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5700000017

第17章 拔罐(1)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鼻咽和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简称“上感”。临床以鼻塞、喷嚏、咳嗽、头痛、全身不适为特点。本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四季均可发生。

【拔罐部位】

1.头颈部:太阳(为经外奇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外开1寸的凹陷中)、迎香、风池、风府、大椎。

2.背部:风门、肺俞。

3.上肢部:尺泽、曲池、列缺、合谷、肩井。

二、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解剖结构上出现不可复原性的扩张和变形,或有化脓性病变。其特点是反复的咳嗽、咳痰、咯血,支气管管壁破坏和管腔扩张。听诊肺下叶有湿哕音。胸片呈肺纹理粗乱,或有轨道状、卷发圈状阴影,支气管造影显示特征扩张病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成人多见。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膏肓。

2.胸腹部:天突、膻中、中脘。

3.上肢部:尺泽、曲池、列缺。

三、肺炎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多为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畏寒或寒战、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症状。呼吸道症状则以咳嗽呈刺激性干咳、咳痰、胸痛等为多见。肺炎常见体征有发热,可呈持续或弛张热型,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心率增快。肺部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气促、鼻翼翕动等症状。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多发于冬春,以青壮年多见。

【拔罐部位】

1.背部:风门、肺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曲池、列缺、太渊。

4.下肢部:丰隆、复溜。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肺胸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咳痰史,逐渐出现气短,体检可见肺气肿体征。随病情发展,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可见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甚则可见口唇、舌或口腔黏膜发绀,甚至昏迷。心力衰竭可见呼吸困难、心悸、尿少、恶心、呕吐、右上腹胀痛以及右心室扩张的体征。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脾俞、肾俞。

2.腹部:气海。

3.上肢部:内关、神门。

4.下肢部:足三里。五、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持久性扩大,并伴有肺泡壁的破坏。患者常有反复咳嗽、咳痰或喘息的病史,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气短、气促、胸闷、疲乏无力、纳差,寒冷季节或呼吸道感染时,咳嗽、咳痰和气急加重。最后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拔罐部位】

1.背部:大椎、肺俞。

2.胸部:膻中。

3.下肢部:足三里。

六、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反复发作为特点。寒冷地区多见此病,其病发生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病程较长。

【拔罐部位】

1.头颈部:风池、天柱、大椎。

2.背部:大杼、肺俞。

3.胸腹部:中府、膻中、中脘。

4.上肢部:列缺、合谷。

七、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兼见胸闷、气急、咳嗽多痰。本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且病人多于12岁前开始发病。

【拔罐部位】

1.背部:定喘(为经外奇穴,在大椎穴旁开0.5寸处)、肺俞。

2.胸部:天突、膻中、中府。

3.上肢部:天府、尺泽、列缺。

4.下肢部:足三里。

八、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凡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3千帕,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66千帕,具有二者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拔罐部位】

1.头颈部: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太阳、风池、风府、人迎。

2.背部:心俞、肝俞、肾俞。

3.腹部:中脘、大横、气海。

4.上肢部:曲池。

5.下肢部:三阴交、涌泉、太冲、足三里。

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即冠心病,常可引起突然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前区刺痛,心烦易怒、头晕耳鸣等。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是危害大众健康的常见病。

【拔罐部位】

1.背部:肺俞、心俞、膈俞。

2.胸部:膻中、乳根。

3.上肢部:内关、通里、神门。

十、低血压

是指肱动脉血压低于12/8千帕,65岁以上的人低于13.33/8千帕者。原发性低血压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在体检中发现,部分人有头晕、眼花、健忘、乏力或胸闷,甚至晕厥等。体位性低血压及症状性低血压除有头晕、头痛、乏力、健忘、晕厥等低血压、脑缺血症状外,并有引起低血压原发病的各种症状、体征。引起低血压的原发病包括一些心血管疾病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扩血管药、降压药、镇静剂等。

【拔罐部位】

1.腹部:关元。

2.上肢部:内关。

3.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十一、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部分心肌迅速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主要症状为疼痛,一般都突然发生,持续半小时乃至几小时,甚至可十几个小时不缓解。疼痛多剧烈难忍,常伴紧闷或压迫感,有的可呈压榨性伴有窒息感。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骨中上后部。疼痛时可伴呕吐、恶心、腹胀、大便不通。急性心肌梗死可见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拔罐部位】

