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200000008

第8章 坚持——扛着吉利的牌子走下去(1)

做强做大不是“迷梦”

当一个人的梦想足够远大,现实是否有嘲笑他(她)的权利?

当李书福提出“让全世界都跑上吉利车”、“产销200万辆目标”时,全世界都以为他疯了,以为他在做迷梦。的确,中国有不少企业做过迷梦,然而,迷梦终究是昙花一现的空想主义,会被现实击得粉碎。很多民营企业家期望跻身世界500强,把“500强”当做一个深邃的论题,尤其是在企业风华正茂之时。然而,真正跻身“世界500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却少得可怜。在这些企业家那里,“500强”终究是一场迷梦。

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远大梦想都是迷梦。这就需要企业家设定的远大梦想必须切合实际,不好高骛远,并能脚踏实地去践行。为了使远大梦想不成为迷梦,企业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除了要有长远目标外,还需要制定短期目标,切不可做以速度规模制胜的信徒。

吉利集团20周年庆典上,李书福内心百感交集,那个原先不起眼的小汽车厂居然在不到10年的极火淬炼下,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并且以一种蓬勃发展之势夺人眼球,走进百姓人家,进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6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李书福着力打造的吉利品牌已经拥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从一开始强调单一产品特性,依靠价格战打开市场的吉利豪情,到倡导时尚与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吉利美日、吉利美人豹,再到能够体现吉利自主研发能力的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从中可以看出李书福对汽车发展战略的转移,他已经由对低端市场的青睐逐步转向对中高档汽车的追求。到2006年为止,吉利汽车的出口量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已经居于第二位。

从1997年开始进入汽车领域,李书福就扛起了吉利这杆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他坚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这一理念,在造车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吉利汽车采取从低端经济型轿车起步的战略,冲破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重重壁垒,如石缝中的野草一般,生出嫩芽,并不断发展壮大。

吉利汽车2004年1—10月份的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这一年在国外的销售占总销售比例只有1/10,这距离2015年产销达200万辆,其中有2/3的汽车出口的计划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李书福在这个数据面前没有丝毫的泄气,他善于安慰自己,也相信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他的自信和偏执来自于以往的经验,以及这么多年吉利用自己的实力所创造的成果:吉利汽车现在在练内功,这些年的造车实践表明,吉利汽车对于未来已经具有足够的信心,六年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吉利汽车会有今天。

吉利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如今,吉利汽车已经走上国际舞台,在举世瞩目的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上,与世界各路汽车高手同台竞技,中国民族自主品牌、中国味十足的一款款轿车闪亮登场,向世界展示出吉利这个后起之秀的实力。同时,也向世界发出自豪之声: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出世!

现在的吉利,已经不是原先那个生产设备简陋、需要模仿别人的小个子企业,它已经成长起来,开始跨出国门,并设立了一个远大的梦想——让吉利轿车跑遍全世界。此时,李书福所追寻的梦想已经不仅仅是汽车业的巨额利润,激励和催促他将吉利的牌子扛下去的还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案例1200万辆目标背后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设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企业在追求其宗旨的过程中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这些预期的结果是明确的、具体的并可测量的,企业要想成功地完成使命或任务,就必须实现这些结果。短期目标,是指企业管理者为达到长期目标而做出的绩效目标,时间跨度往往不超过一年;短期目标需要建立在对企业长期目标的深入评估上,根据评估结果排列各项目标的轻重缓急次序及确定需要优先考虑的领域,从而达到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的目的。同时,长、短期目标需要随企业的进展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

吉利集团20周年庆典盛宴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为吉利做了一个十年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2/3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2.5%。在他看来,20万辆汽车只能算是一个工厂的规模,只有200万辆才是一个汽车公司的规模。计划实现年产200万辆汽车这一远大目标,其实早在2002年吉利总部搬迁到杭州时,就已经开始谋划制定了。

2002年7月,李书福为吉利设计了代号为骏马、猎豹和雄狮的三部曲规划:2005年吉利轿车产销量要达到30万辆,2010年产销量达到100万辆,2015年产销量达到200万辆。也就是说,吉利到2015年将成为一个年产量达到200万辆的国际化大汽车公司。

三部曲规划和十年规划异曲同工,不过三部曲规划是长、短期目标的结合。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需要把长远规划细分成多个短期规划,一步步推进,做到稳扎稳打。尽管吉利把200万辆目标分成三步实现,但是在旁人看来仍显得不切实际。制订三部曲规划时,吉利汽车取得生产资格证还不满一年,刚步入正轨就预计2015年实现年产200万辆的目标,很多人觉得李书福不自量力,甚至冠以他“疯子”等称号。但是他的目标和计划没有因为这些言论而动摇,20周年庆典上200万辆目标的重申,就是力证。

