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100000026

第26章 罪恶后的梦魇(3)

拉斯柯尼科夫在大学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他不愿接近任何人,也不希望别人靠近他;他不参加集会、交谈;他学习用功,但是目空一切;他受人尊敬,但是落落寡欢……这种性格的人即使在常态下也会比其他人体验到更多的内心焦虑和孤独。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上有所欠缺,回避密切的交往使他们高傲而冷酷;对自我认同的偏差使他们难以体验到真实的情感;内心的分裂状态是他们痛苦的根源。拉斯柯尼科夫杀人前已经有了“酒狂症”的名声,他那种神经质的状态、不安的焦灼已经暴露无遗。在拉斯柯尼科夫的内心中,使他恍惚、痛苦的方面很多很多,多思多虑的他对问题的思考明显地带有分裂的倾向。首先是对生命的蔑视与对穷人怜悯的分裂。杀了人的拉斯柯尼科夫为自己建立了一套理论,把他杀死的老太婆视为虱子,她的死是死有应得,因为她挡住了拉斯柯尼科夫这个“不平凡”的人物成就大事业的道路。拉斯柯尼科夫在心中对老太婆的生命视若草芥,不值一提。而在生活中,拉斯柯尼科夫是地道的好人,他对穷人的怜悯是无人能比的。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钱财送给需要它们的穷人,他救危济困,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做人的最高道德。也许就是这种矛盾,使他在面对许多问题时走了极端。其次是对家人的爱与对家人的恨的分裂。拉斯柯尼科夫杀死老太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母亲来信的刺激,当看到母亲在来信中提到妹妹为了挣钱以能够给他寄去生活费而忍受屈辱和作出巨大牺牲的时候,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他不能让母亲为了他而日渐消瘦,不愿妹妹为了他而遇人不淑,一种对亲人的强烈的爱把他推向了犯罪的道路。与此同时,他又对几年未曾谋面的亲人心存痛恨,一种来自肉体的憎恶:他恨妈妈对他的关心,恨妹妹对他的无私奉献。两种力量让他内心混乱,痛苦也就加剧了。最后是他深深的自卑和自命不凡的分裂。拉斯柯尼科夫是因为没钱才从大学法律系退学的,贫穷且孤立的他内心是相当自卑的。我们常说过分自卑的人往往表现得不可侵犯。拉斯柯尼科夫在贫困到难以维持生计的时候仍然看不起一些不起眼儿的工作,例如教书、做翻译等,这其实也是一种自卑的力量在怂恿他不向这些不伟大的工作低头。有人说,贫穷是万恶之源,但是个人如果没有罪恶的内部根源,贫穷是不会引起犯罪的。拉斯柯尼科夫的自卑导致他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他要做的是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就像拿破仑一样,要采取一些常人不会用的手段,铲除阻碍他的障碍,开拓救助天下众生的事业,两方面的分裂导致噩梦般的结果。其实,不顾自身现状而产生不切实际想法的他已经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了。

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是潜在的危险

成熟的个体合乎成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许是拉斯柯尼科夫的年龄跟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处于青年期的个体如果处在意识形态混乱和同一性扩散的边缘上,就会产生叛逆的行为,甚至产生不正常的、犯罪的和自我毁灭的倾向。拉斯柯尼科夫处于二十岁这一大好年华,在内心意识冲动最激烈的时候,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自己以后到底该做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困扰着他。拉斯柯尼科夫在自我认同和同一性上是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很欠缺的。杀人前他自视甚高,即使犯罪后这种观念还不时地出现,拿破仑是他的将来形式,他不屑于干渺小的工作。但是犯罪后的一系列事件的打击使他清醒一些,他知道了虽然他扫除了一个障碍——老太婆,但他意识到他好像并不是那么的伟大,他只是做了一个实验,而实验证明了他开始的假设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虽然使他陷入了恐惧,但在心理发展上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进步,起码使他的自我定位偏移得不那么厉害,一个再认识重新发展的过程就这样开始了。并不是说任何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会去犯罪,这只是由种种原因导致的这一阶段发展的特殊情况。处于拉斯柯尼科夫这种发展状态的青年人随处可见,除了一些同拉斯柯尼科夫进行验证性实验的极端个体外,一些表面看似平静的青年内心的风暴是不容忽视的。对这个人群的心理辅导重在他们的人生角色的正确定位与认同,未免不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创伤性事件加剧内心的恐惧

