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000000011

第11章 关于诗人艾青之谜

居住的谜

过去20年,关于诗人艾青有许多谜。20年的沉寂是一个谜,他的生活、工作状况、他的创作等等,是一个又一个谜,这些谜纠成一个个“结”,是海外读者所急于要解开的。

最先解开谜的,是作家聂华苓的一家,他们1978年5月赴京,与艾青有过难忘的交往,并为我们捎来一串关于艾青的消息。

首先,人们知道艾青别来无恙,感到欣慰、庆幸。

但是,当时艾青的生活条件似乎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从聂华苓所拍的照片看,艾青居住的环境很湫湢,一家挤在一张双架床,还有,他还没有公开地参加文艺界的活动,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澄清,就个人而言,还是有不少谜。

1978年8月,心中揣着一串谜、一些纠结到北京去寻访艾青。持着聂华苓所给的地址,我与诗人何达在北京民族饭店雇了一辆车子,穿街插巷地兜了好一会,终于在一条狭窄的胡同找到门牌,这是一幢古老得有点掉牙的四合院,楼墙已开始剥落,心情沉重,眼帘闪现那一张有点不胜负荷的双格床的照片。

怀着迟疑的心情,跑到院内一问,才知艾青早在一个星期前搬了,扑了空。幸好事前何达已有信给艾青,艾青料到有此一着,已留下地址给我们按图索骥。

经过一番折腾,还是回到胡同——这是另外的一个胡同,也是四合院,比前一个四合院宽朗得多了。艾青说,中央最近已把他的房子还给他了,共有十几间屋,就是原先住下的人家,一时还说服不了全搬走,他现在住的房子也有两大间、三小间。对焗惯“沙甸鱼”的我们来说,已有点艳羡了!

新疆20年的谜

1976年艾青从新疆返北京居住(某报说艾青由新疆返上海文坛,其实是讹传),一直赋闲在家。在京听艾青透露,最近有关部门曾要求他整理一些作品,准备为他出版一本诗集(按:即《艾青诗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当时艾青充满自信地说:“中央对这样的同志,一定会有安排的。”(按:目下艾青是《诗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9月24日法新社自北京发出电讯,大意是说,中国著名诗人艾青终于复出活动了。艾青曾留学法国,一些作品流传到海外,但他的名字已不见于中国报章刊物多时,星期六重新在官方报导的名单内出现。《人民日报》刊出访问东北大庆油田的作家代表团名单中,赫然有艾青之名。

包括艾青在内的作家代表团访问大庆,新华社发了消息。《人民日报》加以刊载,后更由外电发消息。这其实已为艾青上面的话作了注脚,并且由此说明和澄清了不少问题!

艾青对海外有人说他“困居新疆20年”,有所解释。他向我们缕介了这20年的经历——艾青是于1959年被分配到新疆工作的,目的地是新疆的石河子。石河子是新兴城市,套艾青的话是“小而精”。绿化得很漂亮,房子都深埋在挺拔的街树里。

当地的首长都是王震的部下,待他非常好。王震在南泥湾时期,艾青曾去慰问。王震热爱文艺,当时买了一本《艾青诗选》,上面还有写给他儿子的话,说画一个圈子的一定要熟读,画两个圈子的一定要背诵。石河子的首长对艾青是很优待的。所以艾青在新疆的17年,不特没有如外界传说的受虐待,而且避过了林彪、“四人帮”肆虐的魔爪,对他来说,这才是值得庆幸的事哩!

20年创作的谜

过去20年,在内地的报章杂志上,似乎看不到艾青的作品。然而,艾青的创作生涯是否停止了?回答是否定的。艾青说,过去20年,他一直未停歇过写作,他写诗不多,更多的是写小说。他的爱人高瑛说,艾青写小说放满一整个皮箧。这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如果将来出版,一定很可观的了!艾青诗名掩盖了小说,听到艾青写小说,对海外的读者来说,是一桩颇新鲜的事。(笔者按:1979年8月16日艾青的爱人高瑛来信谈及艾青的小说,有更详尽的阐释,高瑛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连队劳动,利用业余之空,学习罗马史,整理一份笔记。他写过一部达几十万字的农场史,准备改写成长篇小说,总的题目叫《沙漠在退却》,目前还没有精力写,但必须得写。这是一部反映农场生活的作品,徐迟及四川出版社编辑看过了一部分,认为很好,四川一再提出要给艾青出版这一本书,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来拉这部稿子,艾青说他将挤出时间进行整理修改。可是这部小说迄未见出版)之后艾青已陆续发表了他的新诗作了,在上海《文汇报》、在广州的《作品》上,以至最近出版的《人民日报》增刊《战地》上,都有他的诗篇。《战地》发表的诗,题《致日本文化使者》,是写给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及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意象很新。这是宝刀未老的例证。

