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10

第10章 柔情似水之婉约书生秦少游(1)

朦胧缥缈的愁绪如花飞,如丝雨,弥漫在整个世界里,绵绵密密,飘飘洒洒。美妙得不可思议,难以捉摸。这是很多年前某次在雨中见到的朦胧情境?还是某次梦里见到的缥缈幻境?

引子: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一个有些寒意的清晨,空气中流漾着薄薄的雾气,整座小城在白色的雾气里显得安谧而恬静。我很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读词,特别是读秦少游的词。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

他的这首《浣溪沙》是我第一次读过便再难忘记的一首词。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词意有如远风送清歌,丝丝袅袅,悠然而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我不记得还有谁能有这样纤柔细腻的笔触,有这样空灵婉转的情怀。细细的品味中,会忽然感到某种似乎曾经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相似的情境:朦胧缥缈的愁绪如花飞,如丝雨,弥漫在整个世界里,绵绵密密,飘飘洒洒。美妙得不可思议,难以捉摸。这是很多年前某次在雨中见到的朦胧情境?还是某次梦里见到的缥缈幻境?

忽然间,就感到自己的心被这样柔软纤细的文字轻轻粘住了,就像被一片柔软的天鹅羽毛轻轻拂过指尖,一片晶莹的雪花儿在掌心悄无声息地融化。生命中曾经沉重的无数岁月此时变得轻盈起来。

于是就想起了唐人崔橹《过华清宫》诗中的句子:“湿云如梦雨如尘”。一直以为这样如梦如尘的雨境就已经很美妙很空灵,而秦少游则以更为纤细柔婉的笔致,把人的那种幽思微绪描绘成一片广阔而缥缈的境界。

我想起了周杰伦《青花瓷》里的句子:“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恍惚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梦境,朦胧的轻烟袅袅升腾变幻着人世间的万千图景。

而我在这深沉的梦境中等待着一场爱情的雨。

读过秦少游的《浣溪沙》,总以为这样旖旎的文字只能出自一个温柔如水的白面书生之手。吟咏时,仿佛看见那白衣胜雪的天才少年正缓步而来,抖落一身红尘的繁华,唐风宋韵隐藏在他的眉眼中。桃源尽处,雾失楼台,无边丝雨,飞花似梦。

隔着千年云水,我其实觉得他离我们并不遥远。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今人沈祖棻《宋词赏析》分析这两句时说得精彩:“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

确如此言,这两句别具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正是这首词,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什么是词的本质美感,也记住了它的作者,北宋词人、“婉约之主”秦观,秦少游。

少游写词,婉丽如江南风物,凄迷如一川烟雨,含愁如远山凝雾……

曾有人将他的词作与晏小山相提并论,冯煦《蒿庵论词》:“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在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晏小山似一位心性单纯的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贵族心性。他作词纯任性灵,出语华丽天真,一读之下性情尽现,令人惊艳。秦少游则是一位曾有过理想抱负、儒雅风流的书生。他一生的遭际却十分凄苦,性情多愁善感。像他这样的男子情感和心灵都是格外敏感的,好像一朵风信子,寻找着风的方向,聆听着青萍之末的细微风动,愁绪牵引着心灵的纤微痛觉,惆怅来得纤细而又迷茫。这样一个“古之伤心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纤丽凄婉的词。他的词文字极是清丽淡雅,风流蕴藉,人称“情辞兼胜”,为宋词中最有“韵”的词,需要细细品味。

到北宋苏轼时,词已有诗化的倾向,豪放一派风生水起。而秦少游的一支纤笔又将词拉回了婉约唯美的美感本质。而同是婉约词派的代表性词人李清照和秦观相比,一为“婉约之宗”,一为“婉约之主”,词风同属婉约柔美一类。但李清照词是“婉中带直”,而秦观词则是“婉中带柔”;李清照是有“丈夫气”的女词人,而秦观是最“女性化”的男词人。

