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7400000058

第58章 自杀(3)

所以,你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从点B到点D这最后一段生命的总体价值是什么?显然,这既包含了好的部分(点B到点C),也包含了坏的部分(点C到点D)。是得到这种好坏掺杂的生活更好,还是同时放弃两者更好呢?答案是,如果坏日子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确实糟糕透顶),那最好同时放弃两者。也就是说,坏日子盖过了好日子。那么,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选择是趁你还有这个能力,在一个像点B这样的时机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让自己经受后面漫长的不值一过的日子。

但如果你能杀死自己的最后时刻远在点B之前呢?甚至,远在点A之前——一直往前到点Q呢?无论原因是什么,假如你远在点Q有机会杀死自己,但是之后就不行了,那么此时自杀还是合理的吗?我们看到,在点Q之后,你还会有很长一段极富价值的生活。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也会有一段坏日子(点C到点D)。现在你又面临这个选择,是既保留好日子又保留坏日子,还是同时放弃?但这个例子里,好的这部分要远胜于坏的部分。虽然你不在点Q自杀,就要忍受我画出的这个曲线上后面一整段生活,当然也包括糟糕的结局,但在点Q自杀仍然是不合理的选择。

下面是另外一种大为不同的情况。假设你一直过得很好,然后急转直下,但最后又逐渐变成上升的态势了。这种情况下,自杀是合理的吗?你有一段生不如死的时间,但后来情况又好转了,只要不自杀,就能够重新过上富有价值的生活。事实上,你最后一个阶段的生命是非常值得一活的。这里有一点很关键,需要注意:即使有一段时间你生不如死,这也不足以成为你自杀的理由。如果你自杀了——假如说在点A——虽然你避开了X轴下方的那一段(点A到点B),但这么做同时也就放弃了最后一大段美好生活(点B到点D)。在判断自杀是否合理的时候,我们需要把这一点考虑在内。

我们可以把生命分成三个阶段:在第一幕(点A之前),生命显然很值得一活;在第二幕(点A到点B),生不如死;在第三幕(点B到点D)中间,生命又重归美好。从理想化来说,你只想过第一幕和第三幕的生活,而不用经历第二幕。但是,显然你没办法这么做。要么你既要经历第三幕也要经历第二幕(以及第一幕),要么同时放弃两者(只经历第一幕)。由于第三幕有着极大的价值,所以为了得到第三幕而忍受第二幕的痛苦也是很合理的。鉴于此,哪怕生命中有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此时自杀仍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然而请注意,得出这一结论的必要条件是,第三幕的正面价值足够高(持续时间长,价值水平高),超过了第二幕的负面价值。

生活仍然能够重新有所好转,进入到第三幕(生活再次变得值得拥有),然而第三幕的正面价值不够高,无法抵消第二幕的负面价值。此时生活确实变好了,但是持续时间太短,价值水平太低,无法抵消第二幕的坏日子。因此,如果你打算在点A自杀,仍然算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当然,在这个案例中,自杀是否合理也取决于选择在何时自杀。在A点自杀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可以完全避开第二幕。但如果选择在点C自杀,则是另一回事了。很明显,在点C你刚熬过了第二幕,它已成为历史,尘埃落定,无法改变。你过了一段糟糕透顶的日子,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问题不再是,你是否应该避开第二幕?为时已晚。你只能问自己,应该如何处理第三幕。第三幕的生命值得一过,抛弃它是不明智的选择。所以,在点C自杀不合理,而如果可以早一些在点A这么做,还有可能是合理的。更为复杂的是,在点A之后——在第二幕中间的某个时刻——自杀也有可能是合理的,假如此时第二幕剩下的日子糟到可以抵消第三幕的好日子。然而,如果在第二幕中间选择自杀的时间太迟——例如点B——自杀则不再合理,因为第二幕剩下的日子无法盖过第三幕的正面价值。

假设有人因意外造成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他无法移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等着他的神经和细胞再生。这个人可能相信自己最终会康复,生活会重新变得有价值。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他也可能觉得——他这样想没错——为了能到达最后的阶段,自己需要忍受如此巨大的痛苦,这件事一点儿也不值。他可能觉得死亡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假设这个患者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杀死自己。他请求别人帮他,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忍受着惊人的痛苦,进行了数年药物治疗,恢复状况良好,终于过上了值得一过的好日子。他终于得到了解脱。

这个人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又值得过下去了。鉴于此,自杀——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允许他这么做——不再是合理的行为。尽管如此,他仍坚信——这样想也没错——早些死对他来说会更好,这样就不用忍受这么多年的痛苦折磨。如果他起初能够早些自杀,这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自杀是合理的。至少,若我们假设你思维清晰,可以客观分析自己的处境,正确评估以后的生命态势时,就可以这么说。然而,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这个观点:只有从合理自利的角度出发,当生命的某一时刻糟到你会生不如死的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我毫不怀疑,现实中很多自杀案例都没有满足这个关键条件。

