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500000035

第35章 对孩子的不得体穿戴说“不”(2)

因此,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着装“成人化”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反省自己,不要过于注重孩子的打扮,更好地呵护宝宝们的童真。给他们选一些符合年龄、心里以及生理特点,可爱、宽松的衣服,让他们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生活,营造属于他们的童话世界。

3.不拘小节的“邋遢大王”

熙熙攘攘的幼儿园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自从儿子上了幼儿园,工作繁忙的小敏还是第一次来幼儿园接儿子,平日里都是爷爷奶奶接送。

在急切的等待中,幼儿园的大门终于开了。小敏随着涌动的人群,向门内张望,急切地寻找着儿子的踪迹。

“妈妈——”,一声熟悉的叫喊,从幼儿园门口传了出来。小敏喜出望外的向喊声处望去,只见一个满身污垢,脏兮兮的小男孩冲着她怀里扑了过来。当儿子搂住她的一刹那,小敏才从惊恐中缓过神来。她看着儿子不整的衣衫,破了洞的裤子,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儿子的老师走了过来,“你就是涛涛的妈妈吧?见到你可真不容易啊!”小敏赶忙与老师打招呼。

寒暄过后,老师很认真地对小敏说:“我很早就想跟你谈谈涛涛的事情。是这样,涛涛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虽然有些淘气,但很惹人喜爱。他什么都好,可就是平时有点邋里邋遢的。虽说男孩子不一定要刻意注重穿着打扮,但孩子总不能老穿着破了洞的衣裤吧?我知道你们工作都很忙,但也不能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啊!——”

老师的一番话,让小敏顿觉脸上发热。告别老师后,小敏看着身边邋遢的儿子,心中窝了一股无名火。回到家,她拽着儿子硬要给他洗澡换衣服,可儿子偏偏不肯,小敏狠狠地在儿子的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儿子的嚎哭,引来了家人,大家在得知原因后却都责怪小敏不该胡乱打孩子,都说,“小孩子每天都摸爬滚打的,穿了好衣服也会脏。尤其是男孩子,更没有必要天天衣冠楚楚的,还是自然最好。”弄得小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孩子常常衣衫不整、邋里邋遢,这显然是家长的失误。生活中,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的着装问题的看法都各有不同。而一些男孩的家长常常认为:男孩子小时候淘气,常常在外边玩土玩泥,即使给他好衣服穿,也一样会弄脏、弄坏,简直就是浪费。索性让他就一件毁,实在没法要了就扔。再说,男孩子又不是女孩子,穿那么好看有什么用,着装不必太在意。

的确男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不太注重仪表。但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无论男女衣着整洁得体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出席重要的活动时,更要穿着整洁得当。这不但是对公众的尊重,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对于孩子来说,穿戴虽不提倡奢华、标新立异,但一定要干净得体,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育启迪,寓教于乐

80年代,有一部名叫《邋遢大王奇遇记》的动画片,曾轰动一时,深受大家的喜爱。故事讲述了一个号称“邋遢大王”,平日里衣衫不整,不讲卫生、不拘小节的小男孩,由于邋遢,沦落到与老鼠为伍,最终在磨难中幡然醒悟,从此不再邋遢的故事。

这部动画片对于那些平日里不太爱清洁,衣着邋遢的孩子来说,可谓是最好的教材。家长们可以利用类似的故事和事例,教育启迪孩子,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更衣,可以利用周围小朋友以及老师对他的评价,告诫他这种不良行为的危害,以便养成他们从小讲卫生、勤更衣的好习惯。

例如,父母面对衣着邋遢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你看过《邋遢大王奇遇记》没有,如果你再这样,就会变成那里面的小邋遢。”或者“昨天你们老师和小朋友都说你的衣服实在难看,不适合上幼儿园穿。”、“你看,小朋友们的衣着都很整洁,没人穿成你这样。”等等。唤起他自觉更换衣物的意愿。

言传身教,从我做起

为了让孩子衣着整洁得体,首先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就不太注重着装,整日里邋里邋遢、不修边幅,那你怎么能奢望孩子的着装得体呢?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平日里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装着,不要因为不经意的懒惰,给孩子造成错误的定位。尤其对于男孩子来说,爸爸的着装和生活习惯,更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爸爸一定要改变自身的一些懒散习惯,天天以整洁得体的着装,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男孩子从小树立“男子汉也需要衣着整洁得体”的观念。

