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6300000008

第8章 在梦中说话(2)

人在纷繁的“樱花雨”中,几步之外看不清景物,就想自己若能永远置身于这样温柔朦胧的世界中该多好。

耳边听得女儿在叹息:“花瓣都被车轮碾碎了。”回头看看女儿黯然神伤的眼睛,又想怎么这么小的孩子早早学会了伤感,都是这樱花把人的心弄乱了。

因为带了女儿去看花,免不了就要再往前走走,从市政府旁边拐过去,经由北极岩到解放门,然后去玄武湖里的动物园。

这样,便发现了通往解放门的路上还有另一条樱花大道,且由于路幅较窄,两旁的樱花看上去更集中更灿烂,比原先的那片少了沉郁,多了热情。

更妙的是,这条樱花大道是上坡路,在两边交叉盖顶的树冠下,挽了女儿的小手一步一步往上走,身前身后一片粉白一片朦胧,意念中仿佛在走向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身心都被快乐胀满,忍不住蹲下来,紧紧地抱住女儿,与她分享这激动和欣悦。

一年又一年,花开又花落。

岁月使我们苍老,心也在寒冬酷暑中变得坚硬如砺石,只有樱花灿烂依然如故。

今年春天又一次去走樱花大道时,竟发现花树在不知不觉中长得很高很大了,几年前高不过一人一手,怯怯地像个稚气的小姑娘,如今已经青春焕发、丰腴健美,俨如一位亭亭的少妇。

忍不住就想到几年、几十年之后它是什么样子,我又是什么样子。

到那时,盛年的樱花树该不会鄙夷我的衰老的容貌吧?至于我,只要双脚还能走动,年年春天我不会忘记去看它,不会忘记那片已经融进我生命的灿烂的云霞。

我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世界上的女人都要附着于某一种花魂的话,我愿意生生世世做樱花之魂。

窗口的风景

很早就知道英国人喜欢养狗,尤其那些雍容华美的贵族太太,出门手里是绝对离不开一条精致的皮制狗链绳的。

待到有机会去英国,一看果然如此,大街上走过的男男女女,几乎人人身边伴一条狗,或大或小,或白或黑,或肥胖或精瘦,威风凛凛抑或憨态可掬地在主人脚前脚后碎步跟着,惹得我女儿一出门就两眼发直,恨不能变个魔法让那些狗绳滴溜溜飞到她手里。

有一则小幽默,说的是各个国家民族的特性:如果你横穿马路时希望所有的汽车停下来让你,那么在美国可以带一个儿童;在意大利则必须挽一个漂亮女郎的手臂;在英国只要牵一条狗。

可见狗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无论是干净得如同水洗过一样的街道,还是油绿得叫人脚不忍心踩上去的草坪,灰白色的狗屎随处可见,没有英国人对此提出异议,仿佛世界就该是这样构成,狗屎是自然景观中必要的点缀。

有一天我出门散步,拐过街角,瞥见一扇玻璃窗内摆着两只一模一样的小瓷狗。

小狗大小如猫,蹲坐在宽宽的窗台上,一左一右,姿态极为对称,衬着背后低垂的白色镂空窗纱,实在有一种令人心动的平和之美。

我紧盯着它们,赞美它们造型逼真,气韵生动,又想这家的主人该是一个很懂幽默的人,把两只小狗一左一右对称摆在窗台上,路人看去很觉趣味盎然。

这样想着,已经走过了那扇窗户,忽然发现两双目光跟着我转过来了,黑幽幽的,温顺,稚气,夹着一丁点淡淡的忧伤。

我浑身一激灵,明白了它们不是瓷狗,是一对真真实实、有温热血液和跳动心脏的小小的生命。

那一刻我感觉灵魂飞到了暖暖的壁炉边,被炉火烤得一点一点融化,滋味美妙而且温馨。

我停下脚步,热切地望着这一对小兄弟(也许是小姐妹)设想自己已经穿越冰凉的窗玻璃把它们一左一右搂在臂弯里。

它们同样目不转睛地望着我,目光黑幽幽的,温顺稚气中夹了一点淡淡的忧伤。

我受不了这样一种目光的注视,眼睛逐渐潮润起来,赶紧扭头走开。

此后每次走过街角,总忍不住望一眼带小狗的玻璃窗。

每次都看见两只小狗以同样的姿态蹲坐着,静静地凝视窗外,凝视我,身后是低垂的白色镂空窗纱。

小狗仿佛成了窗口凝固的风景,漫长的一天又一天它们不厌其烦地窥探窗外的世界。

狗是有灵魂有思想的,只是我始终无法进入它们的内心作一次漫游。

想象一对活泼幼稚的小生命被主人成年累月关闭在家里是何等寂寞,我便忍不住替它们不平。

我不知道它们每天看见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它们同样熟悉了窗外这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女人吗?