1977年12月,香港某大专刊物曾搞过《艾青特辑》,其中有一篇文章举出艾青写的《海带》时,说是艾青悲愤怨屈、抑郁无奈的独白。在京与艾青聊起,他认为这是作者的“想当然”,因为这是1954年艾青访问智利时,在海滩看见海带生长状况,有感而作的,是属于即兴之作,并不作他想,当时他在政治上还未受到打击,何来“悲愤怨屈”呢?

与聂鲁达交谊的谜

艾青与智利诗人聂鲁达曾有过交往,这是人们知道的。但是,个中的细节,却大不了了,这次有机会听艾青现身说法的介绍,娓娓动人,值得一记。

1951年聂鲁达等代表保卫世界和平的组织来华,授奖给宋庆龄副委员长。当时国家派艾青等陪伴他们,一个多星期的相处,使各处东西半球的两个著名诗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54年,保卫世界和平组织为庆祝聂鲁达50岁诞辰,邀请各国派代表团赴智利参加庆祝大会。艾青曾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飞往智利。

当时智利还没跟新中国建立邦交,台湾的“大使馆”很尴尬,于是造谣说中共代表不是文人,是商人,不懂得文艺。

当时艾青写了几首诗,译出来在大会朗诵,智利人跑来对艾青说:“艾青——你这个商人,诗写得这么好!”

当年艾青曾写了一首诗,题为《在智利的的海岬上》,献给巴勃罗·聂鲁达,志记着诗人们的邂逅与战斗情谊,原诗颇长,且择其中若干小段如下:

“你爱海,我也爱海我们永远航行在海上”“壁上挂了一顶白顶的黑漆遮阳的海员帽子好像这房子的主人今天早上才回到家里我问巴勃罗:‘是水手呢?还是将军?’他说‘是将军,你也一样,不过,我的船已失踪了,沉落了,……’”“在红心木的桌子上有船长用的铜哨子拂晓之前,要是哨子响了我们大家将很快地爬上船缆张起船帆,向海洋起程向另一个世纪的港口航行……”

这首诗发表在《诗刊》创刊号上,以一群世界著名作家在诗人聂鲁达的海滨别墅中聚会为背景,形象奇丽,耐人深思。最难得的是还有艾青为这首诗配的插图,画得很富南美风味。

1957年聂鲁达再度来华访问,艾青又被派去陪他,诗人的重逢,有许多学术问题要倾诉、要交流,他们没有放弃这一珍贵的机会。后来聂鲁达离开中国,艾青当时受到所谓“丁陈反党事件”延祸,被错划为“右派”,无法去送机,聂鲁达还感到怏怏不乐哩!

艾青与聂鲁达的诗有共通点,这就是:使命感及对家乡、对祖国的一份执着的感情。艾青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聂鲁达说:

“我远远地离开你,但我永远是你的土地的一部分,我永远是你的子民;现在春天重新来临啦。我把鲜花撒满了我全身,我来啦,——你的胜利在高空中照耀着我,——在你的身上,正像过去一样,活着我的根。”

艾青的文艺活动

很多人知道艾青,很多人不知道蒋海澄。艾青是笔名,蒋海澄是艾青的姓名。

艾青1910年阴历二月十七日诞生于浙江金华县,现年78岁。艾青还用过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笔名,迄至1933年写《大堰河——我的保姆》才开始用艾青的笔名。艾青的童年时代以及和家庭关系,在《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我的父亲》这两诗里有所反映,正如艾青诗里所写的,他是“地主的儿子”,只因为算卦的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他从小就由一个叫“大堰河”的贫妇养育到5岁,才重回到他父母亲家里。艾青自幼喜绘画,初中毕业后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即后来的杭州美术学院)绘画系,只上了一个学期。1929年艾青赴法国读书,一边在一家搞中国漆的小工厂做工,一边进行自学。最初学绘画,后来弃画从文,他读了一些哲学和文学的书——并爱上了诗。

