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100000059

第59章 悲剧的灵魂(3)

对群体的认同以及使自我受关注的强烈愿望,使阿Q常常会盲从和接受煽动,阿Q的精神自大也就常常转化成行动上的自大。阿Q受了欺负,如果像往常一样谋求精神上的自救似乎也能行得通,他在接连受了两次大屈辱之后,“‘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地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但他偏偏撞见了小尼姑,自觉着晦气,刚刚的屈辱感也同时被唤醒,小尼姑也是一个被欺辱的对象,而且地位似乎比阿Q还要低下,她是唯一能使阿Q感觉“扬眉吐气”的人物了。小尼姑的谨慎让阿Q发现了自己卑琐的影子,他记起了自己的屈辱,不由得骂将起来,而且还要污蔑性地摸一摸小尼姑新剃的头皮。看到周围的人在“鉴赏”自己的“杰作”,阿Q更加“兴高采烈”,又进一步“捏住伊的面颊”,使周围的人更加的高兴而“大笑”。这“大笑”唤醒了阿Q的“尊严”,他配合着众人的欢呼,猛地在小尼姑脸上“拧”了一下。这一系列动作,不能说全是由阿Q来完成的。这其中,“看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阿Q此时,有着一种心理学上所说的“场依存性”,而周围的人又有着一种“心理期待”,结果是水涨船高,相互成全,赶着话儿说,寻着感觉走,就像一辆高速奔驰的火车,驶上了一座即将断裂的大桥,只有往前继续行驶,无法使自己停止下来。阿Q在众人的“认同”与“期待”中,充当了男一号,成为主角,似乎自己终于有机会从边缘跨进“中心”一步,博得了“满堂彩”。等到后来,阿Q被莫名其妙定罪,被莫名其妙杀头,都可以说是由“看客”和阿Q共同完成的,就像一幕戏剧,权威者是编剧,公众是导演,阿Q是主角,而且最后,主角变成了剧中的真实人物,甚至在看到人山人海的街头公众时,自己还喊出了“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毫无意义的英勇的声音。“期待”给了阿Q勇气,自己觉得作为一介草民,太缺乏被关注的感受,所以一旦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便心花怒放,忘乎所以地飘飘然起来,充当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丑角演员。假如阿Q真的清醒过来,也许会说:“我是一个傀儡,我感觉我的手被人们的目光操纵了。似乎他们用目光的注视操纵我的手,实现他们心中的欲望。按心理学的说法是我被‘见诸行动了’。”

