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3700000005

第5章 传聆——教坊正音(4)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曲唱罢,烟柳斜阳尽带悲色,宾客纷纷慨叹,离愁别绪如同三月花瘴,在席间缓缓蔓延开来,令人有些窒息。

这首词,用的谱子便是玄宗那时传下的《雨霖铃》,经过柳永的增删变化,曲调更为柔缓多情,因此又可称之为《雨霖铃慢》。词句清丽动人,离情别绪入骨三分,不仅成为柳永本人的代表作,更成了《雨霖铃》这个词牌的绝对代表。

骤雨初歇,杨柳枝头依旧涓滴晶莹,眼中泪亦如雨,琵琶铮铮,声如金铃,凄凉的蜀道夜雨,穿越百年时光,滴落在汴京城门。一时之间,寒蝉向晚的呻吟、解缆催发的喧闹,全都化作虚无,天地间只余下一对即将分别的有情人,他们眼中再无其他,唯有彼此。旧曲本为纪念死别,今朝翻唱为生离之音,两般的情怀愁绪,却是一般的柔肠百结。

柳永少年不仕,纵使名满天下,终究是草莽布衣,直到五十岁后方才及第,又屡遭排挤,不久便郁郁而终。正因如此,他的生平在正史中几乎没有相关记载,流传下来的故事以香艳成分居多,可信度不得而知。词人本身的事迹已然渺渺,我们更不能指望考证出他是与哪位佳人“执手相看”,以至于虚设了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原曲的失传,更使词中文字孤篇绝响,令人生恨。

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对这离别意境的眷恋与向往,试于雨夜倚窗而读,许有隐隐铃音穿透千年风尘传入心房,宛如长生殿上的喁喁情话,有着他生未卜此生休的狂妄;抑或是汴京城外的泣涕凝噎,有着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怅惘。呢喃,缱绻,如此动人,如此惆怅……

【定风波】风波虽恶且安然

《定风波》,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平韵,错叶四仄韵。所谓“错叶”,是指韵脚相同,平仄兼压。最初是唐朝教坊曲子,通常被称为《定风波引》或《定风波令》,后来有《卷春空》《醉琼枝》等别名。柳永的《乐章集》将其演变成两种慢词格调,全用仄韵,有九十九字至一百零五字各体。从词牌的名字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一种风高浪急忽然休歇的惊喜之感。因此,豪放词家非常喜欢用这个词牌抒发一种睥睨一切的从容情绪。平定风波,我心安然,也许,他们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到豪放词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苏轼。事实上,他一生中写了十一首《定风波》,其中有两首最为著名,这两首词的完成时间比较接近,都是在黄州任上所写。其中表达的感情也颇有相似之处,都可以直接拿来为这个词牌的名字做注脚。

元丰二年(1078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羁押,那是一场可怕的政治风暴,即使洒脱如他,也写出了“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这样凄惨绝命之句。被贬黄州之后,惊悸的魂魄才慢慢平定下来,并且逐渐寻回了生命中那份最初的淡泊。

大概是到达黄州三年之后的一个春天,他与朋友相约踏青,却在途中遇到大雨,一行人都没有随身携带雨具,自然是淋得狼狈不堪。在众人的埋怨声中,唯有苏轼气定神闲,且行且赏,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人生的疾风骤雨都没有将他摧垮,这样的天气又能奈他若何呢?雨停之后,苏轼对于自己表现出来的达观情绪十分满意,于是按照惯例要写一首词纪念一番。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他选择了《定风波》这个词牌,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疏朗轻狂的心境溢于言表,颇有点儿“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味,根本不像是经历过政治浩劫之人所抒发出的情绪。不,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乌台诗案”的磨难,在生死边缘上游走了一遭,才能有这样旷达超脱的襟怀吧!

同样是被这场文字劫难所牵连,苏轼的好友王巩甚至比他更加凄惨落拓。黄州虽远,荆楚大地到底还算得中原,王巩则是直接被贬谪到了岭南宾州,那个地方相当于今天的广西宾阳一带,崇山峻岭,烟瘴重重,委实受尽了折磨。苏轼对此深为内疚,因此常常寄信以示慰藉。他倒也没有一味地低头道歉,而是总会找一些愉快的小话题来调节气氛,比如抵御瘴气的偏方、养生安神的道理等。他甚至毫不客气地说:“要是方便的话,麻烦帮我捎十两丹砂过来。”这样的言语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正所谓“人以群分”,天性豁达的苏轼交友总不会太过小家子气,王巩虽然在岭南遭受了巨大的苦楚,回信中却一直流露出达观的情绪。这两人的书信内容在今天看来是漫无边际,仿若最寻常的网络聊天记录,一点儿也没有因为山高路远通讯艰难而吝惜笔墨,十分难能可贵。

