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9700000003

第3章 出生于埃汶河畔(2)

身为市长的约翰·莎士比亚,同时也是治安法官,并在“记录法庭”中任法官,主持庭务。根据“纹章部”的训示手册,他已经有资格要求有自己的纹徽,从此成为缙绅之流了。

小威廉·莎士比亚那时已经四岁,有个两岁的弟弟吉伯特做伴。他住在汉里街,家里的屋子是坚实的橡木所建,有着斜斜的屋顶,阁楼尖耸着山形墙。这栋房子位处史城最北端,但是走出汉里街前往闹区不需多长时间。就在这闹市里有个抽水机,城里的主妇们在此洗涤衣物,然后就近在“十字市集”上晾晒开来。

“十字市集”的东边有通往牛津和伦敦的“桥街”,史城重要商铺皆沿此街开设,有铁匠铺、酒馆、鞋铺、面包店以及该城最好的四家旅馆等。

“桥街”过后有柯罗普登爵士修建的大石桥。那时节,埃汶河是“夏天里的河,冬季里的小海”,桥栏甚矮,连幼儿都可凭栏而望。沿着河岸,在史城和石桥之间是“柯罗斯靶场”,居民们便在此练习射术。这时英国已有军火工业,而人们依然习射,以备随时为女王效命。更重要的是,政府希望借此把人们的思想从“不法”的游戏如打保龄球和玩牌之上引开。再后面是“柯罗夫河岸”,是史城畜牧鸭、牛、羊的公共草地。

史城里生活上过得去的人家皆有私人谷仓和花园。城里产苹果和梅子,植有榆树千株,梣树几十株,夏天史城一片青翠茂密。环城有农地,在天地交际处有林地,称为“阿登森林”。史城有一所免费的文法学校,由当地的税收支付,孩子们到一定年龄之后便要上学。

读、写由教区里的牧师负责,针线活儿则由“牧师娘”来教导。读书的帖子是一方木板,上头牢牢粘着写满字母的纸张,再覆上一层薄而透明的角板,以防肮脏的小手乱抓。等字母都会了,孩子们便开始读《ABC与教义小问答》,同时学字母和教义。这本书在英格兰八个月之内可以卖出一万本。

莎士比亚便以这种方式学写字母。当时有一种新的“意大利式书法”(与今日的大不相同)在法庭上和城里大行其道;而中世纪另外的书写方式叫做“秘书式书法”,仍然在乡间使用。莎士比亚遗下唯一的笔迹只有极少的签名,它们是以旧式的“秘书式书法”所书写,也许是他后来虽然去了伦敦却也并未费心改变书法吧。

史城文法学校里的课程与英格兰其他文法学校的一样,严肃、枯燥,所教内容是否适用于孩子们的将来所需并不重要。中世纪,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学问的教士,好担任教堂里的职务,因此,文艺复兴时英格兰的童子们学的净是拉丁文。莎士比亚入学十年后,伦敦有位教师呼吁在课堂上教授英文,这个建议太“激进”了,竟没有人注意它。

莎士比亚和早他两世纪的杰弗瑞·乔塞(1340~1400,英国诗人)所受的教育有显著的差异。乔塞用的书名为《多纳特》,十分简单,而莎士比亚所读的却是经审订的拉丁文文法,由圣保罗教堂附属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威廉·李立所写。

一百个孩童里也不见得会有一个在日后的事业上用到拉丁文。因而,对于拉丁文的引用,可以说是“一种不自然的静止”,等到孩子们开始品尝旧时作者赏心悦目的文笔时,那强烈的学习火花却因文法的重负而熄灭,因此对于老师和孩子们都是“冷肃不适”的感觉。

莎士比亚或许没有班·江生(1573?~1637,英国戏剧家,于1619~1637荣膺桂冠诗人)和克利斯多夫·马罗幸运,能够获得良师的启发,在心中燃起对拉丁作家的喜爱。莎士比亚终生都宁可借英译本来读拉丁作品。

莎士比亚在学校里最喜欢的作家是罗马诗人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后17年)。莎士比亚所知晓的神话几乎全来自奥维德的作品,不过他似乎对奥维德神话的第一二册更熟悉,但也必须借助英译。

除了读、写拉丁文外,还有背诵。另外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说话技巧,训练他们控制说话的声音,有许多老师还让学童们出演浦劳塔斯(公元前254?~公元前184,罗马戏剧家)和德伦西(公元前185~公元前159,罗马戏剧家)的剧本,让他们亲身体验如何把握话中的字眼。有些老师十分注意“音乐般的谈吐”,他们使用一套如标点似的符号,以表示声音的疾徐高低、何处换气、何处可以完全地舒气等。像这样的背诵和说话训练,对于将来成为职业演员的莎士比亚倒是很有用的。

除开设拉丁文外,史城的文法学校什么也没教给莎士比亚,没有史、地,没有近代语言,更没有自然科学。莎士比亚后来所积累的知识,都是在伦敦所学,譬如法文。

从七岁开始,不论夏天、冬天,从周一到周六,莎士比亚天天都得上学。他沿着汉里街走,到了“十字市集”转弯,再走过两条长街,最后来到市政厅。他的教室在楼上,就在“议会室”的顶端。同一口钟每天清晨都轻唤威廉上学,每个月则有一次召唤他父亲去参加楼下的议会。

到威廉十五岁止,先后有三个老师教过他,全是大学毕业生,都拥有牛津大学的学位。史城给老师的薪资十分优厚,一年20镑,比华维克那样的大城多一倍。

莎士比亚念完文法学校课程后,他满脑子已经被塞满了拉丁文法条文,他大概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笔记本,在上头搜集很多拉丁作者的佳言隽语。他学会了做笔记,晓得怎样才能干净利落地用笔刀将鹅羽削去,再用舌头去濡软笔尖。他还懂得写字时要坐直了才不会把眼睛搞坏,同时他也学会了忍受长时间的辛苦工作。

