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5500000006

第6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斡旋(1)

经济全球化进程始于二战,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席卷各个国家。当经济全球化浪潮袭来,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世界开始一寸寸被抹平。不过,正被抹平的世界并不太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时互相合作,一时出现对垒局面,让整个世界经济形势变得风云莫测。斡旋,就成了人们视线中一个高出镜率的词汇。

1.世界正一寸一寸被抹平

地球是椭圆形的,本该平坦无比,却因为一个个壁障阻隔了各个国家的自由来往。幸好,地球上人类的力量也是在不断膨胀的,哪里有障碍,人类就会去铲平它。时至今日,人类操控着经济铲土机,已经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各个国家不再因为一座座城墙、一道道壁垒而过着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的日子。这也预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孕育与降生。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变得越来越顺畅,不同种族的人都乐于将资源共享,在美国发生的经济变动,几分钟内就能传到世界各个角落。

所有的变革都会有代表性的事件发生,抹平世界、推行经济全球化也是如此,当世界经济铲土机高喊着推倒“经济阻碍之墙”时,本就摇摇欲坠的柏林墙便以摧枯拉朽之势倒塌。

之所以说柏林墙是阻碍经济之墙,是因为它的存在是为美苏两大军事力量而服务的,它开启了一个冷战时代。这个时代,东德和西德决不能通过柏林墙进入对方领地,极大地阻碍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的流通。而随着这道墙的倒塌,冷战时代宣告结束,大量的劳动力从东德涌向西德,东德也因此获得了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最终,统一的德国扩充了整个欧洲的经济实力,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欧美日三足鼎立的格局日渐成型。

在柏林墙被推倒的那一瞬间,站在世界经济前沿的大亨们就已经预测到了全世界的大多数围墙将会相继倒塌。因为那些墙,不仅阻碍了人们的视野和行动,还抑制着人们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的欲望。在欲望的引导下,在那些因经济一体化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国家的诱惑下,封闭的国家将再也无法忍受闭门造车、自给自足的生活。总之,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经济全球化的脚步。

经济全球化随着一座座阻挡之墙的倒下,一寸寸席卷整个地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身上,贴着三个闪亮的标签:信息科技革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外包。

信息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等经济大国,它的最典型业绩就是PC(个人电脑)以及Windows电脑操作系统的出现。当PC和Windows发展得足够成熟时,互联网开始大行其道。在互联网的世界,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被各国广泛应用,基于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互联网像一台看不见的铲土机一点点铲平沟通的障碍。另外,通讯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举个具体例子,从美国到英国的国际长途电话,从二战时期的每分钟上百美元下降到如今的每分钟几美元。

二战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就是并驾齐驱的两种经济模式。相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国家更倾向于自由贸易,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它们需要更多的交易伙伴来高价购买本国研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需要那些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帮助自己进行产品的加工和生产。由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贸易自由来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就业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自由贸易并不是公平的,但至少可以提高本国的整体经济水平。所以,自由贸易就成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让各国主动打破贸易保护的壁垒,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自由贸易催生了跨国公司的成长。位列全球500强的ABB公司总裁曾说:“我们公司四海为家,是多个国家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场协作。”此言非虚,因为ABB公司的总部设在瑞士,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的单位是美元,而生产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全世界各个地方。

生产外包指的是许多国际重要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能够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如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亚洲国家。在这个概念中,应该要注意的是“廉价劳动力”。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不会平白无故把生产的任务交给发展中国家,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节约成本,提高生产质量。这就好比是中国古代的富贵人家,不会自己种菜洗衣,而是交给廉价的贫困百姓去做。结果是,富人们只要花一点点钱就能穿到干净衣服,吃到新鲜蔬菜,而穷人们拿着富人给的微薄薪水养家糊口。

经济全球化后,真正的竞争开始了。国家要竞争,企业要竞争,个人之间也要竞争。世界各地的精英站在一点点被抹平界线的舞台上开始面对面地直接较量。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员工,面临的唯一结果就是被淘汰。

