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89100000017

第17章 会计准则的投资者保护机制(6)

二、可靠性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一)可靠性的定义

毫无疑问,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只有如实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作为一个职业才有生存的必要和发展的空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会计数字真实可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企业的会计数字不真实,那么一切企业的经济数据甚至涉及国民经济的某些信息都不可能真实”(葛家澍、徐跃,2006)。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各国会计准则普遍认可的基本特征,虽然对于可靠性的表述却并不完全相同。

FASB的SFACNo.2认为可靠性包括三层含义,即“如实反映”、“可验证性”和“中立性”。FASB在2006年7月6日发布的关于修改概念框架的“初步观点”中,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

IASB认为,可靠性包括五个具体特征: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不影响中立性为前提)、完整性。

我国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第10条中对可靠性作出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定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如此可见,我国基本准则的可靠性包括四个特征:立足于实际交易或事项、如实反映、真实、完整。

从FASB、IASB和我国会计准则对可靠性的描述来看,“如实反映”和“实质重于形式”即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表达和反映了实际的经济业务;“可验证性”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可重复性,是指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能经得住检验,其他会计人员独立操作应该能够得出相似结论;“中立性”就是客观性,会计信息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业务实际情况。简言之,可靠性基本就是“真实客观”。

与“相关性”相似,到底如何看待真实与客观,也是一个必须清醒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真实是指历史的还是指现时的?确实,如果一项资产的价值拘泥于历史成本(尽管在入账当时是真实的),它可能会无法满足旨在面向未来的相关性的要求。那么,公允价值是否就真实并且“面向未来”呢?事实上,公允价值并非建立在时态基础上,因此也未必面向未来,从而也并不与所谓“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截然对立。比如,一项资产是按照公平的交易价格入账的,那么账面价值在交易发生当时就是公允价值。若存在活跃市场,市价便是公允价值,考虑投入价值时公允价值体现为重置成本,考虑脱手价值时公允价值体现为现行市价。若不存在活跃市场而且不易找到相似资产或相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则未来现金流将代行公允价值职能。如此看来,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经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这种广义的公允价值概念与其说是计量属性,不如说是计量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质量标准。指责公允价值、认为历史成本更可靠,其实是就可靠性中的可验证性而言;若究及可靠性的另一层含义“如实反映”,则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许要超过历史成本(党红,2009)。

2.真实是指客观的还是可验证的?真实的肯定是客观的,但“客观的”未必是真实的,因为人们对于“客观”的理解有所不同:如果客观是指会计信息的可证实性,那么有关会计凭证没有得到证实的信息(尽管真实发生过)也就不是真实;即使会计凭证与真实业务相一致,但由于计量方法和计量对象上存在着不可能消除的不确定因素,经过会计人员的主观分析、综合和加工汇总后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项目的客观性也依然只是相对的。如果客观意味着公正、无偏见和不偏不倚等等,那么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演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而这种情况下的真实性也就会像审计独立性中的“精神独立”一样难以捉摸(朱元午,1999)。

(二)可靠性与投资者保护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证券市场建设和投资者保护至关重要。会计信息不可靠,投资者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来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其合理权益会受到践踏与伤害,其结果是,投资者会对证券市场丧失信心最终使后者失去了发展根基。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可靠性也只是相对的,同样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对财务报告提供的“通用信息”而言的,一般是以报告是否遵循了会计准则、能否通过注册会计师的验证为标准。

如果某信息使用者(比如机构投资者)对该可靠性程度不满足,他会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的约束下,对信息不断地进行租金攫取(rent-capturing)以获得更高的可靠性程度。如果可靠性更高的会计信息由企业通过私下协议等途径向机构投资者无偿提供,那么其机构投资者的边际成本曲线将非常平坦并接近与横轴平行,而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将大大上移。而可以拥有这种优势地位的往往是机构投资者,换言之,机构投资者更高的利益满足是建立在中小投资者利益牺牲的基础上,这完全背离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初衷。

三、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一)稳健性的定义

会计稳健性(conservatism),又称为谨慎性(prudence),是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惯例,主张在确认、计量收入和资产时应该保持谨慎,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

1.稳健性的传统定义

会计稳健性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最初是财产托管人为了完成托管责任而采取的策略,后来逐渐被会计人员所采纳,并对许多国家的会计实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Bliss(1924)将早期的会计稳健性思想描述为“不预计利润,但预计所有损失”。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文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SFACNo.2,1980)中将稳健性原则定义为“是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应,努力确保商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而,如果未来收到或支付的两个估计金额有同等的可能性,稳健性要求使用较为不乐观的估计数”。

2.稳健性在实证会计中的定义

Basu(1997)使会计稳健性实证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他将稳健性定义为:会计人员倾向于对当期“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坏消息”的确认要求有更严格的可证实性。也就是说,稳健性在处理利得和损失方面采取了不对称性原则——损失要及时地确认,而利得只有在得到更可靠的证据后才能确认。