如果以上两点与拉斯柯尼科夫的梦境没有直接线性关系的话,那么杀人后一系列的创伤性事件的刺激则直接给了拉斯柯尼科夫致命的打击。对于拉斯柯尼科夫来说,导致梦境的创伤性事件主要是外人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和分析,尤其是小手艺人的出现。拉斯柯尼科夫犯罪前就心存恐惧,虽然他自命不凡,但潜意识中他知道杀人是不可饶恕的恶行,所以他才会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才会被人怀疑得了酒狂症、疑心病。杀人后,即使他一再用他荒谬的理论为自己开脱,但是心中的警惕与痛苦一天强似一天,他对各种与杀人有关的话语、信息越来越敏感。作者似乎故意捉弄这个年轻人,使他的灵魂不得安生。朋友在他面前对案件的议论、警察好似有意的对案件的分析,特别是警官波尔费利对案件无懈可击的心理分析,使他惊恐万分。更具有戏剧化的,恐怕就是这个小手艺人直接指出拉斯柯尼科夫为杀人犯的举动了,这当头一棒使拉斯柯尼科夫的思维混乱了,他预感到了死亡般的恐惧,噩梦接踵而至就很自然了。

杀人后的惊恐状态使自我界限混乱

厄内斯特·哈特曼认为,噩梦受害者是那些心理界限混乱的人。所谓心理界限就是使各个精神心理领域区分开来的边界,它是儿童心理结构发展的一部分,是在神经系统成熟和在与环境交往中逐渐获得的。界限使我们能正确地区分自我与他人、幻想与现实、梦幻与清醒等心理现象与领域。拉斯柯尼科夫在犯罪前后,幻想与意识的混乱频繁出现,现实的真正面目他已经认识不清,是梦是醒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首先表现在他的睡眠失调上。拉斯柯尼科夫自从有了杀人动机后,他就关闭了一切与人相处的时间,逃到他自己的屋子里蒙头大睡。他的睡眠不分时候,白天可以睡觉,夜里可以清醒,但更多的时候他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他在睡眠中思考问题,在无眠中意识糊涂,偶然的外界刺激惊醒了他,他又以不现实的、歇斯底里的思考和行为表现出他的混乱。是梦境?是现实?他很多时候已经不知道了。所以,他在噩梦醒后还不知道门口的陌生人是否是梦中的人。拉斯柯尼科夫对自己是谁这个问题也陷入混沌状态,是拿破仑?还是一只虱子?这个问题让他不知所措,拿破仑的他,杀人杀得心安理得;虱子的他,杀人后则被法律道德折磨得无所遁形,这种状态下噩梦的来临则是必然的了。

那么,拉斯柯尼科夫的梦到底能揭示出他怎样的潜意识内容呢?当然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欲望的满足,甚至连自我惩罚的欲望也可以否定掉。拉斯柯尼科夫虽然具有善良的品质,道德伦理观念在他心中也没有泯灭,但是杀人后的一种自我保护,一种生的本能欲望使他恐惧了,自我和母亲及他人的遗弃使他陷入内心的痛苦之中。因此在这个梦中,一种来自幼年的恐惧占据了主要角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拉斯柯尼科夫的噩梦。