一位最温柔的男子,写出了世间最婉约美丽的词。

他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等句,让人读之悄然销魂。即使写诗也有纤柔忧伤的风韵,如《春日》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元好问称其是“女郎诗”。周济《宋四家词选序》一语点出:“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是啊,少游词风如花蕾初绽,清芬徐吐,娇柔而蕴藉。

我一向感觉,秦少游的词有一种颓迷苍茫的美感。就像张爱玲的文字,有一种淡淡的苍凉的美,回味深长,不经意间便让我深陷在他那幻境般的唯美文字里,难以自拔。

十一、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印象中,最早知道秦少游,还是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叫《鹊桥仙》的电视剧。

说的是北宋文人苏洵的女儿苏小妹才貌双全,名满京城。慕名前来的求婚者不计其数。苏府后来决定比文招婿,文章优劣由小妹自行裁定。虽然收到文章无数,却少有苏小妹心仪的,只有一卷她当即批了四句话:“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此文章作者就是秦少游。苏小妹批语是说,如果这个秦少游不是出生在与三苏同一个时代,那他必然会成为那个时代的最有名的学者。

老父苏洵也是爱才之人,就答应了秦家这门亲事。哪知到了洞房花烛之夜,精灵古怪的苏小妹又要三难新郎。等秦少游在婚礼上应酬完客人回到洞房时,被苏小妹关在了新房外。那小丫鬟把守在洞房门口,让秦少游必须回答出苏小妹出的三道试题,才能进入洞房。于是秦少游就站在花园里,等着苏小妹出的三道试题。前两道题,他顺利过关。到第三道题时,一位丫鬟推开窗子递出考题,是一副对联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这秦少游口中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左思右想却半晌难以对出下联,在院子里急得团团转。

那苏东坡知道小妹的秉性,想到她会为难秦少游,就一直在院子的一个隐蔽地方观察动静。果然见小妹有招数。那苏东坡想出面帮他,又怕他脸面上过不去。于是,苏东坡等到秦少游呆呆地看着池塘水面的工夫,投了一个小石头到水中。水中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小石子投向水中,水中明月散若碎银。

秦少游突然受到启发,立刻想到一句下联大声吟道:“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

秦少游终于闯过三关进了洞房,连饮三盏美酒,由丫鬟拥入香房,与那才貌双全的苏小妹共度良宵。佳人才子,终偕伉俪。

后来读过冯梦龙的《醒世恒言》才知道,《鹊桥仙》这部电视剧其实出自其中的一篇《苏小妹三难新郎》,整个故事不过只是一种文学虚构。

然而此后很久,秦观秦少游这个名字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个风流才子的形象。他穿着一身白衣,眉目疏朗如画,手中轻摇着白扇,一派风流倜傥的书生模样。感觉后来的风流才子唐伯虎、祝枝山什么的都是向他学的。

而这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的故事,时常让我想起他那首似乎是写给天下有情人的《鹊桥仙》。

初秋的七月,繁星点点的夜空,如水的月光,静谧的庭院,古老的故事,会让人顿时萌生关于爱情的朦胧憧憬。每年七月初七为民间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相传这一天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如今人们已经直接把“七夕”当做了中国的“情人节”。

“纤云弄巧”,中国民间有“七月初七看巧云”的说法,据说七夕这天晚上云彩特别好看。轻柔纤薄的云彩变幻多姿,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那仿佛就是织女的美丽身影。“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飞驰长空,仿佛脉脉传递着离愁别恨。

“银汉迢迢暗渡”是这深秋良宵的微茫景象。《古诗十九首》有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汉迢迢”形容阔别之久,离恨之深。迢迢银河之水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相见何其不易!“暗渡”点出七夕之夜两人渡过银河在鹊桥相会,而人间难以察觉。民间传说人们只有在密密的葡萄架下,屏息静思,才会聆听到七夕相会的悄悄话。

