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100000019

第19章 生命,为何轻言放弃(4)

化茧成蝶——是危机,也是契机

维特在信中多次提到他自己像个孩子,的确是这样,他的心地很单纯,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幼稚。从书中我们看到,维特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他的应对方式就像孩子一样单一,只会逃避问题。其中,他也曾经尝试着斗争过,试图去改变环境,但每次没过几招便败下阵来、落荒而逃,逃到一个比较温和的环境中。《少年维特的烦恼》整部书,写的简直就是维特的逃亡历程:他从城市逃到农村,又逃到城市,最后又逃回到农村;他从自然与爱情,到工作,最后又想要回到爱情和自然。他在这个世界已经无处可逃了,就逃到了另一个世界。

维特有着孩子般的自我,这大概是绿蒂爱他,最终却没有选择他的原因。她爱他那天使般纯洁、金子般灿烂的心,却不敢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个孩子般天真的人。维特还需要绿蒂的照顾与安慰,阿尔贝特则“对她和她的弟妹是永远不可缺少的靠山”。绿蒂的选择没有人可以责怪。

维特面对问题幼稚的处理方式,说明他的心理还没有长大。他的生活在遇到绿蒂以前是比较平稳的,没有什么挫折,更不用提生活的艰辛了。但挫折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在写贺卡送祝福的时候,我们常会写“一帆风顺”之类的话,这只是愿望而已。人生的挫折就像蜕皮,一成不变的生活安全而舒适,但只有经历了痛苦,人才可能长大,才可能化茧成蝶。

阿尔贝特回来是维特经历的一次大的危机。维特不得不改变环境,到城里找了一份工作。这次危机对维特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维特也确实试着去长大。虽然不喜欢那里小市民的氛围、不喜欢庸俗而自以为是的上级,但维特还是逼着自己去适应。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也确实有收获:他还是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虽然一开始有些勉强;更重要的是,新的环境里虽然找不到在瓦尔海姆时那种激情奔泻的快感,但平淡的生活却另有动人之处,维特真切地感受到“内心的平静确是一件珍宝,简直就是欢乐本身……要是这珍宝能既贵重美丽,又不易破碎就好喽”,摆脱了少年的轻狂与冲动,维特开始成熟了。

面对一个问题,解决了就是契机,没能解决就是危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维特遇到了更大的挑战:被人从聚会中赶了出来。这种挑战对还很年轻的维特而言确实是难以独自面对的。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出来帮助他,于是已有的成长又倒退了回去,甚至退回了比原来更低的水平。这次尝试让维特伤得很重,于是以后再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维特再没有勇气、再也不愿意去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一直像个孩子一样,逃入自己用幻想建构的世界里。

异化的信念——我的执著有没有错

维特幻想的世界里有什么?有爱情。他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编织了一个故事,并被这个故事感动了,就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去完成这个故事,最终自己也分不清是故事还是现实。

在认识绿蒂以前,维特曾有过一个深爱的女友,这个女孩后来生病死了,维特非常痛苦,可还是活下来了。阿尔贝特回来,维特不得不离开时,他还是平静的,对阿尔贝特和绿蒂结婚的消息也坦然接受了。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维特是理解的。可是再一次到瓦尔海姆时,他却要为爱情放弃生命了。这种变化的产生是因为在贵族聚会中受到的侮辱。

对于生活一帆风顺、没有受过什么挫折、自尊心极强的维特来说,被别人赶出来是一种无法容忍的耻辱。忽然遭到袭击的自尊心就像一只受伤的兔子——惊恐、慌乱、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往往会有过激反应,维特也是这样。他像一个溺水的人紧紧抓住救命稻草不放一样,抓住“除了同情,什么都不能给他”的绿蒂。在慌乱中,他的理智已经失落了,他自己在内心无限放大了这份感情的意义,把它神圣化。由于理智、法律、道德、宗教都在阻止他对绿蒂的爱,维特不惜放弃了理智、扬弃了道德、抛弃了法律、舍弃了宗教信仰:他更直白地追求已为人妻的绿蒂,他坚持为一个与他有共同遭遇而杀了人的青年辩护,甚至想帮助他逃跑,“相信他即使做了错事也是无辜的”,他甚至开始怀疑上帝对他的意义,感到自己被上帝抛弃了。基督教是反对自杀的,自杀者不能升入天堂,而维特却选择了在圣诞节前自杀,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维特为这段感情平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和一种义无反顾的庄严。维特爱的是真实的绿蒂,想象中的绿蒂,还是他自己?连绿蒂都感觉到维特是自己欺骗自己,但维特却不愿意承认,“似乎对他来说,一承认就等于背离了自己的本性”。拿破仑的话有一定道理:“维特自杀,是因为被伤害了的功名心。”