1932年,“一个忧郁的影子,回到那个衰老的村庄”。不久到上海,会见了鲁迅,并在上海开始从事写作活动,是年5月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以“思想过激”,被法租界的警察逮捕,判3年的徒刑,于1935年10月才出狱,在狱中,艾青写了不少诗,也翻译了一本凡尔哈仑的诗作为练习(后被他一位朋友拿去,以《原野与城市》的书名出版了)。艾青的诗作,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受西欧象征派、印象派的影响,具有忧郁浪漫的情调;自抗战爆发到1941年去了延安后,被认为是他创作的第二时期,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对“黎明”、对“太阳”的企望和追求,显示了“深厚的思想,通过最浅鲜的语言表现出来”的靠近人民大众的新的表现技巧。曾询问过艾青对新诗的主张,他认为,现代人应用现代的语言写诗。他自己就是努力这样做的。

艾青的第一首诗

艾青发表第一首诗是在1932年,诗的题目是《会合》,笔名“莪伽”。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1936年)、《北方》(1939年)、《他死在第二次》(1939年)、《向太阳》(1940年)、《旷野》(1940年)、《献给乡村的诗》(1945年)、《黎明的通知》(1950年)和《火把》、《溃灭》、《反法西斯》、《雪里钻》、《宝石的红星》、《海岬上》、《黑鳗》;选集则有《艾青诗选》(1951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春天》;论文集有《诗论》、《新文艺论集》和译诗《原野与城市》。近作《艾青诗选》(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收诗篇由1932年到1978年8月,长短诗共达88首,另寓言两个。

艾青是辛勤的,自从恢复名誉后,他诗作很多,遍布于全国各大刊物。

艾青与高瑛

艾青与现在的妻子高瑛的结合,外间不大清楚。这次获得了解,艾青与高瑛是于1956年结合的,生有两个男孩。

高瑛过去曾是一个舞蹈演员,也当过编辑和文艺行政工作,1957年之后,跟随艾青从东北到西北,套她的话是“一直过着动荡的生活”,语气是苍凉的。自1978年以来,生活才趋于安定。她与艾青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以沫相濡,一起熬过来。

高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不是诗人》。在这篇文章中,高瑛写道:“我在青年时代时,非常喜爱诗,正因为有这种爱好,我和艾青连系在一起了。”

近年高瑛陆陆续续写过不少诗篇,高瑛的诗具有女性的蕴藉和气息鲜活的情愫。她的一首《〈给诗人安格尔及聂华苓〉——漪澜堂有感》,就颇受好评。在这首诗中,她志记着东西方的诗人们邂逅在北海公园的动人情景,诗味隽永,文字细腻动人,兹择其中一段:

不只是因为夕阳给平静的湖面,抹上迷人的色彩,不只是因为环湖路灯的光柱在碧色的湖水中投下倒影,不只是因为群燕飞来舞去发出惹人深思的声音,是因为此时此景遇见了此情……此外,高瑛近期还写了不少值得一让的诗篇。

一口气录下艾青的这首诗,从这首诗可以看到艾青不屈的个性和深厚的时代使命感。

这首诗写在1941年冬,他正在延安,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作者矢誓要献身时代,“甚至想仰卧在地面上/让它的脚像马蹄一样踩过我的胸膛”,这是何等壮烈的献身精神呵!作者充分估计到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和险阻,但他无视一切,为了它的到来,愿意交付出他的生命——从肉体直到灵魂。试问,过去有谁写过这样表达对时代博大深邃感情的诗篇吗?

这里歌颂的,正是艾青几十年来为之战斗、为之献身的时代。在这首诗之前或之后的其他众多的诗篇中,艾青一直追求着时代的光明和理想,而且这种皈依一种信仰的强烈意念,日渐炽热,终于达到沸点。他燃烧的热情,从未冷却或熄灭,即使在“逆旅”之中,也使人感到火热的呼吸。

20年的沉默耕耘

《时代》这首诗的许多话,他在这些年都几乎体验过,包括残酷的、毁谤的、怨仇的。他曾经沉默,但他没有真正沉默过。

20年的沉寂,20年的消失文坛、踪迹杳然,并没有减退他对生命的热情,他说:“不存在等于死亡,而我并没有死亡。”艾青:《在汽笛的长鸣声中——〈艾青诗选〉自序》。因为他还在一个人们不觉的地方,汗流浃背地工作,辛勤地耕耘。他说:“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停止写,写学习笔记,整理罗马史,整理小说稿。”

在那些身不由己的日子,他顽强地写着、工作着。他在回忆这段日子时说:“我每天清晨工作,因为经一夜休息,一醒来,整个活动就构思的活动,捕捉前一天的印象比较鲜明。两三点钟起床,每天认真工作也只有这清晨的三四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就不能由自己支配了。”

