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7400000014

第14章 柏拉图:关于灵魂的不朽(2)

现在,我的目的不是论证或反驳有关抽象实体的柏拉图主义。正如我在谈论数学的例子中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个愚蠢的观点,即使柏拉图主义不是一个我们可以自动接受的视角。所以,为了讨论之便,让我们简单地假设,关于理念,柏拉图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仍然要问:然后呢?

柏拉图认为,下一步观点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灵魂是不朽的。除此之外,鉴于灵魂是不朽的,我们有理由担心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

当然,我一直在强调人的心灵,也就是灵魂能够领会永恒的柏拉图式理念。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至少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不会花那么大功夫来思考理念。我们被自己的肉体所干扰,被对食物、喝酒、性爱、睡觉等的享乐所分心。但柏拉图认为,将一个人与肉体的距离拉开,灵魂就能更好地专注于理念。如果你擅长做这件事,在活着的时候不断练习,将自己与肉体的欲望相分离,那么当你的肉体死亡后,你的灵魂就能够进入这种柏拉图式的神圣之域,与众神和其他不朽的灵魂亲密沟通并思考理念。相反,如果你活着的时候未能将自己与肉体分离,如果你太沉浸于它的关切和欲望中,那么死后你的灵魂就会被吸回,转世到另一个肉体中。如果你够幸运,你会转世成为另一个人;如果你不那么幸运,你会转世成为一头猪、一头驴,或者一只蚂蚁,等等。

所以柏拉图说,你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不断练习死亡,尽可能地将自己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很好地完成了这件事。正因如此,即使他面临死亡,他对于未来并不感到焦虑,反而很开心。他高兴这最终的分离将要发生,他可以去往天堂了。

《斐多篇》以苏格拉底之死结束。他喝下毒芹,平静地死去。这是西方文学上最伟大的死亡场景之一,我读到它的时候总会被感动。因为对话录中关于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句话是:“凡是我们所认识的人里,他是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以上译文来自杨绎译本,特此感谢。——编者注)

在结尾到来之前,《斐多篇》中铺陈了大量的对话,其中一些试图去阐释并证明理念论,一些试图去批评对立的形而上学观念。就在结尾之前,在死亡场景之前,有一段很长的神话,其目的似乎是想说明我们大多数人对现实本质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如果你读过柏拉图之后的对话录《理想国》的话,它应该会让你想起那个洞穴的比喻。)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的焦点都要放在构成对话核心的那些主张上。这些主张正是苏格拉底捍卫他的信念,相信他会永生,他的灵魂是不朽的。不难理解,苏格拉底的朋友和门徒们怀疑这可能不是真的,所以对话的核心包含了一系列苏格拉底试图阐明他相信灵魂不朽的论证。这就是我想关注的部分。

然而,即使在这一部分,我也必须有所取舍。讨论苏格拉底的所有论证将占据太多篇幅②。相反,我要关注两个最有趣的论证。(其他论证可能会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观提出更多有关背景知识的要求,至少有一个论证引出了现今哲学家们所称的模态逻辑的专业区别。不过,我向你保证,我不认为任何自己要传达的论证是成立的。)

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the Nature of the Forms)

好,我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柏拉图式的构想。苏格拉底告诉他的门徒们,心灵可以领会永恒的理念,但要做到这点它必须摆脱肉体的影响。所以,哲学家——那些训练自己轻视自身肉体享乐和贪欲的人——欢迎死亡的到来,因为那时他将真正从肉体中分离出来。

此时,围绕对话的明显困惑是:当肉体的死亡发生时,我们怎么知道灵魂不会随之毁灭?这是很自然的担心。或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使自己免受肉体的影响,而不用彻底切断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果你把它想象成橡皮筋,也许橡皮筋抻得越开越好,但如果你抻得太开,橡皮筋断了,就不是好事而是坏事了。我们需要肉体,这样才能够继续思考。我们想使自己从肉体的干扰中解脱,但又不希望肉体死去,因为当肉体死亡的时候灵魂也随之死去了。正如我们之前注意到的,即使我们是二元论者,即使灵魂是不同于肉体的事物,从逻辑上讲,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肉体被毁灭了,灵魂也会被摧毁。