这几句将七夕之夜的景象写得澄净明远,情思婉转。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这清旷幽寒的秋夜里,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聚。这美好的一刻啊,胜过了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少游这里以热烈的词笔赞颂了一种人们理想中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金风玉露,秋风白露。李商隐的《辛未七夕》有:“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这句是说相会季节是在清旷的七夕秋夜。牛郎织女一年只在七夕之夜相会一次,可谓情缘难得。“金”、“玉”暗示了牛郎织女爱情的弥足珍贵。高爽秋风与纯洁白露正隐喻牛郎织女高尚纯洁的爱情和玉洁冰清的心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儿女之缠绵情愫温柔如水,像银河的水波一样清洁荡漾。幽会团聚的美妙时光如梦如幻,恍惚迷离。你的目光如此温柔,好似一汪清泉,为我擦拭心灵的尘埃。在七月初七那个美好的日子,伴着你的目光行走在天河边,且歌且行。你温柔的目光,似海水般深沉,湖水般温柔,融化了我心底每一次忧伤和孤独。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一次目光的相逢胜却了千言万语。

真是写尽了人间情爱无限的旖旎风光。

“忍顾鹊桥归路”,梦境是甜蜜的,是令人无限向往的,同时也是短暂的。乍相见,骤分离,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牛郎织女又怎忍心回首?身后那走过的鹊桥何堪回首一望?一个“忍”字写尽了离情哀怨。他们一旦走过鹊桥,从此又将隔着河汉,天各一方,只能遥遥相顾,望眼欲穿。“忍顾”两字蕴含着多少怅惘、无奈!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情意,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古代神话传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两结句开拓出新的境界,堪称流传千古的佳句。何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何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即使“各在天一涯”,彼此也永远相爱。这样的爱情才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

古往今来,以七夕为题材的诗词数不胜数。而秦少游的《鹊桥仙》传唱最长久,影响最为深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想,这是因为秦少游的词文字和意境极为优美,同时又写出了人们理想中的爱情境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有深度、有质量的爱情谁不向往呢?

正如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评价:“(世人咏)七夕,往往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而此词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腐朽为神奇。”

十二、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满庭芳》

我一直觉得秦观是个对天地间季节流变十分敏感、内心情感异常纤细的唯美主义者,是位阴柔气息浓重的如花男子。

但这个印象并不准确。《宋史·秦观传》有真实的描述:“(少游)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以为与己意合。”

秦观,初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在叔伯兄弟中排行为第七,被称“秦七”。陈后山曾经说过:“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 “秦七”就是秦观,而“黄九”则是苏门另一大学士黄庭坚。秦少游在年少时曾经雄心勃勃,写过许多关于文治武功和纵横之术的策论文章。还曾写有一篇《郭子仪单骑见虏赋》,对郭子仪“匹马雄趋”、“诸羌骇服”的声威深感钦佩。以至于后来有人认为他的这些文章“雄篇大笔,有古作者之风”,可与汉代贾谊、陆贽等人一争短长。

同类推荐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化境文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化境文库)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文豪莎士比亚创作的十四行诗全收录。成书大约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6首,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Fair Lord),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为第127首至最后,献给一位“黑女士”(Dark Lady),描写爱情。
热门推荐
  • 恰似海中月

    恰似海中月

    她,是海月大陆有着素手神医之称的圣女,却遭遇陷害魂归异世,来到了二十一世纪。他,是传言中只手遮天的魔君,为唤醒她来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海月大陆为背景设计了《海中月》这款游戏。谁知意外发生,她只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记忆重回海月大陆,成为澜月国最受宠的小公主。而他为追寻爱人,失去记忆的他重生到了海天国传闻中的废物皇子身上。二人携手,一路修仙升级,找回记忆。
  • 红色禁卫军(三)

    红色禁卫军(三)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为了保持全国形势的稳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随即于采取特殊措施的两天后,召见了三个大军区和四个省的领导人,向他们讲述了“四人帮”种种恶行,解决“四人帮”问题是毛主席提出的,为什么必须在此刻对他们采取特殊措施等等,像是个打招呼的会议。参加召见的中央领导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永贵、汪东兴、苏振华、吴德、倪志福。
  • 美漫之永安当铺

