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2500000002

第2章 越早了解抱怨越好(1)

很多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景。的确,生活中有很多烦心的事情,比如拥堵的路况,PM2.5超标的雾霾天等等。不仅仅外部的环境让我们抱怨,我们还不断地抱怨自身,比如时间不够用,挣钱的速度比不上花钱的速度,房价过高买不起房子,总之看什么都觉得不如意。抱怨人人有,但抱怨的真面目并不是人人都知道。

有些人跳舞不行,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

比利时有一句名言:“有些人跳舞不行,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意思是说,有时候,人们喜欢抱怨,是在为欠佳的表现寻找借口。

现在,有些人败就败在借口上。他们抱怨、找理由就是最大的问题,实际上这恰恰反映了抱怨者的无能,没有能力解决问题,又不想承认自己无能,就把事情推托在别人身上,形成了种种不悦耳的抱怨噪音。

其实,抱怨大多既不能止息所抱怨之事,也不会带来情感方面的快感。在每天发出的无数抱怨中只有极少数能争取到一点点的同情,更不用说最大的情感慰藉了。

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分一下类的话,大致可以分成能、聪明人、无能又愚蠢的人等三类。一个人如果无所不能,他以通过他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状态十全十美,这样的人可以称能人、高人;面对现实,不停地改善自己,善待自己的生命的可以称为聪明人;遇事抱怨(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自己生不时,抱怨自己家庭穷等等)的人便是无能加愚蠢的人了。

抱怨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因为我们的指责抱怨不会为自己的选择带来任何的利益,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去事情吧。指责和抱怨只能暴露我们的幼稚和不成熟,以及选择不理性。

在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就要做好不顺利的准备,而在不顺利时候做的是应对顺利的布局,否则一味地抱怨,对于我们的前是没有丝毫益处的。无效抱怨产生的影响会累积,它能够腐蚀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发现自己被贴上了“哀者”的标签。

非心存不满或担忧,抱怨怎会源源不断

有高僧大德曾一针见血地这样评价过“抱怨”:抱怨最初其是为了去除潜藏在自己内心的不满或担忧,但是,抱怨不但不去除内心的不满或担忧,反而会加剧这种不满或担忧。只要内心的不满与担忧存在,值得抱怨之事就会源源不断。佛家有云:“‘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他辱骂我,打我,击败我,掠夺我’,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这句话很明确地说,如果别人将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施加在你身上或阻挠你的愿望,你就会发起嗔心而抱怨。

很多时候,人们内心的抱怨、指责与嗔恨都起源于这样一个念想--觉得对方所做之事(例如辱骂、打、击败、掠夺等)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有时倒不一定是辱骂、打、掠夺等事,也有可能是对方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只要我们自己主观上觉得这句话或这件事对自己不利,会损害自己什么,我们就会去抱怨、批评、指责。有时候,即便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会在什么方面损害自己,但只要我们主观认定会损害自己,我们就会去抱怨、批评、指责。如果我们不觉得这句话或这件事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根本就不会去抱怨、批评与指责。由此可见,抱怨、批评与指责大多源于自私与偏执。

有人说:“我批评自己的小孩,抱怨自己的丈夫,完全是因为爱他们,怎么能说是自私呢?”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冠冕堂皇的狡诈说辞。实际上,我们是因为“爱自己”才去批评与抱怨自己的小孩或丈夫的,因为你觉得自己的小孩或丈夫是隶属于自己的,他们说的话或做的事不合乎的意,会损害你什么(如脸面或未来的利益等),于是你就抱与指责了。说白了,你就是因为“爱自己”才去批评、抱怨与责的。

有人说:“对待那些无恶不作的人,难道不应该抱怨、批评指责吗?”如果抱怨、批评与指责可以止息他人的恶,并且不自己的内心留下阴影,那当然是可以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抱怨、批评与指责不但不能止息他人的恶,而且还会染污自的心,使自己深深地陷于痛苦的泥潭之中。