坚持原则,绝不妥协

如果面对满身污垢,却依然坚持不换衣服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即使他发脾气、耍赖,也决不妥协。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一定要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这种不讲卫生和修养的行为非常不满意。其实孩子的观察力很强,他总能从你的眼神和行动上,窥探出你的意愿。

例如,如果孩子不注意着装礼仪,甚至参加小朋友的生日派对,也还坚持穿着身上那件有洞的衣服。你就可以佯装生气的样子告诉他,“如果你穿着脏衣服去派对,那么很多小朋友会因为你是个脏小孩,而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之类的话,让他自行转变的行为。

再有,家长不要用工作忙当借口,平日里要勤给宝宝洗换衣服,勤于教育,逐渐养成他健康、得体的着衣观念。

4.超前的“奇装异服”

所谓奇装异服,就是与社会上一般衣着式样不同的奇异服装。多含贬义。在当今社会的成年人中不乏奇装异服者,他们标新立异,旨在吸引他人的眼球,张扬自己的所谓个性。但是作为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那些超前的奇装异服就显得格外的耀眼,不符合他们的学生身份,不仅不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反而会引起周围人的反感。

洋洋对自己的装束很是在意,就连头花都有好几个,而她的长头发也总是变换着不同的发型。平时洋洋不论是头发还是衣着在学校里都很显眼,而她的时尚打扮也成为女同学们纷纷效仿的对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洋洋对自己的着装越来越不满意,再加上许多同班同学也总是学着她的样子,不是弄条相似的裙子,就是上衣的颜色一致,颇有撞衫的感觉。于是穿什么样的衣服款式才能跟大家不同,成了洋洋的心事。

周六这天,洋洋在家无聊地拿着遥控器,不断地转换着电视频道,突然一个模特的造型让洋洋睁大了眼睛,这是一位时装大师的时装发布会,这些模特个个穿着非比寻常、个性鲜明,绝不雷同于社会上的那些粗制滥造、庸俗无比的衣服,而那些随身摆动的流苏更是体现了女性的雍容娇媚。洋洋看的简直入了谜。

这时,妈妈正好叫洋洋跟她去超市买东西,平时总是懒得陪妈妈逛超市的洋洋,今天却一反常态,一个箭步上前关了电视,快速穿好鞋,就连妈妈也为今天洋洋的表现感到突然。洋洋随着妈妈出了家门,她的小脑袋就开始打开了转转:去超市,那里除了吃的东西和日用品以外,根本就没有我想要的东西,不如让妈妈改去商场。

于是,洋洋借着和妈妈聊天的机会,说出了要去商场的打算。妈妈本也是闲逛,也就答应了女儿。母女二人来到繁华的大商场,洋洋一头扎进服装专卖区,可是儿童服装那些大同小异的样子,让满心欢喜的洋洋大失所望。可事有凑巧,就在洋洋无聊地陪着妈妈看服装的时候,一件长抹胸衣引起了洋洋的注意,她赶紧走上前去,一看,这件黑色的抹胸的上边都镶有闪亮的水钻,下摆飘逸着蕾丝花边,特别醒目,这不由得让洋洋想起了电视上模特穿得衣服很类似,只是没有流苏。洋洋拉过妈妈说什么也要买这件衣服,妈妈一再告诉洋洋这是大人的衣服,你没法穿,可是洋洋却拿出了哭闹的法宝,弄得妈妈不得已买下了这件衣服。

回到家里,洋洋就开始试装,可毕竟这是成年人的衣服,就算是最小号,洋洋怎么穿着都不合身,没办法只好到裁缝那里改,在裁缝那里洋洋就将自己的想法一并加了上去,在抹胸的上加了一条长长的单肩流苏垂带。

周一,洋洋就迫不及待要穿上这件新衣服上学,尽管妈妈百般阻拦,但洋洋的一再坚持,妈妈也只有无可奈何的默认了,由于洋洋个子比较矮,这件成人长款抹胸刚好遮住洋洋的臀部,对于洋洋来说就是一条超短的小抹胸裙,而那长长的流苏从前胸搭在肩膀上一直垂到后背,并超出裙摆,这让洋洋走起路来,后面的流苏就会随着身体的摆动一摆一摆的。

这身令人乍舌的装扮,简直吓呆了学校里所有的人,大家好像只有在炫目的颁奖晚会上的那些明星身上才能看到这种服装的影子。而洋洋看到大家睁大眼睛,看着她的时刻,她的里说不出的高兴:这回功夫总算没白费,再也没有比这更炫的衣服了,我看那些女生还怎么学?