所以,苏格拉底的朋友们问他,我们怎么能相信灵魂会超越肉体的死亡?更确切地说,我们怎么能相信灵魂是不朽的呢?这是引出一系列论证的问题。

现在,我要考虑的第一个论证是我称为“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它的基本思想相当简单。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理念,如正义本身、美本身、善本身等,这些事物并非物理对象。正义不是一个物理对象,数字3不是一个物理对象,善本身不是一个物理对象,绝对的圆不是一个物理对象,但苏格拉底认为这样可以直接推导出精神本身也是非物理对象。因为如果理念不是物理对象,那么苏格拉底认为,它们就不能被物理的事物所掌握,比如说肉体。既然心灵能够领会理念,那么就可以推导出心灵自身也必须是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灵魂。

尽管苏格拉底全然相信这一切,但这并没有提供我们所想要的。即使精神一定是一个灵魂,一定是非物质的并能领会理念;即使这件事为真,它也并不意味着灵魂会超越肉体的死亡。为了论证关键的最后一步,我们不仅需要引入“理念是非物质的”这一事实,也需要引入“理念是永恒的”这一事实。苏格拉底认为,正是理念永恒的本质决定了灵魂的不朽。

这里是逐步推导的论证:

(1)理念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2)人的心灵可以领会理念;

(3)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

所以:(4)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

因此:(5)更确切地说,由于人的心灵一定是非物质的,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灵魂;

所以:(6)灵魂是永恒的。

假设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给了我们前两个既定的前提。自然,由它们可以推导出:心灵可以领会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如果我们引入前提三: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就会得出主要结论(见前提四),即人的心灵一定是永恒的、非物质的。当然,这里我们还可以得到两个进一步的次要结论:首先,人的心灵一定是一个灵魂,因为它是非物质的;其次,灵魂自身一定是永恒的、不朽的。

因为我们已经承认了柏拉图的前提一和前提二(只是为了讨论之便),对我们的目的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前提三。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仅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柏拉图,他就会得出结论:领会理念的心灵自身是非物质的,它会是一个灵魂,而灵魂会是不朽的,就像理念一样是永恒的。一旦我们给柏拉图提供前提三,所有的这些都会从他关于理念的观点中推导出来。

当然,柏拉图从没有这样来阐明前提三,但我认为他显然已经有所构思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不纯洁的不能求得纯洁”。肉体是可以腐朽的、可被摧毁的、物理的、可以消逝的(它们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然后不复存在)。这些不纯洁的对象不能获得、领会、了解那永恒的、不变的、非物质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前提三基于一个习以为常的观点。如果我们用更现代的说法来阐明前提三,我认为柏拉图说的不过是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it takes one to know one),或者用一种柏拉图自己曾多次用过的说法:“同类的事物只能被同类的事物所了解(Likes are known by likes)。”

简而言之,柏拉图的论证可归结为:“我们所了解的是什么?我们了解永恒的理念。但是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所以我们自身一定是永恒的。”因此,基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前提一和前提二),一旦我们给柏拉图提供前提三,“灵魂是不朽的”结论即刻就可推导出来。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

不幸的是,据我所见,我们还没有理由相信前提三!尽管“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这个主张很流行,我不得不说这个说法在我看来是不成立的。考虑下面这个例子。一个动物学家可能研究猫。如果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那么动物学家自己也必须是一只猫!这显然是错误的,你不必为了研究猫科动物而成为猫科动物。假如有人认为,你不可能身为加拿大人却研究墨西哥人,因为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这显然是一个愚蠢的观点。加拿大人当然可以研究墨西哥人,正如德国人可以研究法国人。为了理解法国的真谛,你不需要成为法国人,因为事物不仅仅能被同类所了解。又比如一些医生在研究尸体,啊哈!如果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那么为了学习和掌握关于尸体的知识,你自己必须是一具尸体。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此,一旦我们开始考察例子,一旦我们开始质疑事物是否只能被同类所了解,答案是:至少作为一个一般性的主张来说,它是不正确的。通常,事物不仅仅能被同类所了解。