其实“见诸行动”又何止这些,“看客”的欢呼成就了阿Q的“进步”,而这“进步”又使他陷于不可自拔的“深渊”,使他陷入了“恋爱的悲剧”。没有“看客”,便没有阿Q在小尼姑脸上那有力的一“拧”,也就没有那种“滑腻”的感觉,于是有可能就没有“断子绝孙的阿Q”的那句骂。就是这些“渐进”的因子,使阿Q想到了女人,从而催发了阿Q的性意识,由此而导致一场失败的恋爱闹?剧。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阿Q虽然借此使自己数次从困境当中解脱出来,却也无法真正地救赎自己。阿Q在被杀之前曾有过灵光一现的清醒,“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回旋了”“他……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阿Q于是不自主地大叫:“救命……”这一次,阿Q意识到自己是要死了,那些曾经无数次解救他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在这一刻彻底失去了作用,他“无师自通”的那个“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精神自救法已经无法使阿Q豪迈和洒脱地面向死亡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破产了,他的“自大”最后是被无力的自嘲所取代了,“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自我”的存在对抗着社会的“压抑”,往往是不能尽如人意。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常常在许许多多的“压抑”面前失去心理的平衡,所以心理疾病也就成了人类无形的杀手。阿Q的“存在”与“压抑”之间的冲突,和现代人相比,并不见得少多少,但阿Q确乎又是整天“心满意足”“飘飘然”地生活着。所以,阿Q看起来并不需要心理医生,他有自救的良方,会自己拯救自己。阿Q的“边缘”状态——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自己的家的流浪生活,是其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的重要原因,可贵的是,阿Q就是缠绕在主流生活园地边篱墙上的一丛蔓草,永远与生活保持着“不离不弃”的距离,死死抓住那段篱墙,即使悬着,也要悬出多彩的舞步。被别人打了,心里说,自己是老子,别人是儿子,是“儿子打老子”,这种“精神胜利法”不知已被人批判过多少次,但内在的精神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又使阿Q获得了生活的勇气。阿Q喜欢喝酒,应该是绍兴的黄酒,喝完酒之后,阿Q的压抑便开始筑起精神防御的高墙,进入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抑”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些超自我不能允许的愿望或冲动,在人不知不觉中就被压抑到无意识,使人自己意识不到有这种愿望和冲动”,进入了“主动性遗忘”。“酒”就是使阿Q能够很快遗忘的媒介,同时具有麻醉和缓解的作用,比如,阿Q被打之后,喝了几杯酒,就“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他的这种无意识使他得以解脱,压抑暂时没有了,对一般的人来说,这只是潜伏了,许多时候,它还会探出头来,让你感到加倍的苦恼,而对于阿Q,这种遗忘常常是永远的遗忘,任何时候,都不会再卷土重来,陷他于不自然的境地。他向吴妈求婚,让吴妈感到受辱,这时,秀才拿了一根大竹杠站在面前,阿Q于是挨了一杠,但很快“打骂之后,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便动手去舂米”。其实,此时他还处于风波的中心,吴妈正在寻死觅活,外面吵嚷得很热闹,“阿Q生平最爱看热闹,便即寻声出去了”。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却立刻忘记了在风波中扮演的角色,很快地从剧中跳将出来,成为一名若无其事的“观望者”。看到吴妈只是哭,他甚至还想:“哼,有趣,这小孤孀不知道闹什么玩意儿了?”看到这儿,我们也不难发现,阿Q的一生就是这样一路走,一路遗忘地过来的,也难怪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么,也没有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阿Q的心理防御机制——遗忘

阿Q曾参与了一场赌博,运气竟然很不错,他“赢而又赢”,只可惜他赢的钱却遭了抢,糊里糊涂地挨了一顿打,“身上有几处似乎有些痛”,回到“土谷祠”,感到有一些“失败的痛苦”,但在“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转瞬间不见了,委实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精神胜利法现在也不足以安慰自己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闷闷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只有打了自己的耳光,“热剌剌”的疼痛转移了阿Q精神上的焦虑、痛苦,阿Q以自虐的方式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在弗氏的理论中,有一种叫作“转化”或“躯体化”的精神迁移种类,即“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避开了焦虑和痛苦”。阿Q实现了自我的分离:一个代表那个糊里糊涂丢了钱的有过失的自我;另一个则代表公正的力量对有过失的自我实施惩罚。通过自虐的方式释放了内心郁结的焦虑情感,“惩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阿Q释放了心理能量,重新获得了平静,先前的不快被彻底遗忘了。

阿Q挨了秀才的一竹杠,并得了一句官骂:“王八蛋。”于是阿Q很快也就记住了这句叫骂,那“女”的思想也就没了。阿Q此时把躯体的痛苦用回味这句“阔人的骂”的精神豁达来转化了。尔后,又去舂米,应该是很用力,因为很热,以至把衣服都脱了,他用这种方式转化了又一种痛苦,再次进入了“遗忘”。

阿Q又十分地善于“置换”自己的感受,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能“把对某事物的强烈感情不自觉地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以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他生平第一件的“侮辱”是和自己极其藐视的“王胡”打了一仗,却偏偏没有取胜,这时,又遇到了生平第二件的“侮辱”,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着实地打了一下。我们说,阿Q善于“完全”的遗忘,这一次却有些例外,因为看到对面走来静修庵的小尼姑,就“发生了回忆”,自己的“屈辱”就自然地迁怒、“置换”于小尼姑的身上。