3.两种定义的联系

如果说传统定义是一种被动的定义,人们只能否认一切好消息、确认一切坏消息,那么,实证方法下的稳健性定义则减少了传统定义中的“悲观主义”色彩,它要求对任何信息都应关注其“可验证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会计准则对稳健性的理解和要求依然属于传统的稳健性概念(董红星,2007),而我国的实证研究利用的则是实证意义下的稳健性。

(二)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

如第二章所述,会计信息主要通过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发挥投资者保护作用。会计稳健性是投资者保护的内在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属性之一(谢志华、杨克智,2011)。下面分析稳健性是如何通过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来实现投资者保护的。

1.会计稳健性的定价功能

稳健性的定价功对投资者的保护能主要体现在它能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包括债务融资成本和权益融资成本。

(1)稳健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

公司中除了股东与公司管理层的代理冲突外,还存在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当公司经营良好时,由于债务契约利率固定,债权人除了本金和利息之外不会得到任何额外收益,股东享受公司价值增长的诸多好处;而当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到不足以偿付本息时,债权人就会首当其冲遭受损失。

会计稳健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权人面临的上述不利局面。首先,稳健性可以增加债务契约的有效性。债权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会在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比如限制股利支付率等。这样,在贷款期限内,债务人稳健的会计信息可以防止向股东过度分配股利,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从而提高债务契约中限制条款的有效性。其次,稳健性能够传递风险信号。如果债务人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就能及时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如果财务报告所反映出来的风险超过了债权人的设定值,债权人就会提前采取防护性措施,比如不再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提高利率或者提高抵押比例等。换言之,债务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可以通过下偏的会计数据提高债务契约的效率,降低债权人的潜在损失。有鉴于此,提供稳健会计信息的债务人往往能够以获得债务融资成本上的补偿——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

Ahmed、Billings、Morton和Stanford-Harris(2002)发现,债权人与股东之间在股利政策上的冲突越激烈,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就越高;并且会计稳健性有助于债务人取得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Zhang(2005)研究表明,在面临不利冲击时,稳健性越高的债务人违反债务协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稳健的债务人也可以更低的利率取得贷款,债务人的会计稳健性降低了贷款交易的买卖差价,减弱了知情交易者的信息优势,提高了债券二级市场交易的效率。

(2)稳健性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

相比之下,关于稳健性影响权益融资成本的文献要少很多,也没有形成像债务融资成本那样相对统一的研究结论。

O'Hara(2003)与Leuz和Verrecchia(2004)表明,稳健性可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特定的无法分散的信息风险并因此降低权益资本成本。Ball和Shivakumar(2005)发现上市公司比私有企业更稳健,这意味着公开权益市场比私有权益市场更需要稳健性,间接表明股东也从稳健性中受益。Lara、Osma和Penalva(2006)发现稳健性与事前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这也是发现稳健性可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首篇文献。Suijs(2008)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企业股价的波动性从而降低权益融资成本。Xi Li(2009)的研究认为,在控制了法律体制和证券法规的差异之后,财务报告体系较稳健的国家的公司能够获得较低的权益资本成本。

2.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功能

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一一列举。很多文献认为稳健性有助于提高治理水平。还有学者从公司治理的不同角度(比如董事会组成、股权集中度等)分析了与稳健性的关系。

(1)会计稳健性公司治理功能的一般解读

股东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以及相关的薪酬契约通常建立在会计数字的基础上。管理层由于与股东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有动机选择各种激进的会计方法,以高估企业当期盈余和未来现金流量,借以高估企业价值,进而将股东财富部分地转给自己;又由于与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有了利用会计选择进行操纵的机会。此外,其他的一些制度安排,如我国证券发行与监管,也主要依赖以盈余为基础的业绩指标,这就更强化了管理层进行会计信息操纵的动机。

会计稳健性的应用可以降低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它通过使用不对称的标准——确认好消息要求更高的可验证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其滥用判断权高估盈余的行为,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2)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因素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各因素中,董事会、管理层持股、股权结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文献太多,在此仅对其观点做一简单概括。

一般认为,董事会独立性越高,董事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管的动机越强,对稳健会计信息的要求就越高。管理层持股可以有效缓解代理问题,原因在于管理层通过持股可以逐步实现与股东利益的趋同,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代理成本相应越小,公司对稳健性的需求也就越低。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控股股东往往能够直接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因此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就低;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能力有限,只能通过财务报告获得相关信息,而稳健性会计则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机制,因此股权分散的公司对会计稳健性具有较高的需求。

四、相关性、可靠性、稳健性的权衡

相关性、可靠性、稳健性,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但都是投资者保护的有力武器。那么,这三者的关系如何?本节余下的内容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二是相关性、可靠性与稳健性的关系。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1.相关性与可靠性的一致与冲突

相关性与可靠性存在一致性:有用的信息必然是一要可靠、二要相关,不可靠的信息完全不相关,不相关的信息可靠也没用。相关性和可靠性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

同类推荐
  • 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白手打天下一百招

    有人对世界上的那些富豪们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这些富豪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继承遗产成为富人的,而95%以上都是通过白手起家的,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鳄摩根、软件业皇帝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等。
  •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超盈利服装店小老板的生意经