李书福认为,200万辆目标并非信口开河,这一目标具有深厚理论根据。在吉利一次内部会议上,他告诫同僚:“从世界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年销售200万辆是一个汽车公司的生存底线。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不会例外。吉利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否则,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他通过对世界汽车工业史的研究发现,1990年末期,出现了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这两家国际著名汽车业巨头的合并事件,最后生存下来的基本上是年产量在200万辆以上的公司。因此,李书福做出“200万辆是汽车公司生命线”的判断,并且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次重新整合的命运。为了生存,吉利必须进入“200万辆俱乐部”。

但是事实并非尽如人愿,吉利的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或者说,李书福的200万辆目标就当时吉利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来说,实现起来确实很困难。

对企业而言,长期目标必须有助于任务的完成,需要做到清晰无误、简明扼要;如果有必要,还需做到定量化,且足够详尽,以便企业成员都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同时,目标应当是动态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目标也需被重新评价。吉利2015年的200万辆目标能否达到,当时业界人士及吉利员工大多数持怀疑态度。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吉利共销售各类轿车将近15万辆,这个数字仅仅达到当年计划量的一半。但是,李书福仍然没有放弃这一目标,依然为此做着积极的准备,并根据需要对吉利的政策进行了一些动态调整。

其中,产品结构调整是李书福实现未来战略的重要利刃。2003年年底上市的吉利美人豹,为吉利产品结构调整拉开了序幕。自2005年起,吉利在这方面的调整明显加快了速度,先后推出配备1.3L、1.5L、1.6L发动机的吉利自由舰,以及旗下上海华普生产的排量为1.8L的海域305等中档车型。

2005年9月13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吉利集团推出的5款新车型基本代表着吉利未来的产品格局,一次性颠覆了人们对吉利一贯经营低档型轿车的印象。

同年10月20日,吉利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在杭州西博会车展上就吉利的十年规划作了初步说明,他从产品结构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人们描述了吉利进军年产200万辆目标的“路线图”:吉利不会永远只做低端的经济型轿车。我们的中档车、高档车以及特色车正在陆续推出,在吉利未来的产品结构中,中档车、高档车、特色车将占有40%~50%的比例。这是吉利集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详尽地向外界公布产品结构的比例。

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从低档车型向中高档车型转换,这被外界看做李书福是“盲目自信”的又一例证。但同时也被李书福用作实现吉利200万辆销售目标的坚实后盾。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吉利员工外,外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书福已经开始深入县级市,在这些地区大规模铺设销售网点,并计划用5年的时间覆盖70%的县级城市。同时,为了提升品牌,摆脱人们对吉利为低端产品的固有认识,在这些新开辟的市场上吉利不会销售如豪情、美日等老款低端车型,而是以新款车型为主,以便在首次购车的用户中为吉利树立一个高端品牌的形象。

2015年要实现产销200万辆,产品结构不仅要转型,同时开拓海外市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5年5月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和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项目正式签约。吉利汽车计划2006年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和3万辆成套散件,在马来西亚建厂除了能满足吉利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外,更为重要的是,吉利汽车将有望进军整个东盟市场。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吉利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出现了一些变化,由于马来西亚搞贸易保护和不正当竞争,单方面否定了合同,这一做法明显违反了合同的精神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面对在马来西亚建厂的风波,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和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这样的困难和问题就改变整个大的目标。认定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总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马来西亚这件事情虽然对我们整个国际化进程有一点影响,但是不会改变我们整个大局,退一万步讲,就是马来西亚这个事情不成,我们还可以到东南亚其他国家,不是说非去马来西亚不可……”

在马来西亚建厂关系到中马两个国家的形象问题,李书福认为马来西亚应该秉承真诚合作的精神,尊重两个公司所付出的努力和合同的严肃性。他坚信问题可以解决,通过沟通、协调,以及向商务部和全国人大反映、汇报、请示,寻找解决的办法。

2005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纪念,那就是6月2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签署在香港合作开发新型轿车体系并带动有关零部件开发项目的合作备忘录。这也为实现200万辆的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要实现200万辆的目标,除了产品结构需要转型和开拓海外市场外,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增强。200万辆的规模至少需要20万员工,这么多员工的吃、住在哪里?如何吸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人才到吉利来?这是李书福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路桥、临海、宁波、上海这些生产基地最多只能生产10万辆汽车,而且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高,将很难实现容纳20万人、生产200万辆的目标。对于人才,吉利目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方面自己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建好平台,吸引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加盟。

一贯特立独行、善于一鸣惊人的李书福,继马来西亚建厂,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开发新车,再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这一桩桩重大举措之后,又有一个大手笔。2006年,吉利连出重手,在甘肃兰州、湖南湘潭各设立一个生产基地,并规划两地均为年产10万辆,与吉利实现“产品同步开发、同步生产、同步销售”。这是为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迈出的坚实一步。

兰州和湘潭这两个基地和李书福以前在东部地区建立的汽车生产基地不一样,这两个基地是他主动规划的。李书福认为,这样全新的、没有丝毫固有观念和格局羁绊的生产基地,才能自由地对新增产品进行规划布局,建成他理想中的吉利。吉利的优势在于多个生产基地一起运行,这样比集中滚动一个庞大的企业要简单很多。