据说在英国不准虐待狗是上了法律条文的。

英国的狗罐头用马肉制成,打开盖子香味扑鼻。

特制的狗窝用长毛绒铺垫,既美观又考虑了狗们进出的方便。

出门旅游均坐汽车,前座是男女主人,后座则是孩子和狗,赫然一个家庭成员。

衣食充足是否意味着一种幸福的生命状态?自由和温饱相比谁更重要?这个问题几千年来连人类都不能求得一致的回答,用来探讨狗的生存现状,未免就过于前卫了。

我只是脑子里常常想到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那些狗,它们吃糠咽菜,喝一点水洼里的臭水,却在田野里、河堤上、打谷场中尽兴地追逐着,打闹着,相爱着,把自己野性的生命张扬到了极致。

世界上谁是最快活的狗?我在英国整整住了半年。

最后一次在街角窗口见到那两只狗的时候,忽然发觉它们已经长得大了,把窗口塞得有点拥挤了。

只有它们一左一右向外凝视的姿态永恒不变。

台湾茶

我初尝台湾乌龙茶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两岸之间的关系没有如今这样密切,美妙的人间佳品还没有大批量地涌入大陆市场。

那一年我出访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润华教授请我们去他家用茶点,他的太太淡莹女士用台湾乌龙茶待客,很自豪地告诉我们说,乌龙茶在国际市场上卖价很贵,上品能卖到几百美金一公斤呢。

可惜那一次我没有记住乌龙茶的味道。

也许因为第一次出访,比较紧张,全部心思都用在如何应酬见客上,有点食不知味。

还因为那时候年轻,年轻时对生活总是大口吞食,而不知品咂。

第二次喝乌龙茶,已经是三四年之后了。

我母亲的姐夫久居台湾,一直未通音信,那年忽然托人带给母亲一罐乌龙茶。

母亲是不喝茶的,我父亲爱茶,但是非绿茶不喝,不像我这么兼容并蓄,所以双亲大人就将此茶转送于我。

开始我漫不经心,以为跟福建乌龙茶的味道类似。

顺便说一句,我对福建乌龙茶的印象一直不算很好。

这罐茶叶从秋天放到了冬天,所有当年的新茶都喝光了,才想到它。

打开包装,惊讶地发现其叶片硕大无比,团团地卷曲着,绿得倒还算是可爱。

当时心里的第一个感觉:茶叶太粗糙了。

我们平常喝绿茶,讲究的是嫩,只采茶树的一叶嫩尖,炒制出来要考究带一层白生生的茸毛。

像这么大的叶片,茶树上可不是要从梢捋到根吗?可是,待我抓一撮茶叶放进玻璃杯,用开水冲泡之后,奇迹发生了,密密层层的叶片拥挤在杯口,拒绝沉沦,而绿色却在白水中丝丝缕缕地朝着杯底渗透,旋转着,逶迤着,蜿蜒着,水墨的一幅印象派画作似的,妙极了,漂亮极了。

因为茶叶不带茸毛,所以杯中的茶汤纯净透明,是那种养眼的青绿,从头顶贯穿到脚底的通畅之感,连带起心里满满当当的愉悦和欣喜。

抿住嘴唇,从齿缝里轻轻地洇进一口茶汁,天哪,那样特殊的一种茶香!跟我从前喝过的绿茶统统不同,完全崭新的那种感受,带着花的气味,蜂蜜的气味,晨雾和太阳的气味。

而且,它不是碧螺春那样从舌尖到喉咙口一条线地香过去,它的香味带着不可拒绝的扩散性,一经入口,迅速地在整个口腔中弥漫开来,上腭,齿缝,一直到舌底,像一朵花那样舒展地开放,而后最长久地在上腭处停留,以至鼻腔中都灌注了那种美妙的香气。

