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0800000007

第7章 梦影星尘之痴情公子晏小山(6)

那羞颜未尝开的青涩,那份含蓄的脉脉春情,有一种纯净明朗的诗性魅力。一位西方哲人说过,羞涩能让女性有一种神秘的美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少女的这份腼腆羞涩让人想起了一首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随着春色零落,时光流逝,那美丽的女孩子像飘动的云彩一样难觅芳踪,已不知她流落到何方。一个“春”字也是象征他们欢好情洽的美好日子不能长久。“行云终与谁同”,巫山有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这里说她就像那传说中的神女不知又飘向何处。这里的“行云”也透出这词中的女子即是当年四位歌女中的“云”。

“酒醒长恨锦屏空”一句,与韦庄《荷叶杯》词境相仿:“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韦庄是在思念他那被前蜀王建以教习宫妃为名强征入宫的红颜知己。晏小山是在思念谁呢?从一场沉醉的春梦中醒来,却只见床前锦屏空空荡荡,让他内心若有所失,迷茫怅然。不用说,醉后的梦里肯定又出现了那女子的倩影芳容。可见,斗草阶前的娇憨,穿针乞巧的灵秀,香雾风动的玉钗罗裙,青黛似烟、羞脸生粉的含蓄温婉,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儿,叫人追思难忘。虽是数面之缘,却已情根深种。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于是他只好起身循着那梦中曾经走过的路,跋山涉水去寻找她的芳踪。却只见那眼前一片苍茫雨雾、缤纷飞花。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的两句词正与晏小山的两结句意境相同。无奈情深缘浅,似水流年,芳踪随逝,寻之杳然不复得。而人生踪迹更若浮云,行止无定,分飞万里。

眼波盈盈,风致婉转,罗裙香雾,玉钗风动,那羞怯的娇态,那迷醉的神情,当梦里沐浴着漫天花雨时,如何让一个少年不充满幻想?

飞雨蒙蒙,落花簌簌,前途迷茫,他独自一人追寻,不知何处是到达的彼岸?也许爱是一种宿命,没有理由。哪怕是一杯鸩毒,他也甘之如饴。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这伤花怒放的文字,如同美丽而忧伤的水中花,传递着那种微妙的感受:孤独、烦恼、离愁、彷徨、惆怅、感伤等等。这是一个诗人性灵与情感的迸发,结局却带着某种与生俱来、无法排解的悲剧性:

凄雨冷风中,多少繁华如梦。

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

蓦然回首中,欢爱宛如烟云。

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

想要留住一抹红。

奈何辗转在风尘,

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

无力留住些什么。

只在彷徨醉意中,

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

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

谁能将它片刻挽留。

感怀飘零的花朵,

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

彷佛是我。

——《同一首歌:谭咏麟金曲100首》孟欣

痴爱而不得,却在红尘中辗转流离,个体生命的痛苦体验、那复杂难言的哀怨和惆怅,在含蓄抒写中就形成了小山词摇动人心、感人深切的独特魅力。

此情如痴,斯人亦如痴。

七、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思远人》

秋天是有灵犀的。

我始终相信这尘世万物皆有灵犀,人于之中也不过是平凡一物罢了。一切与生俱来,天造地设。比如秋,比如红枫,比如黄花,常常将某种生命的体验渗入骨血,深植于灵魂最深处,让人的心灵常常充溢着某种特殊的情愫。

晏小山这一首闺怨词,比较典型地表现了“情到深处若成痴”的状态。《思远人》为晏小山自创词调。词中有“千里念行客”句,取其意为调名。上下阕五十一字,仄韵。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红叶黄花”当是枫叶菊花等深秋特有的景象,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并透出悲凉的秋意。宋玉《九辩》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唐人王绩诗云:“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秋的肃杀凋残,极易引起飘零离散之感,增添怀念游子征人的渺思远怀。“千里念行客”,路遥地远,秋意萧瑟,人在天涯。层林尽染,黄菊开遍,又是晚秋时节。情随境生,心随境动,思念之情不觉从心底漫涌。瑟瑟秋风中,她不禁想念起那远行在千里之外的游子来了。