    美漫之永安当铺

    “谁还能没有军团呢”站在制高点,无数冒着火花的空间传送门出现在背后,各种形态的超级战士大军缓缓地走了出来,庄严而肃穆。这一刻,恢弘的交响乐响起,史诗级战争一触即发,李诚望着蓄势待发的大军,胸腔中一股豪迈地气势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刻,他,睥睨天下!!!遥指前方做乱的奇瑞塔星人,李诚的声音带着淡然:“碾碎他们!”突然,第二序列的军团之中,猛地传来了一声:banana!哇咔乌拉!然后,boom~~~周围到处都是魔偶残骸飞溅,期间还夹杂着嘻嘻哈哈的黄色胶囊身影,大脑还有些迷糊的奥伯恩,顺势的趴了下来......“我靠,谁把这玩意放出来的”“别炸了,自己人!”“狗粮养的,打友军!”“快停火,快停火!”“啊~我中弹了,我中弹了!”“医疗兵!医疗兵!”.......李诚捂着额头,满头黑线,垮了,彻底垮了......当初,为什么要把小黄人也编进队伍?PS:慢热型,非爽文,写着玩
  • 江湖笑之风起连云

    江湖笑之风起连云

    两大组织,新旧交替。十二门派,各领风骚。武林盟主,一决雌雄。无名无派,穿梭其中。不是一般的江湖,亦有绝世的武功。是高居庙堂还是浪迹江湖?愿永葆青春,还是快意人生?清风浮云起波澜,江湖一笑江湖缘。
  • 薄总又来查岗了

    薄总又来查岗了

    (已完结)婚后的薄靳川有点小傲娇,指不定什么时候一个飞来横醋就将家里淹翻天——“薄总,今天夫人的那个小迷弟试镜通过了,明天就要进剧组了!”第二天,顾珺瑶就收到了小迷弟的解约书……“薄总,今晚夫人要和投资商黄总单独吃晚饭!”当晚,整个S市的餐厅都被订满……“薄总,明天夫人要去参加你情敌的婚礼!”“嗯……你去把她的请帖偷走,礼服剪烂……”书房外的顾珺瑶若无其事的走进来,倚在门框上看着气定神闲的男人:“老公,我有一个想法……”“什么想法?”“我想……得到你……”薄靳川扔掉手中的文件一路飞奔,却被关在了卧室外,顾珺瑶的声音隔着门板传了出来:“还偷请贴吗?”“…不偷了…”“还剪礼服吗?”“…不剪了…”
  • 权财女掌门

    权财女掌门

    一个手掌权财,心存高觉,如霜面容冷对变幻风云。一个月下毓影,聪慧过人,历经磨难只为易命登升。本是奇缘姐妹,偏偏积怨成瑕,前路上终是走散,分别再无牵挂。繁华一场,争斗一世,哀叹一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过是几簇泪珠儿落下,不过是凡人那些家常里话,终究虚假。只是苦了那痴心汉子,无奈何走过冬秋春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

    《你想企业长寿吗(从世界五百强的兴衰轨迹看百年不老企业打造规律)》是一本提供给企业家一点启发、格调新颖、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书中从企业的决策、执行、责任、考核、人才、管理、机制、资金、文化、品牌、员工等11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揭示了企业长盛不衰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律。本书由刘战主编。
  • 你是暮光里的伊始

    你是暮光里的伊始

    我可以为你放下文笔,化身痞子,也可以为你内敛痞气,写诗作对。可最后才发现,动了情的痞子,竟再无提刀的勇气。
  • 魂尘寂

    魂尘寂

    仙之巅,诸兵整绪,可斩尽天下神魔,皆被后人歌颂,谁还敢乱了这正道苍穹?!
  • 文忠集

    文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