卢·格斯特纳接管IBM后,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员工脑中“铁饭碗”的概念,以雇佣关系取而代之。一位在IBM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说:“如今,公司会为员工提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员工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掌握各种技能,时刻向公司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胜任手上的工作的。如果不能证明,就只能走人。”

世界上原有的界线被抹平、经济全球化会将竞争机制推行到想要努力谋求发展的每一个企业。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想要过上更好的日子,就要去竞争。

和政治略有不同,在政治领域的世界,从来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而经济领域下的世界各国,一旦打破隔膜联系在一起,就无法再分开,就算决裂,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政治纷争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方得利一方受损,而经济全球化会开创世界各国多赢的局面。也就是说,每一个国家在付出的同时总是会有收获,不可能一直处于劣势局面。

2.经济全球化让发达国家占尽便宜

《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来,为了利益纷乱而去。可见,天下人都是趋利的。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主角,它们引导跨国公司完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因为趋利性,具有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自然尽可能地为自己谋求福利,并由此占尽了便宜。

占便宜是需要资本的,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这就是资本,如今,资本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科技是资本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此鼓励国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因为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高新科学以及信息技术并且拥有足够的财力以及人才,发达国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便占据了优势地位。发达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在本国大力发展更顶端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可以说,发达国家充分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没有科技支撑的发展中国家只能靠苦力和低端的工业赚钱。

墨西哥人将圣母瓜达鲁佩看做他们的守护神,十分敬重。然而,以低廉劳动成本闻名的墨西哥人,竟然将自己守护神的小雕像交给中国人制造。当中国工人将雕像制作完成后,出口商会不远万里,将其通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港口运到墨西哥。就算加上运输成本,中国人制造这些雕像的成本也比墨西哥本地工厂低。从中可以想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到怎样一个地步。

墨西哥中央银行行长在很早之前就说过,墨西哥正在悄然失去其毗邻美国市场的天然地理优势。自从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墨西哥对美国出口首次下降,这让他们从市场中获得的收益也跟着降低,他们正一步步地失去美国这个大市场。果不其然,2004年时,中国已经取代墨西哥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当发展中国家靠着低廉的劳动力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时,将金钱大把收入囊中的却是利用跨国公司的发达国家。在全世界排名前一百的跨国公司中,发达国家占据90%以上。发达国家作为母公司,会向国外的子公司进行技术转让。不过,它们转让的只是一部分技术,善于算计的它们,会始终将关键技术控制在自己也就是母公司手中。这样一来,发达国家既保证了母公司对技术的垄断地位,又通过向子公司出售技术和工艺获得了巨额收益。

可以说,发达国家利用跨国公司这一重要财力开拓者,对全球经济进行了联合和兼并,进一步发展高度集约型的经济,有效地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高科技还是跨国公司都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助力才能将威力发挥到极致。发达国家就是知悉这一点,才会花大力气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995年1月1日,WTO正式运行,它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宗旨之一就是大幅度削减或者取消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

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加入WTO,愿意削减以及取消关税,发达国家自然是高兴的。因为这样一来,它们可供选择的贸易伙伴多了,议价的权利也大了。它们可以趾高气昂地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购买原材料以及粮食等不需要什么科技含量的产品,就算这个国家不卖,别的国家也会卖,因为总有迫切需要钱的。

另外,发达国家大多集工业与高科技于一身,它们会把自己的高端产品以高价卖给落后国家。而无论哪个国家,想要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就必须从发达国家手中购买那些科技含量高、质量好的高价产品。

发达国家还打着提供就业机会的旗号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低能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就算明知道会破坏环境,影响国民健康,但为了赚钱,也不得不将工程揽过来。

厄瓜多尔前总统、著名学者马华德·维特这样评价经济全球化:这是一个不平等的、非对称性的进程。的确,全球化进程给发达国家带来的好处明显多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更多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个像资本家,一个像农民。农民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开始向工业化发展,而资本家在金钱和人才的支撑下,不断向科学技术的高尖端方向发展,以巩固自己财大气粗且说一不二的有钱人地位。