法律意识中对死亡的恐惧

弗洛伊德认为,人生而具有生的本能,在这个本能的保护下,我们会回避一切引起死亡的危害,包括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事物。拉斯柯尼科夫的这个梦,似乎与这个观点相违背。如果拉斯柯尼科夫具有回避死亡威胁的本能,他是不应该做这样的噩梦的,这样只会增加威胁感。现代心理学已经对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全苟同了,梦是愿望的满足只能用于一部分的梦境。按照现代的观点,这个噩梦是拉斯柯尼科夫在恐惧的支配下做的。拉斯柯尼科夫在犯罪后,精神上一直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对一切与案件有关的信息近乎疯狂的敏感,这造成了他的恐惧感,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犯罪前那种普救众生、疾恶如仇般的痛恨在犯罪后慢慢地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法律和道德的惩罚对他的威胁。他已经意识到他不会如同拿破仑那样能够逃脱强大的法律的制裁,夺走一个生命同时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恐惧阴影的笼罩下,一种死亡后的虚无感和对死亡之痛苦的预感重重地打击了他。小手艺人的出现无疑把这种恐惧唤醒到了最明朗的境界,面对这种威胁,谁不会噩梦连连?在梦中,拉斯柯尼科夫来到了老太婆的居室,发现了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婆,他的恐惧促使他再次去杀死老太婆,这是他想消灭恐惧的象征,老太婆就代表了他的恐惧。于是,在梦中他又拿起了斧头,但是这种死亡的恐惧是无法消除的,所以他每砍一下,老太婆就笑一声,并且笑声越来越大,最后竟然笑得前仰后合。这使拉斯柯尼科夫产生了巨大的恐惧,笑声让他感到自己罪行的暴露,他意识到他的罪恶行为将随时会被人知道,法律随时都会对他进行惩处,潜意识中对死亡的预期在梦中上升到了意识的层面,因此梦中的恐惧是赤裸裸的。

情感需要中对遗弃的恐惧

在拉斯柯尼科夫这场梦里,我们能感受到他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除了上面所说的死亡恐惧外,一种对被遗弃的恐惧是不能忽视的。在他向老太婆再次挥起斧头的时候,周围的笑声越来越大,拉斯柯尼科夫的恐惧也越来越浓;同时,拉斯柯尼科夫越恐惧,笑声就会越大,这两种对立的局势把拉斯柯尼科夫推向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一切与他作对。这就唤醒了拉斯柯尼科夫儿童时期被遗弃的恐惧,这种恐惧在与母亲的分离时体验最强烈。产生这种恐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早是他在家庭中意识到不被重视,这对于拉斯柯尼科夫来说极有可能,因为他有一个妹妹;后来在他走出家庭后,由于社会交际的欠缺,这种由幼年时体验到的被遗弃的恐惧会被经常唤醒;三年的离家独处生活加深了他的这种感觉;杀人后,母亲又代表了一种超我力量,害怕被这种超我遗弃的痛苦又再次刺激了这种恐惧;直到这个梦中,被遗弃的恐惧才显露出来。这时拉斯柯尼科夫心中那种被社会、亲人、朋友、超我等抛弃的感觉的强烈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世界上最折磨人的事情莫过于此,谁来救赎拉斯柯尼科夫?不是法律唤回他人性中的良知,不是道德说教使他得到内心的平息,那么是什么唤醒了拉斯柯尼科夫?弗洛伊德说:唯有爱情与工作。索尼娅无私的爱,上帝的爱,亲人的爱……是爱让一个疯狂的青年找回了生活的意义和勇气。

同类推荐
  •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心理学(大全集)

    犯罪如同一把刀子,锋利地将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实、最残酷的一面。如何应对犯罪、预防犯罪,既是公安、法律工作者面对的严酷现实,也是全社会都应当参与解决、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课题。我们编著本书,只是希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以期广大的读者朋友明白,人在早年一旦走上犯罪之路,几乎是无法再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轨道上来的。而且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人生任务,一旦错过将终生难以弥补。所以,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从本书中犯罪人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在加强自我法律认识的前提下,帮助自己的子女、学生健康成长,从容拥有完美健全的人生。
  • 幸福有方法

