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1900000005

第5章 田径运动——突破人类极限(2)

1837年在英国首次举行了大学生跨栏跑比赛。1896年第1届奥运会,跨栏跑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扩展阅读

刘翔,中国田径赛场上的传奇人物,是中国体育界的超级明星。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6年7月11日,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这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也是亚洲男子110米栏的选手迄今为止唯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2009年12月11日,在东亚运动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刘翔以13秒66的成绩再次轻松夺得冠军,成就“三冠王”。

接力跑——唯一的集体项目

接力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运动,也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

接力跑的规则

接力跑是由几个人组成接力队,每人跑完一定的距离,用接力棒或接力带进行传递,相互配合跑完全程的集体径赛项目。

接力跑是多人田径项目。选手会传接30厘米长的金属圆棒。他们必须在接棒区内接棒。当拿着棒的选手接近,将接棒的选手便开始跑,以更早达到最高速度。因此,接力赛的成绩除以选手人数通常比独立项目的成绩要快。根据选手的速度,接力赛的选手位置通常如下:第二快、第三快、第一最慢、第四最快。如果站出了跑道,会被取消资格。

接力跑通常以队为单位,每队4人,每人跑相同距离。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

接力跑的起源

关于接力跑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由非洲人接力运送木材演变而来的。非洲人在茂密的森林中砍伐木料后,道路崎岖,运送困难,于是采用了接力的方法。搬运过程中,彼此进行速度比赛,看谁搬得快,运得多。

另一种说法是在17世纪时,葡萄牙一艘军舰外出,水兵上岸游玩,发现当地居民聚在一起进行一种有趣的游戏:参赛者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每组有一人拿着空坛,比赛开始后,持空坛的人迅速跑向50米外的水坛,将水倒入空坛,然后拿着空坛跑回交给本组第二人。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组跑完,最先跑完者获胜。葡萄牙水兵将这种游戏带入欧洲,并加以改变,以木棒代替空坛,很快就成为学校中的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后来又演变成田径运动中的现代接力赛。

19世纪末,接力跑被正式列为田径赛项目。当时的比赛规则规定接棒人在20米接力区内,跑进中从传棒人手中接棒。而现在4×100米接力,接棒人在接力区前10米即可开始预跑,但传接棒仍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1912年,男子4×100米和4×400米接力跑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女子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分别于1928年、1972年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

扩展阅读

男子4×100米接力于1912年首次列为奥运会项目。此次奥运会共8个队参赛,但最后只取了两个队,美国、瑞典分获冠亚军。德国队在预赛中以42秒3创造了这个项目的第一个正式世界纪录。此后美国在奥运会接力赛中出尽风头。从1920年第7届奥运会开始,除1960年、1988年和1992年(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没参加)外,包下了其余各届4×100米接力的冠军。他们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上也屡建功勋。世界纪录的宝座,虽竞争激烈,但大多数时间在美国人手中,英国、荷兰、德国也曾数领风骚。

竞走——不是跑、快似跑

竞走是从日常行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运动,规则规定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以确保没有出现“腾空”的现象,而这也是竞走与跑步的主要分别。

长途跋涉的竞赛

竞走也是起源于英国,在1867年,英国举行了第一次竞走锦标赛。

19世纪末,部分欧洲国家盛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竞走旅行。1866年,英国业余体育俱乐部举行首次冠军赛,距离为11.27千米。到了19世纪90年代,这项运动在德国盛行起来。1893年举行的维也纳到柏林的竞走比赛,全程长达578千米。

竞走于1908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并且分为3500米及10千米两种赛程。1932年的奥运会首次加入50千米竞走的公路赛。自1956年起,20千米及50千米竞走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并且在公路上进行。从1961年起,每年举行卢迦诺杯竞走比赛,以后发展成为世界杯赛,男选手争夺卢迦诺杯,女选手角逐爱斯堡恩杯。

女子竞走比赛始于1932年的捷克,直至1992年的奥运会,女子10千米竞走才正式成为比赛项目。这一项目也是在公路上进行,中国运动员陈跃玲夺得首枚奥运女子竞走金牌。

