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6600000029

第29章 学子情怀(4)

明白了反思在人生中的作用之后,还需要清楚反思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事实上,人生许多好习惯都是在学龄期养成的。尽管学生从幼儿到少年再到青年,特别是低学龄段,思考不了太广太深的东西,但只要养成对自己每天的行为思考的习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自省品质与反思能力必将影响他的终生。

如果说反省反思是一种习惯,那么忏悔就是一种胸怀了。没有反省不可能清晰察觉自己的得失,没有忏悔不可能对自己的失误改过自新。陶行知先生要求学生从每日四省做起,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在自省之中,学生们的行为会逐步趋于规范,学习会逐步趋于深入,工作会逐步趋于干练,身体会逐步达到成长,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也将日渐趋于高尚,作为个体的人,也必将日渐走向完善,走向成熟。

反思的习惯于学生然,于老师、于管理人员亦然。

转益多师是汝师

在学校,教师们的吃喝拉撒睡,生老病离退,事情比树叶还要稠。因为教师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升迁去留、疾病情绪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班级任课教师进行调整是常有的事情。然而,由于学生对教师存在情感依赖,而且越是低龄阶段越是强烈,那么,因为教师的调整问题造成的班级秩序波动、学生情绪动荡、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便在所难免了。

2007年下半年,我们学校有八位女教师怀孕生孩子,其中四位数学教师,两位英语教师,两位语文教师。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借了几个调整了几个又外聘了几个,总算把课开起来了。然而寒假一过,两名外聘的语文代课教师不辞而别,而且是开学教师报到的时候才发现。按照学校的规矩,任课教师临时空缺,校领导谁是这个学科谁顶上去。我是语文教师出身,自然当仁不让。可是新学期面临全市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学校需要搬迁,资金、设备、人事、招生以及种种整合事宜头绪繁多,我又不能完全沉到课堂教学中。于是,我们在四处工作再聘老师的同时,由我先代一段时间的课。

初一的孩子很容易接触,在我们减少繁琐分析、降低教学难度、加速教学进度、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很快适应了我们的教学安排,也普遍感到了语文学习的轻松愉悦。开学第一周,学校聘请到一名语文代课教师,叫荣榕,也是大学刚刚毕业。为了让她尽快进入角色,我让她跟我听一段时间的课,然后便准备把课交出去。

孩子们的心总是敏感的。当荣老师参与听课之后,在一次早读辅导中,一名学生低低地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不能再教我们了?我一惊:你怎么知道的?我猜的。老师,你要是教下去多好啊――才一个多星期,学生们已经有些不舍了。

怎么办?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自然正常,但是却必须好好引导,不然,这种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班级秩序,影响荣老师的顺利接班。

魏书生老师很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他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讲述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转学了,到了另一所学校,也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任课教师的变动,对她影响很大。于是,这个孩子就把内心的波动写信告诉了魏书生。魏书生在给这个孩子的回信中指出,人的一生要经过无数这样的坎儿,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要把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适应,要把眼前困难当成锻炼自己的机遇。我曾在上一届一个班的学生遇到这种问题时,把这封信复印下来,张贴到班里,结果起到了很好的稳定情绪作用。这一次,我想换个角度。

下周一准备交班了。在这个周四的早读辅导时间,我走上讲台,向大家隆重推出荣老师。然后我说:“同学们,大家希望我继续教下去,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但是,这个学期有许多更大的事情等着我,那些事情关系到我们全校的发展,更关系到我们班每个同学未来两年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不能再教大家的语文课了。但是,我给大家推荐荣老师,她是个肯钻研、能吃苦、愿意和我们大家合作的好老师。我知道,咱们的同学们总希望一个老师一直教自己三年,‘人唯求旧,物唯求新’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心理,我们总是害怕新来的老师不如现在的老师,对自己不好。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每个老师虽然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老师也都有着别的老师无法替代的优点。我们上学不是来挑老师毛病的,而是向老师学习来了。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接触不同的老师,尽可能多的学到更多老师身上的优点,我们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人吃五谷杂粮才能营养齐全,即使营养价值最高的食品,如果我们只吃一种而不吃其他,能够健康地长大吗?我们当学生的,如果一辈子只在一个老师的教导下学习,这恐怕是天底下最大的遗憾了。”

然后我接着说:“大家一定很熟悉杜甫,他是我们的老乡,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有两句诗就是这样写的,‘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什么意思呢?杜甫在教育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要轻信,要分清好坏是非,吸收有营养的精华,丢掉有害的糟粕。那么你怎么能够分清好坏是非呢?那就是要向更多的老师学习,有比较才有鉴别嘛!众多的老师身上的所有优点加起来,才是你们真正的老师!”