在这场完全的胜利中,阿Q成功地置换了自己的屈辱,获得了“新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阿Q曾经损失的“心理能量”在小尼姑身上得到了超额的补偿,以致使自己“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先前的“屈辱”又一次被遗忘了。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在生物界也有这样一种鸟,长得很高大,名字叫“鸵鸟”,遇到危险情况时,便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堆里。这两个故事和阿Q不愿面对现实、善于遗忘的心理动机是同出一辙的。在心理学上,这就是“否认”,即“对引起焦虑痛苦的事件加以‘否认’,似乎它根本没有发生”。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防御机制,具有儿童心理特点。儿童打破了东西,知道闯了祸,用手把脸捂上,否认这件事的存在。成年人突然听到一件不幸的消息,常常首先认为“这不是真的”,阿Q就是如此。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逃避”,逃避的结果,是使自己浮出苦痛的深渊,同时也使自己继续在边缘徘徊,不能获得进入大众生活的门票。阿Q的“自尊”促使他的虚荣心成为生存的面罩,他就这样整天戴着这种自制的面罩,走在未庄的街道上。

阿Q的成长历程,是一段漫长的心灵之旅,恶劣的生存境遇逼迫他有了某些消极的适应性,使他能够于困厄中制造一些快意,这些成为阿Q苟活于人世的防御机制。阿Q在沉醉中自得其乐、自欺欺人,使心理获得一种虚设的平衡,如果阿Q从沉醉中苏醒过来,清醒地认识了自己的艰难处境,也许他会患上某种心理疾病。阿Q的防御机制,应该是他多年来心灵痛苦挣扎的总结。挣扎的背后,是救治的良方,比如合理化,又叫文饰作用,就是阿Q的“儿子打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比如他的善于“幻想”,善于“否认”和“遗忘”,善于在梦境中寻求解脱等。这些幼稚的防御机制,有效地帮助阿Q及时摆脱了痛苦。如果没有这些防御机制的保护,阿Q真的是生不如死,说不定在当初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早就自杀了。阿Q娴熟地运用这些防御机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他极力想从“边缘”进入“中心”的另一种手段与方法。

众所周知,阿Q后来还有许多的机会,甚至还有“中兴”的幸运,得以进入公众的“中心”,使自己从一株蔓草变成一棵大树,写好天地之间的那个完美的“人”字,但总没有成功,原因也就在于他自己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一把“双刃剑”,使阿Q偷安一时,也使阿Q习惯性地歪曲现实,逃避现实。阿Q当然不会明白其中的利弊,不会学会正视现实,直面人生。阿Q的防御机制是下意识使用的,惯性很大。不管是“造反了”的欢呼,还是“造反是杀头的罪”的诅咒,或者躺在“土谷祠”里,思想着“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来未庄进行革命的情景,无不是一种下意识的防御机制的流露,其根源也在于他的无所不在的“边缘”的情绪。阿Q的这些人生片断,虽然只是某一段时间的某一些镜头,但还是能够反映出他的一些根本的特性。

阿Q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是虚构的一个形象。可是,正如小说一发表,便有许多人认为鲁迅的阿Q是讽刺自己一样,鲁迅放大了一个灵魂,使卑微的阿Q具有了伟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认识了阿Q,也正可以反观自我,在这种镜鉴中揭示出自我灵魂的暗影来。

同类推荐
  •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创新实践,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心理学课堂03)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心理学课堂03)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心理全攻略

    女人是感性的,相对于男人而言,女人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所以女人要懂心理学,要用心理学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女人心理全攻略》从心态、自我提升、职场、社交、爱情、家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详细剖析了各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效应,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学对女人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通过阅读《女人心理全攻略》,女性朋友们将能掌握各种心理技巧,从而收获美好的人生。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介绍心理学常识,教授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使每名读者都能够科学调适身心,保持心理健康,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健康是想出来的

    健康是想出来的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养生的根本就是养心。不良心境是健康的毒草。所以一定要经常注意调适自己的心境。健康靠自己,良好心境关乎一生的健康与幸福。学会驾驭心境,别让不良心境害了您。好心境是“想”出来的。驾驭心境之道就是“想”就是通过主观努力调适心境。因为心境也会受到主观意志的控制。勿庸置疑,我们能够驾驭心境。人生旅途中,无论您遇到多么烦心的事儿,都应该学会利导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慢慢地,您就会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由此,您的养心就步入了正轨。
热门推荐
  • 因为遇见你