自认为是为信念而献身的人,是人间的飞蛾,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渴望在最后的一瞬间,得到光,也得到热。然而,用生命做燃料,是点燃了真理的火炬,还是成了无知的牺牲品?所追求的,是真正的光和热,还是自己思维中幻化出的虚影?请三思啊,因为人们对那些为了可笑的“教义”而自焚的人、为了一点儿小事就自杀的人,不会有多少同情。

自杀——幸福与解脱的直通车?

我们不能说自杀就是懦弱,不能对所有的自杀者一概否定。自杀,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不要轻易地放弃生命,这并不是侵犯人权、剥夺人选择死亡的权利,而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自杀都是毫无意义的浪费生命。虽然不应该,可是在一个人自杀之后,我们还是难免会去评价他的死是否值得,也许这种思考能够促进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反思吧!

关于自杀的意义,有两个问题是必须思考的:一是他为之放弃生命的信念是否正确、是否值得用生命去交换;二是自杀能否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信念。维特的死之所以为许多人所不屑、所鄙夷,就是因为他的死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维特的自杀主要有两个信念。维特认为,他的死是给绿蒂带去幸福:他觉得自己是在为爱情、为绿蒂献身,“我要去死!——这并非绝望;这是信念,我确信自己苦已受够,是该为你而牺牲自己的时候了……绿蒂呀,只要能为你死,为你献身,我就是幸福的!我愿勇敢地死,高高兴兴地死,只要我的死能够给你的生活重新带来宁静,带来快乐。唉,可是人世间只有很少高尚的人肯为自己的亲眷抛洒热血,以自己的死在他们的朋友中鼓起新的、百倍的生的勇气”。与此同时,维特还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斥着痛苦和折磨,已经没有希望了,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许会更快乐。他觉得自己“恰似一个从篱笆上拾取烂柴和沿门乞讨的穷老婆子,苟延残喘,得过且过,毫无生趣”,而“他在实际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快,在公使馆里的难堪,以及一切的失败,一切的屈辱,这时都统统在他心里上上下下翻腾开来。这一切的一切,都使他觉得自己的无所作为就是应该的。他发现自己毫无出路,连赖以平平庸庸生活下去的本领都没有。自此,他便更深地沉浸在痛苦和无为之中”。

但从书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来,维特自杀并没有给绿蒂带来幸福,绿蒂为维特的死深深地自责。在听到维特的死讯时,绿蒂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昏过去了,生命危在旦夕,这个结果肯定是维特所不愿意看到的。就算她的身体恢复过来,这种内疚和自责也会伴随她的一生,成为她今后生活再也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些都和维特想让她幸福的初衷相去甚远。

一些自杀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美化死亡,很天真地认为,自己的死会给他人带来幸福。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听到的只是朋友悲戚的哭声。自杀,从来都不会给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带来幸福。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幼稚、年少而轻狂。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一死就能一了百了、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不过是把责任转嫁给了别人,将问题转嫁给了社会,还为他的后人、亲友留下一副沉重、痛苦的担子。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从来都不会从他人的视角思考问题,觉得自己是在为了爱的人奉献、牺牲,其实正是他的自杀造成了最大的伤害。最好的爱,不是毁灭,而是平衡。

爱情和事业都失败了,维特遭受挫折和打击,他发现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体会到了自卑、羞辱、孤独、空虚等,感到无助、无用、无望,觉得唯有一死才能使问题最终解决。他在遗书中写道:“在我脑海里翻腾着千百种计划、千百种前景,但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念头,一个十分坚决、十分肯定的念头,这就是——我要去死。”

维特对自己的看法是完全不客观的。维特很有才华,绘画、诗歌都很精通,工作受到了上司写亲笔信鼓励,有很多朋友……这些都是他的资源,可维特为什么就是看不到呢?

