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8100000018

第18章 我们女人(1)

隆,还是不隆,这是个问题。

孟苏一辈子都受着这个诱惑的折磨。

其实,与其说是诱惑,不如说是折磨。

那些关于整容的故事实在太骇人了,比如潜水的时候胸部爆炸,本该柔软的东西变成了石头,或者放进去的东西不在该待的地方待着,而是到处乱跑……

她并不希望变成超级肉弹,只是想符合常人眼中的女性形象。

去买内衣的时候,售货员总是说:“用这种,这种内衣可以把胸部向上挤。”

难道她们不知道有些女人没什么好挤的吗?

或者说,她这样的雌性物种实在是太罕见了?

好长时间,在户内运动的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像个残障人士,潜意识里总希望把胸遮起来。而她的伴侣通常会回避谈论这个问题,或者如果谈论,也只会说:“别在意,我不在乎这个。”

这种貌似慷慨大度的说法其实更糟糕。不在乎?就像不在乎你口吃、或者你很穷、或者你鼻头上长了个瘤子?说这话的人还一副等着你感激他的样子!

在一段漫长的断档期里,孟苏心灰意冷,天天去书店泡着,偶尔偷偷看看《情感自助》、《心灵鸡汤》之类的书,翻完之后,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把书放回架子上。大多数书籍和杂志报纸的相关话题是:“美容手术的危险”、“丰胸的50种食物”、“男人看女人的第一眼先看哪里?”还有“你也可以做到!”

然后,温拯救了她。

第一次,他们躺在那里看窗外的芭蕉叶。温满怀感激地看着她:“你真美!”

“真的吗?”孟苏郝然。

“当然!”温说,“没有人告诉过你吗?”

其实是有的,不过不是在脱了衣服以后,而且也没有这么由衷,这么热烈,好像看着一颗两公斤重的钻石。他一只手撑着头,看着她的眼睛。

温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喝醉,他对波洛克和吴冠中油画的看法和孟苏一样,他有过足够丰富的经验,他没有在事前说这句话,所以动机纯洁之极,他没有胡乱赞美别人的习惯。

孟苏的经验是,真正接受赞美之前,必须对赞美者进行充分的全面考察。

经过一段考察期,孟苏忽然对自己非常骄傲,她再也不试图掩饰自己的胸围了。

“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人造美人’吗?”孟苏对苏丝黄说,“所有的美人都是人造的,不过有些是美容手术造的,有些是人造的——是她们信任的那些人的赞美造的。”

没有所谓天生丽质这回事,有好多长得不错的人最后都被他们的人生糟蹋成一块抹布。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被糟蹋成一块抹布,你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是个美人。

今天有人叫我阿姨

“今天门口的门卫叫我阿姨!”苏丝黄面色发灰,“上个月他们还叫我大姐,过两个月就要叫阿婆了!”

闪闪说:“这也没错,你想想,那些门卫其实都是小孩子,有些只有十五六岁呢。上了25的可不都是阿姨?”

“谁要做他们的阿姨?”苏丝黄说。

好像才打了个盹,就变成十几岁孩子的阿姨了。昨天不还看中了一条雪白闪光大篷裙?潜意识里自己还青春年少呢。

苏丝黄想起自己在年初一场大会上看到的那个美国副总裁。

大概有65左右了,穿着YSL的米色外套和丝光蓝衬衣,银发满头,整个人发着微光。但是他发言的时候,苏丝黄就在身后的屏幕上看到他放大的脸,虽然容光焕发,然而鼻子尖下方悬着半颗闪亮的液体,呼之欲出。

所谓年老,就是悬在鼻尖上的、所有人都看到、而你自己却意识不到的东西。

闪闪说:“说起来,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叫女人‘小姐’了,这个词用了成百上千年,不能因为现在人们给妓女赋予尊称,我们就弃置不用吧?而且我对妓女没什么意见,我自己天天出卖脑力,还出卖灵魂(你想想那些被毙掉的稿子和那些被迫刊登的稿子),和她们差不多。被叫做‘师傅’和‘大姐’才受不了呢!”

睡不着,这也是不再年轻的征兆。

有个女同事说她最近老失眠——她们正坐在出租车上——苏丝黄这个大嘴巴很自然地说:“失眠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有规律的性生活。”

除非你是国家总统之类的要人,通常的压力是可以通过性生活缓解的。锻炼也对睡眠有好处,不过性生活对心灵有好处。

下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回头指着苏丝黄说:“我一听就知道你是个教练!”

