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300000015

第15章 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8)

在今天,美女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有辐射至各领域、渗透到各行业之趋势。房地产业界有了,娱乐业界也有了,在一般只能靠本事吃饭的文学界更是早就有了。就是在普通老百姓难以有机会一试身手的“贪污受贿”界,美女也披荆斩棘、大行其道,有的赤膊上阵,直接混个一官半职;有的迂回曲折,甘为前驱,舍身奉献,一般回报也颇为丰厚。就因为太有杀伤力了,很多人看不过去,群起要求为“性贿赂”立法,并博得许多人的摇旗呐喊。除了法律,似乎再难有什么盾牌能阻挡美女的所向披靡。

鉴于美女有如此大的能量,很多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要充分开发这种资源。西部开发初见端倪,“中国西部形象小姐大赛”已然先行,还美其名曰树立西部形象,就好像没了这些小姐,西部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网站们还在自己织下的罗网里拼死挣扎,大概网站们知道美女能一呼天下而自己万呼也无人理睬。产品推销更是无美女不成行,大街上“冻人”的场景比比皆是,只有胸罩三角裤说是内衣联展,身着开衩旗袍则属迎宾送往。

于是有人为这些现象发明了一个词叫“美女经济”,说白了这其实就是“眼球经济”,因为要的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再说白了,是利用甚或挑逗人们的“性心理”,最终大把大把地捞银子。

那么,“美女经济”为什么会扑面而来呢?它应该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孔子早就说过,食、色,人之天性也,顺其天性也就有了人的欲望与需要。秀色可餐,道理大致就是如此。商家也正是借助人们对秀色美的感觉来打造各种美女形象,并用她来作为自己的企业及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在涌动的人流中,一个女孩突然映入你的眼帘,她的美丽与清纯、她的音容与笑貌、她的衣饰与打扮——一个意想中的漂亮女孩进入了你的脑际。她太美丽啦!这个漂亮女孩的形象瞬间就把你定格在原地上,静静地看着她在你眼前飘然而去。这时,尽管这个女孩在你面前飘然而去,但是这个女孩的美丽形象却很难在你的记忆中消失。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什么美女经济不能出现?这是因为,在这种体制下,尽管人们有爱美之心,但这种体制的道德约束及个人生存对政府的依赖性,使个人这些欲望从根本上受到了抑制。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整个经济活动由计划指令来安排,产品则由计划来确定,因此,秀色既没有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无法衡量。

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一件东西有没有价值、值多少钱,并不是个人头脑中的想象,也不是由谁来安排,它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既然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人就有这方面的欲望与需求,企业就得制造出各种产品来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与欲望,从而创造利润。如美女封面、选美大会、香车美人、女性人体彩绘等各种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利用美女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方式。

同时,美女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这样,美女的价值也就真正地显现出来。如果凡女性都是美女,美女的价值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了。

既然人的美貌是有价值的,是一笔财富,而且这笔财富只需花很小的努力就可能满载而归,那么美女们就会趋之若鹜,个个都想成为美女,个个都希望轻易地获得一笔财富,以此提升家庭的生活水准,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美女之间的竞争也不可避免,这样,不仅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把那些天生丽质的女孩从芸芸众生中选拔出来,而且这些天生丽质的女孩为了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还得有巨大的个人投资,还得经过训练与培养。这样训练美女的产业(如健美训练、培训模特儿的企业等)及产品(如高级化妆品)也应运而生,美女经济也就扑面而来了。

总之,美女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它不仅冲击市场销售之理念,也改变了人们对财富及家庭婚姻观念的理解。同时也表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尽管我们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资质各异,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如何发掘自己的天分来增加收入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关键是如何提供相关的市场,如何设定好的市场运作规则。

消费者如何追求商品的高效用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购买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就是为了从购买这种商品中得到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效用不同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产生于商品的属性,是客观的;效用是消费者消费某物品时的感受,本身就是一个主观的、抽象的、虚无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客观的尺度。某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因人而异,效用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没有客观标准。

我们总是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但随着商品的丰富、营销手段的多样以及竞争的加剧,“物美”与否并非我们所能简单判断的。在鉴别“物美”的交易成本过大时,越贵越买行为的发生就不足为奇。

商家常常在商品上标明“原价××,现价××”,商家这样做无非是想通过所谓的“原价”增加商品的预期效用,即使“原价”从来没有出现过。较低的现价会使消费者认为用较低的支出会得到效用较高的商品,销售量自然增加,同时增加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价格对消费者有反作用,是决定消费者预期效用函数的一个变量。“越贵越买”,消费者的信息劣势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消费者追求高效用,并希望能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这一目的。但在一些情况下,比如信息不完全,我们无法在使用之前清楚地判断其价值,或者这么做的交易成本较高(询问、调查让许多人烦不胜烦)。按质优价高的一般规律,我们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价值的判断,尽管是经验的,却并非没有道理。