佛语有云:“在这世上,恨绝不能止恨,唯有慈爱方能止,这是永恒的真理。”意思是说,抱怨、批评、指责这些基于恨“而发出的行为,永远都不会止息我们所怨恨的事情,有时会适得其反,使得怨恨之事永远存在;要想去除我们不想看到事情,我们只有用慈爱而柔和的方法,如包容、商量、劝说、育等,才能去除所抱怨之事。

怨是转嫁责任的心灵愚昧

抱怨是逃避责任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得心不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自信的人,想靠抱怨来逃避。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觉得如陷深渊而不能自拔,只好通过抱怨来平衡心态。然而,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艰苦努力才能够改善环境。没有人愿意与抱怨不已的人为伍,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那些乐于助人、亲切友善并值得信赖的人在一起。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少有人因为脾气坏以及抱怨等消极情绪而获得提拔和奖励。

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并非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于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就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就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许多公司管理者对这种抱怨都十分困扰。一位老板说:“许多职员总是在想着自己‘要什么’,抱怨公司没有给他想要的,却没有认真反思自己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够不够。”

对于管理者来说,牢骚和抱怨最致命的危害是滋生是非,影响公司的凝聚力,造成机构内部成员彼此猜疑,团队士气涣散,因此他们时刻都对公司中的“抱怨者”有着十二分的警惕。

抱怨的人很少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也很少把主动独立成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却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现在一些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然而,老板要求他去做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起来:“我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于对工作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噬,使他们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

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那么在任单位里他都将自毁前程。中软国际副总裁林惠春先生说:“抱是失败的一个借口,是逃避责任的理由。这样的人没有胸怀,难担当大任。”

抱怨的人,从来都是行动的侏儒

爱抱怨的人,从来都是行动的侏儒。他们眼高手低,抱着怀才不遇“的心态,总是满腹牢骚,时常激烈地批评别人,总自怨自艾,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有一位职业咨询师发现,失业者普遍都充满了抱怨:要么怪环境不好,要么怪老板有眼无珠,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位咨询师在与失业者们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10个失业者中,至少有9个人是喜欢批评过去的上司和同事的,而几乎没有人承认主要问题也许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是自己的失职造成的这种结果。

其实,正是抱怨的恶习使他们失去了行动能力,他们好像只对寻找不利因素感兴趣,而从来不去设法改变现状。正因为如此,他们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上班迟到的人,会抱怨说:“又堵车了,这个城市的交通简直太差了!”“没挤上地铁,我也没什么办法,中国的人口就是多!”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有人会抱怨:“市场发生了变化,这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领导安排的工作不合理,我一个人的工作量相当于三个人的。”“别的部门不配合,我只能先等着他们。”

如果考试没有及格,他们会说:“出题的人纯粹是个变态。”如果被公司辞退,他们会说:“肯定有人在背后给我穿小鞋,说不定就是我们办公室的某某……”

类似这样的抱怨话,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的确,这些对自己失败原因所做的“推测”中,可能有一些是正确的,但绝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的借口而已。

同类推荐
  • 一次规划,让你在职场领先一步

    一次规划,让你在职场领先一步

    同样的职业起点,为什么有的人一路往上走,有的人就泯然众人了。不想变成随时会被企业淘汰的“螺丝钉”,就需要你重新梳理和规划自己的发展之路。分答联手资深职业规划师、新精英研发总监赵昂,将他价值20000元的3天(线下)课程浓缩为4期小讲,从职业认知、个人优势、行业趋势、发展规划四个方面,为你量身打造出最易上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手把手教你走出职业误区,小讲中的每个案例都来自于一个个价值8000元的真实咨询,利用一次系统的梳理和规划,让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职场领先别人一大步。
  • 职场精英生存全攻略

    职场精英生存全攻略

    本书为初入职场人士的快速进阶宝典。职场精英规避“阴沟里翻船”的细节精典。帮你屏蔽从面试,融入、提升、叱咤职场时所遇到的小事情大风险。助你在窥得冰山一角之后,绕开潜在的职场陷阱深渊。讲述你在职场必然经历的小状况,提醒你不要因忽视它而伤害到自己。每天3分钟,直接了当,通过真实故事让你了解内幕,未雨绸缪。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幸福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的黄金话术