    本书从科学、实用的角度出发,将服装店开业准备如何选址、筹划、筹资、起名到经营过程中的商品采购、员工管理、卖场装饰布局、陈列以及怎样有效地进行商品销售推广、导购、定价、商品分类等店铺相关工作有机结合。本书旨在启发和唤起广大服装店店主赚钱的潜能,用智慧巧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 按规章办事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一个法治国家,要强调依法治国。一个企业,也应该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内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一个有生机的团队的基本特征。如果没有行为准则来规范人的行为,那么,这个团队就是缺乏凝聚力的一盘散沙。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而科学的管理就必然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就必须打破“人治”观念。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并不一定意味着领导和管理是呆板和沉闷的,因为管人既要讲规矩,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 百度总裁李彦宏给员工的内部邮件

    百度总裁李彦宏给员工的内部邮件

    百度CEO李彦宏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邮件。犀利的观念引发了业内的广泛讨论。如果单单从字面上看,“鼓励狼性,淘汰小资”确实有多种不同的解读角度。但倘若跟随本书,将之还原到李彦宏说出此语的大背景之中,细究前因后果阅读分析,或许我们除了立场鲜明地赞同与反对外,还能多读出一些感悟、多给出一些理解。
热门推荐
  • 我与崩坏中

    我与崩坏中

    “德莉莎有话好好说,放下犹大”“那个草履虫笨蛋能不能别去厨房捣乱?”“西林,走啊,去骑龙啊!”傲云抱着布洛妮娅玩着吼姆大冒险,在这个崩坏世界中,生存是不可能生存的,只能找找律者啦女武神啦一起玩。
  • 怎样看人不走眼

    怎样看人不走眼

    在商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企业极宝贵的资源。对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企业来说,更为迫切需要的是更多更优秀员工的加盟。招聘是把好企业入门的第一关,如何选人、看人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技巧;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也在学习面试技巧,试图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从而得到自己期望的职位和待遇。因此,如何成功地驾驭面试、在招聘中掌握主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严峻课题。《怎样看人不走眼》将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使您在选拔与提拔人才方面获得巨大的优势!
  • 太子殿下呆萌妃

    太子殿下呆萌妃

    【甜宠无虐】皇家有女初长成,各色俊杰纷纷提礼求亲。太子爷俊眉一挑,敢肖想他捧在手心里宠了十几年的小公主,当他是死的吗?费尽心机终于把一众情敌清理干净了,还没有松口气,粉妆玉琢的小公主哭唧唧地跑过来找如今已经是皇帝的腹黑男子,“哥哥,为什么他们都不要我了?”高贵的少年天子不着痕迹地楼紧怀中哭泣的美貌少女,声音温柔地哄着:“因为他们瞎。”伪兄妹文,皇上哥哥在下好大一盘棋啊,小白兔公主妹妹直到最后被吃掉还没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恋爱运那么糟?!——深情版文案——“这天下你想要什么我都给,除了,离开我。”
  • 限量专宠:禁爱总裁,请温柔

    限量专宠:禁爱总裁,请温柔

    “从现在起,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不许反抗。”失踪两年,重新回归,他却像是变了个人。连本带利想要讨回那笔债,可到头来怎么就成了那个离不开的人了。当霸道总裁变成狗皮膏药……秦舒妤:“这位先生,你日夜缠着我,我还能不能有点私人空间了?”
  • 现世皇妃两世情

    现世皇妃两世情

    这是一个,现代与古代交插的故事。如果喜欢现代,可以只看奇数章如果喜欢古代,便可以只看偶数章。但还是希望你能全部点开,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交融的故事。。。。曾经,以为那不过是一场梦了千年,也难以遗忘的梦。曾经,以为可把那个人忘记,但最终,却还是忘不了那刻骨铭心的痛。碧梦瑶,一个孤单的活了千年,一直忘不了他的独身女子,却在现代滚滚的红尘中,再与他们相遇。是爱,是恨,是纠缠还是最终依然要悲剧结束?一千年的梦,梦了一千年。
  •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傍桑阴学种瓜

    帝后成长记,皇帝第一次做皇帝,还是一个有志气的皇帝。皇后第一次做皇后,还是一个有志气的皇后。可现实便是这么残酷,蓦然回首,发现这世上最为懂自已的人,……两个可怜孩子抱头取暖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前世,楚飞烟痴心错付,死于非命。今生,楚飞烟桀骜不驯,逮谁撕谁。伪善姨娘?撕!恶毒闺蜜?撕!骄傲皇子?撕!纨绔世子?撕……好吧,这个人脸皮太厚撕不动。楚飞烟眼中的世子轩辕皓:“腹黑奸诈惹人烦,她只想离他远远的!”世子轩辕皓眼中的楚飞烟:“心狠手辣算计多,可爱可爱实在可爱!他要把她娶回家,啦啦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或许你经常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身体,或许你知道不少的生理卫生常识和医药健康知识,于是,你自以为对自己的身体了如指掌。试问,你知道你的身体为什么能长久而有力地运转?你能说出疾病如何有损人体机制?你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身体不适或疾病?健康是人体的最佳状态,它是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存在状态和运作状况的反映。健康意味着身体没有任何疾病,其内外环境处于一种均衡的正常状态,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