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7200000003

第3章 侵染性病害(2)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开花坐果期和成株期。发病初期,根部或根颈处常常产生水渍状褐色斑点,脚叶黄化,嫩芽和嫩叶生长缓慢,色泽暗,叶片半边枯黄半边绿色,中午萎蔫,晚上恢复,可持续数天。随着病情加重,根颈处及主根、侧根基部皮层干腐纵裂,易剥落,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发生水渍状腐烂,茎秆、叶片迅速凋萎。病害扩展后,病根出现腐烂,髓部变为暗褐色或略带紫红,茎基部近地面处整段干腐或半边出现纵向枯死的长条斑。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丰茂的白色菌丝或蓝绿色霉状物。发病后期,植株很容易被拔起。病株侧根很少,折断茎秆可见根颈部维管束变褐。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

病原尖孢镰刀菌辣椒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可营多年腐生生活。病菌从须根、根毛或伤口侵入,在寄主根颈维管束繁殖、蔓延,并产生有毒物质随输导组织扩散,毒化寄主细胞或堵塞导管,致叶片发黄。病菌发育适温为27~28℃,土温28℃时最适于发病,地温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土壤偏酸(pH值5~5.6)、连作、移栽或中耕伤根多、植株生长不良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避免与瓜类、茄科蔬菜连作,可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降低发病率。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潮湿或雨后积水,低洼地采用高畦栽培,深翻土地,以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辣(甜)椒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将其烧毁。使用经高温堆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防止肥料带菌。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2)药剂防治:

①用0.1%高锰酸钾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洗净后催芽播种。

②用无病土育苗,选用3年以上没有种过茄科蔬菜的地作苗床或选用水田育苗。若用旧床,应换土或进行土壤消毒。可在7月高温季节,将床土深翻后灌水,覆盖塑料薄膜暴晒45~60天。用菌药合剂做营养土(1千克木霉培养菌、5克五氯硝基苯、1000千克土),直接育苗或沟施、穴施。翻松土壤,每平方米用30毫升甲醛配成100倍液洒在土上,扣膜7天后,放风14天,耧一耧土,使土中气体充分散尽后育苗或定植。

③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绿叶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也可用14%络酸铜水剂300倍液,或3.2%霉灵·甲霜灵水剂(克枯星)6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灌辣(甜)椒枯萎病病株(王久兴)辣(甜)椒枯萎病根茎剖面(王久兴)根,每株0.5升,每隔7~10天1次,可灌2~3次。

辣(甜)椒菌核病

发病症状本病可为害辣(甜)椒整个生长期。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潮湿时皮层腐烂,上生白色菌丝体,干后呈灰白色,茎部变细,最后全株死亡。

成株期主要发生在距地面5~20厘米处茎部和枝杈处,病部初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后变为灰白色,向茎部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内、外着生白色菌丝体,茎部皮层霉烂,并形成许多黑色鼠粪状菌核,最后引起落叶、枯萎死亡。果实染病时,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不规则菌核,引起落果。病原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条件适宜,菌核开始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经气流、水流传播侵染植株根茎部或基部叶片及其他组织,发病后产生菌丝,受害病叶与邻近健株接触、农事携带可传播病害。菌核也可产生菌丝直接侵入植株茎基部或近地面的叶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20℃最适宜,喜潮湿,不耐干燥。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低于75%明显受抑制,干湿交替则有利于菌核形成。发病中期,病部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形成新的菌核,萌发后可进行辣(甜)椒菌核病(王久兴)再侵染,发病后期产生的菌核则随病残体落入土中越冬。菌核在0~35℃均可萌发,适宜温度5~15℃,高于50℃5分钟即死亡;在干燥土壤中菌核可存活3年以上,潮湿土壤中只能存活1年。子囊孢子萌发温度为5~35℃,发育适宜温度为5~10℃、相对湿度为85%以上。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对病害发生程度影响很大,新建保护地或轮作大棚、温室土中残存菌核少,发病轻;反之,发病重。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病害发生严重,65%以下则病害轻或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控制棚内的湿度;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出棚并烧毁。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择晴天上午9~10时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800~12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结合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如遇阴雨天气,棚室也可用45%腐霉利烟雾剂200~300克/亩,分6~10处,于下午4~5时点燃后闭棚16~20小时。每隔5~7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辣(甜)椒褐斑病

