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00000010

第10章 中医发展之路(1)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与现代六个阶段。在这个历程中,中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神农尝百草到各种各样的炮制,再到中药现代化,从单味药到复方,再到丸剂、口服液、粉剂、针剂,从扁鹊到孙思邈再到蒲辅周,从零散的医学书籍到政府组织编纂的大典,从点点滴滴的理论到系统成熟理论的形成。中医理论、中医诊疗技术在逐渐成熟和完善,解除了众多患者的痛苦,民众的口碑为传统医学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传向海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优势。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神医、药王、医药典籍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装点出一条极具神话色彩的中医发展之路。

4.1先秦时期——萌芽阶段

中医的萌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是从被动的自救到初期的探寻、系统的救治。最开始的建造住所是抵御外伤及六淫,钻木取火不再是简单的为了食物加热,也变成了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巧合,都是中医萌芽阶段极其重要的元素。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医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知道医学是减轻或消除病痛的一种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4.1.1构木为巢

中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为了保护自己、躲避野兽和风雨雷电的侵袭,我们的祖先尝试着在树上做巢,这也就有了后人所称的“构木为巢”。建造房屋人被称为“有巢氏”。自从有了房屋,古人便有了栖身之所,不再直接暴露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下,也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可以说为人类的健康保健提供了有力的生活保障。

4.1.2由火到热熨

火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自从有了火,人类喝上了热水,吃上了热饭,而更加神奇的是,聪慧的人类将火应用到了医疗方面,如用加温后的石块温暖人体的局部以消除病痛的原始的热熨法,以及在热熨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灸法,还有用火加热消毒手术器械等。“火”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光明。

4.1.3最早的医疗器具

原始人在生产中发现了某些工具可以作为医疗器具使用。最早的医疗器具有砭石、骨针等。砭石不仅是外科用于剖割排脓的医疗工具,而且是我国针刺术的萌芽。最初的砭石不过是由石片经打磨而成的,以后逐渐有了较进步的石针、骨针、竹针等,《帝王世纪》中关于“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记载,便是使用医疗器械最早的传说。

4.1.4毒药与解药

人们在寻找食物充饥的过程中,因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的症状,而又因食用某些动植物减轻或消除了痛苦。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知识,随后新的药物不断被发现并应用到医疗过程中来。除了自然界中存在的药物,人们还发明了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据《周礼》记载:“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就是把黄堥放入石胆、丹砂、雄黄、礜石、磁石之中,烧三天三夜,然后用大公鸡的羽毛扫取其烟末而成,把这种烟末撒到疮疡处,那些烂肉腐骨就会全部排出来。这种炼丹的制药方法,给后世化学制药法开辟了道路。炼丹也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4.1.5药酒的起源

在夏禹时代,人们学会了酿酒。酒的制作在医药上有着很大的意义,因酒有舒经活血壮阳等作用,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治疗疾病。到了商代,人们在单纯使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多种药物制成药酒来进行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关于酒的药用价值有这样一段话:“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黄帝道,上古时代有学问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古代有学问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世,人们身心康泰,很少生病,所以虽制成了汤液,还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时代,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和醪醴,病就可以好了。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4.1.6汤液——汤剂的来源

汤剂是指药物经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遵循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早在商代就有了汤剂,那时称为汤液。随着用药经验的积累,古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把所有的生药用水煮成药汤药水,这样便有了汤液。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样,古人也把汤液的发明集于一人之身,说是“伊尹创始汤液”。

4.1.7“望、闻、问、切”的扁鹊

在这个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当首推扁鹊。扁鹊(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勃海郡莫阝(今河北任丘北)人,一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中医经典著作《难经》即为扁鹊所著。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诊断技术,也就是后来中医总结的望、闻、问和切四诊法,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有一次扁鹊行医来到陕西的虢(音guō)国,听说虢太子突然死亡,人们都在为太子办理丧事。扁鹊询问了病由,并对太子进行详细的诊查,看他的脸色,摸他的脉搏,观察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两股内还有体温,断定太子并没有真死。扁鹊拿出了针,给太子针刺百会、合谷、人中等穴位,太子竟然慢慢地苏醒了。以后又用汤药给他调养了一段时间,终于使太子恢复了健康。虢君对此感激不尽,他赞扬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扁鹊高明的医术便流传开来。其实扁鹊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的神医,而是他善于运用切脉、望色、听声、问病情四诊来诊查,因此司马迁高度赞扬扁鹊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人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医术高明或者药物灵验的时候,就说“起死有方,回生有术”。

另外,大家熟悉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具体的案例证明了扁鹊精于望色,可以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相传,扁鹊晋见蔡桓公时,通过望诊判断出蔡桓公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扁鹊劝他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蔡桓公却自我感觉良好说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退出后说:“医生总是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这作为自己的功劳。”不久,扁鹊再度晋见蔡桓公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蔡桓公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告诉他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蔡桓公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蔡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下,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病在肌肤之间,用针刺就可以医治好;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现在蔡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几天,蔡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这个故事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给予了抨击。从故事情节可以看出,扁鹊当时应用望诊诊断疾病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也反映了望诊在当时已达到了较高的诊疗水平。

4.2秦汉时期——奠基阶段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秦、汉大一统社会文化格局的形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4.2.1中华第一医书——《黄帝内经》

医学启蒙读物《医学三字经》前两句是“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意思是中医学起始于岐黄。创作于战国、秦、汉之际,大约汇编成书于西汉中后期的《黄帝内经》总结了西汉及以前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并吸收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并不是一时一人之手笔,是经过许多医家搜集、整理、集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东汉及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修订和补充,是众人智慧的结晶。

