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7000000010

第10章 满目沧疮的星球(5)

四、敦煌城,你会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吗

百年前,一个道士无意中发现了敦煌宝藏,引来了无数的探宝者,最著名的莫过于斯坦因和伯希和,无论何人,都带走了大量的敦煌经卷,也出现了王国维、罗振玉等保护和挽救者。后来,敦煌学更是成为一门显学,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一批中国人在海外寻经,努力把能带回的敦煌经卷带回来,如姜亮夫等人,也有人在国内努力地保护敦煌遗址,如被称为敦煌保护神的常书鸿等人。遗憾的是,敦煌,这个伟大的宝藏,很可能会离开我们,在地球上消失,留给后人的可能只有无尽的追思和感慨。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正以每年1到4米的速度整体向东扩展,逼近历史文化名城敦煌。

1.水资源成第一难题

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长670公里,流域面积4万平方公里。“疏勒”为蒙古语,系水丰草美之意。与中国大部分河流不同的是,它的流向自东向西,年平均径流量为10.31亿立方米,仅为淮河的六十分之一。但在蒸发量是降水量33倍的河西走廊地区,它承担着134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和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

不仅如此。疏勒河的支流党河是敦煌的重要水源,每年下泄的6000至800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维系着敦煌的西大门——西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外,便是对敦煌成包夹之势的库姆塔格沙漠。

从解放初至今,敦煌人口增长了近5倍,灌溉面积增加了32%,河流湖泊缩小了23%,四分之一的天然草场消失,湿地面积仅剩不到一半。数据显示,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不平衡已导致敦煌湖泊沼泽面积在30年间萎缩了70平方公里,存在着消亡的危险。

月牙泉的缩小成了最典型的代表。

“鸣沙山下风景如画,月牙泉畔游人如织。”这是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数千年来的写照。如今,月牙泉胜景虽然游人依旧,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盛况已今非昔比。

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沙山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广布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这里,人乘沙流时发出类似鼓角之声,轻如丝竹,重若雷鸣,因“沙岭晴鸣”而得名。处于鸣沙山怀抱中的月牙泉,形成于晚更新世与全新世过渡时期,距今12000多年,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因其中长有“铁背鱼”、“七星草”等名贵鱼类和中草药而有“药泉”之称,清代始称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这对“孪生姐妹”以“沙泉共处、沙水共生”的独特奇观闻名于世。1994年1月,该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此后又有“4A级旅游单位”等诸多“光环”加身。

如今,月牙泉盛况一去不返,水域面积已由40年前的22亩缩减到8亩,平均水深也由原来的8米下降到现在的1.1米,1999年甚至出现过湖底暴露的情况。与此同时,举世闻名的莫高窟也因沙漠化加剧难逃厄运,现存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脱落等病害,世界文化遗产厄运当头。

2.五大原因加速沙化

牙泉的悲剧只是敦煌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敦煌正面临着最大的难题:土地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严重匮乏。每年被风沙“吃掉”的绿洲就达2万亩。

敦煌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大漠腹地,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仅1400平方公里。敦煌年平均气温9.3℃,属典型的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近年来,敦煌绿洲植被严重退化、天然林锐减,外围湿地萎缩、沙化面积每年增加2万多亩。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作为敦煌“绿色屏障”的四大自然保护区及南山一带有天然林219万亩,胡杨林44万亩,但目前仅存天然林130多万亩,胡杨林14.4万亩,保护区大小22个湖泊、沼泽和水洼已不复存在。

生态专家测算并断言,30年来,敦煌绿洲地下水位下降了近10米,再过50年,位于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河西走廊大湿地——湾腰墩草场将完全干涸。

敦煌区域内的地表水主要有发源于祁连山冰川的党河及发源于祁连山西段托来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疏勒河。由于党河上游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实施“引党济红”工程,每年分水500万立方米,月牙泉治理回灌年用水600多万立方米,敦煌市人口和耕地面积急剧增加,造成党河断流。加之安西双塔水库、玉门昌马水库拦截了疏勒河水而造成疏勒河300多公里河道断流,敦煌市为了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每年开采地下水4100万立方米,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尽管如此,敦煌市每年仍缺水近8000万立方米。过度开采、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是敦煌沙化现象加剧、绿洲萎缩的“元凶”。

除此之外,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人口和灌溉用水量大增、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过度放牧等原因也是敦煌沙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3.人为祸患

