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8500000009

第9章 中国历史文化(8)

3.中国古代的船

我国古代造船起步于遥远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实践过程中对独木舟和筏不断加以改进,开始在独木舟的四周加上木板以增大容量,原来的独木舟就变成船底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圆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船底的中间部分,通连首尾的主要纵向的木材就变成了“龙骨”,这样就变成尖底或圆底的木板船,而原来平底的独木舟也就逐渐演变成平底木板船底中心线上的一块板了。在这过程中,人们对筏也进行了改造,在筏的四周安上木板。由独木舟和筏发展到木板船,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它开辟了航海及河运史上的新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据古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南方的战争中组织过一支能运输50万石粮食的大船队。到了汉朝,以楼船为主力的水师已经十分强大。据说打一次战役,汉朝中央政府就能出动楼船2000多艘,水军20万人。舰队中配备有各种作战舰只,有在舰队最前列的冲锋船“先登”,有用来冲击敌船的狭长战船“蒙冲”,有快如奔马的快船“赤马”,还有上下都用双层板的重武装船“槛”。三国时期孙吴所据之江东在历史上就是造船业发达之地,吴国造的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载3000名战士。到南朝时,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为了提高航行速度,南齐科学家祖冲之创造了装有桨轮的船舶——车船,这种船利用人力以脚踏车轮的方式推动船的前进,为后来船舶动力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无论是船舶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这时的船舶不仅种类多、体积大,而且还有工艺先进、结构坚固、载量大、航速快、安全可靠等许多优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从7世纪以后,中国远洋船队就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万顷波涛的大洋上。外国商人往来于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都乐于乘坐中国大海船,并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匠”的语言来称赞中国船工。

据记载,明朝时期造船的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是历史上空前的,达到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最高水平。主要的造船场有南京龙江船场、淮南清江船场、山东北清河船场等,它们规模都很大。如龙江船场年产就超过200艘,它还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称。正是有了这样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明朝的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明朝造船业的伟大成就,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才逐渐失去。

4.中国古代的桥

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我国古代桥梁大致有梁桥、拱桥和索桥三种基本形式。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现的桥梁,古时称做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河流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当时天下著名的石梁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中桥,西安的灞桥。宋朝人们在福建泉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濒临海湾的大石梁桥万安桥,即洛阳桥。建成后轰动一时,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这个时期新建的石梁石墩桥无论在长度、跨度、重量、建造速度、施工技术、桥型和桥梁基础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的拱桥至迟汉朝已兴造。这种桥是在当时拱式结构坟墓建造技术的启发下,从伸臂木石梁桥和撑架桥逐步演变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拱桥的主要承重构件的外形都是弯曲的,所以也称为曲桥。保留到今天的最著名的石拱桥有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北京西南郊的卢沟桥和苏州城南的宝带桥。安济桥,即赵州桥,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隋朝,是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石拱桥,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的同类拱桥早了1200多年。这座桥建造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由工匠李春设计监造,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索桥,即吊桥、悬索桥,首创于我国。古书把索桥称为絙桥、笮桥和绳桥,在我国云贵川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在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北盘江以及秦岭山区、台湾山区,常常可以看到各类索桥。其中,贵州的盘江桥、四川的泸定桥、云南的霁虹桥在国际桥梁史上都负有盛名。这些地方谷深水急,根本无法筑墩建桥,古代劳动人民就发明了以竹、藤和铁绳等作索为桥的办法。目前已考证出最早的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建于秦朝李冰任蜀守时(公元前251年),距今已2200多年。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公元519年北魏时期新疆的铁索桥,是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西方到16世纪才出现这类桥梁。索桥可分为独索和多索两大类:独索桥又叫溜索桥。古书记载,溜索桥两岸立柱,以竹绳横索,索上穿有木筒,筒下有绳。人们过河时将绳捆在身上,扶住木筒,溜索而渡。多索桥则有并列的几根缆索,上铺木板桥面,有的两边悬索作栏杆,有的不设栏杆。索桥悬在空中,随风摇晃,初过索桥时不免心惊胆战。

