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0600000003

第3章 刘瑜: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自己(1)

刘瑜档案: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2011年回清华大学任教。著有《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

认识刘瑜是从她的《民主的细节》开始。在一次做客某门户网站时,该网站让我给读者荐书,我不假思索就写下了这本书的名字,然后附上一句话:从小处了解大民主。

似乎从这本书开始,刘瑜的名气在国内一日千里,扶摇直上。

一开始,我把她当成了苏珊·桑塔格式的女人。美国的苏珊·桑塔格拥有一大堆桂冠,比如“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是很有力量的一位女性。不过,刘瑜却说自己不认识她,而且也做不成她。刘瑜说自己其实是一个随和的女性,甚至有时随和得没有了自己的原则。做事认真,但不较真。

有人就说,读刘瑜的文章,发现女人看政治,没有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理想化的东西,却像管老公一样对政府,双手插腰,说:“上个月你钱花哪去啦?你这个没良心的坏东西!”——这种比喻很让人乐不可支。在刘瑜眼里,这样的质询其实就是民主的体现。事实上,民主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劳什。也不是什么抽象概念。它具体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当中。而我们每个人,对公共生活或者说对权利的来源,以及权利如何使用这些问题的关心,也是一种比较本能的事情。

说到底,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不得不承认,在这样一个不鼓励女性关心公共事务的大环境里,而且在众多70后女性更喜欢个人叙事偏好“私”话语的背景下,突然有这么一位跳了出来,关心政治提倡民主,有那么点突兀,但也将她给凸显了出来。于是远在英国剑桥教书的她,就这么出口转内销似的,在中国红了。

红了后的刘瑜,干脆选择了回国。她说自己是研究社会和政治学的,时逢大转型的中国,要比英国热闹多了,还恰恰能提供多种研究样本。这也给了我和她对话的方便。从互联网上的电子邮件联系,直到某一晚在北京著名的万圣书园的咖啡吧,笔谈加面对,我们来来回回了多次,终于把这个对话给搞定了。

而万圣书园附近的清华大学,则是她人生以及事业的新落脚点。

我回清华就是回来过一种在我看来更舒服的生活而已王千马: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你,很高兴。但我还是奇怪,你干嘛要从英国跑回来?!

刘瑜:从英国跑回来其实是很个人的选择,我觉得在那边太闷了,太孤单寂寞,我觉得国内热闹一点,朋友也多一点,而且真正从事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回国也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我从事的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的研究,回来的话,离现场更近一点,离你所关注的问题的现场更近一点,像中国当下的这种变迁什么的。所以我有时候跟朋友开玩笑说,在国内我去参加一个饭局都是做一次田野调查那种感觉,所以无论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事业的角度,对我来说回国都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选择。

王千马:但你有没有想过,剑桥在名气以及实力上毕竟要比国内高校的好。而且你也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还是挺讨人嫌的。反正我知道,在清华或者北大读书的学生,都喜欢往国外跑。国际化么。现在你倒好,反而回来了。你不怕自己到时被同化么?

刘瑜:没有,因为是这样的,我觉得现在是一个所谓的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说我生活在15年前,回国肯定会犹豫,因为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发达,你想接触到英文的最新的期刊,英文的最新的研究,都会相对困难一点。但现在来说,这些就变得非常的简单。何况在北京这个地方,国外很多学者到中国来,我还是会经常接触。另外,说实话,在清华这个平台上,我到国外去访学、开会都很容易——所以从学术上来讲,无论是从信息的获得,对最前沿研究的了解,还是从学术交流来说,回国不回国区别不是那么大,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至于你认为国内外的教育制度很不一样,而且国内的教育制度经常被人诟病,这也是客观现实。但是,像我在清华,至少到目前为止我知道,基本上我想开什么课我就可以开什么课,比如说我要开一个课名叫民主或者叫民主化,这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我要怎么讲,只要我不往最刺激的那个方向讲,大体来说都可以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了所谓的被同化,我觉得你不要去怪这个制度,肯定你自己不够坚定。

王千马:你这种说法让我有些惊讶。清华虽然在梅贻琪时代有教授治校的好传统,但后来随着清华的院系改革,以及文革时的撤并,它的一些好传统似乎都被推翻了。没想到现在清华还会给你们这些做老师的这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会对你是特殊优待吧?