不能弯腿的行走

竞走分场地竞走和公路竞走两种。场地竞走设世界纪录;公路竞走因路面起伏等不可控因素较多,成绩可比性差,故仅设世界最好成绩。运动员行进时,两脚必须与地面保持不间断接触,不准同时腾空,着地的支撑腿膝关节应有一瞬间地伸直,不得弯曲。比赛时,运动员出现腾空或膝关节弯曲,均给予严重警告,受3次严重警告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竞走时,运动员躯干自然伸直或稍前倾。两臂屈肘约90度,在体侧作前后协调有力的摆动,两臂配合下肢动作,调节走的速度,走步时身体重心尽量作向前的直线运动,过大的上下起伏和左右摇摆不利于提高走速,也会消耗较多能量。现代竞走技术中的鲜明特点是突出骨盆沿身体纵轴的前后转动。举行20千米以上竞走比赛时,每隔5千米设一饮料供给站。饮料由橘汁、加糖浓茶、葡萄糖及少量食盐配成。

扩展阅读

2011年国际田联竞走总决赛在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进行,中国选手王镇和刘虹分别获得男女10千米竞走亚军,褚亚飞获得男子10千米第三名。

在男子10千米竞走比赛中,前几圈墨西哥选手迪亚斯处于领先,但从第五圈开始,几位名将开始脱颖而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澳大利亚选手阿达姆斯和俄罗斯的博尔钦处于领先,中国的王镇和褚亚飞则紧追不舍。第七圈时博尔钦确立了领先的地位并将优势保持到了终点。最终博尔钦以38分42秒获得冠军,世锦赛20千米第四名、中国名将王镇仅落后博尔钦7秒获得亚军,另一名中国选手褚亚飞以39分06秒获得第三名。

跳远——要飞得更远

跳远是田径运动跳跃项目,又称急行跳远,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动作组成。运动员沿直线助跑,在起跳板前沿线后用单足起跳,经腾空阶段,然后双足在沙坑落地。比赛时以跳的远度决定名次。

最早的飞行

跳远是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五项运动”中就有跳远。

据史料记载,首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在公元前708年举行的,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当时跳远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面的土质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槛代替起跳板。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后来用沙坑代替了松土。

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并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跳远在人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进,跳远运动的记录不断被打破。在近代田径比赛中,有记载的第一个男子跳远世界纪录是英国运动员麦切尔在1864年创造的,成绩为5.48米。比蒙在第19届奥运会获得跳远冠军,其8.90米的世界纪录一直保持了20多年,才被美国选手鲍威尔以8.95米的新纪录打破。

有技巧的跳

现代跳远始于19世纪末,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上又增加女子比赛项目。

现代跳远的腾空动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纪70年代出现前空翻跳远,因危险性大,被国际田联禁用。

跳远中的助跑是有一定距离和步数的加速跑,它能使人体获得最大水平速度,为起跳做好准备。起跳是助跑后身体按适宜的角度向空中快速腾起的过程。

起跳腿在踏板上要经历放脚、缓冲、蹬伸3个阶段。在起跳腿蹬离地面的同时,摆动臂和摆动腿要协调配合做摆动动作,其要领是抬头、挺胸、提肩、拔腰。空中姿势一般分为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3种。无论采用哪种空中姿势,双腿在起跳离地的瞬间都有一个跨步姿势的“腾空步”动作。蹲踞式要求在落地前,尽量将双腿提至胸前并高举落地。挺身式要求腾空后下放摆动腿和双臂,将髋、胸充分展开,然后收腹举腿落地。走步式在腾空时采用2步半和3步半两种技术,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并与两臂协调配合。落地动作一般有“前倒缓冲法”、“侧倒缓冲法”、“坐臀缓冲法”。其目的是维持好身体重心平衡,避免发生伤害。

扩展阅读

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跳远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成立后追认了英国运动员P.奥康纳1901年在都柏林创造的7.61米成绩为第1个世界纪录。1931年日本的南部忠平,创造了7.98米的世界纪录。1935年著名美国运动员J.欧文斯凭借他出众的助跑速度和强有力的起跳,以简单的蹲踞式技术,把世界纪录提高到了8.13米。