事实上,自从1957年艾青被打成“右派”以后,他并没有弃笔,写了不少长诗和短诗,据他爱人高瑛在答复笔者的询问时说,后来“诗稿全部被抄走,不知下落,其中有几部长诗,还有1957年前未发表过的长诗和短诗。”

他沉默,这么多年他没有公开发表过什么作品;但他不甘于沉默,他在积蓄力量,“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像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抒发我的激情于我的狂暴的呼喊”。现实的他,当然不是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而恰恰是这些语言没有发表的场地。一旦“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他激情地呼喊了:他重返文坛的第一首诗就是讴歌火艳的《红旗》。

这首刊载在1978年4月底上海《文汇报》的诗篇,与新中国诞生时他写的赞美国旗的诗篇,同样来得热情澎湃,黑暗的岁月并没有使他炽旺的青春喑哑,我们仿佛仍听到那热烈而熟悉的跳动的脉搏。同样地,他仍追求着光明,他在一首长达300行的长诗《光的赞歌》中激情地喊道:

让我们的每个日子都像飞轮似的旋转起来

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最大的能量让我们像从地核里释放出来的能极大地撑开光的翅膀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飞翔诗人还讴歌韩志雄式的英雄,他的《在浪尖上》,曾于1978年11月在北京诗歌朗诵大会上朗诵,获得雷雨般的掌声。这首诗的主角韩志雄,曾参加1976年清明节“四五”运动(即震动中外的“天安门事件”),作出英勇的斗争。诗人以浅鲜的语言,抒写韩志雄及“与他同一代的青年朋友”的英雄事迹,这首诗节奏明快,层层推进,颇富韵味,一开始便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弦,兹录其第1节如下,以见其余:

一、“是韩志雄”

我把你介绍给别人:“这是一个英雄。”你却笑着否认:“不是英雄,是韩志雄。”

自封的“英雄”当然可耻,人民给的称号最光荣——你可以当之无愧的是“天安门事件”的英雄。

豺狼张牙舞爪的时候居然敢上去拔毛,你在斗争中的勇敢,可以引为一代人的骄傲——而你是清醒的;像大风大浪中的一个岛,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永远追逐时代的车辙他永远追逐时代的车辙,他说:“我生活着,故我歌唱。”“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溶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也必须揉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一起。”

他痛苦,因为时代的黑暗;他欢乐,因为时代的曙光。我们追溯一下作者的创作历程,就知道这个自视“精神的劳役者”,是怎样“以人间苦为自己的重负,向理想的彼岸远行”的。

1929年怀着青年人的热情与浪漫,他离开卑微的村庄,踏上赴法国之路,但他却在被无数人赞美过的巴黎,察觉堕落的一面。他在《巴黎》一诗中,毫不容情地掀掉其美丽的外衣:

巴黎你患了歇斯底理的美丽的妓女!

巴黎,你——噫,这淫荡的

淫荡的妖艳的姑娘!

在另一首《马赛》的诗篇中,他更尖锐指出《马赛曲》时的马赛,已腐败得不成样子了。

烟囱,你这为资本所奸淫了的女子!头顶上

忧郁的流散着弃妇之披发般的黑色的煤烟……

1932年他回国不久,因所谓“思想过激”,给法租界的警察拘捕,并判了徒刑,直到1935年才出狱。但他并不消沉,为了“芦笛”,他要“向灼肉的火焰里伸进”他的手去。

在坐牢期间,他创作了赞美劳动者的著名诗篇:《大堰河》。“大堰河”是他的保姆,他为这个历尽“人世生活的凌辱”的农妇,树立一块崇美的碑石,他以细腻动人的笔触,活现一个农妇勤劳温良的品质: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诗人在这里热情地颂赞了劳动,颂赞了平凡的劳动者,这是因为他血管“里面旋流着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诗人早期的诗大多是抒写中国广大的农民与村庄,表达他对祖国深挚的感情,并对灾难深重的国家民族流露悒郁的悲哀,但作者并不仅仅止于悲哀,而是从悲哀中激发力量,因他深爱着这块土地,以下援引的《我爱这土地》,是这些诗的代表作: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诗人用唱得嘶哑了的嗓子歌唱着这被敌人蹂躏着的大地,直唱到黎明的到来,即便是死了,连羽毛腐烂在土地里也甘心,这种浓重深沉的感情,是罕见的,也是令人动容的。

投入沸腾的生活洪流

自“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火热的抗战声中,诗人直接地投入沸腾的生活洪流中,“乘着热情的轮子”,奔驰在祖国的原野上,他的诗篇充满了高昂的激情,一扫忧郁的情调,在这期间他出版了《北方》、《旷野》、《他死在第二次》、《黎明的通知》、《溃灭》、《献给乡村的诗》和长诗《向太阳》、《火把》等。诗人曾喜欢过怀恋旧式农村的叶遂宁,但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放弃了他,并且高呼:

让顽固的叶遂宁

看着那“铁的生客”而痉挛吧;我们要策着世纪的骏马在这旷野上驰骋!