这一段思想工作之后,荣老师顺利接班了。经过半个多学期的观察,尽管中间也出现过临时调换老师的情况,但学生们已经能够理智地对待,明显地成熟了许多。

学校许多工作都是这样,只要尽心引导,就不会给自己前进的路上留下更多的障碍。

反对异口同声,提倡七嘴八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巧妙”设问,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呀?是——!对不对呀?对——!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可——以——!异口同声,声震林木,响遏行云。一节课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煞有介事,气势非凡。问之,则曰:这是对“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进行了改革,在搞“启发式”教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接触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之后,明白了课堂教学其实是在老师的诱导之下,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业基础不一样,知识视野不一样,思维与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对老师提出问题的回答理应是各式各样的。对老师的提问,如果学生能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出来,这样的提问除了能够让昏昏欲睡的学生得以警醒(我在听课时曾多次看到几个即将把头埋下的学生,在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中又艰难地抬起了头颅)之外,到底有多少实际的启发意义,我实在不敢恭维。

从中国汉文字的角度分析,“启发”二字其实同义,都有“打开”的意思。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两个字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启”所侧重的是老师,“发”所侧重的是学生,“启”可以及物,“发”不必及物。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不理解不懂得参不清悟不透的问题,老师必须起作用。但是,老师的作用绝不应该是把老师理解的道理直接告诉学生,那样只能是“授人以鱼”,不是好老师的。好老师在这个时候,往往是通过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状况,一点一点的启发诱导,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层一层地抖开他(她)精心设计的包袱。老师“引而不发”,学生“跃跃欲试”。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探究欲望被引逗出来了,在步步深入中点滴品味着成功与发现的快感,在层层抖开时寻找发现的路径与方法。经过一个阶段这样的训练,学生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便知道该如何对付,甚至遇到更难的问题,也会尝试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如此这般,老师的任务完成了。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的目的也便真正达到了。你“启”他“发”,师“启”生“发”,这样才是启发教学的真谛。

理解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看“异口同声”式的“启发”,便不难看出个中问题的所在。因为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异口同声”地回答,就不能设问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老师要想让学生快速接上自己的话茬儿,就不能设问有相应难度的问题;学生快速接上老师的话茬儿并且能够“异口同声”地答上来,便一定不能做细致而深入的思考。换句话说,在“异口同声”之时,学生们做的其实是最简单的“体力”劳动,几乎与“脑力”无关!如此这般的“启发”,也难怪教学效率总是低下,教学效果可以“归零”了。

如果我们再对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做深入一步的分析,还有更为可怕的东西,那就是让学生在“异口同声”之中培养的跟风与顺从的习惯,将会泯灭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追求。如果事事可以老师或长者或长官或大师一说便行一做就对,那么人之为人的质疑、求异、创新能力还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如果对什么样的问题都是千口一腔千人一念,那么这个人群还会有什么个性人人还会有什么特质?这样的教化教出来的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是会说话的机器!

更有甚者,如果是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们的千人一面是所必然,它的恶果是明摆着的,而且也是大家防范的主要倾向,只要稍有觉悟的老师,便人人可以得而口诛笔伐之。但这种“启发式教学”就不那么简单了,它有着很大的欺骗性:我只是提问而已,回答的是你自己,没有人逼着你这样回答,更没有人拿着撬杠撬开你的嘴巴,非要你吐出那么几个字来不可,一切的一切全是你的“自愿”。这种模式下的恶果完全是隐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是用“软刀子杀人”都不过分!可能我们许多从事如此“启发式教学”的老师会大不以为然,以为我是危言耸听甚至妖言惑众,其实我这样说并不是判定你有“软刀子杀人”的动机,你不可能是那个样子,所有为人师表的哪怕是不负责任的老师也都不会有这种动机。但是,由于你的懒惰,你对学生不了解对教材不分析对设计问题不下工夫对探究不热心,那么,你的那种工作状态造成这种结局是所必然!

