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000000007

第7章 其实你不懂成本(1)

从竞争角度看成本

凡事都有代价,这就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成本。因此,成本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所谓的代价,就是指放弃了些什么。很多时候,人生需要作出选择,舍乙而取甲,乙就是甲的代价。事实上,任何成本都包含着机会,都是机会成本,所以机会说出来是多余的。

“成本”是一个熟悉的词,但是要正确理解经济学上的成本,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是成本。成本因选择而引起,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因此,成本就必须面对未来,成本就是一个将来时态。也就说,人们不能回头到昨天补作决策。昨天的决策今天看,不管是错对,都是覆水难收。历史成本不是成本,因为无法作出选择了。就拿一件很简单事情来说,到饭店里点几份菜而花去了100元,但是这菜是否吃,这100元都不可能再要回来了。因为这是无法选择了,所以就没有存在所谓的成本。

成本是最高的代价,做任何事情的成本都是说放弃的是最有价值的机会。如果今晚要和女朋友约会,就没有时间学习经济学,就没有时间去喝酒,等等。这么多项之中,哪一个要放弃的有最高的价值,就是你约会的成本。因此,能否去约会女朋友,就要看各项选择的价值。没有了选择,空谈成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虽然成本是最高的代价,但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终决定人的行为,还是成本。成本发生了变化,人的行为也就会发生了变化。就拿约会的事情来说,每个人成本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很悠闲,约会要放弃的最高代价不高,但是有的人很忙碌,约会要放弃的最高代价很高。因此,前者在约会方面的成本比后者具备了优势。如果那个女孩从他们两个人约会之中得到收益是一样的,那么前者就在爱情竞争之中具备了优势。

成本不是专家计算出来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没有了竞争,就永远不知道真实成本。价格管制的原则往往都是采取按照成本进行定价,也就说通过成本进行核算,再加上合理利润,从而得出一个价格。价格管制可以控制所谓的合理利润,但是却无法控制成本。这种定价原则,给企业的信号就是,积极降低成本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既然限制利润了,那么企业就可能拿成本出来做文章。很简单事情就是,把办公室装修得豪华,出现各种铺张浪费,毕竟这些都是可以算进成本里。成本提高了,价格就可以提高了。因此,各种生产成本就高得惊人。一些行政垄断企业,正因为政府对他们采取了成本定价原则,所以成本就一直都没有降下来。没有竞争,就没有所谓的成本。就拿写文章来说,写一篇文章的成本是多少?这个成本可以很低,也可以高得惊人。我可以在家里写,也可以搬到宾馆总统的套房里写。要是写作的报酬是按照成本定价原则,那么我就搬到总统的套房里写。如果这个价格是定下来了,那么我就考虑自己的成本是多少,是否值得做。要是觉得合算的话,我就想尽一切方法降低成本。就拿选择电脑配置来说,我考虑就是的功能能否满足写作,上网查找资源就可以,而不是考虑配置非常高的电脑。如果电脑配置过高,对于我一个不玩游戏的人来说,往往是多余的,也是没有必要付出的成本。

没有从竞争角度看成本,就永远无法看到真实成本。就拿生产一件衣服来说,甲的成本是11元,乙是15元,丙是8元,那么通过竞争而形成的成本就是8元。如果对方出价10元买这一件衣服,那么要让自己有钱可以赚钱,就必须把成本降低到10元以下。现在,甲乙的生产成本都高于10元,因此必须想尽一切方法把成本降低到10元以下,否则只能放弃生产衣服。真实的世界里,从来都不是成本决定价格的,而是价格决定成本。也就说,先有了一个价格,然后再对自己的成本作出估算,从而判断做不做。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讨论爱情时,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他(她)不值得你这样做。这句话翻译成经济学语言就是,你为对方付出的成本高于你的收益,是不值得去投资的。成本这个东西,要从将来收益角度来看。