——《献给乡村的诗》

诗人以充满战斗必胜的信心,唤起几十年“屈辱”的中华民族:

他起来了他起来

将比一切兽类更勇猛又比一切人类更聪明因为他必须如此因为他必须从敌人的死亡夺回来自己的生存——《他起来了》

诗人又满腔热情地预示黎明的到来,黑暗的过去。他在《黎明的通知》写道:

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请叫醒一切爱生活的人工人,技师以及画家,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我将给所有期待我的以最慈惠的光辉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抗战的翌年,诗人在武昌写了长诗《向太阳》,名震一时,他讴歌:“一切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他颂赞太阳,反映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这首《向太阳》,和另一首抒写大众在黑夜里高举火把前进的长诗《火把》,曾在知识青年中间引起极大的反响。

诗人向往黎明,歌唱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苦难年代过来的人,当他一旦看见天边的熹微,仿佛一个饥饿哭乏了的婴孩,看见母亲解开衣襟,就急迫地要投到母亲的怀抱,欢快地歌唱了:

而当我看见了你披着火焰的外衣从天边来到阴暗的窗口时啊——我像久已为饥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婴孩,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泪眼迸出微笑,心儿感激着,我将带着呼唤带着歌唱投奔到你温煦的怀里。

——《黎明》

跟上时代车轮走向人民

1941年,诗人终于急不及待地投向光明、理想的怀抱,他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到达了延安,在那里他见到中共的政要人员,包括毛泽东、朱德等等。

艾青在《诗论》中曾指出: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你们真是何等看重情操,当你们去追索那些可能给你们的生命以最崇高的喜悦的事物时,你们是从来也不会想起那事物本身的价值的。”

1945年10月,诗人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这时期诗人写了一本散文集《走向胜利》,记叙了这次行程。当他到达解放区张家口后,诗人情不自禁地欢呼:

“而当我们想到这是我们的城市,这是人民的城市,这是人民经过了多么长久的艰苦斗争而解放的城市,人们将在这里生活着,不受帝国主义的强盗们虐待,不受军阀官僚们欺侮,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歌唱,该是多么幸福啊!”

——《走向胜利》

时代的巨轮使诗人走向人民、走向一条崭新的道路。他看到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焕发的巨大力量。他知道人民的胜利得来不易,他珍惜这胜利、珍视这和平:

……

这个和平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千吨的鲜血换来的为了这个和平我们交付了千百万生命只有经历了漫漫长夜的恶梦的人才是最爱这宁静的清晨……踏入20世纪50年代,他的文风有了较大转变,过去曾有的西欧象征派、印象派的痕迹已不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接近人民大众的通俗语言和口语化的诗篇,他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欢呼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海岬上》等等,都是这一类的作品,这就是不是词藻堆砌或声调铿锵的美,而是比文词更高一层的意象的描绘和气氛、感情等的营造美。

活跃在时代的浪尖上

当然,时代的车轮并不是一马平川的,也有风浪,也有起伏,在这之后,他曾与时代一同受到酷烈的考验和波折。

诗人是一个有强烈个性的人,有着知识分子可贵的风骨,他不愿意随波逐流,闭着双眼讲瞎话,他强调说:“诗人必须说真话!”他又说:“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

诗人对此是坚定不渝的,尽管遭遇到狂风恶浪的袭击也是毫不动摇。依照诗人的语汇,这叫“礁石”的精神,他有一首著名的诗:

《礁石》,就是表明这一心迹的: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而对接踵而来的横逆,诗人屹然不动,“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体现出一种恢宏的气度。正因为诗人甘做一个为时代“吹芦笛”的人,“只是为这个时代所兴趣,对光明的远景寄予无限的祝福而已”,所以他一直保持着旺炽的活力。诗人说:“如今,时代的洪流把我卷带到一个新的充满阳光的港口,在汽笛的长鸣声中,我的生命开始了新的航程。”他又说:“我不会辜负读者对我的关心和期望。一定努力多写。”我们这个活跃在时代浪尖上的诗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取得更炫目的成就,是完全可期的。就艾青的创作成就来说,也是与时代俱进的,所以有人说,他的诗不单肩负了诗的艺术使命,同时也兼负了诗的历史使命。这是持平之论。