不光是维特,那些情绪极度抑郁,已经在考虑自杀的人,往往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已经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没有什么办法走出困境了;或者是觉得人生中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自己更是彻底的失败者,除了以一死来解脱自己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这是因为在受到很大的刺激、情绪强烈波动的情况下,个体的认知领域会变得很狭窄,会看不到很多事实。激动的情绪会蒙蔽人的理智,使自杀者看不到希望。就像考试紧张的学生,会忘掉平时很熟悉的公式,但不过考试还有明年的机会,而自杀者如果离开了人间,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自我感觉无路可走的时候,不要轻率地选择一死了之。不妨先把一切烦恼的事情放下,就当自己已经是一个死人了。然后去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去几个想去却一直没有去的地方,等回来之后,也许就会发现有一条新的路可以走。当这段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再回头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事情实际上根本没有当时自己感觉的那样糟糕,自己为之自杀的理由,实在并不充分,自己还有机会,人生也还有价值。事实上,绝大多数自杀未遂的幸存者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都说自己不再做那样的傻事了。

说到自杀,不能不提到“维特效应”。在《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后,当时很多青年纷纷模仿维特的方法自杀,以至这部书当时被列为禁书。在看到自己崇拜的人发生不幸时,他们的精神支柱会崩塌,自感生存已经没有意义,在自居心理效应下,会模仿偶像的服饰、装扮以及死亡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如1986年日本20岁的当代红歌星冈田有希子突然跳楼自杀,引起轩然大波,两个月内,先后有114名青少年崇拜者模仿其自杀身亡。维特的死也可以说是一种模仿。他死前在读一部名为《爱米丽亚·迦洛蒂》的书,书中描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反抗国王、保卫女儿的贞操而亲手杀死了女儿的故事。虽然不是自杀,但这种以肉体的毁灭赢得精神胜利的方法被维特学过来了。

把维特送上死亡之路的歌德并不想赞颂死亡,因为他深知,艺术中的悲剧有一种震撼的美,但生活中的悲剧永远只会是美的毁灭。在《少年维特的烦恼》第二版中,他写了一首诗: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善至纯/为什么其中竟有惨痛飞迸/亲爱的读者/你哭他你爱他/你要从耻辱中救出他的声名/看,他的灵魂正从泉下向你示意/做个堂堂的男子吧,请别步我的后尘。

维特第一次到瓦尔海姆的时候是欣欣向荣的春天,离开和再到瓦尔海姆时是秋风萧瑟的秋季,死的时候是冰冷无息的寒冬。人的一生也有四季,有时幸福,有时失意,有时悲伤。如果周围的环境对他更宽容些;如果有人在他举枪的刹那向他喊“等一等,还会有希望的”;如果那个时代有心理咨询师真心地接纳他关怀他;如果……维特就又可以看到树木抽出新芽。在人生的冬季一定要坚持下去呀,因为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同类推荐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如何与婆婆相处

    如何与婆婆相处

    中国有句俗话: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婆婆和儿媳妇的相处。婆媳关系存在着十分不稳定性,她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势必给整个家庭带来阴影。从我国的优良传统、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出发,对婆媳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论述。告诉天下的婆婆、媳妇们,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婆媳不是母女胜似母女,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使整个家庭和谐温馨。
  •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详尽地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及其具体的应用情况。在医学及心理学领域,催眠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学科。在近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前,催眠一直被蒙上巫术的阴影,为世人所不理解。随着医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慢慢了解到潜意识的存在,以及它在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等方面起的巨大能动作用,从而使催眠术慢慢成为心理诱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种临床技术。《催眠二十八讲》详细阐述了催眠术及催眠状态的特点、如何进行催眠、如何成为一名实施催眠的心理治疗师,以及催眠的作用及风险,使读者能够对这一心理治疗技术有所了解。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通俗读物。为什么我们会拖延?我们对拖延症了解多少?我们能够克服拖延的习惯吗?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拖延症产生、发展、肆虐的来龙去脉,也讲述了如何摆脱拖延症,变成雷厉风行的行动派。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热门推荐
  • 一医成瘾:神医村女济天下

    一医成瘾:神医村女济天下

    二十一世纪的优秀女医生殷玉霞意外死于一场医闹之中,醒来后发现自己穿越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幸运地被叶铭仙人收养,并在成长过程中重操旧业,开始了自己在古代的行医生涯。本以为日子就这样风平浪静,谁知偶然之中救治的两名男子竟然打破了以往的平静的日常。随着师傅的失踪、师兄的残疾、火烧青龙山……一件件扑朔迷离的阴谋正在揭开尘封已久的身世之谜,一边是从小照顾自己的师兄,一边是自己倾慕的君王,困守在其中的殷玉霞究竟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赏金佣兵团