1.背部:厥阴俞、心俞。

2.胸部:膻中。

3.上肢部:间使、内关。

4.下肢部:足三里。

十二、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急性风湿热心脏炎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主要侵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主要表现为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如表现为呼吸困难、咯血、胸痛、头晕、耳鸣、眩晕、昏厥、心绞痛及左心室衰竭等,容易发生猝死。

【拔罐部位】

1.背部:心俞、肺俞。

2.胸腹部:膻中、水分、中极。

3.上肢部:曲泽、间使、通里、神门。

4.下肢部:阳陵泉、飞扬。

十三、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全身各种疾病在心肌的炎性表现。病毒、细菌等感染,化学、物理因素等均可引起心肌炎。初期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泻等症状。出现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者高达70%~95%。心肌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悸、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少数患者有昏厥。重度心肌炎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休克。

【拔罐部位】

1.背部:心俞。

2.胸部:膻中。

3.上肢部:曲池、手三里、内关、神门、外关、合谷。

十四、心肌病

心肌病泛指不是由于心瓣膜病、先天性畸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体循环或肺循环高压等引起的,而病变主要在心肌的一类心脏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增大,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栓塞等现象,如气急、水肿、头晕、乏力、心前区痛、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心绞痛等。

【拔罐部位】

1.背部:心俞。

2.上肢部: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神门、少府。

3.下肢部: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

十五、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指心脏搏动的起源和节律、传递顺序以及搏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者。常见病因病理有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心动过速心率在100~150次/分,心动过缓心率低于60次/分)、胸闷、气急、眩晕,甚则心前区疼痛。

【拔罐部位】

1.背部:心俞、膈俞。

2.胸部:膻中。

3.上肢部:内关、神门。

4.下肢部:足三里。

十六、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黏膜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常发生于餐后平卧或躯干前屈、剧烈运动时,仰卧与倒卧时加重,直立或服制酸剂可缓解。反流较重的常有酸性物或苦味内容物溢入咽部及口腔。重症患者可出现间歇性,甚至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

【拔罐部位】

1.背部:膏肓、心俞、膈俞、肝俞、胃俞。

2.胸部:华盖、紫宫、玉堂、膻中。

3.腹部: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脘、中脘、建里、下脘。

4.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十七、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各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胃黏膜,甚至胃壁的急性炎症,伴有肠炎者又称胃肠炎。多因食物不慎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起病急骤,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等,常伴有肠炎、腹泻、日达数次乃至十数次,粪便一般呈水样,有恶臭,少数含有黏液。严重患者可有发热、脱水,甚至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和休克。

【拔罐部位】

1.颈部:大椎。

2.腹部:中脘、天枢、关元。

3.上肢部:内关。

4.下肢部:足三里、解溪。十八、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为胃黏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症状,一般有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不适、胀痛或烧灼感,及持久的轻度恶心、食欲不振、口苦、进食易饱、呕吐等症状。常反复发作,以20~40岁的男性多见。但萎缩性胃炎则以40岁以上为多见。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拔罐部位】

1.背部: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

2.腹部:中脘、天枢。

3.下肢部:足三里、阴陵泉。

十九、胃肠神经官能症

胃肠神经官能症是由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主要为肠胃分泌与运动功能紊乱,病人并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胃部症状如出现呕吐、恶心、畏食、反酸、嗳气、食后饱胀、上腹不适或疼痛。肠部症状如出现腹痛或不适、腹胀、肠鸣、腹泻或便秘。但常伴失眠、焦虑、精神涣散、神经失常、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该病多见于青壮年,且女性高于男性。

【拔罐部位】

1.头部:风池、天柱。

2.背部:脾俞、胃俞。

3.胸腹部:缺盆、屋翳、期门、梁门、章门、滑肉门。

4.下肢部:足三里。

二十、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统称为消化性溃疡。临床以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为特点。胃溃疡多在饭后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空腹时痛,腹痛性质多为隐痛、烧灼样痛、钝痛、饥饿痛或剧痛,同时还可伴有嗳气、反酸、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且男性多于女性,二者之比为3∶1。