《黄帝内经》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和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该书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系统阐述了诸多医学问题,还涉及哲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医学内容而言,包括人体解剖、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治则、运气、针灸,以及临床各科的部分内容,是中医理论发展及中医学科分化的母体。直至现代,《黄帝内经》的许多理论知识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一直被奉为中医学之圭臬。

4.2.2惜遭遗失的《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3卷,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原版已经遗失。“难”是“问难”之义,或作为“疑难”解,“经”乃指《黄帝内经》,即问难《黄帝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的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81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以脉诊、脏腑、经脉、腧穴为重点。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重要关口)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泻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4.2.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医学家,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黄帝内经》《难经》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写成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代王叔和及宋代林亿等先后整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伤寒论》着重探讨外感疾病的诊治问题,它归纳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规律,分析了疾病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及诊疗要点,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并载方113首。《金匮要略》着重探讨内伤杂病的诊治问题,书中以病分篇,论述了40多种疾病的因、机、证、治,贯穿着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方法,并收载方剂245首。《伤害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计并见的重复方,共计有323个方剂。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严谨、选药精当、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变化巧妙,深为古今中外之医家所折服,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础方剂,经久不衰,至今常用。后世大量常用名方,大多以这些方剂为基础化裁而成,或是效仿张仲景药物配伍组方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组成。所以说,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从而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2.4“堂”与“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张仲景不但辨证准确、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向反对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

同类推荐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 疼痛科疾病漫谈

    疼痛科疾病漫谈

    本书概述了头面部疼痛、脊柱源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骨关节炎性痛及软组织疼痛等相关疾病,介绍了红外热成像诊断技术、体外冲击波诊疗技术、影像(B超、CT或C臂机)引导下神经卡压松解和射频治疗技术、椎间孔镜辅助介入治疗等先进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将各种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原则和预防保健康复知识相融合,既有专业的临床微创治疗简介,又有无创的家庭理疗建议,并附有典型病例解析作为参考理解。全书兼有专业教材的严谨性和科普读物的趣味性,通俗易懂,十分适合非专业读者。
  •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本书主要介绍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如人体解剖、诊断等,有助于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本书适合医生及医学生使用。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热门推荐
  • 并不遥远的那些事

    并不遥远的那些事

    七十年代末,是一个即将迎来巨变的时代,八十年代,带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欢欣鼓舞,景建国一个伴随年代而成长的年轻人,在时代面前从顺应,到不适应,从前沿到幕后,一个孤独的背影、一个孤独的性格,孤独的性格成就了孤独家庭,虽然从一无所有到衣食无忧,可毕竟时代的进步远远的将思想的落伍摔在了身后,时代的领跑者最后被时代淘汰,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触,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 猪倌朱勇

    猪倌朱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女范捷录

    女范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权国

    权国

    “风起云涌的大陆,战乱四起的王国,铁蹄是的我的脚步,箭镞是我的眼睛,战场猎鹰的旗帜迎风飘扬,从偏远的南部到繁华的京都,以独特的视角,波澜壮阔的战争,再现一个帝国的崛起之路(骑马与砍杀题材小说)
  • 上海民营股份企业第一人

    上海民营股份企业第一人

    第一个在上海创建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此举不仅在上海这块热土上燃起一片辉煌,而且使整个中国大地躁动不安,这种在当时敢为天下先的现实意义与以后的历史意义,已经远远跃出了经济这个范畴,启迪与影响极其深远。第一家上市股票的民营公司。民营企业中第一个在上海的“钻石地段”——外滩金融区抢滩成功,投资四点五七亿元,建筑了总面积达三万六千平方米的金融大厦,与世界各国金融巨头逐鹿于中国第一滩,其志凌云,令世界金融界对中国民营企业刮目相看。第一个个人捐资一千万,创建慈善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 穿越之暗黑女王

    穿越之暗黑女王

    从末日穿越而来的人造人5302号,沉默而强大,冰冷而无情。将军府的大小姐,胆小又懦弱,只懂得逃避。当两人合二为一,且看她怎样搅乱这个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身季节温暖脸庞

    转身季节温暖脸庞

    第一世:他为天界至尊,她是他与玉帝打赌创作出的一缕精魂做的仙子,当她得知一切,剖开自己的心捧到他的面前面容凄然的说:“你看我是有心的。”然后捏碎自己的心从此消失在三界。第二世:他为一朝战神二皇子,流连在夺嫡之中,她为凤族最小的凤凰,一次偶遇她救了他从此爱上他,最后万箭穿心而死。第三世:他为一代巨星,四大家族楚家之子,她身负异能,四大家族沐家之女,后被洗去记忆沦为特工,因他抑郁自杀无数,后来他终于想起一切带着她修复一半的魂魄回到天界,舍弃自己一身修为,与天道做了交易,换取重来一起的机会。
  • 快带走我斑哥

    快带走我斑哥

    腹黑唐玄忽悠神龙,获得长生不老后穿越到火影世界,却不料是最为残酷的战国时代,人命如草芥,天上有辉夜,土里有黑绝,地上还有斑和柱,好在唐玄....命够硬....交流①群:768304092
  •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偷龙转凤:碧落烟华

    一次救人得到的金针,一次交易遭遇的杀手,一次无意的相识引发的杀身之祸,一切皆因金针背后的组织。到底他们想要做什么?为何几个毫无关联的人被人刺杀,都与他们有关。到底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共同点。一个只想好好挣钱,有点贪财的小女妖,却总是遇上莫名其妙的人,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而那些与她邂逅的人中,会不会有人成为她的真命天子?欲知详情,请看《偷龙转凤结奇缘:碧落烟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