四、中国古代邮政演变

1.官方邮驿

夏王朝建立后,设立了“牧正”、“庖正”和“车正”等与交通有关的官吏进行通信活动。商朝纣王在位时,已有利用声音与烽火作通信的“声光”手段。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各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轻车快传称做“传”,急行步传叫做“徒”,边境上传书的机构叫“邮”。邮传驿道上设置的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还普及了传统的通信手段“驲”,“驲”是一种高级急行车,一般高级人物办急事时使用。战国时期,邮驿通信事业繁忙的标志之一是简书与符信的风行。简书是把书信或文章刻写在竹木简上,短信一般字面向内,捆上加封。长信则把简片用皮条连系成册,卷成一卷,外面加封。符信是通信的信物,即通行的凭证,有符有节。节是身份证明,供使者在路途中使用。持有此节者,沿途住宿伙食一律由传舍供给。符与节略有不同,大半是军事凭信,也可作为国家治安所规定的通行证件。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秦朝统一邮驿的称呼为“邮”。大都采用接力传递文书的办法,由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一站接传下去。汉代的邮驿制度比秦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央部一级的九卿官职中,有许多是和邮驿制度直接相关的。而地方上的邮驿管理系统也由州、郡、县三级管理,郡太守府里最受重视的一个官吏便是“督邮”。当时,以骑马为主的信递方式叫做“驿”,短途以步行为主的“递送文书”称“邮”。管理长途传递信件文书的设施叫“驿置”,即后来的“驿站”。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叫“邮亭”。那个时期,在由京城通往边境的千里驿道上,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每隔10里设一个邮亭。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邮驿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曹魏时期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通信符号:信幡。信幡是一种用各种不同图案和颜色制成的旗帜。隋唐时期的邮驿盛极一时,空前繁荣,“驿”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邮”、“亭”、“传”。驿的任务包罗万象,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的传递,又传达紧急军事情报,还兼管迎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叛乱,追捕罪犯,灾区慰抚和押送犯人等,有时还管理贡品运输和其他小件物品的运输。这一时期出现了“邮筒”,但不是今天我们所常见的街道或邮局门前的邮筒,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水上邮件运输工具,用竹筒装信,浮江而下传递情报,后人称其为“水电报”。此外,当时还有“空中通信”,即用风筝、信鸽等方式。唐朝还建立了叫“明驼使”的组织,以骆驼为邮驿工具,专门负担传递公文书信。这种骆驼“腹不贴地,屈足漏明”,能日行千里。到宋朝,邮驿走向了军事化,以兵卒代替百姓为邮驿人员,由兵部掌管全国的邮驿事务,馆驿演变成政府招待所,而传递政府公文和书信的机构则另有名目,总称为“递”,又分“急脚递”、“马递”和“步递”数种。“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马递”用于传递紧急文书,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较快。在很紧急情况下,又使用了一种叫做“急脚递”的新的传送文书的形式,是专门递送紧急的军事文书“特快邮件”。元朝建立了严密的“站赤”制度,即蒙古语“驿传”的译音。元朝在各州县广泛设置“急递铺”,南方设有水驿,东北边远地区更有特殊的用于冰上的驿狗,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全国驿路交通网。明清两朝的邮驿基本上是沿袭旧制。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逐渐被淘汰。

2.民间通信

古代早期,我国除了官方通信外,尚没有正式传递私人信件的机构,百姓只能通过熟人捎带书信。到魏晋南北朝,一种叫“逆旅”的私营客栈发展起来,并且生意兴隆。唐朝由于交往的增多,有了主要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把钱存入地方官府的驻长安机构,再凭收据到该地方的官府那里如数取钱,这有些类似现代银行的汇兑业务。此外,那时还发行了一种“邸报”,通过邮驿传到各地,好像现在的报刊发行一样。到宋朝,“私书附递”变得普遍。明朝时期出现了民信局,是一种由老板出资,雇用店员经营,专为民间投递信件、邮包和汇款的商业组织。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民信局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全国大小民信局总共有几千家之多。鸦片战争以后,还出现了一种专门办理旅外侨胞通信和汇兑业务的“侨批局”。后来,民信局和侨批局遭到了侵略势力的打击和摧残,很多被迫歇业停办。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诸侯国。

2.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是___。

3.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五种物象表达相生相克的关系。

4.中国古代文人或闺秀推崇和必须掌握的“四艺”是指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三才”理论是指___、___、___三大要素。

6.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是《___》。

7.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是由工匠设计监造的。

8.我国古代管理长途传递信件文书的设施称为___,管理短途步行投递书信的机构叫___。

二、名词解释

开元盛世,朱毛,三纲五常,四书五经,天干地支,年月日辰,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

三、问答题

1.简述我国古代皇帝的名号全称。

2.简述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层级。

3.简述我国古代的四大名医与四大发明。

4.简述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同类推荐
  •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萤火虫的季节》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诗集,收录了《一个接一个》《向着明亮那方》《全都喜欢上》《我和小鸟和铃铛》《星星和蒲公英》等作者的代表童谣。本书按照春、夏、秋、冬、梦五个主题分为五辑,收录了金子美铃的八十多首童谣。诗人用儿童最纯真天然的状态感受自然和世界,作品语言晶莹剔透,幻想绚丽,情感光明温暖,适合儿童阅读和亲子阅读。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居里夫人自传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居里夫人自传

    这本书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自传作品,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自己通过刻苦努力走向科学之路的传奇历程;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撰写的传记,居里夫人以无限深情的笔触记录了两人在科学领域并肩战斗的美好时光。
  •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

    《播音主持专业高考面试题解》是为将来有机会投身于广播电视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并希望顺利通过专业考试的高中学生准备的一本书。这本书既是一本指导专业考试的指南书,又是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练习语言基本功的工具书。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开在窗玻璃上的花》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等作家的作品,他们谈真情,谈善良,谈勇气和抉择。书中有温暖的冲动,千里归来,只因眷恋那一份乡情和亲情;有母女情深,女儿鼓励妈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有担当和责任,危机中种下可以拯救生命的善意谎言。一篇篇短小精悍的小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美、人性之善,看到了感恩,看到了真情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与贫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我的心上人