“你说什么?”三个女人惊讶地齐声问道。

“你是个教练!”司机很肯定地说,“说得没错,就得那么治!”

可见这不是苏丝黄的独家发现。

但是现在,苏丝黄自己睡不着了,远水不解近渴。

她想起陈景润还是钱学森先生说过一句话:“睡不着说明不需要睡觉,应该起来工作。”

她爬起来工作,忽然想:陈景润还是钱学森也性生活不足吗?

这时候,你最爱的人向你求婚了,你们有无限的话题可谈,性生活美满,总是有点紧张(从来不会放松到不刷牙就互相亲吻,或者在你上厕所时随便走进卫生间),你的朋友都许可他是你的最佳伴侣。

重要的不是这些,重要的是你忽然觉得结婚可能不是那么可怕了,连年龄都不怕,为什么要怕结婚呢?

但是,接受他的求婚意味着你得跟他一起离开北京。

不敢热爱北京,因为北京就像某一类型的男人,你一热爱他,他就会让你心碎:可怕的污染和交通堵塞;随时带着你的押金跑掉的房屋中介公司和带着你的房产证手续费跑掉的律师事务所;反复无常的规则;随时会倒掉的餐馆和酒吧……

天下大概有无条件的爱这回事,不过苏丝黄还没有遇到过。所以她对北京的爱总是带着一点小怨言,只有对自己人才尽诉苦衷。

但是北京又是那么让人难以离开,它让人上不来气的活力,每个角落里不断发生的尝试和它在某些方面的未经世事,新的酒吧、餐馆和书店,越来越地道的艺术展览,越来越各有不同的人,一旦你被接纳,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中国式的慷慨大度。

她离开过,又回来了,再离开,再回来。

现在,她真的能够再离开吗?

这个世上有很多不需要太大力气就会爱上的地方,旧金山、纽约、威尼斯、柏林、伦敦、巴黎、苏黎世……这些闪闪发光的家伙,趣味横生,干净,大多数时候是无害的,在很多这样的地方,你肠胃和呼吸道的抵抗力会减弱,对人的提防之心会减弱,会变得多愁善感,在一点小事上转来转去。

但是深爱上北京的人才会有特别强硬的肠胃,铁一样的肺,钢一样的心肠,狐狸一样的狡诈,鹰一样的敏锐分辨力和蛇一样的油滑,而且与此同时,你还被允许保持一颗宽大温暖的心。

对北京的爱会让你变成一个百毒不侵的强人,她不能抗拒这样的爱。

北京总是欢迎她回来,还没有哪个男人办到这一点。从来没有哪个男人在分手之后会主动给她电话,除非他们需要她帮忙,但是如果她主动打电话过去,对方总是那么警惕,直到搞清楚她不想重续旧缘之后才会松一口气。但是北京不同,北京总是微微一笑,说声:“嗨!”就把她拢入怀中,好像她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一样,不过是出门散了散步,买了份报纸。

再没有比北京更胸怀宽广、更适合她的爱人了,她可能总是离开,但她知道它是唯一能够和她白头偕老的伴侣。

她锁上门,把钥匙放进信箱,深深吸了一口北京令人窒息的烟尘之气。

不同凡响

2004-6-8

苏丝黄问晚报编辑闪闪:“为什么我们两个不能做同性恋呢?”

闪闪说:“每次你恋爱失败,都要说这种无聊话。”每次他们都同样无聊地感慨一番,然后各自回家睡觉。“哪天你真想试试,可以提前预约。”

“这回恋爱还没有失败呢!”苏丝黄说。

她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要真有可能的话,她们在大学澡堂里早就该心动了。

苏丝黄在读一个英国作家朱里安·巴恩斯的小说《福楼拜的鹦鹉》。

福楼拜在法国的时候是个情场老手,后来他去了埃及,染上了性病,变得奇丑无比。但是即使那样,崇拜他才华的女人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爱上他。

据他自己说,性病是在开罗的澡堂里染上的,他声称自己爱上了开罗澡堂里的男孩。但是小说的主人公、一个研究福楼拜的医生说,这大概是他的吹嘘。福楼拜喜欢吹嘘,而且他在法国从来也没有男性伴侣。

“好吧,不是因为恋爱失败。”闪闪说,“那你是不是也想吹嘘一下不同凡响的经历?”这种赶时髦的愿望在21世纪的中国还是太前卫了一点,未免矫情。这种潮流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大学生里很风行,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开发自己在恶作剧和性方面的可能性。和我们中国古典文学里轻松嬉戏、不登大雅之堂的同性恋不一样,他们认为自己秉承的是古希腊传统,同性恋与伤感的、骄傲的、纯粹的智力生活相关;双性恋与难以捉摸的、丰富的、激荡的情感生涯相关。一对一的异性恋简直沉闷透顶,不值一提。

“为什么说我矫情呢?”苏丝黄说,“你希望错过自己身上各种潜在的可能性?”