半个世纪前,敦煌还有天然林219万亩,湿地375万亩,现在仅存天然林130万亩,湿地120万亩,仅西湖的胡杨林由48万亩缩减至8万亩。

沿着公路通往深处,沿途布满白色盐碱的干涸湖底随处可见。据刚刚测量完湿地面积的报告可看出,西边的植被大量死亡,沙漠在迅速挺进。

据西湖管理局最新的调查结果,西湖湿地面积现有9.8万公顷,2001年他们调查的数据是11.35万公顷,湿地面积严重退化。

和南泉一样,1949年后的西湖湿地也一直是敦煌人的柴火、放牧来源和开矿处。2003年批准建立保护区之后,管理人员将近两万只羊清理出了西湖湿地,挖盐和芒硝的厂矿也被清理了出来。开矿对湿地的破坏不言而喻,纷飞的芒硝粉对植被有更大的影响。

目前,西湖湿地内的生态已经剔除了人为因素。袁海峰说,西湖湿地在近代属于疏勒河的终端湖,也是河西走廊的最低地,海拔只有900米左右,地下潜流会在此处露出来。西湖湿地的退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整个河西走廊水位的下降。在相隔不远的农区,水位每年下降30厘米左右。

西湖湿地的植被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退化和死亡。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由于60年代在瓜洲修建了双塔水库、70年代在敦煌修建了党河水库,地表水不再到达西湖,另外敦煌也大力开发农业,仅1975年到1978年间地下水位就下降了1.08米;另外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开荒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大面积退化。

4.“重蹈楼兰覆辙”并非危言

走进敦煌,绿洲日趋萎缩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这种状况虽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已采取措施遏制沙化进程,但治标不治本,沙化进程得到彻底遏制只是个梦想。据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三雄局长介绍,水利专家预测:从现在起花大力气进行防护治理,50年内只能遏制敦煌继续沙化,昔日水草丰美的景象却不会得到恢复。

敦煌市环保局党委张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水问题,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有识之士惊呼:“沙进人退”趋势如不得到遏制,绿洲失守,敦煌将重蹈楼兰和罗布泊的覆辙,不仅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月牙泉将不复存在,酒泉市也将唇亡齿寒,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质量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其实,对于敦煌保护,温家宝总理曾先后五次作出批示,其中提出十六字方针: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在今年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温家宝指出:“决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

但严峻的现实是,自1994年以来,仅党河灌区外围沙化面积就增加了20万亩,特别是库姆塔格沙漠推进速度加快,平均每年向前推进3到4米。

事实上,河西走廊生态极为脆弱,一旦破坏严重即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环境的恶化。楼兰已经消失在茫茫罗布泊,楼兰之东即为今日圣地敦煌,它还能在库姆塔格沙漠的包围下存在多久?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会不会完全消失在沙海中?

从2009年11月开始,时代周报记者从敦煌绿洲的屏障南泉和西湖湿地、寻找敦煌绿洲的水、保护莫高窟、库姆塔格沙漠的扩大等方面入手,对敦煌生态展开了实地调查。

时代周报11月30日报道虽然库姆塔格沙漠只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但它每年3至4米的东进速度也足以让敦煌绿洲彻底消失,变做第二个楼兰。

敦煌拥有4块湿地,其中西湖和南泉湿地面积最大,位置也处在库姆塔格沙漠东进的最前沿,是阻止沙漠东进的唯一屏障。不论是从卫星图像还是记者的实地调查,都能清楚看到库姆塔格沙漠的主干已从敦煌绿洲东边和南边对绿洲形成包围之势,只待这两块湿地干涸后,迅速将整个绿洲吞噬。而它的一部分末梢早就深入到敦煌深处,鸣沙山群即是其中一部分。

敦煌市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只有4.5%属于绿洲,其他均为戈壁和沙漠。而今,绿洲继续缩小,沙漠戈壁面积不断增大。

五、“圣婴”——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纪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的太平洋东岸本来盛行的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水的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由于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何的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后来,在科学上此词语用于表示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的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赤道逆流,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常。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这一现象本质上由海洋动力学驱动,与之相应的大气变化是由海表面温度确定的(反过来大气的变化会加强海洋温度分布型),而海表面温度分布是由海洋动力学决定的,因而用上面的简化模型表示的厄尔尼诺现象本质上是可预报的。

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上升引起的气候异常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互作用的产物。

一般情况下之后会发生拉尼娜现象。

1.形成原因

60年代,气象学家发现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密切相关,气压差减小时,便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发生后,由于暖流的增温,太平洋由东向西流的季风大为减弱,使大气环流发生明显改变,极大影响了太平洋沿岸各国气候,本来湿润的地区干旱,干旱的地区出现洪涝。而这种气压差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拉尼娜现象”。