同时,“红叶”、“黄花”意象既是秋景又寓深情。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红叶自古便是男女传情的信物。晏小山曾有一首《虞美人》词:“闲敲玉镫隋堤路,—笑开朱户。素云凝澹月婵娟,门外鸭头春水、木兰船。吹花拾蕊嬉游惯,天与相逢晚。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词中写一位骑马游隋堤的公子邂逅一位朱户女子而相爱的情形,结尾两句:“一声长笛倚楼时,应恨不题红叶、寄相思”即是用了唐代卢渥与宫女借红叶题诗传情而结连理的典故。“黄花”则透露其时正当“黄花节”,即“重阳节”登高望远时触发了对“千里行客”的思念。“黄花”,宋元以来称闺中少女为“黄花女儿”,故寓有睹黄花而思佳人之意。这里红叶黄花中所寓的“秋意”可谓深矣。人的爱恋在这一季悄然相遇,无限思念便铺天盖地。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天边的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也没有捎来他的消息,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不知道游子的游踪去处,纵使书信写成又能寄往何处呢?思念是似风似云,如影随形。而如今想念着你,绵绵不绝无可脱逃。天上的“飞云”飘忽不定,就像那浪迹江湖的游子。“浮云游子意”,“飞云”已然“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归鸿”却又“无信”。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唐时有首《菩萨蛮》也是怨远人无书信回来:“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鸿雁在古诗词中是信使的代词。李清照就有好句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外,鲤鱼、青鸟等也同样扮演牵结情丝的角色。

下片则出人意表,笔锋一转直写闺中人写情书时的痴态:“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旋”即“便”、“就”。“就砚旋研墨”意为眼泪滴到砚中,就用它来研墨。这两句语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小山词中还有“泪墨题诗,欲寄相思。日日楼上看雁飞”。越失望越思念,伤心得临窗泪流不止,滴到砚台上,就用它研墨写信吧。

人类是情感最丰富、细腻、复杂的动物,而爱情则是人类心灵深处最深沉执著的感情。相爱的人常常分别,在不同时空两地相思。联结这广袤时空的就是情书。情书被称为“纸上的罗曼史”。这闺中的相思女子弹洒不尽的珠泪当窗滴,滴进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明知情书无处寄却仍要写下来,一片痴情。而以泪和墨写情书却属“痴绝”之人。情真意足,清新奇巧,痴情女儿心态跃然纸上。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点点滴滴相思一直写到离别后,在研墨中随着墨色而加浓。情到深处,泪水更是一发不可收,泪滴于红笺上,渗透纸背,竟然把红笺的颜色给染褪了。红色渐淡,相思愈重!“红笺为无色”即红笺因沾泪而褪色为无色。“红笺”即相传为唐代才女薛涛发明的红色纸笺,典雅美观,用以写信题诗。晏殊的《清平乐》中有“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句。这里小山也是写以情书寄相思,越写越动情,不禁泪水夺眶而出,将红笺浸成了无色。但这“无”中却藏着“有”,红笺无色情却深。所以清代词评家陈廷焯称赏此词说:只就“泪墨”二字,渲染成词,何等姿态!

这首词情思婉转,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语奇意深。尤其结尾两句“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不说红笺因泪褪色,反说情深使红笺无色,语似无理,细细品来却是隽永深挚的慧心妙语。足见那思念远行人的闺中女子泪中离情苦,墨里相思深,凄苦之极,痴情之极,将自己内心的激情投入其中,与泪、墨、红笺相互交融,物与情浑然一体,升华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情境最圆满最美妙的状态便是: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对此,后人评为“痴人痴事”。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婉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

词如情书,情书如词。在小山的词中,常常提到情书:“梦意犹疑,心期欲近,云笺字字萦方寸”,“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别来双燕又西飞,无端不寄相思字”,“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等等。

两地的情书其实承载的是一种深切的相思。爱过之后的别离也许是痛苦的,却也是甜蜜的。正如女诗人席慕容所描述的那样:

