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5100000004

第4章 方丈记(2)

七、处世之不安

总而言之,人世艰危,吾自身及所栖之处皆如梦幻,其中苦楚悉如上述。此外,因所处环境、身份不同,烦心之事亦各不相同,数不胜数。

若吾以卑微之身,寄居权门篱下,虽有大喜,不能尽欢;虽有深悲,不敢痛哭。进退难安、坐卧悚惧,惊恐之状如雀近鹰巢。若吾贫寒,却与富家为邻,则自惭穷乏,朝夕出入卑屈谄媚。又见妻子童仆艳羡富家之貌,及富人轻蔑无视自家之举,不由心念屡动,时刻难宁。若居于逼仄之所,近邻有火事,不免受累;若居于穷乡僻壤,往返辛劳且有盗贼戕害之忧。有权势者贪欲愈深;无所依者,愈遭人轻。有财则多恐,无财恨越深。有求于人,身则为他人所有;若关心他人,身心又为恩爱所缚。屈从世俗,身心窘困;若不随波逐流,又被视为疯癫。究竟该宿于何处?从事何业?方能令身心暂得休憩?

八、出家遁世

吾继祖母家宅,长久居于彼处。此后父亲辞世,家道败落,宅中虽有颇多可堪怀念追忆事,却终不免搬离。过三十岁后,得偿心愿,自筑一小庵。与先前所住屋宅相较,小庵仅其十分之一,勉强供容身起居,非正式之造屋。筑好土墙,庵门却无力再造,只能以竹柱搭建小棚,权充牛车安置处。每逢降雪刮风,便感危殆。又因小庵临近贺茂河原,既恐洪灾,又惧白波之盗。

于此存身艰难之世,总算忍耐过来。烦恼忧愁,度过三十载岁月。此期间,无数事不得顺意,令吾渐悟己身命乖运蹇。故于五十岁之春时,下决心出家遁世。妻子原无,自无难舍之亲情;官禄更无,则有何可执着?遂卧大原山之云,转眼又历五度春秋。

九、方丈之庵

人生六十似露将消。值此暮年,造余生之宿屋,好有一比,便如建旅人一夜之宿,若老蚕作茧。与壮年之际于河原所筑屋宅相比,百分之一尚不及。谈笑间,流年飞逝,一年老过一年,所居却越来越小。今度新庵,与世间常见居宅迥然不同。面积不过方丈,高未满七尺。因心中无定居之念,故非购地而建。支柱于地基,再覆以简陋屋顶,立柱与墙壁间用铁钉牢固即可。如此简单,乃为有朝一日遇不如意事,便于迅捷移往别地。重筑小庵,也不烦心,所载仅两辆牛车,除运费外,再无开支。

自归隐日野深山后,于庵东搭一小棚,三尺余,为积柴燃薪之所;南面则铺设竹箦子;西面搭阏伽棚;北侧隔着障子,安置阿弥陀绘像,旁挂普贤菩萨绘像,阿弥陀绘像前置《法华经》。东首靠墙壁处,铺干燥长蕨穂为床。未申方悬吊竹架,内置三件黑色皮制小箱,分收和歌集、管弦乐书、《往生要集》。小庵一隅倚立琴、琵琶,乃便于分解之琴、琵琶。上述即栖身小庵之全貌。

再来说小庵四周环境。南有悬樋,立于岩上,内中贮水。树林距庵颇近,树枝随手捡拾,柴火不乏。此地名为音羽山,葛生茂密、谷树深覆,但向西却视野开阔,乃观念之绝佳处。

春赏藤花绵延,若紫云现于西方;夏闻杜鹃啼鸣,如语同赴冥途之约;秋时蝉声满耳,仿佛空蝉悲世;冬季雪花飘舞,雪积雪消,宛若人生罪障。倘念佛烦扰,读经不能集中精神时,便尽情休憩。即便懈怠,亦无人妨碍,更无人耻笑。虽独身幽居,可不修无言,但口业当修。禁戒不必守,因无境界,何来破戒?