1979年5月15日初稿11月修订

1987年2月3日再修订

同类推荐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西方成功学之父:塞穆尔·斯迈尔斯自传

    一百多年来,斯迈尔斯的作品和思想对西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近现代道德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成功学之父”、“卡内基的精神导师”。本书记录了这样一个平凡而多彩的人生:做过乡村医生,当过报社编辑,参加过政治活动,投身过铁路建设,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没有忘记博览群书,勤奋学习。
  • 九州俏佳人

    九州俏佳人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千古一帝之武则天、楚汉二媖之吕雉、楚汉二媖之虞姬、喻世三婧之赵京娘、喻世三婧之秋香、喻世三婧之白娘子、醒世四姣之三巧儿、醒世四姣之弄珠儿等。
  •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魔都上海

    内山完造1913年首次来华,以后在中国长期居住。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中国人民老朋友。自起汉名邬其山。在中国期间,内山完造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体会。鲁迅先生曾在给内山完造的赠诗中提到,内山完造是“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由于广泛接触大江南北多阶层的中国人,内山完造得以对中国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开书店,使内山完造得以博览群书;“漫谈会”的交流探讨,又使内山完造逐渐形成自己的中国观。本书反映了内山完造的中国观,它不是系统阐述性的论文,却通过中日日常生活的比较,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颇有大家风范。
热门推荐
  • 重生娱乐圈:学霸男神请接招

    重生娱乐圈:学霸男神请接招

    前世人人喊打的女星李曼岚重生了,重生回了还是学渣的校园时代,看她这一世不揭开白莲花真面目,手撕奇葩同学,好好学习,变成学霸,重回娱乐圈,走向人生巅峰……诶等等,跟在他后面的冷面学霸是什么鬼?!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混世小农民

    混世小农民

    一枚玉瓶神奇的改变了主角命运,从此自社会的最底层,一步步爬上了社会的顶端,立志实现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罪与罚

    罪与罚

    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和她的无辜妹妹丽扎韦塔,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 奸商养成记

    奸商养成记

    什么叫寸土寸金?什么叫寸金难买寸土地?万丈高楼平地起,左看右看买不起。存折上几个零算什么,比不上房产证上一个名。原本欢欢喜喜去看房,谁知天上掉下一块天花板,吧唧一声,人穿了……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是什么?答:房到手了,人却穿了……既然上帝给了我穿越的机会,我就用它来捣腾房、地、产!
  •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琼瑶代表作,同名电影由甄珍、秦祥林、葛香亭主演。描述了一个特别护士与叛逆的富家少爷间的爱情故事。身为生性暴躁却多金的耿克毅的特别护士,雨薇本不看好自己能忍受的程度,但耿克毅却偏偏喜欢雨薇伶俐精灵的个性与顶嘴的功夫,他让她走进自己本不轻易开启的复杂人生,他让她认清了只会垂涎遗产的两位儿子;而她,帮他找回心爱的浪子若尘,她也设法打开了风雨园中每人心中的结……
  • 花都超级医圣

    花都超级医圣

    【火爆新书,百万追读】左手惊天医术,右手绝世武道,且看山村少年纵横八方,一路走在人生之巅。
  • 肥女大变身

    肥女大变身

    柳依依意外身亡后成了古代体重二百五的肥婆。然而……喜欢看她笑话的人却发现这女人怎么越活越精彩啊……经商~一不小心成了首富减肥~一不小心成了第一美人谈恋爱~一不小心成了圣主夫人………………人前他是病弱可欺的紫国太子。人后他是冷血无情,心狠手辣对女人毫无兴趣的暗夜圣主。直到他遇到了柳依依……众手下一脸懵逼:这个温柔体贴的宠妻狂魔是他们的圣主大人吗?搞笑,宠文,双强,欢迎宝贝们入坑~
  • 术士迷踪

    术士迷踪

    这是一个关于术士的故事。也是一段关于一枚古老玉符的传奇……然而这一切,都要从明朝天启年间,造反兵败的白莲教徒被押解入京之后说起。逐渐揭开一个隐于千年背后、鲜为人知的诡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