所以,在课堂提问与回答的问题上,我们提倡七嘴八舌,反对异口同声。

如果说异口同声是使学生泯灭个性迷失自我的罪魁祸首,那么七嘴八舌就是拯救学生摆脱思维奴役的南海观音。在课堂上,老师要想让学生七嘴八舌,就必须事先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必须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必须设计出有一定层次有一定难度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做认真思考才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调动一切已有知识、运用一切已有能力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回答问题就必然是独立或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便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也便有了逐步形成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表达的前提条件;有了个性化的思维与表达,才可能具备形成独立而有个性的人格的基础;这样成长起来的学生,才可能成为将来民主中国的主人!

积善成德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素质教育德育为先,已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此重要的德育工作常常在人们一片重视声中被忽视或被扭曲,或者挂在口头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或者因为重要就把德育高悬起来挂在空中让人想够都够不着。文革时期政治挂帅,虽然高喊又红又专,其实只要你红不专也可以;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但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这种遗韵尚存,把理想道德放在首位,大而无当的东西并没有见少,结果许多地方的德育工作其实也就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会议之中了,不然的话,何以如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居然让党中央和国务院费力劳神呢?

其实,理想道德虽为上层建筑但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东西,道德的养成往往是从点滴行为入手的,两千年前的荀子在他的《劝学》中提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前提之后,很明确地引出了“积善成德”的命题,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的教育哲思,更多的怕就是他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归纳。

人心都是向善的,虽然人之初的性善与性恶之争古亦有之到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多数人们都认识到,只要生长在社会群体之中,向善就是人所必需。美国动画片《狮子王》中老狮王木法沙教育儿子不遇到生命危险不能去杀戮其他的动物,兽且如此,何况人乎?既然向善是所必需,那么自觉从善实际上也是每一个公民心中都有的一根弦,只是这根弦的紧与松完全依赖于他自省的状况。我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是美德,如果一个孩子遇到一个这样的“表现”机会而且也这样做了,他在这一天里都会心情舒畅;可是一旦这个机会被别的孩子夺了去,或者他因为一念之差不想让座结果旁边的孩子这样做了,他在这一天心里都不会舒服。这种心情舒畅与内心不舒服其实就是向善之心自我反省的结果。

自省式的自我检点是学生从道德观念的文字概念迈向行为习惯、最终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环节,孔老夫子一日三省其身,从职业操守、交友诚信、学而时习各个方面检点自己,其实也是从小事上对自身修养的积累。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对后主刘禅诲语谆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强调的也是积累善不要积累恶。积善成德,积恶成殃,何去何从,明人自知。

同类推荐
  •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影视专业高考完全攻略

    具体来说,艺术文化类专业包括编导、戏文、文管三大类,具体又分为广播电视编导、影视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剧、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文艺基础知识、面试、影视评论,此外编导类专业还包括影视基础知识、电视纪录片评论等内容,戏文类专业还包括叙事散文写作、戏剧故事写作等内容,文管类专业还包括文化热点分析、文化产业常识等内容。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苔丝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苔丝

    出生于英国乡村的一个小农家庭的苔丝姑娘,因为父亲听说自家是古老贵族德伯维尔的后裔这个传闻,让她的一生发生了剧变。在经历了一场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事件后,她面临着种种道德障碍,苔丝向这种道德观发起一次次挑战……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成语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寺庙建筑(阅读中华国粹)

    我国寺庙的数量众多,建筑风格多样,艺术价值极高,千百年来,承载与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兴衰,不仅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我国悠久宗教历史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我国的寺庙文化源远流长,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其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说它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可谓当之无愧。我国的寺庙建筑与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
  •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共分19章,包括:犯罪心理的形成、女性犯罪心理、故意犯罪心理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王牌经纪人之出道之战

    王牌经纪人之出道之战

    练习生邹彦和家里作对,走上练习生的道路,原本只想做个唱跳歌手,却被自己的经纪人硬往演艺道路上扯,只不过在渐渐接触演戏的过程中,他越发喜欢上演员这份职业。
  • 极品王牌高手