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这一年吉利全球销量近80万辆,虽然这个数字离李书福既定的100万辆还差20万辆,但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了。

为了实现2015年200万辆的全球销售目标,李书福曾向外界公布,吉利已经规划好了5大技术平台和15个产品平台的40款车型。只要这些车型每款每年能够实现5万辆以上的销售额,吉利在2015年实现200万辆的年销售量将无担忧。对此,我们唯有祝福。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
  •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作者选取中国历史上数位“狂士”,为他们立传。绝非赞赏他们那种孤芳自赏,清高自许,狂妄自大的性格,惊世骇俗的言论,纵情任性的行为,而是取其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临患难而不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人生的真谛,即使被罢黜,遭贬谪,下牢狱,上刑场,都能视若无睹,处之泰然,在穷苦和颠沛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灵魂。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蒙哥马利传

    蒙哥马利传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其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是军校出身,19岁时被派往当时被英国殖民化统治的印度任职,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冷静机智,当印度发生起义时,罗伯特凭借沉着的心理素质和巧妙的智慧很快就平息了事端,这让英国国会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直至罗伯特·蒙哥马利以爵士爵位返回英国为止。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热门推荐
  • 铠甲勇士之战歌

    铠甲勇士之战歌

    明界,是每一个勇士向往的地方,如果得到了认可,就可以获得铠甲认可的力量,战歌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 墨爷的小傲娇

    墨爷的小傲娇

    当无情遇上有情,当冰山撞上另外一座冰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初次见面冷漠无情美少年救起满身狼狈的俊美学长,当冷漠少年空降圣樱,挑战四大校草的地位成为第五位校草时,再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校长居然前来迎接转校生,究竟这是何方神圣?画面一转,传闻中的冷面阎王居然对着转校生满目柔情的笑,且看四大男神如何融化冰封的心.........
  • 异明1561

    异明1561

    嘉靖四十年秋,异变悄然而生……【一号书友群88494583(已满);二号群755248000】
  • 天帝降临

    天帝降临

    人终难逃一死。但世人皆喜生恶死,又多有地狱苦难、神仙逍遥之说,令人更是向往得道成仙、长生不死。只是,仙就可以长生吗?也许只是多活些岁月而已。即使拥有百万之寿,千万岁月,也终究难逃一死。。。最强阳魄、极致阴魄、五行尊魄,万仙灵魂、远古神魂、天外之魂,拥有如此完美的三魂七魄,应天命降临人世的云帆,又能否为世人改写亿万年都无法逃脱的命运,挣脱生死的牢笼、冲破‘天’的束缚?
  •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

    《征服格拉纳达》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一部重要著作。从“征服”二字,读者不难知道这是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而这场战争,是不能、也不应该忘记的,它像世界上其他的重大战争一样,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进程。了解它们,对于我们今天和今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有益的作用。这便是历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当然这个意义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分析。而欧文写的这段战争历史,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给读者的,这就使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有了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从而使这场战争的历史为更多人所熟悉。加之欧文又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讲故事的能手,因此《征服格拉纳达》便更显示出了文学的光彩和魅力。
  • 三世追夫之路

    三世追夫之路

    水仙,一个修行三千年的花妖,一次下凡历练遇上了人身中的克星。云尘,五星七曜晨星君下凡历练时,成为云家公子。在去未央城寻找萧神医为母亲治病时,却遇上了一位灾星。慕修寒,妖界的二皇子,逃婚来到凡间,却不想遇上天劫被劈回原型沦落猎人手中,遇上人身中的霸道女。元宵节她与他第一次相遇时就注定了未来艰辛的道路。第一次,水仙被伤的遍体鳞伤。第二次,被伤的魂飞魄散只留一魂魄。第三次,。。。
  • 夫妻系统之与四爷过招的日子

    夫妻系统之与四爷过招的日子

    以为自己死了,结果被送去清朝,要她完成任务就能继续活下去。嗯不能改历史,只能旁观?好吧还要等二十多年才能回去,那就慢慢的熬吧。去,这冰块脸,谁要谁拿去,怎么还跟着?咦,系统更新了?这次任务是要打造一个新的四爷?好吧,且看我磨刀霍霍。四爷接招,那里跑!关于夫妻系统的起源可以看《快穿:还给我种田的日子》,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加入夫妻系统之与四爷过招的日子,群聊号码:822875821
  • 肖战之此生最爱茶酒

    肖战之此生最爱茶酒

    影帝男友加霸总哥哥,苏茶玖简直是女生们最羡慕却不恨的人,肤白貌美大长腿,谁不爱?可奈何小人暗算,绝症失忆等狗血剧情加身,一朝归来,苏酒简直头疼,论男友太粘人怎么办?在线等急!而当红影帝肖战,那个爱岗敬业的肖战,居然不爱工作了!!!肖战:有媳妇要什么工作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