这样的时候,呼吸和唾液应该都带着淡淡的茶香吧?真正的妙不可言啊。

我把我的欣喜告诉父亲,我认为他老人家不喝台湾茶是太亏了。

父亲笑笑地说:你喜欢,也是一样的呀。

说起来还是我跟台湾茶的缘分,那一年春节我先生从香港回家,带给我的礼物当中居然就有两罐台湾乌龙。

那两罐茶应该是乌龙中的上品了,一壶泡开,注入杯盏,竟会满室飘香!先生说,这种茶叶在香港市场上要卖到两千元一斤。

先生是个不喝茶也不懂茶的人,我估计这茶叶是别人送他的,否则他不会想到、也不会舍得给我买这么昂贵的物事。

这两罐茶叶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无端加大了我对台湾茶的期望值,此后我每坐茶馆必点“高山乌龙”,每逛茶叶店就忍不住买台湾茶。

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喝过比那两罐茶更好的茶了。

好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年前有机会去台湾一游,每到一个加油站,别人上厕所,我却是抓紧机会狂买茶叶,弄得同伴们个个笑我。

台湾的茶叶不贵,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一二百块钱一斤的样子。

卖茶叶的摊点都备有茶具,水在炉子上无声地沸着,卖茶的女人会把你看中的茶叶依次泡上一轮,倒入拇指大小的茶盏,在你面前一字形排开,让你慢慢品咂、回味、比较。

至此,我才懂得台湾乌龙有生熟之分。

比较而言我喜欢生茶,生茶的茶味更香,茶色更亮,那样一种明亮而又生涩的绿,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女来做比喻才对。

买了许多的茶,本意是要送给朋友们分享的。

却不料回到南京正值数九寒天,开水注入茶杯后须臾就会变冷,茶叶总觉得泡不出香味来。

我怀疑当时头脑发热选错了东西,懊丧之余,想起孔老夫子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好把茶叶胡乱塞进柜子,留着自己慢慢受用。

忽一晚看电视,身边开着电热油汀,我随手将一杯泡过两开的台湾茶放到油汀上,十几分钟后茶杯烘得烫手,端起来喝一口,惊喜茶又变回了那种奇异的香!当时我的第一个念头:人类的所有发明都是来自一个偶然,是偶然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进步。

受此启发,我以后又试验在微波炉里预热茶杯,或者加热残茶,也很成功。

前不久先生给我从广州买回来一个小小的电磁炉,小得只有微微的温度,专门在冬天里加热咖啡或茶用的。

一杯乌龙坐于炉盘之上,热气在眼前袅袅上升,时不时端起来轻抿一口,满舌生香,满心愉悦。

当然,用茶馆里的一套程序泡制乌龙,效果更好。

但是我是个懒人,懒人也想过好日子,只能用自己发明的懒办法。

谢谢台湾乌龙,到底它还是没有让我失望。

远了,近了,又远了

曾经听母亲说过,她是在怀了我九个月之后,坐船回老家待产的。

母亲工作的学校在泰兴,老家在如皋,两城相距一百二十里左右。

我的生日在六月,算起来,母亲回老家的时间应该在春末夏初。

想象一下母亲当年坐船的情景:一个年轻的孕妇,两个随身的包袱或是藤箱,同船者除了赶路的公家人,还应该有商贩和农夫,一些捆扎了翅膀和脚踝的鸡、鸭、猪和羊。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与禽畜们同车同船是司空见惯的事。

那时候的河水一定清澈,河岸的芦苇茂密茁壮,在河道的狭窄处,长长的柔软的苇叶会拂到行路人的脸上身上。

朝发夕至的机帆船,中午会停船打尖呢,还是客人们自带干粮,就着温温的河水胡乱塞饱肚子了事?母亲记不起来了。

我替她想,应该是干粮充饥。

五十年代节俭成性的人,掏钱买一张船票已经咬牙了,谁还舍得上岸花钱吃顿中饭呢?长长的寂寞的一天里,突突的单调机声中,身子沉重的母亲要忍受着太阳的暴晒,河水的蒸烤,禽畜的恶臭,同船人疲惫木然的一张张苦脸,在她的年轻的心里,是幸福、期盼、兴奋,还是焦虑、麻木、委屈,在心里把我父亲骂上十遍百遍?更早一些时候,刚刚解放的那年,我父亲追随他的校长从如皋远赴泰兴读书,连坐船的享受都没有,是开动双脚走过了这段路程。

也许不是没有车船,是年轻的学子囊中羞涩,舍不得花出去一张票钱。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曾经是频繁往返于泰兴和如皋之间的一头快乐的羔羊。

