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5300000004

第4章 心灵和身体(1)

1 心灵和身体的联系与冲突

精神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支配精神?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也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根本分歧所在,哲学家们为各自的观点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但仍旧没有说服对方,达成一致。个体心理学也许能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动态关系。等待治疗的病人既有心灵也有身体,如果我们依据错误的理论进行治疗,我们便无法使病人痊愈。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身体和心灵的相互作用规律,确保我们的理论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争论不止停留在非黑即白的观点上。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即一个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人的活动组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思想的控制,仅凭肉体根本无法完成这些活动。一株长在地里的植物,只能停留在固定的地方,无法移动,即使我们吃惊地发现植物也有感觉,但是对它们的身体而言是没有作用的。例如植物能想:“有人来了,他就要踩到我身体上了”,但是结果却无法改变,因为植物无法利用思想控制自己的身体随意移动,计划要去的方向。

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然而,动物都能预见并计划自己行动的方向,这也说明了人类是有精神的。

“当然,你想好了,要不你不会这么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

精神的精髓在于通过预知指导自己行动的方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能理解精神是如何控制身体的了——精神为身体设定行动的目标。不断往复的运动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设立一个固定的目标。精神先设定一个生活目标,然后依靠身体完成,精神主导身体,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精神。比如,我们想去月球,但必须借助能承载身体的科技工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善于活动。这主要体现在活动方式多(从人手的动作中就可看出),对环境的改造大。因此,我们可以预料:人类的精神将越来越强大,预见未来的能力也将高速发展,人类奋斗的目标性也将越来越明确,以改进他们在整个情境中所处的地位。

我们还发现在为了完成目标而做的动作中有一个能包含一切的单一动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所有的动作和表现都必须互相协调一致结合成一个整体。

肉体和心灵也努力要成为整体,在生命形成之初二者就开始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比如,当皮肤受伤时,整个身体都忙着让其复原,不只是身体,精神也给予很大的帮助。运动和卫生的知识已经证实,皮肤是在身体和心灵共同作用下才得以恢复的。

很多时候,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肉体和精神都在进行互相合作,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犹如发动机,将人体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带领身体进入安全舒适的地位。在身体的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精神的意义。人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精神所赋予的意义。总之,心理学所研究的就是个人各种表情、动作代表的意义,找到它们的最终目的,并以此与其他人的目标相比较。

在我们为了到达最后的目标努力时,精神必须将目标变得更加清晰、细化,它需要计算出最优化的特定方向和路线,确保我们顺利抵达。当然,也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如果没有开始设定的固定的目标,那根本就不会有后续动作产生。如果精神所选择的方向实际是错的,但精神并没有察觉到,误以为是最优方案了,那行动必定会出现错误,无法抵达安全的目标。我们都在寻找安全的目标,可是有些人认错了安全目标所在的方向,结果误入歧途。

我们看到一种表现或病征,如果无法判断背后的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当成简单的动作来看。比如偷窃这种行为,偷窃就是把别人的财物通过非法手段据为已有。这个动作的目的在于偷窃者想更富有,以获得安全感。因此,偷窃动作的起因是感到自己贫乏。下面我们进一步对偷窃者进行分析,他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为什么感觉匮乏;然后,我们要看他是否可以用正当的方法来改变环境,达到富有并获得安全感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2 情感影响发展

我们称人类对环境所做的改变为文化,即精神指导肉体的结果。我们的活动受到精神的激发,身体的发展也受着精神的指引。很难发现我们有哪一项表现是没有精神参与的。但这不是说精神的作用重于身体,如果要解决问题,必须要身体的加入。所以,精神负责控制方向的工作,保护肉体不受到灾害、疾病、意外等带来的损伤。精神预见发展方向主要依靠思考和识别,此外,精神还赋予人类活动以意义及目标。精神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肉体进行行动,却不受制于肉体,人类的活动主要取决于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个体心理学认为:感知与生活方式不是互相对立的,当目标确立后,感知会配合目标自动进行调整。这一点已超出了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领域,感知的发生也无法用化学方法进行解释。我们更关注心理上的目标,但是必须以生理学为基础。比如我们在研究焦虑时,关注的是焦虑的目的和结果而不是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影响。