市场之所以存在交换,这就是因为存在比较成本,同时又称为比较优势定律。对于这个问题,张五常说道:“生产同样的物品,只要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成本,各自选择成本较低的来专业生产,然后在市场交易可以互相得益。”如果没有竞争,比较成本就没有任何意义。30多年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仅是发达国家的1%,但是这个成本优势并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这些产品不能放到同一个市场上竞争,成本再低也是没有任何影响。相同一件产品,人家卖100元,你卖10元,但是你的产品并不能拿出去卖,再便宜也是没有意义的。

30多年前,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很低,但是制度成本却是非常昂贵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劳动力价格比20世纪80年代时上升了很多,但是产品却更有竞争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就是,制度成本降低速度比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再加产品质量提升。为何制度成本能够下降得如此快?这就是竞争的结果。因此,并不是制度成本本身就是这么高,而是缺少竞争导致的。竞争的引进,从而鼓励人们积极降低制度成本,实现产品能够取胜。

没有外在竞争的压力,一个人很难做到积极降低成本。从这点就可以明白,为何那些行政垄断企业的成本是那么高的。面临各种竞争压力,成本高低就决定了生死,企业就会积极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生存。没有放到市场竞争,通过专家进行核算出来的成本,都不是真实成本。只有参与市场竞争,人们才可能意识到要砍掉一些多余的成本。没有那种压力,就不可能有节约成本的概念。

竞争是进步的因素,同时也促进成本的降低。每个人都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那么就必须不断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在各个环节下功夫,做到压缩成本,并且再压缩。生产企业就积极采取技术改进,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作为经销商,就会捕捉各种信息,获取更低的进货价,获取更低的物流成本,同时也在销售方面,想尽一切方法降低成本,以及在降低资本成本上都苦下功夫。就这样,从而形成一种追赶,进行成本的比赛。每个人都在想尽方法以最低成本生产更好的产品,从而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实际上,一些企业追求产品创新,生产出所谓的特色产品,本质就是追求自己的产品成本优势。要生产别人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就等于说要生产出别人需要很高成本的才能生产的产品。

很多时候,人们对资产的评价,往往是根据过去投入,折旧因素,从而得出价格。要知道,历史成本不是成本,过去投入多少,与现在无关。真正的成本是要面向未来的,没有未来,就没有选择,更加不可能有什么成本。成本是最高的代价,但是如果没有竞争,这个最高的代价就不可能降低。比如,做一件事情,漫不经心去做需要三四个小时,但是认真去做,可能一两个小时。有了竞争,这个最高的代价就可能降低。因此,观察真实世界的成本,需要从竞争角度去看。

婚前要不要性行为的经济学

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讨论婚前要不要性行为的意义不大,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却给我们很多启发。从20世纪90年代起,婚前性行为开始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实践。如今,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主流,婚后性行为反而成为一种另类。人们从普遍选择婚后性行为到普遍选择婚前性行为,这就说明了婚后性行为成本增加了,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了。

从文化观念角度去解释人的行为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为了强调某种价值观念,从而否认经济学常识,这就错得离谱。婚前性行为成交量增加,就说明成本发生了变化,也就说做这种事情的代价降低了。这从需求定律角度来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反之相反。因此,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婚前性行为需求量增加,就证明了婚前性行为的代价降低了。当然,经济学解释的精彩之处,并不是套套逻辑去解释真实世界里的所有现象,而是在约束条件下作出独特的分析。

性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这和企业生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性是参与者互有所得的生产和收获,但是任何一种行为都离不开成本的约束。尽管性行为可以给双方带来生理上的满足,但是这种行为成本高于收益,人们就会选择放弃。正如慕容雪村说的:“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知道朱迪·福斯特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不管我多么仰慕她,也不会跟她上床,因为这事风险太大。”因此,改革开放之前,很少人选择婚前性行为,并不是他们不知道性可以带来快乐,而是做这事的代价太高了。那时,社会观念认为,没有婚姻关系的性关系是有罪的,所以婚前的性行为就更加不敢想象了。