    极品王牌高手

    【日更万字】刚为女秘扁阔少,总裁又被人骚扰;刚为少妇解凶兆,老婆风水又不好。商业奇才都经天纬地?豪门大少在指点江山?抱歉,我在装逼打脸。不是不求上进,只是身边的美女为什么都要倒贴啊?
  • 皇姬策

    皇姬策

    文艺版“你的八字与皇上的八字岂止不合,简直是你死我活!钦天监的一句话,让她从宫妃降为女官。她暗自庆幸,却不料一语成谶。深宫中危机四伏,得知身世真相的她隐藏自己,立誓报仇!平后宫,整朝纲,杀奸臣,夺皇位。为走上这皇位她付出太多,也辜负了太多,只盼余生与他不负盛世繁华。通俗版作为河间会总舵主千金,自从进了宫沈芸梦就开启了她的开挂人生。在宫里有腹黑却不得志的少年天子照顾,出国有邪魅狂狷的异国王子护着,缺钱了有大财主小爵爷,遇到危险了有忠犬保护。危机四伏之下,皇位和爱情她一个都不能放弃。否则怎能对得起她帝姬的身份!
  • 皇上夫君要抱抱

    皇上夫君要抱抱

    她是21世纪音乐学院天才,因一架古筝穿越,成为尚书府不受宠的大小姐。为寻琴,她与狼为伍小心翼翼。一场宫廷夺权的阴谋,她被卷其中,无法抽身。在众人眼里,她是由宫女勾引而上位的心机婊,下贱做作。然而,在他的眼里,她却是他的心尖宠,掌中宝。人人都说他是中了邪,才会对一个身份低贱的她宠之无度,没有下线。而她却希望,他能远离,不要将她卷入阴谋安心寻琴。某日,有人对她深情告白,扬言要将她弄出宫从此逍遥一生,她点头如捣蒜。于是,某男坐不住了,将她压在身下,风雨过后质问。“还敢不敢跟人出宫逍遥?”她如受惊的小鸟,将头摇成了拨浪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次元之龙

    二次元之龙

    以龙的身份,穿梭在二次元的世界中。Fate-一人之下-哈利波特-野良神,先就这么多吧。作者很懒,更新也很慢。
  • 三国战姬传说

    三国战姬传说

    宿醉醒来,吴耎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东汉末年。源自神秘和氏璧的传国玉玺破碎四分五裂,分天下“诸侯令”,毁汉室之根基、起争霸之兵戈。这里有曹操横槊赋诗、有孙坚猛虎下山、有刘备广结英杰,也有吕布霸道横行、关羽长刀当歌、赵云白马银枪,还有贾诩幕后推手、郭嘉酒池演义、诸葛八阵图谱……但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张张俏丽的容颜、一道道婀娜的身影,以及她们那令不世猛将都会黯然失色的实力。一骑当千、横推万人,她们叫做,战姬!貂蝉、蔡琰、甄宓、大小乔、孙尚香……她们既是最强战力,亦是伴随“诸侯令”而生的、争霸天下所最不可少的棋子。作为主角的吴耎,当然也获得了代表着争霸之先手的“诸侯令”。而他的第一位战姬,则是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暖暖之爱

    暖暖之爱

    她相貌平平,从小父母离异,缺少父爱,遇到渣男,直到他的出现温暖了她的心,从此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御剑扫八荒

    御剑扫八荒

    神风大陆,是一个修真大陆,修真门派林立,孤儿南宫明被魔族追杀,为了逃命,闯入远古遗址,蜀山藏剑阁,获得神剑,横空出世,一步步走上霸主之路。
  • 烧火丫鬟升宫记

    烧火丫鬟升宫记

    秦依睁开眼睛的时候,自己在火炉旁边。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蹲在那里等有人发现她。这一等,等到一个怒火三丈的主管。他穿着一身灰蓝色的长衣,腰间带着一条宽宽的腰带,小眼睛眯起来,面部肌肉拥挤在一起,头上别着精致的钗。兰花指翘起来,走路扭扭捏捏,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秦依呆呆的盯着那位主管,看他用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的家底从头到尾的侮辱谩骂了一通之后,秦依猛的意识到,看来,自己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