【拔罐部位】

1.肩背部:肩井、脾俞、胃俞。

2.胸腹部:膻中、中脘、章门、天枢。

3.上肢部:内关、手三里、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

二十一、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肠黏膜广泛溃疡为主征的结肠炎症。本病起病可急可缓,症状轻重不一。主要症状为腹泻(每日数次到十数次,可为稀水便、黏液血便、脓血便或血便),腹痛(多为隐痛或下腹绞痛,时有里急后重),可伴见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及消瘦贫血、失水、急性期发热等全身症状。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

【拔罐部位】

1.腰背部:脾俞、肾俞、命门、志室、大肠俞。

2.腹部:中脘、章门、天枢、气海、关元。

3.上肢部:手三里、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

二十二、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炎性病变。早期仅见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阵发性上腹部痛,放射到上腰区,食后加重,身体坐位前屈时减轻。疼痛加剧且成持续性,常伴有恶心、呕吐、脂肪泻,或有持续性、间歇性黄疸,或发热、或呕血,久病以后可有消瘦、衰弱及营养不良。本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拔罐部位】

1.背腰部:肝俞、脾俞、筋缩、脊中、魂门、意舍。

2.腹部:中脘、天枢。

3.下肢部:足三里、丰隆、丘墟。

二十三、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是指因阑尾壁纤维组织增多,管腔部分狭窄或闭合,周围粘连形成等病理变化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伴有恶心、腹胀、腹泻、便秘等常见消化系统症状为特征。

【拔罐部位】

1.背部:大肠俞、关元俞、次髎。

2.腹部:大横、天枢。

3.上肢部: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阑尾穴(为经外奇穴,在足三里穴下1.5~2寸压痛最明显处)、阴陵泉、三阴交。

二十四、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者,称慢性腹泻。

【拔罐部位】

1.腰背部:脾俞、肾俞、大肠俞、次髎。

2.胸腹部:下脘、气海、关元。

3.下肢部:足三里。

二十五、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

【拔罐部位】

1.背部: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八髎。

2.腹部:中脘、天枢、大横、关元。

3.下肢部:足三里。

同类推荐
  •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360度女性私人健康管理手册

    本书介绍关于女性营养健康方面的1001个问题,经精心挑选,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参考价值。作者通过将问题细致分类,划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平衡膳食、身体防护、合理营养、特殊人群与女性营养、四季交替与女性营养。每个部分选取紧密贴近生活和女性实际需要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以每个章节内容为依据,分别列举出相应的关键词作为主题,更使得全书具有清晰的脉络和主线,读者查找和阅读更轻松。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 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 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 节气与养生

    节气与养生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时无刻不在受春湿、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古典医学名着《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养生观。这种观点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受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大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引起了四时寒暑冷凉的变化,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规律。
  • 节食瘦身:知道这些就够了

    节食瘦身:知道这些就够了

    《节食瘦身》电子书全面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节食方案,以及如何调整它们来适应你的营养需求、健康状况、减肥目标和生活方式。我们将概览流行的减肥方法,仔细分析它们,看它们能否有效地与你的减重目标相匹配。我们还将讨论一些能够辅助这些节食方案的技巧和窍门,它们实际可行而绝不是纸上谈兵。除了一些基本的节食方案,我们还将包括一些高级概念,适用于想要自己的节食方案比一般人更上一个台阶的健身爱好者。现在请坐下来,放松,然后享受书中讨论的这些强大与可行的策略的执行过程吧。
  •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约2500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诞生了,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热门推荐
  • 背包旅行:知道这些就够了

    背包旅行:知道这些就够了

    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重生都市至尊

    重生都市至尊

    (新书《无敌从摸宝开始》已发,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天界至尊追求超脱,却在最后关头被围杀陨落,重生到高三学子身上。前一世我历尽千难万险,还最终陨落,这一世我必将人挡杀人,神挡杀神,走出无敌至尊之路!
  • 在火影世界开网吧

    在火影世界开网吧

    新书作者没票就会死,这次我绝不切大家相信我
  • 听说竹马暗恋我

    听说竹马暗恋我

    一场暴雨过后,出门帮妈妈买盐的顾渺渺遇到了躲在花坛中离家出走狼狈不堪的顾易之。她用一颗棒棒糖将人拐回了家。那时的顾易之因为结巴,内心敏感自卑。而顾渺渺热情、开朗、古道热肠,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了顾易之的整个世界。
  • 山河染灵