王巩终于北归,欣喜若狂的苏轼在黄州为他接风洗尘。令人惊奇的是,在岭南那不毛之地待了几年,历经丧子之痛,饱尝湿热之苦,王巩不仅没有如想象中一般形容枯槁,反倒精神矍铄,面如红玉,好像年轻了许多似的。苏轼问起原因,王巩哈哈大笑,唤出一名歌妓,说道:“都是她的功劳啊!”

苏轼以前听过这女子唱歌,知道她复姓宇文,小字柔奴。她约略二十来岁的年纪,目光清澈,肌肤莹润,相貌有些异域风情,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苏轼不相信区区歌妓会有什么妙手回春的力量,不由得十分疑惑。

这时候,柔奴清了清嗓子,开始唱歌,从没听过的词曲,柔缓多情,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魔魅力量。苏轼听得呆住了,直到一曲终了,还是久久不能回神。王巩得意地解释说,当年遭遇贬谪,府中歌妓大多散了,只有柔奴一直跟到宾州,五年来相守相伴,从未有一刻离开。在这艰难的岁月里,多亏了她时常宽慰劝解才得以安然度过。

苏轼听罢王巩之言,有些钦佩,也有些羡慕,又问些岭南风物,柔奴答得清晰伶俐,大方得体。此时,苏轼已经完全被这个奇女子的风度所折服,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调侃两句,于是又问道:“岭南的生活是否艰苦,宇文姑娘可还习惯吗?”

他想,柔奴也许会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后表现出无所谓的精神,然而她的答案更加令人惊喜。

“前朝白乐天诗云: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柔奴虽然不才,这些年在岭南,安安心心侍奉大人,倒是觉得跟在家乡也没什么区别。”

苏轼一向就将白居易当成精神上的导师与挚友,此时从一名歌妓口中听到白诗,顿时有一种寻到了知音的感觉。有妾如此,难怪王巩归来之后竟然容光焕发。胸中涌动的感慨化作诗意,席间备有笔墨,于是趁着酒意取来,一挥而就,竟然又是一首《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词中,从来不乏为歌妓舞女而写的作品,但是这首却是不同的。对于其他女子,他大多抱持着同情、怜惜的态度,或者干脆逢场作戏罢了。但对于柔奴,他始终是尊重的、认同的,甚至是惺惺相惜的,于是就有了这首经典传唱的词作,“点酥娘”的芳名也得以千古流芳。

那个时候,苏轼并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调侃,不仅让《东坡乐府》中多了一首佳作,更是为若干年后的自己预存了一笔精神上的救赎。当他重蹈王巩的岭南迁谪之路,鬓发沾染了大庾岭上的梅花香,眼睛模糊了罗浮山下的桃花瘴,柔奴的清歌伴着那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一直在耳畔回响。于是他那被湿热天气惹得有些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就此决定“不辞长作岭南人”了。

“乌台诗案”对于《定风波》的影响并没有就此完结,仿佛这场政治风波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要靠这个词牌来平定似的。与苏轼并称“苏黄”的黄庭坚也在这场“风波”中遭受牵连,被贬黔中,也是个天阴雨湿的边陲之地。在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黄庭坚也写下了两首《定风波》:

自断此生休问天,白头波上泛孤船。老去文章无气味。憔悴,不堪驱使菊花前。

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千骑插花秋色暮,归去,翠娥扶入醉时肩。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这大概是某次宴会上的酬唱之作,词中所描写的暑湿阴雨,难免让人想起“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这样的诗句。可怜黄庭坚似乎比杜甫和白居易的处境更加凄惨,至少那两位的屋子只是潮湿,而他的房间干脆跟住在水里没有什么区别。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以谢瞻和谢灵运自比,真可谓是胸襟开阔。

苏轼与黄庭坚,加上后来的辛弃疾,这三位便是填《定风波》最多的词人。苏辛都是豪放派的当家人物,黄跻身其间,竟然毫不逊色,不愧为苏轼一生相交的挚友。这曲《定风波》,定了穿林打叶的山间急雨,定了风紧浪高的人生狂澜,于惊心动魄之时,谈笑若定,安然了千百年的时光,铸就一瞬间的永恒……

【天仙子】天仙点化风流影

《天仙子》,双调六十八字,上下片各五仄韵。晚唐宰相李德裕进献此曲,列入教坊“龟兹部”,名之曰《万斯年》。这个名字大概是用作“颂圣”的赞语,和《千秋岁》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是龟兹乐曲,将此名认作是西域风情似乎也未尝不可。《天仙子》之名来源于晚唐皇甫松“懊恼天仙应有以”,词中歌咏刘晨、阮肇入天台遇仙之事,可不正是这三字的写照吗?