3.发展中国家在憋屈中赚钱

当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一个个被推倒,“无疆界市场”逐步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虽说不上是冰火两重天,却也处于两个极端。当发达国家赚得盆满钵满时,发展中国家却在不平等的竞争中艰难前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并不出众的生产力。公平地说,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如果半点好处都没有,发展中国家也不会推倒自家的关税壁垒。

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产业结构素质低下、经济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大国操纵等特点。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是拿不出像样的产品放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只有靠出口农牧渔业、原料加工、贱卖劳动力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等资源类产品来维持本国经济的增长。

但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良好的农牧业,就像印度。有人说印度是20世纪末最幸运的国家,因为它非常清楚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上并不占优势,所以它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并且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美国硅谷的软件公司里,随处可见毛发浓密、技术精湛、说一口流利英语并担任核心技术工程师一职的印度IT精英。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印度对科技的重视息息相关。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就在英、美、苏、德等国的援助下,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样板,兴办了5所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理工学院。这些学院以绝对低廉的费用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方面的高端人才。然而,当学有所成时,这些人才却纷纷流向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充实发达国家的人才库。

后来,美国企业开始将软件、芯片的设计工作转移到印度本土来做,也就是外包给印度。20世纪80年代末,印度就已经有能力自己设厂生产PC和服务器。美国通用公司CEO看中了印度人在软件方面的才能,便与印度高科技企业Wipro公司展开了合作。与此同时,美国其他很多企业也同印度厂商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合作模式。

追根究底,美印两国在科技方面的密切合作,是因为印度工程师的价格普遍较为便宜,这为美国企业节省了用人成本。

印度拥有令全世界钦佩的软件产品,经济水平却迟迟上不去,这跟印度人受教育的两极化发展有关。虽然印度学校的费用低廉到近乎免费,但是,却有将近30%的印度人是文盲。自独立以来,印度就很贫困,为了生存,家长不得不让刚刚十几岁的孩子辍学去打工赚钱,而这势必会影响印度总体的教育和经济的水平。

同类推荐
  •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策略。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并将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本书内容涉及:酒店概念、酒店管理基础、前厅服务管理方法、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践、餐饮服务与实践、康乐中心及其服务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理财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冠以“佛冈试验”的名字,但在“三农”领域,实际上是视通古今中外,深具发散性、对比性、深刻性。书中对佛冈以及他地新农村建设经验的提炼准确到位,不虚、不空、不牵强;对佛冈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剖析,不躲、不藏、不回避,既能高屋建瓴,又能脚踏实地。佛冈试验区在规划先行中实现政府有效引导、在产业发展中坚持以农为主、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财产权利、在基层治理中强调自治重心下移、在生态建设中凸显互动共治、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多方合力,书中都有涉及并且深入浅出地剖析,并对政企农联手、产业发展、土地流转、自治重心下移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一五”回眸:四川金融改革与发展》主要分为:综合篇、监管篇、经营篇、地方篇、大事记。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

    本书致力于从经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对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史作个详尽的梳理,以期通过这种研究,一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深化对经济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为在我国学界刚刚兴起的经济哲学研究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通过致力于经济学视域与哲学视域的辩证统一,来深化对哲学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若思千夙

    若思千夙

    公子的眼睛甚好看,没有风亦没有月,没有星星,也没有我!韩若思:“心悦君兮君不知!”独孤千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昔年后。韩若思:“要是有一天我死了,你怎么办?”独孤千夙:“若谁敢杀你,我让整个南越给你陪葬,我会把南越烧成平地,再在灰烬里建起一座宫殿,在里面独自生活,直到永远……”韩若思:“那真美好!不过,我跟你说过我说爱你吗?”独孤千夙:“说过,不过,你想说就说!”韩若思:“我爱你!”一句君无戏言,一句妾等千年……
  • 唐藩