放暑假寒假了,就该去如皋我的祖母和外祖母家了。

假期结束之前的一天,又该返回泰兴我父母的身边读书了。

小的时候是坐船往返,有大人带着,船身晃晃悠悠像摇篮,上得船去,不到半个时辰,两眼一合就进了梦乡,船到码头才被大人摇醒,很没有情趣,完全不记得沿途琐事。

再大一点,乡间通了公共汽车,一百多里的路程,半日之内可以到达,感觉上已经有了奢侈的便捷。

记得一年寒假时修路,汽车不开了,父亲必须带我回如皋,他自己用自行车驮上年货,另外为我叫了一辆二轮车(带客的自行车),吩咐车夫紧随他身后跟着。

却不料,年逾四十的父亲在体力上无论如何不是二轮车夫的对手,上路不久,那个年轻车夫脚下生风,很快将我可怜的父亲远远抛在后面。

我孤独地坐在陌生男人身后,整条公路上空无一人,我心里又惊又怕,想起了一个又一个女孩被拐卖做小媳妇的故事,以为自己这一次难逃劫运。

我当时既不敢跳车逃亡,又不敢呼喊车夫停下或者慢骑,只恨自己体重太轻,让车夫在拐卖我的路上毫无负担。

我那时候已经学了物理,知道支点和力的关系,就抓着车座架,拼命地朝后仰倒自己的身体,想让重量后移,让那个人驮着我吃力,不得不减慢速度,使我父亲有追上来救我的机会。

长长的几个小时路程,我就那么别扭着姿势,自己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以至在寒冬腊月,一路吹着冷风,内衣和毛衣却被汗水浸得湿透。

二十岁,我第一次坐火车。

是去南京参加一个写作学习班。

先坐汽车去泰兴高港,过轮渡,再坐一段汽车到常州火车站(或者是镇江站?记不太清了),等待了漫长的时间之后(因为班次少),才最后登上火车。

不长的距离,竟动用了火车、汽车、轮船三种交通工具,年轻的一代人想象不出来那种艰难和疲惫。

进站之后,终于见到火车了,曾经在电影中见到过无数次的火车,黑色、肮脏、霸气、喘息声都透着威严。

我那时候心里涌上来的,居然是一种得意。

家乡的同龄人中,有幸见过、坐过火车的,绝对是屈指可数。

我是一个好运气的人。

一晃三十年过去,火车终于通到了我的家乡。

三十年太久,我已经等得老了,感觉中这是一个来得太迟的幸福。

况且,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早已经冲淡了火车开通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社会发展得太快,惊喜和奇迹太多,我们总是来不及欣赏,来不及感叹,省略了无数停顿下来回望生命的优美过程。

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不知道应该满意还是惆怅。

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我们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概念正在一点点疏远。

从前,通讯不便和交通不便的年代里,一封家书给我们带来多少喜悦安慰。

打开信箱,看见白蝴蝶般的信封躺在箱底,那一瞬间,眼底湿润,灵魂在心里发出一声快乐的尖叫。

春节临近,要回老家了,提前多少天就在盘算准备,不多的一点钱,买东买西,脚步轻快,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歌唱,那样的全身心的快乐啊!电话电脑和高速公路是天使也是恶魔,给我们享受了生活的一部分,又抹去了生活的另一部分。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青少年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本文旨在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阅读本书可以让青少年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情感,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
  •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
  • 冒险小王子23:神奇的邮包

    冒险小王子23:神奇的邮包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
  •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The Complete Chronicles of Narnia(7 Books)(英文朗读版)

    《纳尼亚传奇》系列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都曾表示自己深受C·S·刘易斯作品的影响。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穿越之下堂妻的春天

    郁晓晓:孤儿,商业间谍。意外穿越,成为大禹国相爷三女儿,名字也叫郁晓晓。传闻相爷三女儿软弱无才,但却嫁得天下女子都妒嫉的少陵王司马无忧,岂知大婚当天便被强人所辱,少陵王未让她进门,只给了一纸休书,她成为了大禹国的笑柄。回府后投湖自尽,两日后苏醒,便像换了一个人,醒前想以死明志做个烈女,醒后却一派不知羞耻的样子四处游玩,而且还‘故意’认错人,说错话。小公子庆生宴上,少陵王不计前嫌光临,装作不认识她,几次无事找事,要她施展才艺,都知相府三小姐有貌无才,她姐妹也出言相讥,认定她会出丑,却不知她打扮得空灵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更是巧笑嫣然,一曲《枉凝眉》伴着高难度的舞蹈艳惊全场。片段一:阳光里的南宫无忧开了口,声音柔柔的:“我来瞧你,你开不开心?”“瞧我什么?瞧我这个弃妇怎么再死一次?”郁晓晓犀利地道。片段二:白云城堡堡主令狐一白指着正吃得不亦乎的郁晓晓道:“本堡的女主人在那里。”郁晓晓扔掉鸡腿:“不关我事,我是打酱油的。”片段三:闻人允清眼底含冰:“你走,我不想看到你。”郁晓晓早已泪如雨下:“闻人,你不要死!”如果爱情只是一场谎言和利用,堪破后又如何驻足?看郁晓晓如何从大禹国的笑柄,华丽变身,成为一个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某青的其它两篇文:http://m.pgsk.com/a/226771/相公个个都难缠http://m.pgsk.com/a/190311/丑妃翻身
  • 与神经病的恋爱史