所以,焦虑并不是由于压抑和出生时的难产所引起的。我们知道,习惯于得到母亲关怀、保护的孩子也会出现焦虑,这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已经成为了他们引起母亲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方式。经验告诉我们:愤怒是一种控制一个人或一种局势的有效方式之一。每一种身体或心灵的表现都来源于遗传,但是我们关注的是如何运用这些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也许就是心理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我们发现在每个人身上,感知都是朝着人生目标的方向变化和发展的,并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而调整。无论是快乐、勇敢、失落,感知总是和生活方式相一致。它们的表现方式和我们所预料的也几乎一样。如果一个人通过极大的痛苦获得优越感,那么,他并不会因为其目标的达到而感到快乐。只要我们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感知也是可以随着需要被我们任意指使的。让一个广场焦虑症患者独自一个人在家或者让他派遣别人去做事时,他的焦虑感就会消失。所有的神经官能症患者都抗拒他们感到丧失控制力的情形。

情绪的心智模式如同生活方式一样固定。比如,胆怯的人永远胆怯,尽管他们会在弱小的人面前表现得盛气凌人,在有别人保护的情况下表现得勇敢无畏,但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有恐惧感。他也可能在门上安三个锁,并且用防盗器和狼狗来保护自己,但却说自己很勇敢。虽然不会有人认为他是胆小鬼,但是他过于小心翼翼的性格已经暴露了他的懦弱。

性和爱情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心中有了性的目标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感情。此时,他只有这一个已认定的目标,为了抵达目标,他必须放弃其他有妨碍性的人和事,这样,他会产生相应的感觉和性功能。如果他没有产生这些感情和性功能,比如出现阳痿、早泄、性冷淡等症状,表明他没有放弃那些和目标不一致的、有妨碍性的人和事。这些现象都是不正确的优越感和人生态度所导致的。在这类病例中,我们常发现,这些人只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照顾,自己却不愿付出,缺乏社会兴趣,性格懦弱,人生态度也不正确。

我有一个病人,他是家中的第二个男孩,但他因有深深的负罪感而痛苦难忍。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看重诚实的品质。在他七岁那年,他向老师撒谎说他的作业是自己做的,但实际上是他哥哥替他写的。事后他很痛苦,常常感到有负罪感。三年后,他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而老师却一笑而过。他又去向父亲说明了这件事,父亲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夸奖了他的诚实,并以他为荣。虽然得到了父亲的原谅,这个孩子却依旧沮丧、自责,久久无法释怀。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孩子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却如此自责,只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诚实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对道德的高标准要求使得他在品质方面优于别人。因为他的哥哥在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方面都优于他,所以他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获取优越感。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又因各种不良习惯而自责。他经常手淫,而且在学习中的欺骗行为也一直存在。每次面临考试时,他的负罪感就会更加深。他的压力与日俱增,与哥哥的差距越来越远。当他想追上哥哥又无法做到时,他就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离开学校后,他想去工作,但由于深受负罪感的折磨,他整天要祈求上帝的原谅,这甚至占用了他大部分的工作时间。

后来,他发展到了不得不住进精神病院的地步。医生们都对他束手无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大有好转,他可以离开医院了。在离开时,医院告诉他,以后一旦有病情发作要及时来医院复诊。之后,他开始学习艺术史。在某次考试前的一个周日,他跑到教堂,面对所有的人,大声哭喊道:“我是罪孽最深重的人!”就这样,他再次以诚实的良心得到了大家的关注。

在医院又住了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竟然全身赤裸着去餐厅。不过他的确拥有健美的身体。

他的负罪感可以让他感觉自己比其他人更诚实,可以让他获得优越感。但是他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却走到了人生的歪路上,他排斥考试和工作,证明了他是一个害怕失败的懦弱性格的人,他的任何一种病症都是有意让自己避免有可能失败的情况。他在教堂跪地忏悔的行为和裸露着进入餐厅的行为都是想要不顾一切地获得优越感。他人生的态度和心智模式致使他做出这些行为,而他的感知又和他的目的是相配合的。