晨起远眺冈屋过往航船,恍觉己身如白波舟迹,盗得沙弥满誓之风情。黄昏风吹枫叶,遥想浔阳江,乃效源都督弹奏琵琶。又有余兴,和松涛抚一曲《秋风乐》,再和水声操一首《流泉曲》。艺虽平平,却非为取悦人耳。自弹自咏,自养心性。

十、日野山闲趣

山麓间有一柴屋,系守山人所居。彼处有一小童常来拜访。吾视之为友,若无要事缠身,必相伴同游。彼十六岁,吾六十岁,龄逾悬殊,然流连山野以慰心之念,却是一般无二。或拔茅花、采岩梨、收集零余子、摘野芹,或至山脚田地捡拾落穗编结。晴天丽日时,攀峰上岭,遥望故乡天空,木幡山、伏见里、鸟羽、羽束师尽收眼底。胜地无主,可随心所欲饱览美景。若不辞跋涉,兴致高远时,则再度登峰,越炭山、过笠取、或诣岩间寺、或参石山寺。或穿越粟津原,吊歌翁蝉丸故居遗迹;或横渡田上川,寻猿丸大夫之墓。归途中,随季节不同或赏春樱、或采秋枫、或摘野蕨、或拾树果,可奉于佛前,亦可做家中土产。

夜静更深,窗月思故人,猿声泪沾袖。萤丛远望,错疑槙岛篝火;晓雨拂叶,恍似山间狂风。闻山鸟鸣声呜咽,惊为亡故双亲呼唤;峰顶之鹿已与吾相熟,吾遂知遁世已久。夜间醒转,翻拣炭火,寝卧以此为老友。此山并不幽深可怖,故枭声听来亦有意趣。山中闲趣,随四季轮回无尽,其情景非只言片语所能道尽。不过于思深虑远、才学渊博者而言,感受必胜于吾。

十一、闲居之思

徙居此庵,恍然如昨,其实迄今已有五载。小庵渐成故园,庵顶朽叶厚积,地基旁青苔遍生。偶闻京都之事,自吾入山幽居以来,多有贵人辞世,而卑微无名者,亡故更是不计其数。屡遭火劫而消失之家不知有几许,唯吾小庵,无事安乐。陋室虽狭,但夜寝有床、昼歇有座,一身安居,已无不足。寄居虫寄身小贝,因恐遭凶险;鱼鹰居荒矶,因畏人近前。吾亦如是。知己知世、无欲无往,但求宁静,无愁最乐。

世人营建家宅,未必便为己身,或为妻子眷属、或为亲昵朋友,或为主君、恩师、财宝、牛马而建。吾今时只为自身而结庵,不为他人。若问缘由,今世之无常、己身之境况,既无家族中人同伴、又无可信赖之仆,纵造广厦,有谁来居?又安何人?

与人交友,常人俱首重富贵,能予人实惠者优先,情厚及正直者未必讨喜。如此,还不如与丝竹花月为友。仆人择友,首顾赏罚,恩厚者先,却不重真心照应、软语体恤及安适生活。故不如以自身为自身之仆。既言以己为仆,则一应诸事,必要躬体力行。虽说常感倦怠,但与役使他人相比,轻松许多。若须出行,自行迈步即可。辛劳固有,却不必为马鞍牛车烦累。今分身二用,手为仆、足为乘物,随心所欲;因身知心苦,劳累便歇,健时即役,每回皆不过度。纵然身体懈怠,心中亦不动摇。更何况常步行、常劳动,可以养生,何言乃无益之休?使他人辛苦忧烦乃罪业,故不宜借他人之力令己方便。

似此,衣食亦同。藤衣、麻衾,随得随用,以蔽肌体。原野之茅花、峰岭树木之果实,随取随食便可延命。不与外人交,则破衣陋颜,亦不必羞惭。乏粮时,虽粗菜劣果亦觉美味。

此等自得其乐之事,非对富贵者而言,只做自身今昔之比较。

总之,三界唯有一心,心若不安,象、马、七珍不为贵,宫殿楼阁不可望。今方丈小庵安宁清寂,吾心深爱。偶赴京都,则羞己身如乞丐,然一归小庵,又怜世人奔波俗尘。若有人疑吾之言,请观鱼鸟。鱼不厌水,汝非鱼,焉知鱼之心?鸟投于林,汝非鸟,焉知鸟之意?闲居之趣亦如斯,汝非吾,不居此庵,焉知其中妙处?