1960年,美国运动员R.博斯顿以8.21米的成绩打破了欧文斯保持了25年的世界纪录。随后他与苏联的捷尔·奥瓦涅相分别于1965年、1967年先后达到8.35米的水平。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的R.比蒙创造了8.90米的世界纪录。

迈克·鲍威尔是美国优秀的男子跳远运动员,1991年他以8.95米的成绩打破了比蒙保持了近23年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

三级跳远——最年轻的田径项目

三级跳远又叫做三级跳,是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之一,受到体育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源于游戏

三级跳远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两者跳法不同。苏格兰采用单足跳、跨步跳、跳跃,而爱尔兰用的是单足跳、单足跳、跳跃。现规定必须使用苏格兰跳法。最早的三级跳正式比赛可以追溯到1826年3月17日首次举行的苏格兰地区运动会,比蒂创造了12.95米的第一个纪录。比赛时,运动员助跑后应连续作3次不同形式的跳跃,第一跳为单足跳,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为跨步跳,用摆动腿落地;第三跳为跳跃,必须用双脚落入沙坑。男子三级跳远于1896年被列为首届奥运会比赛项目,女子三级跳远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田径中的小字辈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发展较晚的一个项目。1896年第1届奥运会上,三级跳远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当时的最好成绩是13.71米。

最初的三级跳远技术是比较低级的,人们对于这项运动的技术特点,认识比较肤浅,第二跳的跨步跳,仅仅是作为第一跳和第三跳的过渡。1936年日本运动员第一个跳了16米,其技术特点是第一跳跳得高而远,起跳有力,动作灵巧。但第二跳起跳迟缓,距离较短,三跳的节奏不均匀。以后各国运动员曾努力使三级跳远发展到三跳紧密衔接,没有停顿的技术阶段。巴西的一名运动员在1955年跳出了16.56米的新水平。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运动员改进了“单脚跳”的技术,其特点是腾空抛物线高,交换腿的时间晚,用高摆腿的落地方式,使成绩又有新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初,波兰运动员跳过了17米,其技术特点是助跳速度快,腾空抛物线低,身体的向前性好,第三跳跳得远。人们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加深了对三级跳的认识。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以后沿直线连续进行三次跳跃的一项运动。由于这项运动使下肢的负担很重,所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其他项目要高一些。它要求运动员有快速的助跑速度和良好的弹跳力,以及强大的腿部力量。

扩展阅读

维克托·萨涅耶夫于1945年10月3日出生,少年时代热衷于跳高运动,由于膝部受伤,后来改练跳远和三级跳远。1964年,18岁的萨涅耶夫获得了欧洲青年比赛跳远和三级跳远两项冠军。1967年,他的跳远成绩为7.50米、三级跳远的成绩为16.67米,都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了在第二年的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他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决定主攻三级跳远。

1968年10月17日,在第19届奥运会上,萨涅耶夫不但夺得三级跳远金牌,而且创造了17.39米的世界纪录。在1972年的第20届奥运会上,他又以17.35米的成绩蝉联冠军。

1976年,萨涅耶夫第三次夺得奥运会金牌,成绩为17.29米。1980年,35岁的萨涅耶夫本来没有获得国内奥运选拔赛的前三名,但苏联体育当局破例让他参加了第22届奥运会。他不负众望,以17.24米的成绩夺得银牌,险些完成四连冠的伟业。萨涅耶夫4次参加奥运会,夺得三金一银,在奥运史上是获三级跳远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同类推荐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天机

    天机

    从人类诞生起,我们就处于无穷无尽的谜题之中。抛弃一般的科学和历史常识,想不到竟然会找到如此可怕的蛛丝马迹。本书通过八大章节分别介绍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西方宗教演化史、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濒死研究、20世纪物理学和纯粹数学成就、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古印度和古埃及宗教玄学等内容。
  • 科学技术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科学技术百问百答(青少年科普知识百问百答丛书)