刘瑜:没有,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们系同事今年开了一个课叫“民主与当代政治生活”,一听这个题目就有点敏感。还有一个同志开宪法政治学,同样听起来就有点敏感。其次,你上课的时候,保守一点讲可以,往敏感的方向讲也可以。我的意思是,当下的制度,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点弹性都没有。

王千马:谈到你的回国,不是我一个人好奇,事实上,网络上也有很多人说,你回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太早了,这让人想起了当年的王小波……这话感觉很悲壮。

刘瑜:没有任何悲壮感,而且我回国,也不知道什么叫早什么叫晚,在这件事情上我不太在意别人怎么说,只需要对自己的感受负责就可以了。另外,我回来也不是为了做一个什么大英雄,也不是要回国来改天换地,我就是回来过一种在我看来更舒服的生活而已。我觉得只有特别特别把自己当回事的人,才会在那计算自己什么时候回来的最佳时机,给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什么的。

我们关心民主,本质是关心自己

王千马:不管怎样,还是欢迎你回来的。说说刚才我进来这家书店时,在销售榜单上也看到了几种与民主话题的新书。记得有本是叫《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一时卡壳忘记是谁写的了。

刘瑜:蔡定剑,好像是。

王千马:总而言之,我发现民主这两字似乎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兴奋点,大家都在说它。而且,从你那本《民主的细节》走红也可以看出,“民主”的氛围在国内逐渐浓郁,而它本身,已经从庙堂之高走向了江湖之远的公共话题,同时,它也不再是某种政治上的禁忌。我想,如果没有国内精英群体或知识分子对民主的欢迎与追捧,大家也许不会关注《民主的细节》这本书的存在。而你的走红,也是顺应了时势。不知道我这样说,会不会让你不开心?!

刘瑜:我觉得可能是,好像我以前在接受别的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了,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现在还比较受到认同,还比较畅销,就是因为我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写了一本正确的书,所谓的时势,所谓的大背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王千马:我知道这本书其实是一些专栏的合集,当初你在写这些专栏时,有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有这么大的轰动。

刘瑜:没有,我写的时候,都没有想到以后一定会出书,能不能出书在当时不是我能把握的,而且也没有特别明晰的想法,不过当时写得比较系统。我也想把我在美国观察到的那些所谓的民主的细节,给写出来,而且想尽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主题。但是,这个东西最后出书,以及书卖得好基本上不是计划的。

王千马:说起民主,总能让人想起9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在这次运动当中,生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这差不多也是民主这个字眼,第一次比较正式地走进了国人的世俗生活当中。后来,有人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曾撰文说,“按照李泽厚先生的理解,五四运动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90年里,头30年是救亡;中间30年应该是启蒙,但结果是蒙昧,赛先生变成臭老九,德先生带上了红袖标;最近这30年,赛先生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德先生呢,终于成了‘好东西’,写进了许多国策文件。”——你又是如何看待这90多年来,“德先生”在中国的遭遇的——也就是前面所说,从庙堂之高走向了江湖之远的?!

刘瑜:我觉得这是挺自然的,我觉得人对公共生活或者说对权利的来源,以及权利如何使用这个问题的关心,是一种比较本能的事情。我就爱举这些例子,比如说你在一个小区生活,物业公司突然告诉你说这个物业费今年从五千涨成一万了,我觉得是人都会很自然去问为什么,会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钱会怎么花……从更小的方面来讲,比如说在一个家庭,今年的收入只有不到十万,那这个钱是用来买电脑呢,还是给孩子的教育存钱呢,或者出国旅行一趟呢……这些也是本能的关心。为什么我会拿家庭来举例,因为家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集体生活。这样一来,我们生活中小到那么小的集体,大到一个社区,再大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它们中的公共事务,谁有发言权,公共政策该怎么制订怎么执行,我觉得我们作为这些公共生活中的一部分,关心这些问题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而以前可能往往被很多权利的垄断者遮蔽了。不过,说是全球化也好,还是经济的发展也好,遮蔽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人们对自己的权利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所以关心这些问题不仅很自然,而且还更有条件。

王千马:就像我刚参加某百科网站的一次活动,从互联网谈到微博,大家都说好。为什么这些精英分子会觉得微博是好东西?因为它对当下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现实有黏度,很多东西以前大家都没法去关注或推广,但现在有这样一个平台,让很多事情清清楚楚摆在你的面前了。所以,就像你刚才说的,遮蔽的确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很多被权利遮蔽的东西也逐渐地凸显出来……刘瑜:在我看来,人关心民主这个话题,本质上是关心自己,因为公共生活在以各种方式来影响你自己的生活。但是我觉得以前我们被灌输的各种概念,经常是告诉我们政治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是一种权力精英的斗争,是一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的东西,所以人们才会觉得关心民主好像是一个吃饱了撑的人干的事情。