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

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

八、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这首写情离别怨的闺情词与其他小山词颇有不同。同样是写离别相思之苦,这一首表现闺中人离怨的《鹧鸪天》却显得意境深远、苍凉、开阔,情感也显得复杂。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醉眼矇眬的女子轻轻地拍打抚摸着一件十分珍惜的春衫,情人昔日留在衣衫上的余香引发心头无限的思念。熟悉的香气表达着昔时的缠绵宛转,如今的形只影单怎能让人忍受?过去恋人身上留下的余香总是令晏小山心头生起许多惆怅和无奈。这一句让人想起一首流行歌词:“我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还有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嗅觉中所唤起的心灵感受大概是与其他视听感官不同的。一个“惜”字道尽千回百转欲罢不能的牵挂。“天将离恨恼疏狂”,可是老天你总是让我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备受离情别恨的困扰。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年复一年,等到路上长满了秋草;日复一日,天天只盼到落日斜照在楼上。这里以秋草、夕阳,烘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冯延巳曾感慨:“芳草年年与恨长。”李煜的《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的思念就像原野上延绵到天边的秋草,像每天黄昏都落到高楼阑干上的斜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了无尽期。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行云渺渺,烟水茫茫。远行的征人怎奈回家的路是那么遥远、迷茫。“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似这般刻骨铭心的相思,岂能简单地用言语来表达?既然相思本就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既然“长情短恨难凭寄,枉费红笺”,那就不要重展花笺书写自己的离愁别恨,枉流几行清泪了!纳兰公子说,人到多情情转薄。连最后一丝微茫的希望都看不到了,小山也开始有些灰心和绝望。

小山在另一首《清平乐》里写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一个苦苦挽留,一个“醉解兰舟”;一个“一棹碧涛”、晓莺轻啼,一个独立津渡,满怀离情;一个意浅,一个情深;一个诚意挽留,一个去意已定。那些杨柳的枝枝叶叶,也都含有离情别怨,这首词用白描手法写出二人在春晨渡口分手时的种种情态,先含情脉脉,后决绝断念。

结尾二句“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之句是说,那个“留人不住”,只能伤心地看着心上人“醉解兰舟去”的女孩儿绝望地对爱人说,人的感情是靠不住的,你这一走,就不要再写信来了!虽似负气怨恨,但正因为爱得执著,才会有如此烦恼。其意正与这首《鹧鸪天》中“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相同,均为负气之反语。

小山词里少有华丽的雕饰和深僻的典故,他只是用浅近的语言倾诉内心深切微妙的感受。两百多首小山词反反复复诉说的是相思与爱情。那筵席间微醺的小山,将刚刚吟成的新词一挥而就,然后交给小莲、小鸿、小、小云。这些聪明妩媚的女孩儿轻启朱唇,将这些美好的词句轻轻唱出来,唱得酒宴上的灯更亮了,月更明了,风更清了,唱得心魂也微微荡漾。

周汝昌先生说,人必情痴,而后能词痴。小山词里有痴气,有一种缠绵悱恻、生生死死的痴气。小山把词与痴都献给了那些惊鸿照影般的女孩儿。曾有人说,小山词从未离开相思恋情与离愁别恨的范畴,题材未免狭窄。这样说话,可知是真不懂小山,亦不懂词。要知道,小山所有的词既是写给那些红颜女子的,但更是写给自己,用来抚慰和温暖自己的灵魂和生命的。

同类推荐
  • 别离的笙箫:徐志摩经典诗选

    别离的笙箫:徐志摩经典诗选

    《别离的笙箫:徐志摩经典诗选》收录了徐志摩五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集外》,其最广为人知的《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诗歌名篇均有收录,是他所有经典诗作和散文作品的精选集,也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心灵枕边书。通过《别离的笙箫:徐志摩经典诗选》,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徐志摩洋溢的才情,走进他那矛盾杂糅、繁复奇特的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堕落中冒险的灵魂。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钓胜于鱼

    钓胜于鱼

    《钓胜于鱼》是英国著名作家艾萨克·沃尔顿的对话体散文经典,“我愿沉思以消永日,求安静的生涯,以达美好的归宿”。作品借钓鱼者、放鹰者和狩猎者三人之口,谈到垂钓者的乐趣,各种鱼的知识,以及垂钓中体现出的做人与生活的境界——简单、忍耐、淡泊、知足。具有较强的哲理意味与可读性。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文集:秋窗漫笔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缘起缘灭弹指间

