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8400000396

第396章 久违了,阳谷!(第51更!)

(本章加更,感谢书友“横竖都二”打赏一万书币,飘红必加更。另外,感谢书友们的订阅、打赏以及月票,推荐票,谢谢~)

武大在即将自立为王之际,在燕云尚且处于一片混乱的情况之下,突然打着巡边的旗号南下,虽然的确是有心回阳谷一趟,但最重要的原因,那边是为燕云请来一批饱学之士。

至于如何请,武大自有打算。

到达边境之后,武大与早已提前等在这里的童英密谈了一夜之后,接过蛛网送来的通关文牒,跨上骏马,出燕云,入关,进入大宋地界。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归心似箭的武大快马加鞭,每到达一座城池便重新购买骏马,一路风尘,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阳谷。

……

时光如水,匆匆而逝。

一晃,便是一个月过去。

时令已经是初春,暖风拂岸,万物复苏。

孟春雨霁,滑溜的道上,骑着马看着卷去的凉云,自然别有一番风味。

麦苗承着残滴,草木吐着新翠,那一脉清鲜的泥土气息,直会沁人心脾。

阳谷依旧是阳谷,只不过比以前更加的繁荣。

武大当初走童贯童大将军的门路,以修复城墙的名义,将阳谷县县城的城墙给拆了,扩建后,重新修筑的城墙。

县城之内,商铺林立,且井然有序,虽车水马龙,但地面上却极为整洁。

原因无他,当初阳谷都以为武大官人有洁癖,“被逼迫”清理卫生,当这件事成为一个习惯之后,一切便都水到渠成了。

工整的青石路面上,即使出现一些马车带进来的泥土,也自然有已经上了年纪,干不了体力活的老人去清理。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老人,他们只是闲着没事做,又见不到阳谷不干净,才主动要了这么个活来干而已,至于每月给的那点银钱,不能说他们不在乎,但他们的确不差那点钱。

原因很简单,凡是土生土长的阳谷百姓,在他们的老宅被拆除之后,武大除了给他们每人一处新宅,每家还给了一家商铺。

这些个老人家里头有商铺在手,即使出租光收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绝对是丰衣足食。

小孩子成全结对的奔跑着,呼噪着,自人丛中,窜来窜去,他们如今还很年幼,再过几年,他们到苏氏私塾入学之后,自然也就没这么多的时间顽皮。

在阳谷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大多数商铺的东家都是阳谷本地百姓,但平日里在店里忙活的却都是他们花钱雇来的伙计,所以在这一片繁华的商业区,很少能见到阳谷本地人。

那么,他们去了哪里呢?

他们在阳谷最为显著的那一排又一排建筑群里。

那里,是闻名天下的武氏作坊。

自从武大要在燕云自立为王,张平回到阳谷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规模辞退外地工人。

也不能说是辞退,确切的说,各大作坊核心工艺的掌舵人,全部换成了阳谷本地人。

张平心里头很清楚,武大与宋徽宗之间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但这个平衡随时都有可能打破,演变成直接冲突。

各大作坊的核心工艺是武府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轻易被外人拿到,所以他把外地人都给辞退或者降职了。

武府,始终更加信任本地人。

对于武府的决定,阳谷的本地百姓向来都是无条件信任和支持的,于是张平振臂一呼,所有的本地百姓几乎全都进了各大作坊做工。

除了作坊里的工人,阳谷本土百姓的另外一部分有资质习武的人,全都逐渐成为武府护院或者密探,分别直接隶属于张平或者母夜叉孙二娘麾下。

如今的阳谷,张平负责绝对的武力输出,孙二娘在丈夫张青走后,全面负责情报支持。

只不过,有些事情,终究还是变了。

原来的那位县令大人早已被朝廷随便找了个理由一撸到底,如若不是为了给阳谷留几分薄面,那位老县令大人绝对不是归家养老那么简单,势必会被朝廷给宰了。

不过,在张平回来后,顺手就把老县令大人送进了作坊,当了一名光荣的大掌柜,可了不得,比以前当县令舒服多了,而且手底下管得人也更多了。

除此之外,阳谷的各级官员以及府兵,包括原来童英在此的驻军,也全都换了人。

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些人马必然都已经换成绝对忠于朝廷的人,不会给武府任何便利。

这样的结果,便造成了武府上下长年累月的保持着高强度的防卫工作,如今的武府,绝对称得上是龙潭虎穴,除非派大军强突,不然任何武林高手都不可能成功闯进去,绝对绝对会被弩箭射程筛子。

而且据传,武府之内有攻城弩,而且绝对不止一具,如果有高手自恃身法神速,或者装备有超高强度的盔甲,比如防御力最强的光明铠,便试图硬闯武府,那么势必会被攻城弩射出的巨大弩箭给直接钉死在墙上。

当然,传言终究只是传言,没有人会傻到去亲身尝试证明这条传言,,尤其是武大要在燕云自立为王的消息传来后,一般人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莫要忘了,武大除了有让大宋朝廷极为头疼的大军之外,他手底下可不缺武功高绝的江湖人士。

谁若是闯了武府,惹得武大暴怒,那么必将要面对无穷无尽的,数之不尽的高手追杀,谁也受不了这个。

但无论如何,以如今的阳谷县城之规模,以及其商业繁荣程度与人口密集度,已经完全具备商业巨城之雏形,这也正是武大当初为阳谷所构建的蓝图。

虽然武大如今人不在阳谷,但武府还在阳谷,武府的大少爷武哲还在阳谷,这一点,便足以阳谷百姓心安。

他们相信,武大绝对不会放弃阳谷。

这也是最让朝廷吐血的地方,他们曾经试图分化阳谷百姓与武府的关系,意图孤立武府,然而……朝廷在阳谷再次栽了个大跟头,阳谷百姓表面上对朝廷毕恭毕敬,私底下却根本不鸟那些朝廷官员,他们只认武府。

用他们的话说,当初老子快要饿死的时候朝廷不管,是武府让我们吃饱穿暖,如今更是家家丰衣足食,且个个都有大把的银钱,朝廷?朝廷算个屁!