英国的孩童一般在学校里待的时间很长,早上7点至下午5点,中午只有两个钟头回去吃饭。夏天来时会有所不同,那就是上课的时间再加长,因为有日光的时间更长了。夏季的宵禁在晚上入夜便开始,一个教养良好的小史城人真是没什么时间可以戏耍。上学时每个小学生都得带着书本、书包、笔、墨,冬天还得带蜡烛。动身前,脸要洗净,头发要梳得整齐,并且不得在途中游荡。

史特拉福以各种市集闻名,5月和9月里,方圆数里内华维克郡的人们都拥到“市集街”的特别摊棚上购物。有人潮的地方一定就有卖艺的,因此小威廉·莎士比亚有许多机会可以在史城看到艺人们的公开表演。

史城也有定期的舞台表演。第一个巡回的戏班子便在莎士比亚父亲任市长那年来到城里演出,受到约翰官方的接待。以后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个大戏班子一路演到史城来。

“国会法案”严格规定,演出的班团皆需领有执照。在伊丽莎白时代人们的眼光里,如果四处走动而身上没有相应的证明文件,真是再罪恶不过了。为了不被人视为流氓无赖,每个戏班子都有后台,小些的有当地名流撑腰,大的就由宫中达官贵人如雷斯特伯爵、华维克伯爵等人赞助。

戏班子来到史城后,他们首先去见市长,出示证件,取得演出执照。第一场在市政厅,在市长与议会诸公面前表演。由于是免费,争睹的民众常将厅门上的铁条都给挤坏了。威廉因是一市之长的儿子,他不愁没有好位子可以看戏。市政厅的主室是个极佳的演出场地,它的形状长而窄,演员们在大厅南端的台上演出,同时利用右角上较小的房间换戏装,等候上台的暗示。

那时巡回剧团规模都不大,每个演员常常身兼数角。一个有六个团员的戏班演二十多个角色的戏目是家常便饭,因为长时期演练的关系,演员对于赶着上、下场和演出不同角色早已驾轻就熟。演出的戏不外是“道德剧”和“神迹剧”两种。道德剧里有娱人的表演,也富含道德的教训。神迹剧的题材可能取自《圣经》,如《最贞德神圣的苏珊娜》;也可能取自古典文学,如将梅纳雷阿斯(希腊神话中的斯巴达王,为海伦之夫)等人物介绍给英国观众。

演员们在史城越来越受欢迎,不久,一年就有两个戏班前来演出了。莎士比亚十二三岁时,华维克伯爵和乌斯特伯爵两人的班属都来史城演出过,甚至雷斯特伯爵旗下的一些极为出色的演员也来过史城。

同类推荐
  •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张作霖,字雨亭。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城西的北小洼村。他少年时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卖过包子,学过兽医。青年时还当过土匪。投军到清军宋庆麾下,当戈什、升哨长,直至东三省巡阅使、保安总司令,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显赫一时的东北王。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有过,颇为传奇。而他与六位太太的悲欢离合,以及帮助他成大业,更演绎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张作霖十六岁那年,当起了货郎。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盛妆·张爱玲

    盛妆·张爱玲

    张爱玲久负盛名,万众景仰,这套“张爱玲系列”共分三本,分别是《初妆·张爱玲》、《盛妆·张爱玲》和《卸妆·张爱玲》,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写她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少年、青年和老年。她是酷爱梳妆扮的,正好用“初妆”、“盛妆”、“卸妆”三个词来形容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部分,构成张爱玲完整的一生。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罗振玉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记述罗振玉的家世与学术活动。他毕生殚力国学,致力于搜求、整理、刊布古代史料。其中甲骨、简牍、敦煌文书等经其倡导研究,于今俱成显学。他与王国维共同开创的“罗王之学”打开了国学研究新天地。从“罗王之学”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一代学人的成长、交往与情感经历。
热门推荐
  • 出租兵王
  • 进击的贵族

    进击的贵族

    当一个后世军人的灵魂穿越到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的地方,从一个开拓的贵族一步步征战强敌,一步步征服大陆的故事。有亲人、有牵挂、有羁绊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皇上别跑这厢有礼了

    皇上别跑这厢有礼了

    什么?为什么她一觉醒来就来到了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还有这个凶巴巴的男人是谁啊?“皇上,那日凶巴巴的人是谁啊?”“朕不清楚,但能不能让朕站着说话?”
  • 未来畅想家

    未来畅想家

    来自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郑天昊误入未来魔法世界,当科技进步到极致的时候,螺旋型进化的威力开始显现,而生活也趋于魔法化
  •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 晚安,墨少明天见

    晚安,墨少明天见

    晚榕,曾是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每当一个人被落下在人群时总会出现心慌,发颤,头晕的症状。墨亦晗,清冷矜贵的少年,遇见晚榕之前,他活着只为报仇;遇见晚榕之后,他活着只想好好爱她,好好疼她,给她最好的。一次意外,墨亦晗和晚榕分开了整整5年。再次相遇,她失去了那段记忆,忘了他。而他,为了找她,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开了一家医院。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进了一家诊疗室,这一次她又重新走入了墨亦晗的生活,获得了新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萌保镖

    最萌保镖

    第一次见面,苏静静一不小心推开了顾荣浴室的门;第二次见面,苏静静以一个标准的过肩摔将顾荣摔倒在地;第三次见面,两个人已是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史上最不靠谱的跑路富二代直面迎击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无敌女保镖。一场秘密校园保护行动,却意外让两个天差地别的人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