十二、自省

吾此生已如月影西倾,余年将没山后,转眼便赴三途之暗。今又有何愚痴之言?佛教之旨,凡事勿执着。今爱草庵,亦是一罪过。执着闲寂,于悟道往生颇有障碍。为何流连于无关紧要之乐而令时光空度?宁静拂晓,吾思索此中道理,深深自省:遁迹山林,真为潜心修道?然汝貌似圣人,心染浊恶,非但住庵难继净名居士之迹,且于佛戒保有上,亦不及周利槃特。此或系前生罪业而得贫贱之报,令人生恼?又或系妄心迷乱,致人发狂?此疑问,吾心难答,唯借舌根诵两三遍“不请阿弥陀佛”作罢。

跋时,建历二年弥生晦日,桑门莲胤记于日野外山之庵。

同类推荐
  • 日本文学思潮史

    日本文学思潮史

    《日本文学思潮史》对日本上古诸种文化混沌状态、原初文学意识的自力生成、写实的“真实”、浪漫的“物哀”、象征的“空寂”和“闲寂”等观念做了梳理和介绍,对日本近现代的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具有日本特色的战后派文学思潮、无赖派文学思潮等主义形态的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论述。《日本文学思潮史》深入分析了各种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鼎盛、衰落的内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因素。同时探讨了日本文学思潮从观念形态到主义形态的演变中的对应性与连续性,以凸现其民族的特色。
  • 感受德意志

    感受德意志

    我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界诺贝尔奖——“歌德金质奖章”得主杨武能教授,自1982年始赴德国进修、研究、讲学,亲历了德国的发展,对德国的文学、历史和自然景致熟稔并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杨武能教授用人文的笔触描绘了德国神秘的古堡、茂密的森林、流淌的河流、高耸的教堂和油画般的建筑,和德国的节庆、城市的建设、对环保的关注、对教育和历史的重视以及德国民众的生活画像,目睹并亲历了柏林墙的倒塌和两德统一前后的对比与变化,对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因政治格局造成的隔膜、柏林墙倒塌前的种种状况及两德统一后人们的心态大量真实的细节描写,读来犹如一部活的德国史。
  •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创者的扛鼎之作,由叶圣陶、郭绍虞、周予同、覃必陶等几位国学大师合编,称得上“二十世纪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经典读物”。在热烈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今天,作为师长、家长、学生,都应该重视这部经典作品,并以此来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我们重印这部《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希望能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准确地领悟如何选用适合中学生的作品,也希望能帮助家长们寻找到培养孩子语文及文学鉴赏能力的课外读物。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在校中学生可以通过这套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 传奇叟的故事

    传奇叟的故事

    李承雨1959年生于韩国全南长兴。毕业于首尔神学大学。1981年《Erysichton的肖像》入选《韩国文学》新人奖。1993年长篇小说《人生的背面》获得第一届“大山文学奖”。2006年《传奇叟的故事》获得“现代文学奖”。出版小说集《具平木氏的蟑螂》《关于日食》《推测对于迷宫》《木兰公园》《人类不知道在自己的家有什么东西》《我真长寿》《寻人广告》等,长篇小说《Erysichton的肖像》《我的里面又是谁》《人生的背面》《植物的私生活》等。重复相同的事或相似的事,这就是日常。人人都如此。那个时段,每日必做之事就是把五本生活情报杂志和两份免费新闻翻个遍,一边又画圆圈又画下划线,一边打去电话,确认登在情报纸上的内容是否属实。
  • 徐志摩全集:第三卷

    徐志摩全集:第三卷

    由中国台北前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和著名学者梁实秋两位先贤手自编订,并得到张幼仪女士的赞襄。诚如编者在弁言中所称,坊间翻印徐志摩选集、全集,舛误、讹夺不知凡几。1967年,张幼仪女上游台,就《全集》的纂辑一事耑诚延请蒋复璁、梁实秋两先生董理其事,由旅美的徐公子积锴费时一年,向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其先父遗著,一一复制邮台;版本务必以当年在上海梓行者,方可采用,意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缘此,我社特从中国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购进版权,制作典藏本1931套,装帧、用料,事事精洁,以志纪念。
热门推荐
  • 乔木何疏竹外花

    乔木何疏竹外花

    若是故事的开始便知道结局又是什么支撑着你苦苦走下去?********树影婆娑,日月轮转,为那久远的岁月拟一本小札细笔记撰。札中生了片竹林。竹林里住着位公子梅边吹笛,竹林外有个女将军招摇寂寂。他给了她倾世的温柔,也给了她最盛大的背叛。他说,我爱你。她亦笑着回道,我也爱你。随即冰冷的刀剑没入身体。自此天下作棋盘,所遇皆是刀枪剑雨。他们执棋两方落子无悔,颗颗定输赢。待繁华落尽,忆起昔年携手时,忘却词笔,只提腕一句: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 侠客斩云刀