    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是指采用广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人类学+:科学的B面

    人类学+:科学的B面

    《人类学+:科学的B面》是一本从科普的角度,讲述关于人类学的一些冷门故事和罕见历史。它注重于人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比如考古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等等。简单地说,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本身的一个学科,正如人类拥有多样的特性一样,人类学也同时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此外,还关心人类之所以形成各种特性的来源,以及其演变过程。但《人类学+:科学的B面》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向人类学教材,而是专注于解读有关于广义人类学历史中,各种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尼安德特人把抑郁症传给了我们?人类会被寄生物控制意识吗?有比埃博拉病毒还要厉害的病毒吗?传说中的“裂脑人”究竟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南美小镇的913人选择集体自杀?一支苏联探险小队为何会在雪山一夜全员暴毙? 在作者有如纪录片导演般的引领下,读者可以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历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和内幕,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洞悉这些埋藏于历史档案尘埃之下的往事后,我们除了惊叹和感慨,更可以领略科学无所不在的魅力,以及思考那个人类学的终极问题:人类为何会成为今日的我们?
  •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介绍了环保领域的演说家、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研究的创新者、为环保呼吁的新闻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的教育家、承担中国绿色希望的环保少年等,他们在环保事业中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宝贵探索,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了个人价值。
热门推荐
  • 我真是地下城城主

    我真是地下城城主

    一个地球青年重生成为雷恩·劳伦斯,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地下城城主城主。本以为可以享受城主的奢华生活。但是,这地下城公告面板上显示的“人类玩家三天后入侵地下城”是什么鬼?还有这“三个月后玩家攻城”,又是什么鬼?果然,这群刁民玩家,总想害本城主。为了不被这些玩家们干掉。为了生存下去,坚毅,勇敢,智慧的雷恩·劳伦斯果断选择了反击。“我要让所有玩家都知道,地下城世界,充满了死亡和危险。”
  • 顺风车老公

    顺风车老公

    她居然有老公了,而她最后一个才知道。请问这是肿么回事?帅帅老公赶不跑也就算了。可动不动逼她一起洗洗睡,这就不能忍了。她诚心建议:“大叔咱俩离婚好不?”“离了婚谁帮你撑腰?”他微微一笑,“乖乖喊声老公,老公让你翻身做主人。”她明明要把他踹飞银行系,结果猛眨星星眼:“……老公,真的?”“当然是真的。”他似笑非笑,“记着,生一个,送宝马;生两个,送宝岛……”“那——”她眼巴巴地瞅着他,“生三个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命运

    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命运

    本书告诉读者: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自制力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重要判断标。美好的人生都是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自制力就是尽管你不想做某些事情,但还是尽力去做,这样你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 盛世为凰

    盛世为凰

    他弑血天下,唯独对她温柔内敛,宠她一世情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能秒刷NPC

    我能秒刷NPC

    全息战争网游《盛世》上线,领主玩家秦凡进入游戏成为了一名新手村长,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件怪事儿:村里的人口根本不需要时间累积而是直接秒刷到上限,即使是被山贼洗劫杀害或者就地遣散,秒秒钟又能回来,仿佛生生不息无穷无尽……于是秦凡接下来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刷流民想要人才?刷!想要金钱?刷!想要精兵强将?刷!想要奇珍异宝?刷!朕有子民千千万!刷完一遍又一遍! VIP群:814558927
  • 校园女神是学霸

    校园女神是学霸

    话说,校园里,长得好看的女生一般学习不好,可是唐小朵却是个例外。长得好看就算了,为什么还是个学霸,不是说女主应该娇滴滴的等男生他们保护吗?你那么彪悍真的好嘛?
  • 来自异世界的恶魔

    来自异世界的恶魔

    恶魔世界的距离到底离人类有多远,或许只有恶魔能告诉我们答案。
  • 凤语裳蓉

    凤语裳蓉

    那些在流云中演奏的传奇,那些在芬芳中漫游的遇见,那些在记忆中颤抖的誓言。我们是落日残留的余晖,我们是海风吹过的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