“我本来可能成为一名舞蹈家,”闪闪说,“一个高级餐馆的大厨,一个蝴蝶夫人,第一个计算机图林奖女性得主,驻坦桑尼亚大使……但是现在我天天坐在灰漆窗框贴厕所瓷砖的办公楼里,编那些关于变态杀人狂的新闻,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你尝试得太少。”苏丝黄说。

“说明我在某些方面已经过了广泛尝试的年纪。”闪闪说,“而且,我没有机会强迫症。”

机会强迫症的意思是说,不允许自己放过任何机会,甚至创造机会来“拓展自己”:去参加野外拓展是为了锻炼在办公室里丢失的男子汉气概,去看现代剧是为了提高文化涵养。“现在,发展新的性取向是为了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闪闪说。

“对呀,如果知识分子的作用在于质疑一切,那么一个从来不曾质疑自己的性取向的人怎么会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呢?”苏丝黄说。

闪闪一直自认为是知识分子,她质疑一切,尤其是自己的薪水。

“好吧,”闪闪说,“你要知道,知识分子还有一个特点,他们质疑过多,但是经常不做实事。”说完,她叹了口气,开始暗自后悔自己荒废的大学时光。

苏丝的选择

2005-8-21

苏丝黄在慢慢做一个痛苦的古老决定:结婚,还是不结。

和大多数女人不一样,她喜欢自己脸上细微的皱纹。早熟的女人在20岁时最为尴尬,因为还自己的成熟还不能得到完全承认。30岁的时候,什么都合适你:头发卷还是直,长还是短,染还是不染,染什么颜色,内衣是黑色透明蕾丝还是白色无装饰,坐的时候腿交叉还是放在桌上,床上运动时自己做让对方做决定……一切都极为自然地被自己和别人接受。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件宽大衣服里的孩子,慢慢长大,一夜之间发现衣服已经服服帖帖地附在身上,分毫不差。

但是这个年龄和所有的年龄一样,都会过去的。到了40岁的时候,她还会喜欢自己的年龄吗?50岁呢?60岁呢?那时候会不会后悔,痛骂30岁的自己放弃一个好伴侣?

什么都好:性格,交谈的话题,性,兴趣爱好,激情和安全感,不算富有但生活无忧。每天早上起来看着他的脸,依然觉得无比可爱——

苏丝黄记得在巴黎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女性朋友在一起聊天,问对方为什么结婚。有的说是年轻不懂事,有的说是社会压力太大,只有离了婚的波兰女作家安娜说:“我结婚是因为我疯狂地堕入了爱河。每天早上醒来,我都看着他的脸,看不够,觉得他无比可爱……十年以后,我醒过来,看着他的脸,觉得他并不那么可爱。”

“你花了十年时间才看出来?”另一个依旧单身的朋友问。

事实是,不花十年时间,你可能还看不出来。

什么叫“草率结婚”?苏丝的朋友史蒂夫有过伍迪·艾伦式的经历。他和前妻认识的时候,决定要避免七年之痒——等够七年,再决定是否结婚。七年到了,两人依然感情不错,他们就结婚了。结婚到第七年,妻子变成了同性恋,他们分居了。

这个滑稽的故事让苏丝黄印象非常深刻,总是拿来开导别人。不管多么谨慎,到头来还是没有保障。没有什么婚姻会有终身保险,既然如此,考虑过度是没有用的。

但是真的像激进女权主义者说的那样,结婚就完全没有意义吗?好像又不是。

另一个德国朋友马迪亚斯,和女朋友生了两个孩子,大孩子都有5岁了,最近才结的婚。苏丝黄问他:“结婚有什么不同?”

马迪亚斯说:“非常不同,再也不用考虑两人的关系了。”

他又补充了一句很值得引用的话:“假装自由是很滑稽的。”

这些思想斗争都和焯辉商量过,焯辉的特点是听天由命。他的平衡让苏丝黄非常恼火,因为他既可以为结婚而高兴,也不会为继续保持同居而苦恼。苏丝黄的一个新朋友格琳也很为家人的态度恼火,她很犹豫是否要孩子,但是丈夫和两方父母都和她一样犹豫。连点社会压力都没有,必须完全接受自己选择的后果,好痛苦啊!

