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00000043

第43章 幸福经济学(5)

到了川菜馆,朋友点了几份素菜,而你点的是高热量的蘑菇炖小鸡。朋友正在减肥,不想吃高热量的食物,素菜是他最佳的选择。你却因为整天熬夜,身体疲惫,想补充一些营养,因此对荤菜情有独钟。在点菜的问题上,朋友心中的标尺是低热量,你心中的标尺是高营养。

人们在作一个选择时,先要有成本和收益的概念。一旦这个标尺建立,就可以很明确地判断我们选择的答案是好或不好、对或不对,而标尺判断的实际过程,是将你心中的想法一一拿出来比对被选择的答案。比如你会考虑自己胆固醇太高,太油腻对健康不利。天气太热,湘菜大多又辣又烫,会不会吃得满身大汗?附近有哪几家湘菜馆?距离会不会太远?今天是周末假期,路上到处都是车子,到了餐馆有没有位子……你会对应所有的需要逐一去比较、判断。

当然,考虑因素的多寡因人而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注重菜色及气氛,所以拼了老命也要去高级一点的餐厅,其他距离、健康、时间成本、交通等因素就不会那么在意;有些人天生比较精打细算,一旦评估了所有的因素,可能就推翻出去吃的决定,改成在家将就算了。

每个人的判断标尺不一样,很难说谁的选择一定是对的、十全十美的。所谓“海畔有逐臭之夫”,个人品味及需求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共同的标尺。

有些人常在作决定前犹豫不定,就是因为心中拥有好几把“标尺”,“想吃蛋糕又怕身体太胖,不吃蛋糕又不甘心”;“星期六下午想去看电影,又想和朋友去爬山,也想和女朋友去跳舞,又想……”类似这种矛盾,相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

事实上,不管心中的标尺有几把,价值标准差异有多大,每个人在作判断型模式的思考时,方法和理论其实都大同小异,只是有些人反复在更换自己的“标尺”罢了。不管我们有多少把“标尺”,多少选择,最后还是只能有一个决定。

因此,了解了自己在作判断时的“标尺”,并进行统一,有助于我们更快地下决定,不会在犹豫中浪费时间,伤透脑筋。

虽然,我们心中的这把标尺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打造出来的,但是这把标尺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甚至和现实背道而驰。所谓的现实逻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事实及定律,像是酗酒和抽烟对身体不好却有无数烟民与酒鬼乐此不疲;违法犯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却不乏以身试法者等。

有时候,作决定时,除了自己是阻碍自我效益原则的因素外,外在的客观因素也是一大障碍。例如一个人下决定时所依据的标尺,用别人的。这种做法等于是放弃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所作出的决定,不见得是符合自身效益的。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当事人在作决定时,可能以别人、父母亲友、社会或道德的标尺来作为判断依据,如此情况下所作的决定,很难是好的,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也很令人怀疑。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效益点在哪里。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形是高考后的选填志愿,本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应该是由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决定的,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却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因素影响而作出错误的选择。常常听到大学生因为兴趣不合所以念得很辛苦的例子,适应力强的会继续念下去,也有人幸运地念出兴趣来了,但更多的人浪费了宝贵的光阴。

如果当初能够以自己的兴趣为标尺,或许可以少走些冤枉路。与其花时间去适应没兴趣或不擅长的事物,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收获必定会更多,心情也会更开朗。

我们再来看“比较”选择法。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如果问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跟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有的人会说,幸福就是能周游世界;还有的人会说,幸福是天天睡懒觉;一个乞丐会说,幸福就是能吃到山珍海味;一个赌徒会说,幸福是整天都打麻将;一个游戏迷会说,幸福是自由自在地玩电子游戏……

但这些回答正确么?

如果我们有机会到幼儿园去问小朋友:“什么东西最好吃?”很多小朋友会回答:“巧克力。”如果我们拿来很多巧克力,让小朋友们吃个够,再接着问:“什么东西最好吃?”这时候小朋友们肯定不会说是巧克力,回答可能是水、瓜子或者其他东西。可见“什么最好吃”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最好吃的东西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再问类似的问题:什么最好听?什么最好看?什么最好玩……这些问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在鲁迅的小说《社戏》中,描述过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看京戏的故事。在舞台上,演员们不停地翻跟头,刚开始时小朋友们都觉得很精彩,但是看的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可见,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间一长都难以继续。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再好玩的游戏,玩久了也会厌;哪怕是休息,保持某种姿势时间太长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最大满足,就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变换。不但要睡觉、吃饭,还要看电视、听音乐、旅游等等。总之,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为了满足欲望,实现幸福,就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分配,要在不同的活动中进行选择。所以最好的选择来自理性的比较。

首先你运用“排除法”,但还是无法作最后的决定,像是到最后,选来选去,排除A也不是,排除B也不是,难以选择。这时候,你可以运用最后的绝招——“比较法”。

方法很简单,你只要拿出一张纸,把两个要选择的选项分别写在两边,然后各自在这两个选择的底下,列出它们的优缺点。等你列好之后,该选择哪一项,通常便可以一目了然了。

国内某著名大学的一名女生在不久前跳楼自杀,据称在其自杀前,也曾用比较法为自己的“活着”还是“死去”作了一番选择。她生前在网上发帖子说:我在“死去”的下面写了许多好处,而在“活着”的下面却一片空白。于是,她选择了纵身跃出窗台。