如果在使用商品之前不清楚商品的效用,我们就会反过来,根据价格判断商品的效用。“便宜没好货”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我们需要某种商品,首先有了这种欲望后才去市场中搜寻,然后才是讨价还价,很少有人仅仅根据价格去搜寻,即使有也不足以反映某个人对某种商品的效用。于是就会有价格越高,人们对它的评价就越高,购买的欲望就越强,购买的人就越多,这就形成了“越贵越买”现象。当然贵到一定程度,或者商品成了奢侈品,买的人就会少。按照上面的说法,有一类商品(不是所有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有一段上升,然后下降。举例说,这类商品有药品、衣服、珠宝首饰等。患者一般对药品效用不清楚,所以常觉得好药应该贵一些,并且价格不是病人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会有一段需求曲线是上升的。衣服有其特殊性,我们每次买的不一样,这时候经验不起作用,因此对其效用的评估一个重要标准是价格,况且很多人不是把衣服价格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甚至有人把衣服的价格作为炫耀的资本。

珠宝首饰也是如此,特别对于玉器、玛瑙等需要专业鉴别知识的商品,我们判断它们的预期效用更依靠价格,所以常常有人高价买来假货。在实际生活中,在消费者面对成千上万的产品种类的各种不同的搭配组合的情况下,要想使消费者都准确表达自己的偏好是不现实的。但我们注意到,消费者在一段时期内购买商品时,总是在满足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后才考虑购买非生活必需品。中国有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外,即使在满足同一个需求层次的同一类别的商品中,作为一个正常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标准,例如,绝大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购买彩电带给他们的效用比购买黑白电视机更大,饮用干净的水比饮用浑浊的污水带给他们的效用更大,闻香味比闻臭味更能带给人愉悦感。这些,需要由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来决定。

我们不认为效用的衡量没有客观标准,而是由各个不同的消费者偏好来决定的。对于任何商品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表达自己的偏好程度,即判断出效用的大小问题。

现在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普遍重视起产品包装,我们可以从效用角度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什么是“精明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到底什么是精明人呢,应从经济学的假设谈起。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由许多假设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一个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所谓的“经济人”是指理性的经济人,也称为“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把人看成是经济的动物,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也只是获得报酬,而没有其他的需求,它把每个人都想象成唯利是图、尽量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完全自私自利的“经济人”。确实,人们总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但是,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它会干扰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汉书·朱买臣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是专门从事珠宝生意的。但是他的珠宝一直价格低廉,利润菲薄,所以,他苦思冥想,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段抬高自己珠宝的价格。后来,当他看到别人卖丝绸的时候总是有个漂亮的包装袋,便有了主意:如果我把我的珠宝好好地包装一下,有了高贵的包装,再加上珠宝惊人的成色,那么珠宝的身价一定会上涨。

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想:这次一定要把珠宝好好包装一下。于是,这个楚国人找到了名贵的木兰材料,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珠宝做包装的盒子(即椟)。匠人费尽心思把盒子雕刻装饰得异常精致美观,并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还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玫瑰花纹,在盒子周围镶上了漂亮的翡翠花边。完工之后,整个盒子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而后,楚人将珠宝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了市场以后,果然有很多人围上来,大家都被这个盒子吸引住了,驻足欣赏起来。一会儿,过来一个郑国的商人,他看见装珠宝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问明价钱后,决定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却见郑人打开盒子,将珠宝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珠宝忘记在盒子里了,我是特意回来还珠宝的。”于是郑人将珠宝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珠宝,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珠宝,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盒内珠宝的价值,以至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从“买椟还珠”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卖珠宝的楚人非常精明,为了能更好地卖掉珠宝,便制作了非常漂亮的包装盒来吸引买者的眼球,借以抬高珠宝的身价。这一点既符合“经济人”唯利是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又是一种理性的经济行为。而那个郑人则受到事物表面的影响,或者说是受到他喜欢那个精美包装盒的感情影响,以至于忽略了盒内的珠宝,作出了非理性的行为,这一行为使他作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选择。

但从楚人的角度看,楚人做的包装盒的确有点过分了,以至于消费者只被表面包装吸引,而不管实质内容。包装是为了推销产品的,楚人并不是木盒生产商,而是珠宝商,只卖出盒子而卖不出珠宝,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楚人越来越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随着产品的更新及市场的变化,相应地改革包装设计,尤其在现代市场经营中,包装的创新和产品创新已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包装上的新意,即使在产品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也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许多保健营养品,包装占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一个印刷精美的大盒子中并没有多少实用的东西。每年中秋节的月饼,大概包装要是月饼成本的几十倍,甚至更多。毫不重视包装或过分包装,消费者同样不喜欢。毕竟对大多数人而言,包装是要扔的,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个包装盒子,消费者会认为不值。谁都知道,包装成本是要计入价格的。因此,现代企业切不可做楚人,舍本求末,毁了自己。