在气象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了解:太平洋的中央部分是北半球夏季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源。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流,其中一部分变成南赤道暖流向西移动,此时,东南信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这一段海域被称为“赤道暖池”,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大气环流(沃克环流),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但有些时候,这个气压差会低于多年平均值,有时又会增大,这种大气变动现象被称为“南方涛动”。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这一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来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有17次(包括最新一轮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季节并不固定,持续时间短的为半年,长的一两年。强度也不一样,1982~1983年那次较强,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久,使得灾害频发,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同类推荐
  •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如万花筒般五彩缤纷的彩色玻璃会让你想起什么,庄严的教堂?艺术的殿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彩色玻璃:知道这些就够了。
  •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奇妙的医学知识(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解读科技难题(科学探索的真相)

    解读科技难题(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调教小夫君

    调教小夫君

    凤紫亿,中了据说无解的秋实,十天长一岁,直至老死。若已经被偷梁换柱了呢?她暗自腹诽,奇迹还没看到,却看到三个自称夫君的男人,忒狗血了吧?白发苍苍的凤紫亿扫过血气方刚的名誉夫君们,“我死后,你们都改嫁了吧~”数天过去,水晶棺内的凤紫亿睁开眼……“喵了个咪的,怎么还是这鬼地方?”一个双色眸子的少年骤然出现,“果真有效呀……我是魔子,救命之恩你就以身相报吧。”毛还没长全就想这个了?凤紫亿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活下去。跟他亡命天涯……狗血的居然是自己的失身成全了活下去的机缘,随之又被突然冒出来的记忆打乱了本想做只被包养的米虫,这一卑微的生存目标。好吧,虽然夫君尚小,但有个强大的魔教做后盾,就勉强收之吧,此情只待……都说好饭不怕晚,先养着吧,好歹也算青葱一枚。正事要紧,凤后,你个姐妹相残的妖妇,看本侯如何将你打落尘埃!
  •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你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议论,压抑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你是不是把大量的时光都耗费在了不喜欢的人和事情上?你是不是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生命构筑别人的梦想?……如果你对此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就应该警醒:你的人生已经不再属于你自己了。要想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必须呈现内心。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 秋天遭遇春天:危机和后危机世界

    秋天遭遇春天:危机和后危机世界

    本书针对西方对中国的种种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围攻,以雄辩的事实反驳了西方对中国的各种污蔑,列举的史料对国人来说也有警醒剂的作用。文笔流畅,视野广阔,观点明确,是广大干部学生等各层都应阅读的好书。本书主要从危机进行曲、美国梦破产、沉默多数的声音、苏东转轨二十年、中国怎么样和怎么样中国、第三世界:第三次觉醒六方面对主次惊醒阐述论证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没有不散的筵席、新自由主义走向地狱等。
  •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让我们走进神秘的西藏,去寻觅最深情、最真实的藏地诗佛——仓央嘉措。
  • 大仵作

    大仵作

    你信不信我可以让你活着看见你的心脏,骨头,皮下组织。即使你死了,我也可以为你找寻死亡的魁首。不管你在天堂或者地狱,真相是我唯一拥护的天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喜欢就这样赖在你身边

    喜欢就这样赖在你身边

    南有蔚海,北有莹雪,而我,只有你。夏有青木,秋有白露,而你,只有我。愿意为你烧一辈子菜。愿意当你一辈子的钱包。在家捶背,上街拎包。必要时站出来,当你的superman。
  • 竞选村长

    竞选村长

    “张进,你个赖种,老子不就是没有睡你老婆,你就这样给老子使绊子!”肖青营一路走一路骂,从鹿鸣镇一直骂到县委大院里。乘电梯到十楼,穿过长长的走廊,找到新闻科。王乐一见他,很是高兴,说:“先坐,我给老伙计倒杯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肖青营对这样文绉绉的话不感兴趣,说:“我就一点事,你看咋办。还是我入党的事。今天,村里又发展了一批党员,还是没有我。我想让你和我厮跟着,去组织部问问,看我这组织问题啥时候才能解决。”王乐有些吃惊,说:“这么长时间了你的组织问题还没有解决?”
  • 安静的春天

    安静的春天

    如果给你一个回到高中的机会,你会选择回去吗?安静的回答是:不!她从来不后悔高中轰轰烈烈追他,哪怕被处分、叫家长,她依然跟在他后面做小跟班。再后来,他离开了这个学校,再次见面已经是5年后,安静觉得,机会又来了!后来的后来,他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书晟:“你为什么喜欢我?”安静:“因为你学习好、长得帅、情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