皇甫松的时代,这个词牌和《花间集》中的大多数常用词牌一样,是简短精练的单调。直到宋代,丝竹管弦愈发缠绵轻慢,这才逐渐变成重章复唱的样式。最初的双调见于张先,这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首《天仙子》。从这短短数十字中,可以想见一个老年词人的极致浪漫与凄凉。

说是老,严格意义来讲倒也算不上,那时候张先大约五十二岁,相对于他逝世时的八十九岁高龄,尚且算得上是“年轻力壮”。他四十岁才进士及第,与同时代的晏殊、宋祁等人相比已经算是迟了许多,但较之后世并称的柳永,却也还算早的。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混了十来年,也才得了个“嘉禾府判官”之职。这日府中聚会,本是他当席填词的好时机,却因偶感小恙不能赴会。他独自饮了几杯闷酒,昏昏然地睡了半日,精神微微好了些,望见园中绿肥红瘦,再念及自己这些年的宦海沉浮,便起了伤春怜己之情,挥笔写下了这首《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千古歌咏伤春之情者,何止千万,可以说这个题材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了,但这样写到烂熟的题材反而更加考验作者的功力,张先便是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一曲吟罢,仿佛歌声与鸟鸣声尽皆入耳,月光与灯光交映眼前,连同那臆想中的落花声与镜里韶光,似乎也都变得真实起来。可是,若只有这般,这首词也不会在浩如烟海的词作中脱颖而出,真正的亮点还要数“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云散月出,本是常见天象,难为那一个“破”字,生生将这近乎静态的景致写得灵动如生;有光则有影,也是天经地义,纵是花影,除了疏朗雅致一些,倒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用了“弄”字,这花这影,便活了。世人对此句赞不绝口,就是张先自己,对于这一句也是万分得意。

他听说有人因为《行香子》“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而唤自己“张三中”,便反驳道:“那还不如叫‘张三影’。”说的便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卷压花影”“堕轻絮无影”三句,“云破月来”居首。后来世人便称他作“张三影”,又叫“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和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相提并论,一时传为美谈。

也许是张先这词写得太好,完全断了后人的发挥余地,此后《天仙子》竟佳作稀缺,令人叹惋。然而故事却是有的,大约是沾了“天仙”二字,这故事颇为离奇,相比刘晨、阮肇倒也不遑多让。虽然是附会之作,倒也不妨一读。

南宋词人刘过,正史不见有传,据称跟姜夔、戴复古一样,是终生布衣。但在这个故事里,他却有了一番春风得意。

刘过为人豪侠任诞,颇有魏晋遗风,他与辛弃疾交好,词风也近于豪放。按说词是源起花间的文体,天生便带着柔腻的气息,一般豪放词家也都能写上几笔风月情怀,可是刘过书写儿女情长的本事却不算太高明。他有两首描写美人手足的《沁园春》,近乎淫词艳曲。而在我们的这个传说中,他在赴试途中留下的一首《天仙子》,也是这样一首不成功的作品:

别酒醺醺容易醉,回过头来三十里。马儿不住去如飞,行一会,牵一会,断送杀人山共水。

同类推荐
  • 寂寞如重金属

    寂寞如重金属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作家刘醒龙浸淫于楚文化深厚的底蕴,或咏史,或纪游,或怀人,或抒情……无不散发出文化气息,书写着作者的思想和人生理想。
  • 一颗土

    一颗土

    山东郊县傅二虎一家闯关东谋生,碰到“九一八事变”,傅家回到山东。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一个偶然的机会傅二虎参加了革命,先后当过地下党员、游击队员、武工队员、八路军独立团战士,凭着一腔热血和对人民的忠诚,与日伪军做特殊斗争。九旬抗战老兵口述的纪实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戴明贤集(第二卷):茶味行役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二卷,记录了作者这一生亲历的诸多人和事,是作者从少年到老年的“行状”。作者自认其人生道路平淡,虽有苦有乐,但在大动荡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在耄耋之年回首人生之路,认为其像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又因文中所记多属行旅见闻,故以“茶味行役”为名。
  •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〇〇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