    缘起缘灭弹指间

    无意间得到一块石头,自此平静的生活远去,被无数人追杀,东躲西藏,满身狼狈。直到那日,绝境中被他所救。她问他:你要什么?他答:你。一场千年的等待,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他能否治愈她那颗千疮百孔的心,能否化解千年前的误会,再续前缘……
  • 九鼎器灵

    九鼎器灵

    玄门两个遗孤,一个古轩,一个柔情儿,同样师承玄门,道路却不一样
  • 凤逆九天之爱的释放

    凤逆九天之爱的释放

    这个作品呢,,讲述的是凤九喜欢上了白狐王子白依,然而白依爱上的确是空灵族公主白紫琴,然而凤九处处针对白紫琴,白依也是对凤九产生厌恶,凤九妄想如果白紫琴消失在这个世上,那么白依一定会喜欢上她,然而她并不知道,白依对她越来越厌恶。最后凤九杀死了白紫琴,白依却又将凤九掐死,自己最后了断了自己,,三族之间的战争也渐渐拉近。。
  • 最闺蜜:再天最黑的时候,陪你等天亮

    最闺蜜:再天最黑的时候,陪你等天亮

    男人与女人,爱情与婚姻,自我和生活,这些牵动一代代年轻人的永恒话题,每个时代都有迥然不同的解读。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你哪来的世界观?”而善于倾听、思考的人,哪怕没有观过世界,也会有自己最贴近当下的领悟与沉淀。本书作者GuiGui走过世界几十个国家,阅人无数,也与更多的人“后会无期”。她用心倾听,热爱思考,乐于分享,是个会生活的人;她不会站在制高点告诉你该怎么怎么做;她就是一个好闺蜜,和你轻松地聊聊我们关心的话题,比如男人女人,还有爱情……“两个人可以只谈恋爱不谈物质吗?”最闺蜜,就是聊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观,谈谈我们当下的生活,给你做出选择的勇气。
  • 凯恩舰哗变

    凯恩舰哗变

    1944年,二战尚未结束,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漂浮着凯恩号;正是这艘近乎于报废的老式战舰上,却爆发了美国海军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哗变事件!这已不仅仅是旧时所理解的兵变——只见刀光闪闪,舰长被囚,绝望的水兵成了不法之徒。以副舰长马里克为首的哗变一方,到底是富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救军舰地危难之中的英雄,还是阴谋蓄意叛变的暴徒?而舰长奎格,是个刚愎自用的独裁者,还是懦弱胆小的怕死鬼?威利·基思成了这个故事的穿针引线人,这位凯恩号最后一位舰长就像是打开魔法大门的钥匙,将当年整个事件的一层一层展现在我们面前。
  • 梓韵灵天

    梓韵灵天

    她,亲手血洗家族,只为问个为什么。她,亲手划破自己的脸,只因一句你真美。她,亲手杀死那个守护了她几乎一生的人。......她就是欧阳梓韵,杀伐果断,铁血柔情,踩着万人头颅,走上巅峰。她说:“或许,我真的不该来到这个世界。可这又如何,既然我来了,那么世界自当由我主宰!”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魔道葬仙

    魔道葬仙

    求道,问仙,修得天上仙。不问凡尘。人世间。只做天上。逍遥仙奈何。天意弄人。余生我萧辰,不问仙,不修仙。,难道修的神仙,灭杀人世间。不如求魔,杀尽天上仙
  • 不做作的高情商

    不做作的高情商

    8大核心战略!66条不做作的高情商处事范例!9种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既有理论知识的分析,又有大量的实战案例,不耍花招不炫技,让你看的懂、学得会!高情商就是说话让人舒服吗?这只是语言的小技巧,你真正需要的是情商思维的大战略!让你从内而外的自信,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你都有能力处理;无论接触什么阶层的人,你都最受欢迎!当我们意识到情商的重要性时,不要盲目去学习巧言妙语,反而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洞悉人性,俘获人心,自然流露,巧妙处理矛盾,不拆台不揭短,不生硬不伤人,不让人侧目,不引人妒忌,只赢得认可!这才是不做作的高情商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