可见,注重商品的包装是强调包装在产品特色创造和市场销售中的作用。但是,包装要适度,如果过分也会产生副作用。

同类推荐
  • 撞城:一位经济学人的乡城心路

    撞城:一位经济学人的乡城心路

    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经济学人,亲历了“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大转型,这不仅是一个家族城乡生存方式的大碰撞,更是经济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大碰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发展经济学家刘守英至情讲述三十年来乡城碰撞的心路历程。本书主要收录了刘守英教授关于中国乡村变迁和哈佛访学的系列随笔文章。作者不仅以其自身及家族成员的亲身经历,感性阐释了改革开放给其家庭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凭借其几十年来对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积累,更从学理层面分析了改革开放给整个农村和城市带来的改变。更为难得的是,刘教授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对大学教育和制度反腐败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充分体现了一位经济学人的问题意识和经邦济世之情怀。
  • 赚钱的艺术

    赚钱的艺术

    这本书向你推荐了二十条赚钱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到职业、消费习惯、学习和品质的各个方面。这些建议穿越百年的时光而来,历经岁月的考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下的生活依旧能产生启迪。P.T.巴纳姆是20世纪美国的传奇人物。按照当下斜杠青年的说法,P.T.巴纳姆就是最早的斜杠企业家,他是美国娱乐业巨子、节目经纪人、政治家、企业家和作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25岁进入娱乐业,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和经营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神话。他名下的美国博物馆和世界大马戏团,直到今年依旧繁盛如初。《人物》杂志把P.T.巴纳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个人之一。本书集结了他一生的智慧,献给渴望和勇于追求财富的人。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利贷;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在中国,“商人”历代都有,但“企业家”却是一个崭新的阶层。长期被边缘化的企业家如何崛起?他们要如何与中国社会达成和解?本书中,吴晓波系统的介绍了隐藏在企业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并努力探求企业家与中国社会的平衡。这是吴晓波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话题,也是他下一本新书的主题,“这里谈的是我的心里话。”吴晓波说。
热门推荐
  • 重生魔道仙侠

    重生魔道仙侠

    正在做首席弟子,晋级副掌门任务的陈雨,在任务快完成的时候,居然穿越了!“该死,我居然穿越了,我得赶紧看看,我投生的是不是有矿家族!”“坑啊,怎么又是地狱级难度?”陈雨没办法了,只能走上抢夺法宝的套路了。何为正邪?入魔也是正!蜀山类游戏。收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了!
  • 美好的初遇

    美好的初遇

    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我想,我是喜欢你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 Piracies of the Famous

    The Life, Adventures and Pi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 is a novel by Daniel Defoe, who is an English trader, writer, journalist, pamphleteer and spy, primarily published in 1720. It has been republished multiple times. Captain Singleton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partly inspired by the exploits of the English pirate Henry Every, who operated in the late 17th century. The narrative describes the life of the Englishman, Singleton, stolen from a well-to-do family as a child and raised by Gypsies, eventually making his way to sea. The former half of the book concerns Singleton's crossing of Africa, the latter half referring to his life as a pirate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Arabian Sea. Defoe's description of piracy focuses on the most part on matters of economics and logistics, making it an intriguing if not particularly gripping read.
  • 网游之天下无敌

    网游之天下无敌

    神:在游戏中成神,在现实中实现复仇。背负血海深仇,走向成神之路……魔:从死亡的地点爬起来,迈着华丽的舞步走向新生……斗:上天给了我一次继续生存的机会,不是让我来浪费的。未报完的仇接着去报,未完成的事情继续去完了……
  • 喜欢你是当务之急

    喜欢你是当务之急

    路灯下,微醺,女人,爱人的死亡,和守寡女人忠诚的爱。
  • 天怒战神

    天怒战神

    一个饱受白眼的少爷!一个重伤未愈的父亲!一个从天而降的诡异妖壶!那一日,风起云动!命中注定,三界万物,八方轮回,所有的人都将在他脚下颤抖战栗……
  •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自信与机遇(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会做人,能左右逢源,不会做人,四处碰壁;会做人,做事有人帮;不会做人,处处碰壁;会做人,办事有捷径,不会做人,命运多舛。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做人有差距,做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有的人不贪图安逸,从来就没想过要有所作为;有的人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孜孜以求的耐力;有的人刻苦发奋,但始终抓不着努力的方向,有劲用不到对的地方。成功属于会做人的人。本书既是通过: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爱。
  • Indian Boyhood

    Indian Boy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战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