在外面问道。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