发病症状辣(甜)椒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可为害茎部。病菌主要侵染成熟叶片。

叶片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病斑多为圆形,也有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针尖大小的斑点,渐扩展成近圆形病斑,随着病斑扩大,逐渐变为黄褐色至灰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健交界明晰可辨,病斑表面稍隆起,具明显的同心轮纹,中部直径约2毫米范围明显枯白色,界限分明。病斑直径一般为6~12毫米。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后期病组织常干枯坏死,呈穿孔,致叶片支离破碎,严重时病叶变黄脱落。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色霉状物。

茎部染病,病斑常呈现椭圆形,其他特点和叶片上相似。

病原辣椒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可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害常始于苗床。病菌通过风雨或农事操作传播。气温在20~25℃时适于发病,相对湿度80%开始发病,湿度越大发病越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有利于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10~15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播种。

(2)药剂防治:

①苗床土壤处理。50%多菌灵、50%福美双按1∶1混合,每平方米用药8~10克与15千克细土混合撒入播种沟内。

②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甜)椒黑斑病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侵染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的病斑呈淡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直径10~20毫米,甚至更大;后期病部密生黑色霉层。发病重时,一辣(甜)椒褐斑病为害叶片个果实上生有几个病斑,或病斑连片愈合成更大的病斑,其上密生黑色霉层。

病原细交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为害果实引起发病。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多由伤口侵入,果实被阳光灼伤所形成的伤口最易被病菌利用,成为主要侵入场所。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在23~26℃,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栽培密度要适宜。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发病果要及时摘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深翻土壤。

(2)药剂防治:

①防治其他病虫害,减少日灼果产生,防止黑斑病病菌借机侵染。

②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喷洒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甜)椒根腐病

发病症状该病多发生于定植后,起初病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多日后整株青枯死亡。病株的根颈部及根皮层呈淡褐色至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甜椒黑斑病症状出暗色的木质部,萎蔫阶段根颈木质部多不变色,病部一般局限于根和根颈部。

病原腐皮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厚垣孢子、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甚至10年,成为主要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然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条件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黏土地或下水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适期早播。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菜地积水。

(2)药剂防治:

①先用0.2%~0.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浸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咯菌腈进行种子包衣。

②发病初期喷淋或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辣(甜)椒根腐病症状1辣(甜)椒根腐病症状2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200~3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灌2~3次。

辣(甜)椒白星病

白星病又称斑点病、白斑病。

发病症状本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圆形或近圆形,边缘呈深褐色小斑点,稍隆起,中央白色或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叶片染病从下部老熟叶片发生,并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严重的造成大量落叶,仅剩上部叶片。田间湿度低时,病斑易破裂穿孔。

病原辣椒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田间或种子上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逸出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反溅或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片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先侵染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经潜育出现病斑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为害。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温度范围8~32℃,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95%。

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到结果中后期。发病潜育期7~10天。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蔬菜隔年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及时摘除病、老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

发病症状发病时叶片上出现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病斑,具同心轮纹。潮湿条件下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

幼苗期受害,茎基部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后形成梭形大斑,病部软腐,呈蜂腰状,致使幼苗倒伏。

成株受害,在茎基部和枝杈处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逐渐扩大成长条形黑色病斑,病斑部位皮层腐烂,可绕茎一周。发病部位以上的叶片由下而上枯萎死亡。叶片上的病斑呈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浸状,扩展后叶片枯缩脱落,出现秃枝。果实多从蒂部发病,最初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大后,全果腐烂脱落。

病原链格孢属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水、昆虫等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从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3~4天,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秧苗老化衰弱、过密、湿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等易发病。

定植过迟、土壤潮湿、透气不良等会加速病害蔓延。

同类推荐
  • 农技:农苑总是新天地

    农技:农苑总是新天地

    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其驯化和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我国古代在稻的栽培技术方面有很多经验,如火耕水耨、轮作和套种等,成为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并且推广至东亚近邻国家。此外,先民对稻资源的利用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 四季养花大全