    我的心上人

    这世间有什么比阳光普照的春晨、月色笼罩的秋夜更美的景致呢?朝雨想了想,大概是与喜欢的人一起共白头吧。七岁时,命运的暗流将她和一个叫许博衍的少年悄然相连……二十三岁时,她初次见他便心生偏见,可三番两次接触后却也生了欢喜之心。她单薄、纯粹,像一块未被开发的秘密之地;而他深沉、内敛,轻而易举便占领了她的小世界。二十四岁时,历经生命中的一些美好与磨难,异域归来的她与他十指相扣,约定余生……
  • 一见倾心:小姐你别跑

    一见倾心:小姐你别跑

    一朝穿越,她成了温相府中不受宠的二小姐。她折腾爹爹,打倒继母,整顿庶女,替她死去的娘亲报仇雪恨,帮她的兄长长姐成为人上人。她聪明伶俐,机灵古怪,惹来了他的注意。他护着她,无论什么,他只信她,他宠着她,无论什么,只要她想要的他都给她。而她,也一直毫不怀疑的一直相信他,依赖他。他们不畏艰险,披荆斩棘,两人一起,携手看天下!
  • 逃大侠

    逃大侠

    陌生的古代大陆,江湖侠者的世界,有做富二代的命,可却不敌家斗,一路玩命逃亡,不小心成了另类侠者。本大侠手里没有剑,只有钱!
  • 宋代矿冶业研究

    宋代矿冶业研究

    主要内容:北宋时期,特别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矿冶业生产发展迅速,与当时较为合理的经营方式,开采政策、收买政策等密切相关,从而为中国古代矿冶业开发史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宋徽宗以后直至南宋高宗时期,总的趋势呈现出停滞或徘徊的状态。造成这一局面,与宋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发生逆转,导致过度的剥削矿冶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密切相关。
  • 末世重生,系统大大该打怪了

    末世重生,系统大大该打怪了

    一次意外,让她重生在末世之前。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人家发现人家不是该末世的干活是该修仙干活的。噢噢噢!原来上一世自己去错场地了呀!怪不得她上一世那么衰。既然如此,此生就要早早脱离末世,莫要过多纠缠,掐指一算,原来末世等着其他女主女配来征服,那根本不是她林悠悠大发神威的场地,还是快快飞升"逃命"而去吧!那个,这回人家飞也飞了来也来了运道变也变了,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炮灰了吧!再被炮灰,我林悠悠就直接和大家说拜拜!
  • 本王是女生

    本王是女生

    理工科学霸女神秦杪,带着智脑程序,穿成了护国公府的恶少,还自带拉仇恨体质。剑术很难练吗?本王不但有更好的剑术,还能炼更好的剑!好剑还要好钢,这是技术问题。灵术很了不起吗?对不起,我家智脑说,那东西很简单,就是一段程序。最重要的是,我家智脑有数据库,诗词歌赋、机械制造、厨艺医术、数理化无一不精。
  •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太子殿下总想嫁给我

    新文《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已发,求关爱。一朝穿越,她从古武世家传人变成了女扮男装的草包太子,没想到还是在敌军当人质的状态。作为一个擅长各种变装的古武世家传人,怎么能做草包呢?要做也得做最嚣张的草包而不是最懦弱的草包,所以改,必须改。至于打仗什么的,她就是来凑数的,不是有将军么!不过这将军的手好看得过分了啊!好想摸一下怎么破?啊啊啊,打不过啊,没事,努力练功夫。啊啊啊,将军被敌军抓了,不行,得去救。什么,草包太子独闯敌营救了将军,整个军营炸开了锅……莫不是太子不喜欢军师喜欢将军了……还喜欢得不要命了……太子:我只是喜欢将军那双手,舍不得那双手被摧残而已。将军:脑子都被门夹了吗?都看不出重点是太子扮猪吃老虎吗?后来有一天,太子被敌军包围落崖了,赶来的将军奋不顾身跟着跳了下去。众将士:太子竟是勾得将军为她也不要命了……
  •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王小波全集(第三卷)

    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我们相信,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 爱似有天意

    爱似有天意

    季少一恨陆天意陆天意只能为当年的一切忍耐那股无形的力量一直牵着他们让他们渐行渐远也让她的人生走向黑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进化成猴

    进化成猴

    都说女研究生最惨,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而柳依依觉得,她不仅仅是愁,这论文、嫁人、找工作,简直就是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时时都感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今天的相亲,又让她备受打击。今天这个是师兄的妻子给她介绍的,是信息工程系的一个博士。这条件听起来很让人兴奋,因为她心目中的丈夫,就应该是个学工程的,也应该是个博士。但凭经验,她不仅担心,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快三十岁的博士仍然单身,怎么想都可能是个问题男人。身高矮点长得丑点倒不要紧,男才女貌,男人么,有才就行。怕就怕性格有那么一些缺陷,比如窝囊、孤僻、古怪、书呆子,哪一样都让人感觉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