严格地说,这并不能证明前提三是谬误的。它仍可以说,虽然你不需要成为你所研究的或者为了研究的事物,但是在研究非物质和永恒的事物时,你需要变得非物质与永恒。也就是说,即使一般性的主张“事物只能被同类所了解”是错误的,特殊性的主张“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只能被永恒的、非物质的事物所领会”却是正确的。好了,这才是柏拉图论证成立所需要的特殊性主张。

有道理。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为什么应该相信前提三?就像我刚才论证的,如果X和非X之间的障碍可以被逾越,那么非X就能够研究X,为什么在特例中,比如研究柏拉图式的理念时,这个障碍就变得不可逾越了呢?为什么不可能灵魂是可朽的却也能够领会永恒的理念呢?(这个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物理对象不能把握非物质的、永恒的理念呢?)我们需要一些理由去相信前提三,但就我所见,柏拉图并没有提供给我们。因此,即使我们同意柏拉图的理念存在,即使我们也同意灵魂存在并且可以被思考,我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充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一定是不朽的。因此,柏拉图的第一个论证——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The Argument from Simplicity)

柏拉图自己可能也认识到了第一个论证的不足,他笔下的苏格拉底避而提出了其他的论证。或者,柏拉图并没有认识到第一个论证的缺陷,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还有其他一些论证同样值得一提。无论是哪种情况,让我们考虑一个关于灵魂不朽的别开生面的论证。(顺便说一句,如果柏拉图确实认识到了第一个论证的不足,他为什么要提出它呢?他也许希望读者自己能意识到这个论证的缺陷。柏拉图也可能有意将他的对话录作为一种教学的工具,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哲学。)

我们的质疑,当然已经由苏格拉底的门徒们在《斐多篇》中反复提及,就是即使灵魂存在,也不意味着灵魂是不朽的。也许灵魂会与肉体一同死去,也许它面临着毁坏。为了消除这个顾虑,苏格拉底转向了形而上学的讨论,探讨关于可被毁灭的事物的类别。他思考了一些例子,并试图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原则。然后,有了这个原则,他试图说服我们灵魂是不可摧毁的,因此是不朽的。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相当有趣的论证,我把它叫作“由单纯性引起的论证”。

很明显,许多事物都可以被毁灭。举例来说,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纸。它可以被毁灭。事实上,我刚刚把它撕成了碎片。为什么一张纸是可以被摧毁的事物?显而易见的直接回答是,纸有许多的部分(part)。在打碎它、摧毁它的时候,我其实是将它一部分从另一部分上撕开来。为了毁坏一张纸,我把它的各部分分开了。这里有一支铅笔。铅笔也是可以被破坏、被毁灭的。如果我这样做,我在做的是什么?我在把它的各部分分开。普遍来说,可以被毁坏的事物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它们是复合的(composite)。肉体可以被毁坏,只要你拿一把剑把它砍成碎片的话。复合的事物可以毁坏,即有组成部分的东西可以毁坏。