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这有外生变量的因素,也有内生变量的因素。外生变量就是这个社会宽容度发生变化了,减少外界的压力,以及避孕技术进步;内生变量就是个人观念发生变化。当然,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改革开放以前,婚前性行为很难获得社会的宽容。即便是在“文革”结束后,婚前性行为致孕也足以让少女选择自杀。现在,这个社会不仅宽容婚前性行为,同时还有一股潜流在鼓励婚前行为。这个外生变量的成本迅速降下来,从而促进婚前性行为成本降低。相对内生变量成本来说,外生变量成本下降得更快。1993年4月,中国第一家性用品店“亚当夏娃保健中心”在北京开业。17年之后,性用品店已经是到处可见。如果没有这些安全套,就增加人们婚前性行为风险。毕竟,意外怀孕的代价还是很大的。可以看出,婚前性行为成本代价降低了,需求量就猛增了。

婚前性行为成交量增加,并不是人们对性偏好发生变化,而是约束人们做那事的代价降低了。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并不是不想做那事,而是成本太高了,做不起。那时,要做那事,就必须通过结婚途径。但是如果仅仅为了让生理得到满足而选择结婚,代价是极高的。如今,性行为成本降低了,婚前性行为现象增加也是很正常的。以前,想做却做不了,付出代价太高了;如今,想做就可以做,毕竟付出代价降低很多了。这就好比买车,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20世纪90年代,却很少人买车。难道人们以前对车没有产生偏好吗?肯定不是,而是买车代价越来越低,所以越来越多人可以买得起车。

尽管婚前性行为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现象,但是也有不少人反对婚前性行为。这些反对者之中,他们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把人生第一次留到结婚那天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有的担心将来丈夫介意她的第一次。当然,凡事都有代价的。为了结婚那天的意义,就是付出性压抑的代价。第一次没有了,将来丈夫不可能介意,也可能介意,这些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将来丈夫不介意,就必须付出性压抑的代价。这个付出是否值得,这就要看个人如何评价。道理很简单,要让马跑得快,就必须给它吃草。不想给马吃草,同时又想它跑得快,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到了临死前才攒够了买新房的钱,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国老太太则先贷款,住进了新房,到死贷款也还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辈子的新房。其实,婚前性行为就是美国老太太故事版本,婚后性行为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版本。道理很有简单,如果有机会提前享受,为何要放弃?一些人固执坚持把留到结婚那天,从而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并不反对,但是经济学却告诉人们,为了这种特殊偏好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中美老太太的故事,折射了不同观念偏好。不同的人有不同价值观,或许这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经济学却清楚告诉每个人,不同价值理念的选择发生费用是不同的。现实生活往往是这样的,某些价值观可能造成个人生活成本的增加。一个社会价值观往往影响制度的选择,不同制度的选择,背后的运作费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婚前要不要性行为,也就成为经济学问题。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价值观影响,问题不在于执着坚持自己价值观是否重要,而是思考坚持的成本是多少。

性可以给男女双方身体上带来满足,拒绝婚前性行为,实际上就意味着这种享受就要推迟。可以这样理解,婚前性行为就好比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然后再把产权清楚界定。那么婚后性行为就是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或许,这样比喻不是很准确,但是基本道理就是这样。如果先搬进去住之后取得房子上所有权,遇到房子涨价就有点不合算。先取得房子所有权然后再搬进去住,不好的就是推迟享用。人生苦短,推迟享用就会错过黄金时间。因此,婚前或者婚后性行为,无非就是这两种购房方式。

同类推荐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

    《管理--下一个50年》以管理:下一个50年为主题,文章包括未来50年的管理思维、战略师需要什么:智者的思想碰撞、从生产力角度看增长前景、经济增长前景展望:罗伯特·索洛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超级IP养成术: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法则