王千马:你这一点说得太好了,在我的印象中,尤其是在上大学之前,那时候觉得政治对我来说太遥不可及了。

刘瑜:对,实际上我想通过这本书说的是,关心这个国家的政治走向本身就是关心你自己,比如说小到医疗制度——你到医院去药费多高——实际上是跟你的政治体制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出门打车——这个车好不好打,油价多高;比如说北京出台的限车令、你的高考分数线、你孩子的教育……所有的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政治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体现而已。回到你刚才说的,你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关心民主这个话题,为什么这么多人对这个话题有热情,其实就是当每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所关心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关心到政治上去。

这就像是在美国,你看美国当代政治争论的很多问题,比如一个现在特别热门的话题,就是医疗保险改革的问题——它到底应该更走向更多的市场化,还是更多应该国家化,也就是所谓的让国家来经营——在当下争议很大。它难道不是和你的生活休戚相关的吗,难道一定是要一个饱读经书,或者是一个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才会去关心吗?我觉得任何一个普通的美国人都会关心这个医疗改革的方向到底在哪里。这就是政治。

我对人遇到不公正时不服

王千马:说实话,回忆起当年做学生的时候,虽然天天学政治,但对政治真的是没什么感觉,甚至每上这种课,总觉得枯燥无味。我很好奇的是,我是一个男生,那个时候都没对政治那么敏感,何况你是女性,照说更不喜欢才是。你看现在的女生,平时里关注更多的是娱乐八卦、明星绯闻之类的东西。此前,我曾好奇过我的一位“忘年交”——在《凤凰周刊》做副主编的玛雅老师,她当年在美国留学时也是将社会学、政治学作为了自己的求学方向,并一口气读到了博士。那么,作为一位女性,你为什么也会对社会问题,对政治问题这么有自己的兴趣?

刘瑜:反正我觉得这跟女性不女性没有太大的关系,对我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骨子里还是一个,怎么说呢,正义感挺强的人吧——在这里我自己这么先自吹一下。平时看到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会有那种愤怒的情绪,包括读到一些历史的时候,读到那种三年大饥荒,更不要说什么文革之类的……读到那些故事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说呢,一个不好的政治体系会使生活变得多么的糟。说白了,我对政治的关心,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命运的关心开始的。

同类推荐
  •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力量最先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其中历经波折起伏,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进入低潮时期。但是经过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数十年的反思、蛰伏与探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部分,什么是西方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主要关注和探索哪些问题?西方国家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创建和实践探索?有哪些类型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西方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联合活动与斗争?西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书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 怎样当好基层党委书记

    怎样当好基层党委书记

    本书共十章,对新时代怎样当好基层党委书记给予了系统完整的解答,注重突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各项任务、要求、准则等方面,尤其对新提法、新举措进行详细的解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书中既有对理论的权威阐释,又有对管理实务、工作方法的详细介绍,可以为基层党委书记工作提供切实帮助;同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其中穿插历史典故、名人事迹、领导人语录、典型案例等板块,形式丰富多彩,更具特色,对广大基层党委书记特别是基层党务工作者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工作提供有益导引。
  •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

    《新中国反腐简史》这部著作全面、系统而又概略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展示了我们党通过扎实的反腐倡廉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不懈探索及巨大成绩。我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继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但我们是实践论者,始终重视实践经验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找寻未知的自己:跟随三毛去旅行

    找寻未知的自己:跟随三毛去旅行

    在三毛的低语中踏上异国的土地,在远方的山水中寻觅内心的自我。追随三毛踏遍万水千山,让斑斓的心灵点燃生命的光环!《找寻未知的自己——跟随三毛去旅行》也以优美的文字一一对其加以介绍,让读者饱览闻所未闻的瑰丽风光。在这里,我们会惊叹于未知世界的奇妙,会沉浸在惊心动魄的壮美风景里,然后慢慢回忆、渐渐抽离,直到心灵的风暴刹那止息,在静谧中细闻灵魂的低语。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找寻未知的自己——跟随三毛去旅行》由周意然编著。
  • 儿子带你去追你爸