哪类事物不能被毁坏呢?不出你所料,当柏拉图寻求永恒的、不可摧毁的事物时,他立即想到了柏拉图式的理念。用数字3来举例好了。数字3不能被毁坏!即使发生了核爆炸(比如那种总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毁灭性连锁反应),地球上的一切都被原子化了、被摧毁了,数字3仍然岿然不动。它不会被动摇,3+1=4仍然是真理。你不能伤害数字3。同样地,你也不能改变或摧毁绝对的圆,不能毁坏美本身。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事物没有任何部分。这就是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式的理念是永恒的,而他认为它们之所以是永恒的、不变的、不可摧毁的,是因为它们是单纯的(simple)——“单纯”在作为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时,意味着它们不由任何东西所构成。举凡一个由部分构成的事物,至少原则上,你都会担心这些部分会瓦解,从而被毁坏。但对于任何单纯的事物,它就不能被摧毁。它没有部分可供分解。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现实问题。本书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平实、流畅的文字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新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最新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著作为文本,并在导读与注释中努力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书中精选最有代表意义的篇、章、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全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全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在更详细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研究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和演化作了系统研究和叙述。其中不乏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独到见解,能有效填补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些空白。该项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又一重要成果,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百年传播历史,以史为鉴,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该项目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还具有深远重大的现实意义。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热门推荐
  • 皱水轩词筌

    皱水轩词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宠兽世:花样兽夫萌萌哒

    娇宠兽世:花样兽夫萌萌哒

    18年的平淡被打破,七个系统,七名宿主,七组任务者究竟谁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陈媛媛貌似招惹了几个不该招惹的人。她看着面前几个急着跟她生幼崽得兽夫们,数了数:一个、两个、三个……呃,貌似有点多。大手一挥,不着急,慢慢来。某系统看着自家宿主大有一副撩夫生崽奔小康的节奏,恨铁不成钢道:“还有心情吃喝享乐,别忘了完成不了任务是要被抹杀的。”陈媛媛“呵!不过是一个真人游戏罢了,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封印松动,万年前的灾难即将重现,三片大陆,三把钥匙,12枚碎片究竟会花落谁家?历尽千辛迎来的究竟是新生还是地狱?谁,会笑到最后?
  • 狼烟燎原

    狼烟燎原

    苍山月,破西疆,夜色微澜,何处起狼烟;风里烟,迷九州,孤枳霖泽,残棋濒燎原。
  • 魔妃卿天下

    魔妃卿天下

    [作者是学生,更新慢,文笔不太好,请体谅]她是23世纪的一位医毒全能的杀手,同时也是一个资深腐女。而她,是幻灵屿上知名的废柴,不仅不会修炼,而且是一个花痴丑女。当杀手穿越到知名废柴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捏?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有点中二昂]
  • 小狼狗的追妻攻略

    小狼狗的追妻攻略

    扇慈无缘无故死亡,想要重生就要攻略。行叭!你有能力你有理,你说什么我都听。攻略挺顺利,也超级简单。小奶音:攻略成功。扇慈:我知道,怎么还不送我走。小奶音:宿主任务完成太容易了,升级。扇慈:………
  • 远山堂剧品

    远山堂剧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国民男神0f

    重生国民男神0f

    【女扮男装、系统流、女强男更强】顾辞前世身为六国之首的君主,但被最亲近的人害死,重生一世顾辞被称为国民老公、学神、军营霸王、称霸电竞圈(??.??)
  • 大宋情

    大宋情

    将近320年的大宋政权,必定会在泱泱华夏前面历史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现代人安奇穿越到宋朝,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呢?
  • 隐形情人:南少的心尖宠

    隐形情人:南少的心尖宠

    囚鸟不知海,囚鱼不知天。她曾是他爱到心窝里,宠到指尖上的少女。而他亦是囚她于臂弯,以一种王者姿态俯瞰所有的少年。南司夙有多爱云吻,云吻便有多恨南司夙。那是她狂傲不羁的岁月,少年以主宰者的身份闯入她的眼帘,将她囚于心间,一遇便误了终身。他说:“阿吻,是不是我太爱你,让你忘乎所以。”云吻只得哑笑。都说南城公子南司夙的左手腕有道疤,很深很深,几乎要了他的命。当时过境迁,少女猝不及防出现在双眸之中,他以近乎病态的痴恋将她再次囚于指尖。“阿吻,是不是只有抽掉你的手脚筋你才会乖乖待在我的身边。如果是,那么我会。”后来,你走了城毁了,我自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