    与神经病的恋爱史

    菊正黄觉得自己上辈子扭断脖子的方式不对,才会与乔宝相遇。对于自己的经历,她是如此总结的:她不是医护人员,却要照顾一个精神病患者,她不是保姆,却要像保姆一样照顾乔宝的生活起居,她不是慈善者,却要把自己的爱送给他,她不是垃圾回收站,却要接收乔宝这个白痴。可是许多年后,她却要感谢乔宝的到来,让她有一个完满的人生,虽然这个过程一开始带着各种欺骗、算计,可是爱情缘来的莫名其妙,爱上便是爱上了。
  • 我穿成了男人

    我穿成了男人

    21世纪的新时代女性欧阳朵穿越到古代,悲剧的是竟然到了一个男人的躯体里!此男人名叫房适才,患有一种奇怪的病,得病的原因却是因为上一代的恩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魔法笔记

    最强魔法笔记

    诺里斯伯爵生了一个白痴小少爷,这可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小白痴,是曾经最伟大的魔导师,只是转生时,出了点小意外……
  • 我该怎样爱你,先生

    我该怎样爱你,先生

    本书是畅销书作家韩梅梅自选集,书中作者通过自身感悟和经验分享了爱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心得和秘密。从一个侧面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如何相识、相爱、相处。男人是和女人是完全不同的生物,男人是用来证明爱情的东西。经过千万次的研究和分析,还是不太懂的东西。他们说出“我爱你”的频率要远远少于女人。在女人发火的时候,他们总是沉默不语,讨厌吵架,害怕纠缠。有时候宁愿被拒绝,也不愿被讨好。不愿意费尽脑筋去猜你的心思。讨厌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对温柔的声音很敏感。受尊重,比被爱更重要。男人其实比女人所想的更渴望安定。也比女人更害怕被欺骗。韩梅梅的书曾畅销几十万册,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这是作者自己的自选精选集,相信会在更多的读者中制造新的“韩梅梅”热。
  • 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

    你,会回来吗?——心理治疗师与你对话生死

    本书以对话或自述的方式记录了不同的人群对生死的不同想法和做法,分三个部分:第一篇:儿童篇:主要谈论儿童在面对父母和亲友死亡时的困惑和我们的处理方法。第二篇:青年篇:青年期是自杀的高危期。每个企图自杀的青年都有自己痛不欲生的理由。第三篇:成人篇:生死是所有人迟早会面对的事实。
  • 十国烈日

    十国烈日

    王明到五代的故事,只有WPS和他作伴。代替在历史上生卒年不详的王宗仁,能否只手撑天?他所依仗的只有来自穿越者互助协会的馈赠———WPS。---------自娱自乐,周更中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功之途

    成功之途

    古往今来,人类创造成功的事业,几乎无不经过挫折和失败。原始人发明第一把石斧,谁知道他们敲打了多少块石头才做成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几次大的反复,先是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再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然后是波拿巴政变,最后才取得胜利。观念是一种思想,是你无形之中的行事准则,有什么样的观念,往往就决定了你的行动方向。聪明的人都知道,要想成功,就必须树立自己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观念指导一生。
  • 许你清眸辰光

    许你清眸辰光

    高中时,她喜欢过一个人,但最终无果,还没萌生的爱意就这样无疾而终。她的离开与成全,换得这个人的感谢。但她不想接受,单纯的不喜欢。时光展转流逝,过高三,斩高考,她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她原以为会平淡过完大学生活,然后进入工作岗位,平平凡凡地过完一生。谁知,一少年,星眸带笑,闯入了她的世界,打乱了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