    侠客斩云刀

    司马逍怒道:“我这些许年来如何辛苦?如何努力?一身武功岂是白练?如今却被困在这肮脏不堪的官场,进退不得!”赵构将宝剑拔出,指着他道:“是啊,千难万险,又兴我大宋,你却容不下我叫你一声爱卿是吗?”司马逍冷笑,指着秦桧道:“他,陷害忠良,岳飞已经因此走了!佞臣当道,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若不然,就请官家放逐我,由我闯荡江湖,从此不问朝堂事!”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孔子的名言,并对这些名言产生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作者对这些名言的理解给以启发性的诠释。这样,读其故事,阅其名言,观其行,思于今,相信同学们收获会更大。
  • 明朝谋生手册

    明朝谋生手册

    家有良田百来亩,也算殷实小地主。奈何年方十四却突然被人叫爹,刚得手的功名眼看又要飞了,小秀才汪孚林表示压力山大。汪氏家训第一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隆万之交,世风奢靡,风月浮华,谋生却大不易,汪小官人不走寻常路的征途,就此开始。
  • 那年知遇后,行云何处去

    那年知遇后,行云何处去

    苦涩,宽恕,幻想,误会,悸动这都是青春。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青春中孤军奋战,披荆斩棘。没有谁不曾为那点小事和自己过不去,也没有谁不曾在夜深人静时兀自淌泪。然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青春里哭过笑过,喊过疯过,一次次释然后,遇到那群人。从此,并肩前行,一往无前,风雨无阻。张启,在我的世界里,白昼有明媚阳光,夜间有璀璨星光。当天暗下来,星光黯淡,你,就是我的光。——顾阡这是一个暖心的成长故事。
  • 无限之安魂曲

    无限之安魂曲

    鬼魂世间游荡,扰乱人间生活,安魂人一曲安魂,使死去的鬼魂得以超度。她,顶替妹妹嫁给心爱之人,生儿育女,再困苦都没放弃过。直到他揭穿真相,她才痛心离开。一次法师做法,他拥有了永生不死的超能力,二十年过去,寻找儿女赎罪。意外发现,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做了安魂人。女儿恨透了他。她,也获得了永生,却誓要杀尽世间安魂人。亲情、爱情、人间、鬼界,能否重新归位?
  • 唯一之你是我的

    唯一之你是我的

    在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有着不平凡的人他们是王公贵族他们伴随着残酷而成长
  • 陆总的小戏精已上线

    陆总的小戏精已上线

    央城人都知道,商界鳌头陆南川心尖尖上有块宝,谁也不能欺负不能碰。陆少说:“我媳妇胆子小,你们不能欺负她。”众渣联名血书,“你家媳妇那么凶,到底谁欺负谁?”陆少说:“我媳妇面子薄,身子弱,你们学习不能比她强。”众学霸抱头大哭,“全能学霸,你和我们认识的是同一个人?”陆少说:“我媳妇双商低,你们经商必须让让她。”众商鳄亏空破产,“商业奇才,引领时尚顶尖先锋,你良心不痛吗?”我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你,却发现世界上最好的就是你。——陆南川【高甜爽文,双洁,打脸复仇1V1】
  •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

    《做一个幸福的中国人》面对当下普遍存在的躁动与迷茫,网络作家花千芳用尖锐、犀利却又不失温暖的文字,讲述着他眼中的中国与世界。他对家国兴衰、前路命运的时代思考,有着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从未因自己的草根出身而畏于对公共事务发言,热情执著地歌颂祖国的进步与光明,希望给这个时代提供更多的正能量,照亮更多的中国人。
  •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她是谁?一朝醒来,前尘尽忘!以为好心救了她的恩人,转而挟恩胁报,以败坏她的名声为威胁,要逼娶她进门!投奔的亲戚对身中奇毒的她避之不及,便急着送她上了花轿。可这要娶她的“恩人”农夫,居然是村里有名的大傻瓜!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吧!无奈她记忆空白,加上身中软骨散的毒,无法挣脱,被迫抬进了洞房!可当盖头掀开——眼前这眸如春水,一脸纯真的绝世美男子是谁?好吧,看在这傻瓜无害又养眼的份上,她暂且就先陪他一起种种田,摘摘菜,兜兜小鱼虾吧!可当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刺客踏破她们家的茅屋顶。满村追砍的不是恢复了几许记忆的她,而是她的傻夫婿时——夫君,你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