    《人间滋味》是汪曾祺的一部经典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个方面。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在他的描述之下,所有吃过的和没吃过的食物,全部都是美食。这些都是汪曾祺崇尚恬淡自然精神境界的写照。
热门推荐
  • 谁都别吓我

    谁都别吓我

    我买了部手机,结果不是给人用的。后来,我觉得这些鬼啊怪啊的,还挺可爱,主要是能嘿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袭守则

    逆袭守则

    《逆袭守则》作为《差生守则》的第二部,讲述的是贝校长事件结束,《差生守则》一炮而红,很快有神秘人找到顾惜,希望她能去风鹿学院。位于新月岛上的风鹿学院是一所国立学院,主要是政府机构集中所有力量来为整个国家最恶劣最差劲的少年少女矫正行为,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差生集中营。神秘人告诉顾惜,现在的风鹿学院毕业班已经无药可救,政府给顾惜五个月的时间,希望她能让毕业班学员在今年的毕业考核全部毕业,无法通过考核的人将一辈子都留在风鹿。去往风鹿学院的顾惜,遇到了很多问题学生,和顾惜一同前往的沈千墨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毕业班的21名后进生究竟能不能顺利毕业,顾惜和沈千墨又将面对怎样的困境?惊心动魄的风鹿之行能否完成任务?
  • 三寸阳光倾城暖

    三寸阳光倾城暖

    一直等到多年以后才晓得,没有解不开的结,只有不想解开千千结的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遇见他的时候时光倾城,青春散场时,虽然再没联系,可不管身在何方已是何时,她却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的那一束阳光!
  • 我能看到刮刮卡

    我能看到刮刮卡

    灵气复苏,林成得到刮刮卡系统。当别人努力修炼时,他有经验盗取卡……当他天赋不佳时,他有天赋提升卡……当别人苦修秘技时,他有秘技学习卡……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书友集合地:645498927
  • 王妃的现代老公

    王妃的现代老公

    新书《咸鱼王爷不好当》已上传,求收藏求评论。请大家去看,《咸鱼王爷不好当》免费更精彩。……………………………………………………………………………本书简介:现代大学生穿成古代傻王爷,立志改变这个世界,让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他能成功吗?没想到却先,爱上古代小娘子(美丽,腹黑,善良,还有缘。)可小娘子才十五岁怎么办啊?先养着?可……男主言情,男视觉,1v1,双洁,轻松文,甜宠文。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银河系战争录

    新银河系战争录

    我一个游戏宅男,老老实实的在家打军事游戏,谁知道遇上了一整支真正的舰队在游戏里面搞演习。迫于无奈,我就把他们全干掉了。这下好了,我成功引起了帝国军事学院校长的嫉妒之心。他把我拉进军队的原因竟然是我打游戏赚的钱比他还多。校长的关门女弟子爱上了我,敌国的美女间谍和我纠缠不清,还有个金发翘臀女杀手见面就要杀我。波澜壮阔的宇宙战争。爱恨纠葛的动人史诗。新银河系里两大文明——帝国与联合王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分裂与统一。大舰巨炮,能量光盾,隐身科技,还有可怕的人工智能。我林天河,一个本来只会打游戏的宅男,在一个又一个事件中不断成长,在这天地间搅动风云,在这新银河系里争霸天下!!新书比较慢热,请大家多点耐心,多多支持收藏。
  • 天价通缉令:总裁夫人别想逃

    天价通缉令:总裁夫人别想逃

    第一眼动心,第二眼动情,第三眼定终生。苏赋阳这辈子注定陷入名为柳诗雨的毒里。主持人:苏总请你用一句话形容苏太太。苏赋阳:冷酷无情没有心。说完还没好气的弹了弹身边女子的额头。主持人:苏太太请妳用一句话形容苏总。柳诗雨:卖萌幼稚好体力。说完朝男子挑衅的挑了挑眉,说“不服来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组团去万界

    组团去万界

    原书名《组团去铠甲勇士》。穿越系统的宿主主角找到了其他的系统的宿主,然后到别的世界冒险的故事。世界:铠甲勇士,网球王子,神奇宝贝,灵魂摆渡,星游记,魁拔PS:文笔差,写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