    四季养花大全

    《四季养花大全》依季节特性,详细阐述养花、护花的方法,内容科学、实用而富于生活化。本书不仅对四季养花的要点,如水、肥、土壤、花盆、修剪、病虫防治等,进行了综述,而且选取了每一季中最常见、最需要注意的花卉品种,以图解的形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详细说明。《四季养花大全》还精心收集了养花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并在附录中作索引,以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介绍了农作物合理施肥原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小麦、玉米、水稻、甘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烟草、茶树等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内容。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从农作物需肥特点与常见缺素症补救措施、农作物科学配方与施肥技术以及特用作物科学施肥技术等着手,把测土配方施肥与农作物施肥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 梨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梨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作者长期在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有关果树病虫害方面的彩色照片和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各种果树常见重大病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田间症状及治理技术,使读者能够参照生动形象的病理图谱,对病虫害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提高病虫防治的技术水平,避免错、乱、盲目用药,生产优质水果。
  •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教材)》(作者辛登豪、丁俊杰)首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并介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其次,介绍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生产技术。第三,介绍了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的有关知识。在编写过程中,由于编写水平有限,对书中的错误和纰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热门推荐
  •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本书作者马军,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卫生学系副主任。作者根据婴有儿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国内婴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宝宝的发育与进程”“宝宝的科学喂养”宝宝的常见疾病题”“新手爸爸行动指南”“连线育儿专家集锦”。其文中讲述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极具中国特色,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育儿经。
  • 散人玩家

    散人玩家

    陆人狂,一名普通的游戏玩家。汪大人,一条纯得不能再纯的哈士奇。“傻狗,咬他!”“总有刁民想害汪!”“傻狗,快逃!”“士可杀汪不可辱!”我,陆峤,最强散人,冥河第一带狗玩家,开局一条狗,不服来战!
  • 白龙物语

    白龙物语

    天涯百万拥趸翘首期盼两年的诡谲玄幻传奇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充满悬念的情节,在天涯论坛莲蓬鬼话连载后一举飘红。百万粉丝苦等两年,不离不弃——2016年读者期盼值超高作品,无所不能的白龙馆主,举世无双的通灵宝器,白龙馆主所制器物都有神奇的效果,且能满足人的任何欲求——如永远喝不完水的琨囊,能看未来的屏风,能穿越时间的灯笼……每一件新奇器物的背后都有着精彩的故事,而每段故事的背后又是一段段不同的羁绊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转,舍,离

    转,舍,离

    各种各样的反转,短篇小说。月更,遇事最迟一年以内必更。半科幻,脑洞向。转折文,舍取,离奇。我的灵魂还在我身中,像在哪黑洞洞的漩涡。想要逃脱却始终不敢,离开那中心安稳的窝。
  • 大武侠传

    大武侠传

    《铁布衫》!《铜像功》!《金钟罩》!比谁更硬,在座的各位****!新书《开局鹰爪铁布衫》已于起点发布,欢迎各位品读。
  • 绿龙帝国

    绿龙帝国

    翡翠之翼划破湛蓝苍穹,剧毒之息毁灭生者之愿,帝国臣民匍匐恶龙之足。万族之妹...额...长成这样,怎么可能符合陛下高尚的审美?都给我赶出去!这是一只绿龙在异世界颠覆旧秩序,创建新秩序的故事。......异兽流,种田流,守序邪恶。(剧情欢快,战斗宏大,绝不降智!不喜带妹者请直接删书。)读者群:751091262(急求萌妹、猛男催更!)
  • 当芋头拌上稀饭

    当芋头拌上稀饭

    蓝郁,花名芋头,身高180cm,长相冷俊,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高冷且喜欢独处,陈稀儿,花名稀饭,留着中分刘海加长直发元气少女,性格俏皮可爱。两人皆是平夏高中高一学生,同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上学第一天途中偶然遇到发生不愉快的事,因这件事两人成为了冤家,常常互怼,互相捉弄,久而久之,互生情愫,其中蓝郁的儿时玩伴项紫芯的介入,让他们变得忽近忽远,明明在乎,然而有缘无分,剩下的是遗憾告别......
  • 暗恋那点小事

    暗恋那点小事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顾少,情谋已久》“叔叔,咱两比比呗。”厕所里面对一个陌生小包子的挑衅,顾念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从此被小包子缠身,“叔叔,你当我爹地呗。”然后到哪都能看到顾念深和小包子妈虐狗秀恩爱。后来很多人说:顾总您儿子和您长得真像。顾念深转头看向身边的女人:“你怎么解释?”林意浅很淡定的点头:“嗯,是你亲儿子。”顾念深咬牙切齿:“听儿子说我五年前就死了?”“误……误会啊……顾念深你特喵的禽兽!”本以为缘浅,奈何早已情深。(这是一篇青梅竹马高甜文,双洁,双腹黑,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