孩子穿着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和身份的衣服出现在校园里,这在校园中并不少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时尚、潮流的风潮早已成为孩子们追逐的目标,很多学生甚至把追逐潮流当成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大家在校园里相互攀比,用与众不同的服装凸显个性,在校园中形成了一股爱慕虚荣、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这就需要家长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分析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解决他们那些“奇装异服”。

分析着装心理,认清这一危害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着装问题,树立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的着装心理。

有些孩子在着装方面刻意求新,标新立异,模仿成人化着装,主要是虚荣心在作怪,希望穿衣风格能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赞扬甚至羡慕,从而提高在同学们中的地位,满足自我物质欲望;有些孩子则是由于“追星”,对那些着装“前卫”,标新立异的名人、明星表现出崇拜心理,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喜爱,对他们这些服饰更是追捧效仿;有些孩子,一味追“新”,随心所欲挥霍,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而那些新奇的服饰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甚至到了“不奇不爱,无奇不买”的地步;有些孩子追求“奇装异服”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为了区别与其他同学,在攀比中获“胜”,他们漠视传统和常规,追求他们所谓的特立独行,千方百计的营造与众不同的服饰风格;而对于那些刚刚迈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穿着奇装异服,追求标新立异,实际上是为了博取异性的注意,希望通过与众不同的“漂亮”服装来展示自己的魅力。

然而由于孩子的认知程度有限,正确的审美观点还有待确立,他们只知道一味的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不了解不良的着装所带来的危害。甚至有些家长也对孩子不良着装的危害认识不清。

其实孩子盲目地追逐潮流,对人、对己以及社会和家庭都会造成危害,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一旦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服饰打扮上,那么学习肯定就会受影响,天天想着如何加入时尚潮流,学习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孩子作为一个“消费群体”,既没有收入,又没有独立经济能力,如果再把众多的金钱花费在穿衣打扮上,那无疑加重了父母的生活负担,孩子的这一做法,正是缺乏家庭观念的自私行为;孩子为了盲目时尚的服饰,一旦经济不支,很可能会铤而走险,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金钱,从而酿成大错。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这一不良着装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规范着装行为,老师率先垂范

由于孩子的心里和生理都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纠正孩子的这一不良行为。老师更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着装习惯,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在学校里,要尽量让孩子穿着校服之类的统一服装,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更可以防止同学之间在服装上的相互攀比,抑制学生着装的两级化倾向;而统一的服装还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代表着集体形象,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而作为老师,更要为同学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在要求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的同时,自己的穿着打扮也要符合教师的身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避免自身的不良言行给孩子造成恶劣的影响。

提高审美水平,发挥家庭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服装整洁大方、朴素文雅,不应盲目追求标新立异。但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规范孩子的着装行为,并不是否定孩子的爱美之心和抹杀孩子的审美和个性化着装。老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老师可以以班会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观点和能力,引导孩子正确分辨“美”、“丑”,正确认识“时尚”与“流行”,从而使孩子自觉规避不良的社会风气,主动改变自己不良的着装风格,让孩子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外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

同类推荐
  •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父母、孩子、教育,这几个词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不断的提醒着为人父母者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带你分清“爱”和“溺爱”!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当孩子提出很多形形色色的需求,“抱抱!”“我要吃糖!”“今天我要爸爸陪我!”……很多家长会担心,如果我同意了,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下次变本加厉了怎么办?这会不会“惯坏”孩子……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佐佐木正美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因为爱和溺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爱孩子,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照孩子所愿,恰如其分地放在孩子身上。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耐心陪伴孩子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怎样学会和孩子说话

    本书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独特原因——家长不会说,并且介绍了怎样更好地和孩子说话的技巧,以及与孩子沟通的非语言的技巧等。
  •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用故事激发孩子好学向上