再也不能责怪万恶的社会和封建家庭了,好痛苦啊。

经过一番无用的挣扎,苏丝决定再把抉择的时间往后放一放,先享受北京宜人的大好秋光。

相由星生

2006-3-9

闪闪办公室的同事“哈你”(Honey的中文译法)在午餐桌上讨论星相和血型——女人一多起来就这话题,简直没办法。

结果,一桌子10个人里面有3个女生是B型血处女座。

闪闪没精打采地听,她不太相信这些东西,那些话放在谁身上都合适。不信你把处女和猎手调包试试看。

但是忽然之间,一直沉默的同事A说:“我还认识一个B型血处女座的。”

大家齐刷刷看她。

“我的EX。”A说。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本书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诸多方面知识,详细介绍了中外文化的主要部分,强调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文字趣味性强,是一部知识结构丰富,浓缩了中外文化知识的精粹图书。书中有一定数量的插图,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热门推荐
  •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亚登森林中。大约创作于1598-1600年间。《皆大欢喜》取材于16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罗奇散文体的牧歌传奇《罗瑟琳》,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吟咏牧羊人纯洁无限爱情的牧歌文学是欧洲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牧歌传奇在中世纪中断之后,文艺复兴时代重又兴盛。
  • 拉斐尔的复仇

    拉斐尔的复仇

    “我对拯救世界没有兴趣。因为我不在乎。我不在乎任何事、任何人。也许……那个人除外。那个人就快要死了。我不想拯救世界。我想救她。来助我一臂之力。”他在信的末尾如此写道。
  • 空管爱情

    空管爱情

    ☆现实主义题材作家李开云与资深空管人颜晓东联袂打造,兼具文学性与专业性;☆中国首部空管行业小说,温情与惊险并存,青春与奉献同在;☆本书立足现实,全景式展现民航空管改革开放40年来波澜画卷。以小说的笔法,通过老中青三代人的交接和传承,生动再现了中国民航空管事业从一张白纸到进入世界前列的全过程,反映了空管人的大国工匠、无私奉献、追求进步的卓越精神,填补了中国空管题材领域的空白。
  • 巨人消逝

    巨人消逝

    人类生活的世界,魔法代替了科技,城市被高墙和强大的结界保护着,虎视眈眈的巨人族时刻想毁灭人类……
  • 江湖大侠令

    江湖大侠令

    江湖险恶,众说纷纭。江湖是无情的,江湖也是多情的,它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汹涌澎湃。什么天下第一,什么傲视群雄,什么恩爱情仇,当你回过神来之时,你已身不由已倦然其中……
  • 沧海之约

    沧海之约

    在A国重返亚太、推进再平衡战略为背景,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进行角逐,以陈江丰、林珊为代表的中国情报人员以亚盟博览会为契机,与B国特工人员程超、阮月娥展开了隐秘展现的情报较量,运用智慧,创造性地提出解决争端的新机制,阻止了战争的爆发,达成了不带武器的合约,破解了A国的围堵战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解决岛争提供了新思路。
  • 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每年的九月一日,很多孩子都会经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升入一年级。在新校园,他们要面对陌生的老师、新的学科、新的同学,还要面对和幼儿园有很大差别的生活……看着孩子离开的背影,很多家长都会感到些许欣慰,感叹“孩子长大了”。但是没过多久,细心的家长就会发现问题来了:孩子不适应学校环境、没有规矩、不想学习、贪玩、没礼貌、不尊敬老师、不懂得关心同学……凡此种种,都会让家长大伤脑筋。在本书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详细解读了一年级孩子身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内容涉及思想、兴趣、学习、人际、健康、品格等方面,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供家长参考。
  • 星球上的完美家园

    星球上的完美家园

    星辰尽头,我要建一所乐园将我的爱,安置在那里
  • 问仙录

    问仙录

    难道武侠,真的已经没落?已经无人问津?他叫莫小忍,江湖散人的三好浪人,好色,好赌,尤为好奇;莫小忍有很多朋友,寒刀温凉,剑客魏不畏,老实和尚施大海......可朋友太多,就意味着麻烦太多。最近的麻烦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多年沉寂的武林似乎也涌动了起来。白玉观音,月老红尘,寻龙尺,名剑离辰......太多太多,可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跟一个人有关,而那人的目的,更是惊世骇俗。整个武林,都随着他的跳动,疯狂了起来。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