    搭讪,是指想跟人接近,或者为了应付尴尬局面而主动去跟陌生人讲话,其目的就是为了结识对方。简单地讲,搭讪技巧就是跟陌生人交流的话术。《搭讪宝典:快速赢得信任黄金话术》内容丰富全面,搭讪的各种情景、案例、场合、功用、本质分析、训练方法、进阶层次、必杀秘技等,全部收入,真正做到让您拥有一本,从此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互杀

    互杀

    大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下到深夜。这是个睡觉的好日子。汪林醒来时,已经八点了,他匆匆抹了把脸,就直奔餐厅。餐厅在旅馆的底楼,大门紧闭,平时总在那儿忙碌的祁薇薇和祁大妈竟踪影全无。“难道都已经吃完收拾好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汪林就否定了。不可能这么快,再说,餐厅的大门白天也从来不锁的。汪林往里走,见一间屋子房门大开。他一步跨进去,两眼一下直了:一个女人脸朝下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周围到处都是血,那些血呈暗紫色,显然已凝固多时了。
  • 美男请手下留情

    美男请手下留情

    虽然苏醒已经好几天了,但是苏小莫至今还无法面对自己穿越这个事实。暂且不说穿越,穿越就穿越吧,还穿越到一个胖乎乎的婴儿身上。苏小莫举起自己粉嫩嫩水灵灵的藕臂在空中无聊的晃了晃便引得坐在她身旁的男子笑容满面。从苏小莫睁开第一眼便看到了这个面冠若玉的男子,他丰神仙姿便引得苏小莫口水大流,可经过这几天的接触之后,苏小莫彻底对这位美男没了最初的兴趣……阴谋、爱情、亲情……到底苏小莫能否抱的美男归?敬请观看。
  •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

    《玛雅咒语系列:魔法学院与黑暗复活》是一部有关勇气与成长的幻想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四个魔法学校的学生阿修、安可可、祖国杰和希娜华。他们在学习魔法之际,遭遇黑暗势力牛博士的突袭。至此,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正义与邪恶究竟如何分出胜负?
  •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纽约时报》是怎么做新闻的

    本书是对21世纪以来《纽约时报》的数字化发展策略和新闻工作现状的近距离考察。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使得《纽约时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动荡。一方面,纸质版的竞争变成了电子版的竞争,不仅是同行之间,在《纽约时报》内部,纸电亦是敌友难辨;另一方面,受众不仅要求新闻的获取及时、方便,甚而要求与之互动并参与新闻生产;而社交媒体在成为新闻记者信息源的同时,也冲击了记者和媒体的传统工作方式以及权威性。作为全球媒体的标杆,《纽约时报》上至企业管理制度,下至新闻工作流程和记者的个人技能、岗位,都不再能够满足当下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得不大量引入编程、网页设计人才并与众多博主、网络极客合作,进行各种探索和实践。这些方方面面的转变值得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思考、借鉴,对于有志从事新闻工作者或者关注时事的网民也未尝不是有趣的读物。
  • 爱上你,是我一生逃不掉的劫

    爱上你,是我一生逃不掉的劫

    她爱他,十二年,可阴差阳错,他爱上她的姐姐,就在她选择离开却因意外与他睡在了一起,她害怕躲不掉他的追捕,黯然离去,原以为不会再见,却因一纸契约又将她拉回他身边,这次能否消除一切误会,而当一切结束,她想逃,他却不可能放开她,一切冰释,她说:“爱上你,是我一生逃不掉的劫!”
  • 奥术武装

    奥术武装

    吾辈,当以理明思,以众为鉴,以魔为本,以武为用!吾辈,当坐观余者续写传奇,谨记吾辈为何而存!我是陈武!命运在此归一,传奇在此沉寂,众生为我加冕,世界予我以权杖!我手持东方的旗帜,于星光中俯瞰芸芸众生,改变艾泽拉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盖世天人

    盖世天人

    杀一百成魔!杀一千成神!我先成魔再成神!
  • 回归正道

    回归正道

    该文描述了一对相恋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遭遇了很多坎坷、挫折,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但其百折不挠、重新崛起,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