关键要记住:即使情况变糟了——甚至永远都不会好转——也不意味着自杀就是合理的。问题不在于你过得没有以前好,也不在于你本可以过得更好。问题是,生活是不是真的非常糟,糟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事实上,如果你早期的生活非常好,它变糟的空间也就非常大,使得最后仍然不如就这么赖活着。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当然毫无合理性可言。

比如,自杀就不是个合理的选择。虽然点A之后的生命比此前的要差——甚至点B之后与之前相比差距显著——但是曲线中没有一点跌至X轴以下。根据这个假设,这仍然是一种值得过下去的生命。自杀是不合理的。

上述情况很容易被忽视。从点A开始生命质量不断下滑,有时我们只能看到生活每况愈下,很自然地你就会想到“还不如死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你而言,不是死了更好。

我相信,很多自杀案例的发生都源于这种错误想法。你女朋友抛弃你了,你失业了,你没考上法学院,你出了事故,后半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你经历了一场难堪的离婚……于是你拿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比,或者和你梦想中生活的样子比,或者和周围人的生活比,觉得日子不值得过下去了。但是通常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你的生活不如你期望中那么有价值,仍然比没有要好。

事实上,我认为对于大多数打算自杀的人来说。事情暂时性变差了,而就在最低谷处,你无法看到如果自己坚持下去,事情会逐渐好转。在这种情况下,自杀显然是个可怕的错误决定。

不过,我仍然认为,确实在很多例子中,生活曲线跌至X轴以下,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能一直到结束),这时死亡确实是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非常可怕,但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也只能说,假如人们可以认清现实,明确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的面貌,自杀在某种情况下会是合理的。

我特意排除了这个问题:人们是否能合理判断自己确实处于合理自杀的情况下。有些认为自杀绝对不会是合理的人,可能同意说如果你能知道现在死了会更好,自杀会是合理的,但他们认为事实是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如果你有个水晶球,那么自杀在某些情况下会是合理的。但你没有水晶球,而且你永远也不会有水晶球。毕竟,我画出不同的生命曲线,根据不同例子里未来的走势,确信无疑地说自杀什么时候是合理的,这很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从来就没办法像这样肯定事情会如何发展。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你有什么理由能判定自己会生不如死?你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这个判断并根据它去行动呢?

分两步讨论这个问题会比较好。首先,要看看如果你能保持头脑清醒,我们会作何解释。然后,让我们把思绪混乱的可能性计算在内。毕竟,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果生命糟到了有理由自杀的程度,它一定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没人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所以,哪怕你可以合理地做出自杀的决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人真正能做到思路清晰,所以人们不应该相信自己死了会更好这一判断。

我们一会儿再回来讨论你可能会思绪混乱的这种担心,让我们先假设你可以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可能你得了某种疾病,痛苦不堪,但这种病不会一直发作,总有症状不发作的时候。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你可以权衡事实,对自己的处境加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做出自杀的决定是否可能合理?如果你真有水晶球,可以确切知道你的生活不会好转了,我们就能认同现在自杀是合理的。但我已经说了,你没有水晶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否认自杀合理性的人说,既然你永远都无法真正认定情况不会好转,自杀绝对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我们都知道医学一直在进步,研究人员在不断取得突破,现在的不治之症也许能在将来某一天得到治愈。但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治愈的机会。而且,有时疾病会奇迹般地好转,你可能自己就痊愈了。总是有这种可能的,虽然几率比较低,但它确实发生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杀了,你就放弃了一切好转的机会。

有人会说,只要还有康复的机会——无论是因为医学进步或者某种医学奇迹——不管机会多渺茫,自杀都是说不通的,它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我认为这种观点肯定是错的。

当然了,我们确实没有水晶球,所以在决定要不要自杀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碰运气,也可以说是在赌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直在赌博。我们确实无法避免需要碰运气这件事,我们必然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做出抉择,这是一种生活现实。要是有人说,由于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永远没有理由放弃康复的渺茫机会,我只能说,这种看法似乎有悖于我们平时做决定所依据的原则。

假设你参加了某个扭曲的游戏节目。你待在一个有两扇门的房间里,需要决定走哪扇门。如果你走一号门,几乎可以肯定你会被绑架,绑匪会折磨你一个礼拜,然后把你放了。我说了,这是几乎可以肯定会发生的,90%,99%,或者99.9%地肯定。

然而,如果走一号门,却存在一个非常小的几率,你不会被绑架并受到折磨。你反而会被带去热带旅行,度一个美美的假,过上一礼拜妙不可言的日子,然后被送回家。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不是完全不可能。这个几率可能是0.1%,或者0.01%,甚至更少。