如前所述,人们在四岁到五岁之间就建立起了精神和身体的整体联系。个人会利用遗传来的身体及精神结合对环境的印象,不断修正发展,以适应个人对优越感的追求。在六岁之前,一个人的人格就已经成形,他对于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方式及情绪的基调都已经固定。这些在以后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他必须得先抛弃童年早期形成的观念认知。就像曾经一个人的表现和他以前的生活态度认知相适应一样,改变自己的想法后,他的新的想法和新的行为也会和他的新认知高度一致。

个人的行为很重要。它能表现出个人打算从环境中获得哪一种印象及准备如何运用他的经验。因此,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个人的行为举止就能了解这个人。行为举止是永远受到人生意义的制约的。

在个体心理学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再添加一些内容,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认知思维之间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如果身体无法协调一致,不能适应环境,人的精神就会有负担。因此,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精神上的发展更为困难,他们想要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他们有身体行动不便的困扰,他们就没有过多的精力分给其他人了。这也导致了他们成年后的冷漠性格,且缺乏合作能力。

身体的缺陷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但这些障碍不是不能克服的。如果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思想上积极,并主动克服困难,那么他也会获得成功。事实上,有些有身体缺陷的孩子最终所取得的成就远大于健全的孩子。例如,一个视力不好的孩子因为有缺陷而感到压力很大,他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看世界。他对视觉世界的关注远大于健全人,结果,他对视觉世界的经验也比健全人更多,反而更具有欣赏力。

很多画家和诗人就曾患过眼疾。但他们克服了身体的障碍,使自己的视力远高于健全人。在有些左撇子身上也能看到这种补偿现象,他们在家里或学校里常常被训练用他们的右手,但实际上他们更习惯于用左手。用左手画画、写字和做手工都比右手要灵活很多。但是他们的头脑会刻意训练右手,通过头脑的不断训练,不灵巧的右手同样会变得像左手一样灵活。现实中有很多左撇子具有绘画、工艺方面的才能,因为他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再加上积极的训练,最终将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同类推荐
  •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之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自卑与超越》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人格缺陷,进而正确地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人性,《自卑与超越》具有极深的现实性和巨大的思想价值。
  •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催眠术:生活中的心理诡计

    现代心理学认为,催眠术是打开人们心扉的一把万能钥匙,是一种通过影响潜意识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技术。催眠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神秘,掌握起来也并不困难。实际上催眠术很贴近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熟练运用催眠术、耍点小“诡计”,很多棘手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25分之1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

    尽管微表情稍纵即逝,但只要你掌握窍门,细心观察,仍然可以锁定这1/25秒的瞬间,让对手无处遁形。《1/25秒的智慧:瞬间的心灵穿越》收集了各种微表情,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说明,手把手地教你捕捉、分析、研判陌生人的微表情,交给你一个“阅读放大器”。而此时你就会发现,读懂人心不再是难事!这不是教你做“心灵神偷”,而是要将你打造成“读心达人”。
  • 微反应心理学

    微反应心理学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热门推荐
  • 寂牙剑主

    寂牙剑主

    这是一个坚毅的年轻人为追寻身世之谜,不断变强的成长故事。
  • 别仙传

    别仙传

    神话古史,人间界每万年消减一半,此劫被称之为‘泽破’。神州古历,九千九百七十七载!琥珀情,三年雪。逢幻宋之初,最后一次泽破已经到来……
  • 腋门

    腋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千余字的短篇小说情节高度集中,人物呼之欲出,同时寄寓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这当中对照艺术的运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莫泊桑短篇小说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经典之作)》便是他的作品合集。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待宠的明星娇妻

    待宠的明星娇妻

    米莉的梦想是像父亲一样优秀,是拯救自己的母亲,爱她的两个人她将如何抉择,最后她都是公主。宠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男人。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