    儿子带你去追你爸

    我不关你喜欢谁,你把我当成谁,只要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就够了。
  •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波洛侦探四大奇案(全4册)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作品集,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她始终以动机和分析人性,为读者展现一个个特异怪诞的丰富心理世界,由此揭露人心之丰富,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深层揭示曲折摇曳的人性迷宫。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她也被称为“推理女王”。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孽盟主媚相公

    妖孽盟主媚相公

    她是武林盟主,偏偏又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妖孽,江湖白道恨不得灭了她替天行道,江湖黑道中恨不得灭了她抢那位子来坐坐。她伟大的二娘怒了,誓死要将败家的继女给泼出去。他是当朝首辅,油头粉面冰肌玉骨千娇百媚,迷死了朝廷百官迷死了后宫三千佳丽气死了当朝皇帝。皇帝陛下登时怒了,誓死要将存货出清!武林盟主遇上了内阁首辅,一声锣鼓叮当响。各位看官,嬉笑江湖事,讲唱说书正式开锣也!片段一:小闹儿乐滋滋的扛着个巨大麻袋走进书房,捋起袖子露出细瘦如麻竹的小手臂,“姐,我把人给你逮来了。”她放下书淡淡扫了撇了一眼,“嗯,扔长安街千禧阁门口去,打晕了千万别让人给跑了。”“咦,扔那去干嘛?”手中的《山海经》狠狠敲上自家笨弟的脑袋,“笨,我待会要在那里抛金子,不放那里放哪里?”抛绣球招亲有什么了不起,她娄默要抛金子砸亲!暗器功夫可不是白练的!“姐姐你真聪明!”好崇拜啊好崇拜!她妩媚一笑,“那是自然。”片段二:“相公,如果你娘子我是妖孽,那你该是什么?”她不耻下问。他眉目带笑,恬不知耻,“那我自然是收妖的神仙。”“…相公,你娘子我想换个相公玩玩,如何?”再接再厉。他在自己脸上贴上最后一片黄瓜面膜,笑的温柔,“那我自然要一起嫁过去啊,我陪你一起玩。”…天杀的,她堂堂妖孽盟主怎么给自己找了个克星!她要休夫!片段三:暮雨纷飞,烟波浩淼,一舟绝荡红尘路。江边漫漫,她站在那里,眼如秋水,双鬓已湿。一把青伞遮上她的头顶,文弱少年欲语还休,半晌才道,“别等了。”她微微而笑,“我没有等他。”顿了顿,面有得色,“若是需要我等,就不是他了!”
  •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你的心理是否已然失衡?比如总会因一些小事而生气,因生活的繁琐而烦恼,因工作压力而沮丧,因人生的艰辛而消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抑郁,因人际关系关系的复杂而不知所措?果真如此的话,就要好好地平衡一下自己的心理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广大读者找到内心的平衡状态,使大家摆脱忧郁、沮丧、自卑、愤怒、傲慢,自负的不良情绪,重拾自信、乐观、积极、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从而使大家在平衡了自己内心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
  • 不一定生活

    不一定生活

    谁说一定要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呢?在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想寻找一种开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尹智程,国际执业管理认证中心认证国际高级培训师 ,中国人力资源岗位职业技能教育管理中心和中国国际化人才资格认证管理中心认证高级演讲培训师、高级企业培训师,全国标准化考试联盟认证合格证(NSAC)认证高级心理咨询师,2018年度“我是演讲家”大赛深圳赛区专家评委,深圳市佰世慈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深圳市佰世慈航演讲口才培训机构联合创始人。
  • 云英嫁

    云英嫁

    【“三生为聘”历史言情小说之一】【一句话简介:史上第一对一夫一妻制帝后的故事】 诛仙台,三生往。他以三生为聘,她以三生为嫁。 第一世,西魏。 他是傀儡之子,她是权相之女,可他终究走进了她的心,她也拥有了他唯一的爱。 这一世,执手,相知,青梅成馔;东魏,南梁,江山如弈! 她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却不知往昔枕前千般愿,是否能待到青山阑珊? 一生一代一双人,请静听西魏帝后间的别样情爱! 【主要人物:宇文云英/元钦/独孤信/高澄/凝欢//时代:南北朝(西魏、东魏)//类型:爱情/宫廷/悲情/历史】 【已完本,被挟持“靖难”的古琴王子与绝世琴女的故事《秋鸿曲》周一、三、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