所以,如果你走一号门,你有99.9%或者99.99%的可能要受到一周的折磨,有0.1%或者0.01%的可能会欢度美妙假期。

另一方面,如果你走二号门,100%要发生的事是:你会立刻睡着,整整一周都陷入无梦的深度睡眠中,一周后会醒来。

那么你该怎么做?你要选哪扇门?注意这个选择不完全是在受折磨和睡觉之间选。因为如果你选了一号门,你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会受到折磨。如果只是在肯定受折磨和肯定昏睡之间选,我想我们都会同意选二号门,也就是昏睡,这是合理的选择。无梦睡眠本身没什么固有价值,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它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如果用一个数字来代表无梦睡眠,我想这个数应该是零。但是与折磨相应的显然是个负数,而一周的折磨显然是个绝对值很大的负数。所以,如果是在百分之百受折磨和百分之百昏睡之间选,我们都会同意选不做梦地睡上一个星期。鉴于百分之百确定的情况,走二号门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然而,要是走一号门,你也不一定就会受折磨。只是非常非常可能。想象一下有人说,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走一号门才是合理的选择。“去拿个金牌!”他们说,“要是走一号门,虽然极有可能你会受到折磨,但也有很小的可能你会得到一个美妙的假期!反之,要是你走了二号门,你就放弃了这个机会。所以,唯一合理的决定就是选一号门——抓住这个机会,不管得到美妙假期的机会多么渺茫。其他任何决定都是不合理的。”

要是有人这么说,我会笑话他们的。诚然,要是你稍微修改一下这个例子,怎么选才合理就要视细节而定了。(要是所谓的“折磨”不过像是被纸割了一下那么严重呢?要是能赢得假期的几率大于0.1%呢?)但在我说的这种情况下,走一号门极有可能的结果是受到实实在在的折磨,而能够赢得假期的几率则微乎其微。要是关于这个选择,有人坚持说唯一合理的决定就是抓住赢得美妙假期的机会,我会说他们是错的。理性地说,你不应该无视概率,选择一号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 抱怨的艺术

    抱怨的艺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的越来越便利,可是抱怨却越来越多。人们一面认定“抱怨无用”,一面却又在现实中抑制不住地抱怨连连。其实,真正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压抑自我、克制抱怨,而在于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抱怨方法,不让人反感,却又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心理学家盖伊·温奇博士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简单而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判断哪些事情值得抱怨,如何用鼓励合作的方式表达抱怨,以及如何*终解决我们的问题。他的建议本质上是一种既利己又利他的沟通术。
热门推荐
  • 城阙烟尘生

    城阙烟尘生

    一朝穿越,本想安安静静过日子,奈何天不随意。接连而来的事件,将她牵扯进这个世界的真实。前世今生,千帆历尽,不变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这个脑袋又不好使

    快穿之这个脑袋又不好使

    想当年顾果果是一个智商极高的人,学什么会什么,自从遇见坑高智商的系统君后,每一次都会穿到低智商的人身上。“系统君你敢还我以前的脑袋吗?”“对不起,您的智商以欠费,无法沟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流年中青涩的你

    流年中青涩的你

    别人眼中的他,高冷学霸,腹黑又心机。苏瑶却觉得他暖!睿智果决的宠妻狂魔!别人眼中的她,朝三暮四,脚踩两条船。顾烨却觉得她纯!把她当宝一样宠和疼!别人都说是苏瑶高攀了顾校草。只有顾烨知道他这漫漫的追妻路多艰难!他们一路相携,从校服到婚纱。人前他是她的哥哥。人后他化身为狼,薄唇贴上她的嘴角!“宝贝,良宵苦短,我们来生个小包子好不好?”苏瑶扶着腰逃跑,这家伙需求量太大,总是欲求不满,好烦!男女主身心健康,双洁(1v1甜宠暖虐)推荐阿罗完结作品《妃常嚣张:君上,来战》非常好看的仙侠哦~
  • 奇陆传说

    奇陆传说

    小药商本想赚点小钱儿、出个小名儿,没想到成就了一个传说。------逆天的主角?不存在的。论武功久居人后。智障的反派?不可能的。使诡计层出不穷。女主角投怀送抱?对不起,没帅到那个程度。送经验前赴后继?很抱歉,没强到那个地步。无需穿越,书中人生在奇陆;不用系统,小人物成就传说。
  • 花式撩妻:腹黑总裁宠妻忙

    花式撩妻:腹黑总裁宠妻忙

    被同父异母的姐姐算计,却意外深陷总裁大人的怀抱。“放开我......”她挣扎想走,却从此被他宠上了天,“进了我的门,就是我的人!”
  • 漫威世界的史莱姆

    漫威世界的史莱姆

    我叫丁闲,是个穿越客。我是史莱姆,此刻我正身处漫威。凡人之躯,因牺牲而更加伟大。但我不愿这样牺牲……爱你三千遍……(书中的一些设定属于个人再创作,和漫威系列作品会有出入。大的世界观相当于“漫威平行宇宙之丁闲宇宙”这样子的设定所以,开心就好,无敌文哪有那么多细节。不过我本人比较讲究细节,有时候会对着一些小问题琢磨很久,甚至钻牛角尖。所以读者们如果发现问题请及时通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