    本书是一本讲述新媒体时代IP化生存方法的图书。而本书是在基于不可逆的新媒体营销潮流下,从IP产生的背景、原因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P化生存的实质、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红模式进行剖析,结合案例介绍具体模式的利弊及运用技巧。书中避免了晦涩生硬的专业术语,用比较通俗轻松的笔法,结合丰富有趣的案例阐述了IP化生存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运用新媒体营销的商家,以及新时代的IP人来说,都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探求和掌握未来的手段,而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类的生活历程,科学技术的探索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它还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本书以科学史观,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探索、思考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价值。
  •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身在其中的不少人都担心“现在不买房子,恐怕以后更买不起”。超市里的蔬菜,晚上要比早上便宜,我要不要晚上再买菜?股市一直不景气,手里持有的股票有一段时间了,要不要抛出去?刚毕业上班挣得很少,可生活在大城市,什么都要钱,我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工资呢?周一上班,我是开车去呢,还是坐地铁?诸如此类的现实困惑很多,我们总是徘徊在得与失之间。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读一点经济学,从而去了解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生活和工作。
热门推荐
  • 何时春风至

    何时春风至

    黑白无常乃是阴间使者,黑无常给恶人带来的只有灾难,白无常却是恐惧不安中带来发财的好运气。据传江湖中也有一对黑白无常。白无常乃闻名遐迩的江湖大人物,寻常人不得见。黑无常是谁都不得见,因为无人知晓他是谁!他神出鬼没,所杀之人皆是罪大恶极之人。当有一天真相揭开面纱,留下的是否只有唏嘘?
  • 天空的外面

    天空的外面

    我一直在想天空的外面是什么?无尽的大海?浩瀚的星空?天空的外面会不会有毫无杂质的友谊,一往无前的勇气,不留遗憾的爱情,人间值得的征程?
  • 鲲瀛日记

    鲲瀛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发育系统

    最强发育系统

    你好,欢迎宿主绑定史上最强发育系统为你服务。希望你在新的世界度过美好的一天。”“你个low逼系统,快送我回去。”这是一个重生者在异界猥琐发育的故事
  •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古典遗产:希腊的遗产+罗马的遗产

    《希腊的遗产》收入芬利、莫米利亚诺、伯纳德·威廉姆斯等14位古典学家的精彩文章,从政治、哲学、艺术、戏剧等15个独特视角,深刻解析古希腊之于现代世界的伟大意义,堪称经典之作。《罗马的遗产》从法律、艺术、戏剧、诗歌等多个角度探讨古罗马留给现代世界的宝贵遗产,以及它如何形塑、改变现代生活,深富启发与洞见,堪称经典!
  • 故事会(2015年5月上)

    故事会(2015年5月上)

    如今,不少同学聚会都变了味,本该是分享彼此经历和故事的场合,却成了变相的“炫耀会”。成功者滔滔不绝,标榜自己赚了多少钱、在社会上如何有关系;不如意者则少言寡语,黯然神伤。然而,最近看到一个有关同学聚会的故事,却让人满心温暖,感慨万千。
  • 大明之逐鹿天启

    大明之逐鹿天启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帝国百姓在辽东被牲畜一样屠杀,朝堂里的大人对着一个太监俯首称臣,贪官污吏像苍蝇一样遍布神州大地。可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关锦防线依然是固若金汤,关宁铁骑还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军队。平凡而伟大的百姓真正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就这样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胜生败死。一次飞机的意外失事,一个落水的木匠皇帝,仿佛上天都看不下去了。这一次,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不会再次出现,百年屈辱史也注定不会再来。这一次,大明重新起航!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的故事——李尔王欲将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得了宠信,而小女儿却不愿阿谀奉承,因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了小女儿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连栖身之地都不给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儿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小女儿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天幕西风东渐

    天幕西风东渐

    天幕之下,几方水土交织撕离,几多人物积情累怨,何处依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