    因为遇见你

    三年的误会三年的折磨,坚持到了极限,逃离躲避。始终逃不过他的手掌心,如果没有遇见,是否能够救赎。她以为自己的坚持能够换来他的认可,没想到头来也只是看不见的深渊。所有信仰被人摧毁,她却始终舍不掉自己深爱的人。如果可以重来,依旧选择遇见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恰似韶华盛

    恰似韶华盛

    我想,有些时候,对一个人的喜欢大抵是说不出口来的。宁愿忍着那日思夜想的煎熬,也不愿把喜欢表露出来,这姑娘也真是够别扭的。她的喜欢同我们不一样,或许从一开始,张雯对陆覃就是不一样的。是了,她的喜欢不仅仅是喜欢,更是一种对逝去青春的留念,带着刻骨铭心的印记,留在她心底。
  • 先生请让路

    先生请让路

    君美悦没想到在她闭眼睁眼的一瞬间自己居然能脱胎换骨就这么成了另一个人,还没接受这个晴天霹雳,君美悦就被镜中那肥壮的身子吓得跌坐在地上。万般没想到她君美悦也能成为白富,美她是没有了,但是她富啊,难道这还不是资本嘛,前一秒钟君美悦还可怜巴巴的揣着兜里那几张票子想着如何度过这个月拮据的生活,但是木有想到啊,就这么前后一秒钟的时间她就成了一个身价百万的大小姐,这可真是一个做梦都会笑醒的美事呢!“先生,麻烦您让一下!”君美悦觉得她这个肥硕的身子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每每出门都不能走寻常小路,当然宽敞大道她也要分行人数量才能安稳走过,终于在被人嫌弃了数月之后君美悦下定决心要甩掉身上这累赘的肥肉,但是据回忆这累赘跟着自己不是一年两年了,不过没关系谁叫自己现在有钱呢,减肥么那简直太简单了,老娘非要在半年内瘦成一道闪电,但是,那位在她成为闪电之路上老是阻拦他的那位先生,您老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 我在等你长大天

    我在等你长大天

    “我比你大三岁”“没关系,女大三抱金砖。”“……”
  • 武阳砂歌

    武阳砂歌

    妖娆的绝世美女、痴情的富家千金等一众形形色色的女人与男人们;此起彼伏的悬案,诡异的村庄,人们怪异的举动;权势的渔网,迷离的深渊;看坚毅狡猾的男主,如何在重重疑案的背后,发现人性,发现美好,如何沿着遍布的足迹,收获爱情,收获能力。(不定时更新,预计12月份恢复每日两更。)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150年来,很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进入美国军界、政界和商界等领域,获得显赫的职位。
  • 闪婚冷傲总裁的撩人娇妻

    闪婚冷傲总裁的撩人娇妻

    她,在目睹了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员工与男朋友在酒店里缠绵之后,决意去酒吧借酒消愁。一杯烈酒下肚,心中的不甘之意越浓烈,握着酒杯的手,关节泛白,松开又握紧。片刻之后,起身,决定去找牛郎报复,结了账刚出酒店就被撞了满怀,还没看清那人的脸,就被粗而有力的手打横抱起往停在酒店门口的车去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洛仙

    洛仙

    人若死去,必然重坠轮回,无法超脱。传闻数百年前巫鬼道,可以借鬼道神通而成大道,但是一夜之间却烟消云散。废墟之上,一鹤西来,天师道应运而生。佛灭之日,乱相纷呈,平民百姓命如草芥。方仲的亲身父母不幸成为一对亡命冤魂,为了复生双亲,他被迫踏上了修道之路。
  • 公正的代价

    公正的代价

    贾森·斯卡斯代尔是奥斯丁警察局的刑警,他本来专注于破获谋杀案,却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他新近丧妻,既要侦破两个恋童癖的谋杀案,又要尽力照顾自己5岁的女儿。然而就在调查期间,他却成了两位指挥官的怀疑目标,必须独自应对;惨遭不幸的犯罪心理学家丹妮·米勒来到了奥斯丁警察局工作,斯卡斯代尔深为她所吸引,同时又怀疑她有罪案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