    学习,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意义都是重大的。儿童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期。尽早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本书采用“故事教育法”的方式,针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教育的道理蕴含在故事中,通过一百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孩子好学向上的习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在故事里,孩子能够领略到学习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要让自己置身其中,就可以发现沿途的美好风景。
  •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您正在翻开的是一本即将颠覆传统育儿观点的图书。如果您墨守陈规,或者循规蹈矩,如果您完全地依赖学校教育,请不要继续阅读下去;但是如果您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忠实读者,如果您知道木村久一,那么请仔细地阅读这本书,它是作者16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的经验集合,以及作者与其他家长交流得出的育儿感悟。本书仅限于12岁以下孩子家长阅读。
热门推荐
  • 快穿:女主来逆袭

    快穿:女主来逆袭

    洛璃死了,一个名震天下的少主死了,据说还是自己跳楼死的,但她的灵魂却被一个不知名的系统绑定了,从此开始了无尽的穿梭,直到她遇见了他……洛小璃表示一切随他……第一个世界,洛璃莫名死亡,第二个世界,洛璃依旧死亡。第三个世界:洛璃:“想和你在一起……”某人:“我的璃儿……”某系统:“本宝宝拒绝,主人太讨厌了……”[角色名以及剧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体谅,愉快看文,不喜退出。]
  • 还想继续说爱你

    还想继续说爱你

    前十八年,沈馨活在被嫌弃、忽视,只能一再忍让的人生中。她曾经以为她找到了一辈子的幸福,然而她所以为的幸福,结果却仅仅只是一场报复的游戏。他残忍的告诉她:“没有我的允许,这场游戏,谁也无法退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琳凯之愿望是爱你

    王琳凯之愿望是爱你

    元淑是王琳凯的专属爱人,从唯一到专属,又有多少次的离别是成长的铺垫,又有多少的泪水与争吵成为宠爱于一身。元淑“呐,我不喜欢小鬼,我只喜欢王琳凯。”王琳凯“既然来了,就别想着离开。我将成为你的安全感!”
  • 聊城工作纪实

    聊城工作纪实

    2013年,是聊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聊城人敢于有梦,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勇于追梦,顽强拼搏,风雨兼程;勤于圆梦,奋起直追、砥砺前行,书写出一篇又一篇壮丽辉煌的华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跨越赶超的奇迹,聊城市正成为齐鲁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别让心态害了你

    别让心态害了你

    心态如空气一般,在我们的一生中无处不在,随时随地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失败者因为被心态控制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成功者却运用心态的法则所向披靡;政客用它获取无数选票,商人用它促成巅峰合作,娱乐明星用它获取疯狂人气……心态拥有如何强大到让人震撼的爆炸能量,正如一位伟人所言:“你的心态,就是你命运的真正主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颜禾倾城

    无颜禾倾城

    她是现代的精英白领,独自旅游,却被神秘古树带到古代。一睁眼,就遇见龌龊男想侵犯自己,拼命逃出,被同村的魏家二少爷所救。细细观察,她不但貌若无盐,身上还背负着自家藏宝图的秘密。来到京城,她的身世更是掀起波澜。宝藏、天下,众多男子为此争抢,而她,该如何分辨真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过时不待

    过时不待

    “我老婆对我可好了。”某总裁跪在遥控器上豪气干天地说。结婚之前,时等一直以为只要结了婚,就能和他在一起,但是结婚之后她才明白过来,婚姻连他人都捆不住,更别说捆住他的心了。结婚之前,沈不待一直抗拒结婚,结婚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有多混蛋,娶了个貌美如花还桃花运不断的妻子,居然还去找那些小野草,开玩笑!
  • 田园俏厨娘

    田园俏厨娘

    发现自己穿越后,魏云岚想着自己终于能够离开喧嚣的城市和逢假必有的逼婚相亲,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终于不用工作做表格了,可做表格好歹能养活自己,现在都快要饿死了!想着培养一个小竹马,两小无猜什么的,这下不用在相亲了吧,结果自己又要搬“家”了,优秀的竹马他爹也为他订了一门婚事;看来放飞自我的前提是长大,是挣钱!是挣钱?还是挣钱!其他都是浮云!后面发现有些人的钱不好挣,挣的不好把自己给卖了,呜呜,还要给别人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