    赏金佣兵团

    人总要牺牲掉一些什么东西,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努力的活下去。可是当牺牲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成为别人拿来任意挥霍使用的玩具,并且拒绝支付报酬。那么:赏金佣兵团不介意亲自动手,并且在其中收取他们应付的利息!
  • 我有个电影穿梭系统

    我有个电影穿梭系统

    如果说,能让心中的梦成为现实,你会怎么做?田立:“我会见证世间的一切,因为我心中所想便是那浩瀚无垠的宇宙,无穷无尽的世界”。一次雷劈“机遇”,让田立的梦可以成为现实。当田立跨过门的那刻起,田立的命运变得不可测。是长生,还是就此消失,这一切都是未知的……ps:影视、小说穿梭系统流,现实世界不会太夸张,这是作为主角的休闲大本营。如果不写现实,就像是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 皇上怕怕:爱妃是母老虎

    皇上怕怕:爱妃是母老虎

    有一个皇帝..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9岁的女人..封她为贵妃..纵使知道她一直迫害所有怀孕的妃子..害得他很久没有子嗣..纵使知道她一直在后宫横行霸道..陷害皇后..他都知道..但是..依然对她万般恩宠..他容忍了她一切..因为..他爱她..
  • 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本报告包括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地区报告、扩权改革试点县(市)报告和研究报告五个部分,从全省总体情况,各个行业、各市和绥中县、昌图县及扩权改革试点县(市)等层面,回顾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 超级MOD符文大师

    超级MOD符文大师

    梦中:“不修改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穿越成了废材,又不能修炼,只能靠修改过活,才能维持生计”现实:“弟弟,你这金手指怎么要经验值才能用啊”“直接用金手指不就没意思了吗,加点限制。”“弟弟,这mod装上去怎么没用啊”“这个需要经验值才能实装。”“好吧,你这些mod有几个确实有点逆天,加点限制也好。”当某人选择无用之人开局,意外进入游戏世界后,“弟弟,哥如果能回来,保证不打死你”’早已过了十五六岁的他,只能走上调教主角团的不归路
  • 游戏人间任逍遥

    游戏人间任逍遥

    宁夏,冷寂,上官茗,上官琪,刘瑶儿,为了寻找梦朵朵在魇的世界发生了许多神奇好玩的事情,这是一个团结有爱的故事。宁夏初入人间,且看她如何游戏,尽请期待!!!故事情节缓慢展开。
  • 新竹县制度考

    新竹县制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偏爱窝边草

    偏爱窝边草

    新书《请君升天吧》开坑了。 或许每个女孩在十几岁的时候都会有过一次,对某一个男孩一秒入眼,怦然心动。冷漠如她,也难逃世俗。那犹如炽热极光一般照射而来的男孩啊,迷人眼的同时也灼伤了人。但没关系,她很会隐藏。这种年少时,淡淡的见色起意根本不足以令她丧失理智,她把持得住!也更加不愿意让人知道她受了宋家的恩,却对宋家最矜贵的公子心存爱恋。多年来,即使他们之间没有丝毫交集,但他的名早已烫烙在她内心的最深处,从不愿与人言。她偶尔也会想,如果将来某一天他结婚了,她甚至都能挂着最得体的微笑,从容淡定地随上一份厚厚的份子钱,再祝他,新婚快乐!然而,到最后的最后,才发现,有人竟然比她还能藏……
  • 青萍之末

    青萍之末

    与来时一样,子衿依旧着一袭深蓝色的旗袍,她从的士后坐探出头来招手向风道珍重时,旗袍领口两侧的两朵纯白的风信子在桔红色的晨曦里显得特别宁静而醒目……子衿就这么宁静地远去了,正如她远天远地的来,不是跟她的风说再见,而只道了一声珍重!还有,风忽然又想起来,还有“更不能占用阿姨的……”半句谜一般的话。子衿走了,她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从肉体到灵魂,只为喜欢与爱。已经过去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她没有再在微信里出现过。风也在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不去打扰她,或许他原本就喜欢着这样的一种开始,也喜欢着这样的一种收鞘。如同生命只有一次,人生至少应有一次全然抛开道德与责任的真欢喜与真相吸的从灵魂到肉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