    山河染灵

    凤鸣岐山,星月逆转,彩霞映满大历天。世人皆谓祥瑞之景,却是灵族被创的伤痕。族人凋零,少主失踪。狼烟四起,血漫千里。她欲执剑镇守山河,可怎耐命运无常。这兜兜转转,生死相随,能否换得一句:岁岁常相见?
  • 第五人格之无尽的混沌

    第五人格之无尽的混沌

    在无尽的混沌中,任何人都如同蝼蚁般脆弱,若不能学会反抗命运,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因为命运,威尔逊穿越到第五人格中,结识了好心的系统,开始了刺激的冒险(坑系统)之旅(系统加无敌流,不喜误喷,萌新作家心理承受能力差)本书又名《穿越第五人格之坑个系统来变强》
  • 盗中奇局

    盗中奇局

    自上次破了苏青鸢死亡之谜后,雪衣圣门在江湖名声大震,于是各路江湖人物纷纷登门拜访洛阳城紫云巷,并且指命道姓非要见门主白慕衣不可,一开始白大门主还颇为得意,把自己当日推理的全过程,不厌其烦地和来访者一一道来。这种日子过上个三四天,确实很过瘾的。但是,江湖何其广大,三川五岳的来客很快让白大门主快崩溃了。强悍若苏如大总管者,最后也败在这些坚韧的来客面前,若非尚雪琦机灵,联合岳秋许把所有人都变成了麻子脸,对外放出消息说雪衣圣门里天花泛滥,见谁就传染谁,才稍微遏制了那些疯狂的来客们。
  • 快穿攻略病娇男神求宽恕

    快穿攻略病娇男神求宽恕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错哪儿了?”“emmmmm……”看着这段对话,某系统表示它无法再忍受某宿主作天作地的行为了,它要离家出走,这个世界已经不适合单身汪了。
  • 重生大太监

    重生大太监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到了明朝,还以为可以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大明走向一条富强大道,可谁知道,命运的玩笑开得有点大,他竟然变成了刘瑾*****嘤嘤嘤***原来我是太监,老天爷你玩我啊!!!
  • 腹黑萌帝擒傻后

    腹黑萌帝擒傻后

    【正剧版】一朝穿成傻妞,父王不疼,母后不爱,姐妹陷害,兄弟痛恨,所谓夫君欲杀之而后快!更要命的是这挺着的肚子,分明是已近临盆之态!深吸一口气,莫伊霸气冲天:“没关系,傻妞就傻妞呗!不就气气皇后,斗斗公主,戏戏皇子,顺便再生个娃儿玩转这异世大陆嘛!何难之有?”只是,这只比妖孽还妖孽的“呆萌”黑面神是从哪冒出来的?不但有事没事就和她对着干,而且还想拐带她的娃!丫丫滴,真真是活腻歪了!【小白版】以前我是傻公主,现在我是傻孕妇,未来我还是傻娘亲呜呜呜呜…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人捏?我不就是气死了个皇后、吓傻了几个公主、报废了一个王爷…外加不小心造出了个不知道谁的娃嘛再说了,这也是你们逼我的啊!凭什么就认定人家不是傻妞,还要被一群人追的亡命天涯捏?哎呀呀!别追了,姑奶奶我跑不动了!来来来,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啊呸,是有话好说!你说我是护国长公主,必须回宫去帮助你这个病太子?靠!就你丫追我追的最快,还病太子?去死!你说我见死不救的那娃是你唯一的孩子,要我回去再给你生一个?切,妞儿我才十六岁,未成年!你说我伤了你最重要的宝贝?证据捏?这个!某人粉无耻的脱了裤裤…你说我肚子里的崽是你的?呃…满头黑线,捂紧肚子,撒丫子狂奔:我是傻妞,我才不要管捏!*【本文一对一,简介白,内容不白。开场有点点复杂,爱情有点点阴谋,情节有点点小虐,不过结局绝对完美。】【扮猪吃老虎的女主+有点呆有点萌没事就喜欢被虐的男主+萌宠腹黑的宝宝=无与伦比的的无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