    唐藩

    特种兵李安之在一次营救任务中与搭档一起被对方的迫击炮击中,醒来后穿越到了唐朝元和宪宗时期并被昌黎先生救起。适应过来的李安之决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中唐时期,尽自己的努力,恢复那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光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宣宗。
  • 主神的无限世界编辑器

    主神的无限世界编辑器

    以凡人之资,执掌神明之力,窥探众生念想,掌控命运轨迹。诸天万界于意念之中诞生,生灵经历着被随意修正的坎坷命途。一名最卑微的青年,承担着神明的力量,迈上独自一人孤独成长和救赎的旅途。(主神建设流,大概可能也许是吧.....轻笑,不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狩魔领主

    狩魔领主

    这是一个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故事。因沉溺游戏而疏远现实生活的宅男罗迪,是《裂土》中最具名气的游侠之一。然而一次穿越,却让他意外的进入了游戏世界,并回到了开服前两年这个微妙的历史节点上。覆灭的国家仍旧维系,心爱的女人尚未死于兽人的战火。亡灵的阴影还在边境徘徊,贵族们虚伪的面具还未摘下。在这一切尚未发生之际,罗迪发现自己所能做的,就是紧握手中弓与箭,望着尚未因灾难而分崩离析的土地,走上注定成为史诗的征途…
  •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做事先做人(工作励志版)

    人一生做的最多的就是工作,工作给人的也应是最多……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认为自己属于哪种人?你在为谁工作?为什么不从小事做起?你将优秀藏在了哪里?是什么阻碍了你的发展?你是否只做了上司吩咐你做的事?有人可以限制你吗? 这些关于完美职业理念的经典问题,有些人刚开始工作就明白了,于是,他们从中体会到了成功,使自己变得富有;而有些人工作一辈子也没弄明白,于是,他们始终与平庸为伍,精神和物质也永远贫乏。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尼尔·卡尼曼说:“社会赞许工作。”我们应该让工作赞许我们的人生!
  • 林霏初开

    林霏初开

    这本书有关的是几个主角成长的故事,包含了我对修仙,爱情,善恶等方面的一些思考。和那些爽文,甜宠文有区别。但是这里面确实有甜宠,虐恋,成长等元素。可以知道有人看的话,我就会很高兴的。
  • 至尊儒圣

    至尊儒圣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是不可轻视的。当读书人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就更加的让人窒息。字若泰山,文有万钧,千古名篇,皆可镇压一个时代。然,此时,圣人力竭。远古沉睡的大妖,大魔,纷纷苏醒,欲与天比高。白山镇上,少年江星,受尽千番苦难之后强势崛起。万魔群妖之间,掀起一场惊动万古的浪潮。
  • 上神来到

    上神来到

    她是21世纪的嗜血杀手,医毒双绝,绝色倾城,冷艳无双,亦是千年前的天族尊主,一朝因意外,穿越变成了五岁小孩,且又失忆了,被魔族太子殿下捡了回去。他是魔界少主,魔族的太子,容颜无双,行事任性,嚣张恣睢,但自他遇见了她,在她面前,所有的锋芒和脾气都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收敛。待她亭亭玉立之时,他也慢慢明白了他对她的感情,而她也懂了……但面对种族的殊异,记忆恢复的她又会作出怎样的决定?(1v1,身心干净,甜文哦~)(前期萌娃)(对外冷漠对内暴躁又霸道的女杀手vs对外纨绔毒舌对内幼稚怂包的妻管严太子爷)
  • 巫师之无尽巅峰

    巫师之无尽巅峰

    无尽世界,无限神秘,无垠宽广,亿万种族,文明林立。每一个族群都只是黑暗森林中的一员,要么消灭别人,要么灭亡自己……在无尽世界的某一处时空,巫师文明遭遇深渊文明,巫师文明败亡……林恩作为巫师世界的文明火种之一,凭借一串神秘的坐标,来到了这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地球!一切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