这一日,一名白衣文弱书生带着一名“仆人”进了终于抵达阳谷县城。

那书生微笑着,喃喃道:

“久违了,阳谷。”

同类推荐
  • 忘晓

    忘晓

    封神榜上最后一位神,从大周到了长平之战,见证六国逐鹿天下。见过天下三分,从唐宋到21世纪,从电气时代到星外文明,再到最后的世界末日。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三部“革命时代”,在本卷所描绘的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三场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命运。这三场革命均发生在百年之内,并且它们都导致了英法两国之间的战争。
  • 贞观大财神

    贞观大财神

    财神系统:我们是谁?钱龙:小财神!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钱龙:赚钱做官当财神!有人挡路怎么办?钱龙:拿钱怼他!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 没有转正的皇帝

    没有转正的皇帝

    公元前662年八月鲁庄公薨,季友辅助公子斑即位,庆父从中作梗,不让公子斑住进宫廷,让公子斑住在舅舅家里,十月己末庆父派人杀公子斑······《左传》云:庆父不去,鲁难未已,故事就从今晚开始······
热门推荐
  • 帝国后裔

    帝国后裔

    十二年前,古老的帝国在内乱中覆灭。十二年后,他在血与火中悄然苏醒。金钱的游戏,权力的厮杀,巨变的时代,暗藏的阴谋。现在,请留意,你曾经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出卖你的秘密。因为他是古老帝国最后的继承者,他可以听到世间万物的回音。(书友群:299958817)
  • 执行胜过一切

    执行胜过一切

    曾经,美国《商业周刊》对国际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以及在其他领域中有卓越成就的人,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最具成功潜力的人,不外乎崇尚行动,具有超强执行力的人。成功靠的不是任何浑水摸鱼、偷奸耍滑的“伎俩”,也不是坑蒙拐骗、作奸犯科的“权术”,而是靠在计划与目标之间强有力的执行。
  • 暗夜女王在校园

    暗夜女王在校园

    【女扮男装】为任务,她女扮男装潜入落日学院,一不小心成了史无前例的第五位校草,顺便,还俘获了一位恶魔少爷的芳心。后来,她名满天下,身份败露,面对前仆后继的追求者,他赤眸微眯,持枪霸场,气场全开:“老子的女人,碰一下,擦枪走火死一堆!”外人面前,他矜贵强大不能招惹,可在她面前,他只是个用尽自己毕生温柔去爱她的男人。
  • 我的浮空岛

    我的浮空岛

    浮空岛的世界,每个岛都光怪陆离,千姿百态。异能式微,机甲崛起,开战之际,战舰漫天。黑暗地表上,是末日的景象,匪徒肆虐,能源兽横行无忌。夺下一个浮岛,钟允立志,自己的浮岛,将会称霸整个浮岛大陆!
  • 魔法奇幻大陆

    魔法奇幻大陆

    奇幻的魔法大陆中,轻轻呢喃的是精灵的低语,还是魔兽的嘶吼,还是其它奇幻种族的叮铃歌唱?空中飘荡的,是亡者的耳语,还是生者的祈祷?仔细聆听,它像是慢慢飘来,仔细聆听,它又已远去,那是呢喃的歌声,那是飘荡的寻根者……
  • 八零甜妻超凶的

    八零甜妻超凶的

    陈月重生了,前世的她不是今天挖人家墙脚,就是明天偷人家鸡,再不就是后天打烂人家烟囱,万天调戏人家的妻,总之就是村里一大祸害,以至于死后却落得了一个无人问津的下场。这一世,她发誓要做一个好人,可偏偏渣男贱女就是不肯放过她,败坏她名声,各种设计陷害她。陈月决定这一世一定要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全都给夺回来! 注:作者简介无能,请观看正文就ok了!
  • 卿本弄人

    卿本弄人

    你千般撩拨,以桃花魅惑,我不过情窦初开,自然无法承载。我以为,你是在看我,却原来,你只是隔了一个人我,在看另一个人。卿本无情,奈何弄人?既非君意,倒不如,就此求去。
  • 梦彩

    梦彩

    愿你可以度过星辰迎接黎明,终得自己的小天地
  • 凤妃倾城

    凤妃倾城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朝代,沐千华韬光养晦,只求为自己求得一方宁静,却不想,最终还是沦为了他人的棋子。当那所谓的夫君一剑刺穿自己胸膛的时候,沐千华笑的妖艳,挥剑斩断一头青丝,决然转身。她不信命,也从不认命,不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跟自己厮守到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

    “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

    较之古代,近代以来,中国与韩国的历史更加紧密地重叠在一起。从政治、经济到文化,韩国的现代化经验可资中国借鉴者甚多。苑英奕博士所著的《“底层文学”在中国与韩国》一书,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中国的“底层文学”与韩国的“民众文学”,呈现了中韩现代化共同与不同的经历、反应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