众多天之骄子的自杀,引起了许多人对当今教育的反思。这些天之骄子在生死的十字路口,用生与死各自的好处进行了比较再作决断,可谓有一定的理性,此为“得”。但其“失”之处在于比较的不客观。死真的能一了百了吗?活着真的没有欢乐与希望吗?事实上,活着一切皆有可能。

造成上面这位女生的悲剧,不在于其运用了“比较法”,而在于其运用“比较法”时未能做到客观公正的评判与比较,结果也就谬以千里。因此,人们在运用“比较法”作选择时,一定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比较备选答案,不要预设立场,钻入错误选择的死胡同。

同类推荐
  •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7年已经十个年头了。本书汇集了作者1999~2017年关于金融危机的主要研究成果。近20年间,作者对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过一些重要预判,如在2000年前成功预言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和后来爆发的美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曾经预言它的发生。
  •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

    《市场与政府》收录了张维迎三十余年来的重要文章和演讲33篇,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8年金融危机,张维迎一直活跃在中国改革的最前沿,他的许多观点后来被证明具有极强的预见性,本书精选的文章,几乎囊括了张维迎教授所有对中国改革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观点,他对市场经济的坚持、对主流经济学的思考和对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稳定的建议,都在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本书是了解张维迎学术思想、理解宏观经济脉络、认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权威文本。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于市场体系自身包含着反市场的力量—政府。这是一种“异化”。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面对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怎样使各区域集体发展、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取得竞争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地方税收工作实践与探索

    地方税收工作实践与探索

    本书收录张玉文同志2000年至2011年在省地税任职期间,关于地方税收工作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等共30余篇。这些文稿反映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既统一又分离的混合式税制,以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统一税制期间,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税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措施的形成过程中,辽宁地税事业发展的历程。本书对于研究这一时期辽宁地税工作的科学规律,总结辽宁地税工作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做好各项地方税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热门推荐
  • 一世红妆月孟牵

    一世红妆月孟牵

    神界,“月老上仙,您替这世上的有情人牵过这么多红线,那您的红线那头可有意中人吗?”月爔看着远方的云,风起云涌之间,仿佛出现了一位少女的倩影,墨色的长发随风而起,素净的裙角平添了几分悲戚。“姻缘那东西,本君不需要。”冥界,“冥王怎么今日得了空来看老身?”“他们都说孟婆面恶心冷,孤很好奇,几百年您来抹去了那么多痴男怨女的故事,您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阿孟放下手里的汤勺,望向了忘川河,河畔绵延数里的彼岸花丛里,隐约出现一位少年的身影,苍白似雪的长发无风而起,一袭红衣却染上了数分寂寥。“老身,并没有那种故事。”月老×孟婆cp,灵感来自音乐【画舫烟中浅】网易云音乐热评。谨以此文纪念一颗爱古言的心。
  •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大卫·考坡菲(套装上下册)》长达八十余万言的长篇巨著以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大卫·考坡菲为中心,通过书中各色人等的日常起居、求学谋生、交友恋爱、游历著述,极力表现了作者一生倡导的人道主义观点,同时也刻画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温柔、聪慧的理想化女性爱格妮,乖张怪僻的特洛乌小姐,朴实仁慈的坡勾提兄妹……在狄更斯的所有作品中,《大卫·考坡菲》涵盖了最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内容,展现了最为复杂严密的故事结构,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北极的春天

    北极的春天

    《北极的春天》是许仙近年来创作的80篇微型小说的合集。按内容分为五辑。第一辑为头一定干净;第二辑为上帝难做人;第三辑为北极的春天;第四辑为枷锁的歌手;第五辑为情人节礼物。80篇微型小说,内容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带给读者一个色彩斑斓的小说世界。
  • 她是本王心尖宝

    她是本王心尖宝

    有美一人,见之不忘。见之不忘,便思之如狂。思之如狂的路上,管他阳谋阴谋,谋到美人就是好谋。只是,亲妈你咋回事?儿砸好不容易成个亲,你还附送一套《happyending修炼手册》?里面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好歹我能文能武,可甜可盐,后期也能只手遮天,能不能给点面子???“江小七?”“哎,娘子。”(怼怼·秒怂·江)“你刚刚说谁呢?”“说…说我自己。”(逐渐小声)文艺版:你来或者不来,我都会踏过山水人间去寻你。你只要记得,等我就好。
  • 冷妃狂妄:双面王爷请接招

    冷妃狂妄:双面王爷请接招

    下旨赐婚,实为逼婚。所谓殿下,不过人渣。一朝出嫁,任她恣意。从此,家族与她无关。哦?她轻狂邪魅?眼瞎么?她明明这么三从四德!喔?她肆意妄为?凑!没听见皇上都夸她恭顺贤淑么?啥?她冷漠无情?你过来!我戳瞎你!我外表那么温雅可人,你看不见是吧?还想让她怎么样?她已经被《女诫》荼毒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美女子了好么?以上说法,纯属她白日做梦!三从四德、恭顺贤淑、温雅可人是不可能和她搭边的……哦?他妖孽?他明明再正经不过!喔?他温柔?那么,那个冷酷无情的男子是他的双生么?啥?他善良?是谁用他的容颜演绎了杀人如麻的真谛?太可恶了!这样假扮他的人一定要斩首示众!
  • 美白养颜食谱

    美白养颜食谱

    食物是女性最好的美容保健师,吃对了食物,由内而外全面调养,凝脂般的白嫩肌肤指日可待。
  • 佛说十二品生死经

    佛说十二品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