    幸福有方法

    《幸福有方法》是一本行动指南,它不仅阐释了提升幸福感的秘密,还介绍了具体的幸福行动,并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幸福行动。本书不仅对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把幸福带给了全世界的很多读者。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日常生活中,奇葩无处不在:自恋、完美主义、自我否定、焦虑、强迫症、依赖、社交恐惧、情感勒索……大多数看似正常的人,实际上内心都存在着失序和冲突。面对这些人,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本书来自几千个沟通案例,提供与各种问题人格沟通的技巧和全方位的应对策略,教你迅速把握对方自己都不知道的隐蔽心理,通过顺利、有效的沟通,让对方的决策和行为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快乐在左 痛苦在右

    这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与人物,也不是把听来的故事再加工成为所谓的传奇。只想说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准确地说,是一段经历,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为赚眼球,只求给与我有相同经历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尚未走出抑郁症阴影的朋友,一个参考,一个成功的希望。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热门推荐
  •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男人一生的分水岭。22岁以前,你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22岁以后,你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开始向往胜利、追求成功!开始更具意志力和创造力,开始酣畅淋漓地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一个使青春由青涩懵懂、无知莽撞,走向成熟稳重、魅力理智的阶段,沉寂了二十余年,只等待此刻热血的沸腾,生命的奔放。本书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二十几岁男人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教给大家如何选择前进的路,开创属于自己的天。
  • 小小恶魔老公

    小小恶魔老公

    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长安城内一片繁华景象,在尤为繁华的西市,外商的店铺很多,而最受唐朝众多文人喜欢的便是来自波斯国的胡姬歌舞。市井繁华的中心,胡姬酒肆中,波斯女子正在排练歌舞。琴曲声、打拍声、还有柔美而欢快的歌声,好不热闹。在酒肆中二楼的木阁房间,不时的有道光芒从缝隙中射出……阁门内,流光照射的源处,是一圆形的水晶球,那水晶球周身淡蓝光芒,此时正射出万道光束,在光束……
  • 步若莲开,倾世嫡女

    步若莲开,倾世嫡女

    往事如烟,前世女主雪沫任性、叛逆,总在追求自己所谓有价值的感情和人生,不听父母劝告。奈何在事与愿违中,感情遭到背叛,他遇见容貌倾城的女子……雪沫受到人生前所未有的打击,最终在失落中离开人世。然灵魂仍带着悔恨,感觉人生活的好虚无,直到在灵魂空间遇到上仙的指点,得到重活一世。她发誓,这一生一定为自己、为爱自己的家人而活,没想到这生不但改变了命运,而且遇到了真正的白马王子,双双腹黑联手,改变了国家。最后私下特别提醒:男女主,身心洁净。
  • 大山师魂

    大山师魂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金权2010年7月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长袁贵仁等领导亲切接见了参会的全国教师代表,代表们合影留念时,无数的闪光灯聚焦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一位白发老者身上。
  • 打工的N次恋情

    打工的N次恋情

    小峰,乡下的小伙!抱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景! 踏上了大都市的打工的旅途。本想安安稳稳地打工, 在娶个贤惠,可爱的妻子。 过完人生的下半辈子!怎奈事事难料, 只能怪这个社会太诱人,太美好。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王者归来

    重生之王者归来

    他是人人膜拜景仰的贵族,尊贵高傲,霸气凌人。她是萧氏第一操盘手,手控财运,业界翘楚。三年恩爱,他转身就对她弃如敝履。外公被逼当众跳楼,脑浆迸裂。下一刻,她被汽车横街撞死,灵魂出窍。再醒来,她身世不凡,容貌极品,形同妖孽。望着杂志封面上那个曾将她打入地狱的绝色男子,她眯着滟滟双眸,冷然一笑,王者归来!入主财团,创建公司,晋升国际MUSE;跨界投资、运作集团、在金融风暴中开创股市神话,剽悍阻截商界帝王……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她自硝烟弥漫中强势起家,眼底深沉似海、笑容讳莫如深。杀伐决断、算无遗策、滴水不漏,让无数故人胆战心惊,求死不得。不过,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复仇之路走得越来越春光荡漾?
  • The Human Drift

    The Human Drif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