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00000032

第32章 互联网反思录(3)

哪些行业会首当其冲呢?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做了剖析。第一波涉及的会是常规体力劳动,许多工人正在被机器人取代。例如,谷歌的自动汽车一旦实现普及,那么仅仅美国就有350万以卡车司机为职业的人会丢掉饭碗。第二波涉及的是重复性的信息处理工作,比如今天我们多数人不是去柜台,而是用ATM机取款。第三波涉及了更具创造性的知识性工作,这里大多使用了大数据挖掘技术,比如通过计算机来代替律师阅读文件,通过计算机来决策市场营销推广活动。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以大数据为导向的公司,其生产力要比一般的竞争对手高5个百分点。未来10年,决策将越来越多地基于数据与分析,这将是革命性的变革。

互联网连接了全球,似乎为我们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但糟糕的是,你也要面对你在传统世界里从来没有面对过的竞争对手。比如说,过去街边的小摊可以把调味品卖给老街坊邻居,客源稳定、忠诚度高,但今天,“老干妈”居然被卖到了美国。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渠道中的种种障碍,却也让企业不得不面对竞争对手赤裸裸的竞争,最终的情况可能是赢者通吃。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平等显然会加剧,聪明或者幸运的赢家们,将会获得数十亿计的客户,从而迅速积累财富。顺带可以提及的是,欧洲的数学家们通过研究数学模型发现,一旦不平等加剧,社会形成哑铃型结构,就可能把人类推上灭亡之路。

互联网让anyone(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却不是everyone(每个人)都能成功。未来的10年,将会更加令人不安!

这次的变革大不同

初看起来,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的这些担忧显得有些杞人忧天。

他曾举例说:1800年前后,有近90%的美国人从事农业工作;而到了190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40%~42%;可到了今天,却只有2%的美国人从事农业(但这2%的美国人所生产出来的粮食,竟足够喂饱所有美国人,还能支持出口,可见产量之大)。

确实,有很多人因为技术变革,而不得不从农业里转移了出来,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因此而受冻挨饿,今天美国人不都是好好的吗?那些本应该做农业的人,现在可以投身艺术、进入工业部门,甚至做起计算机来。因此,问题真的像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描述的那么严峻吗?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认为,今天技术变革的速度远非过去能比。这种转变遵从的是摩尔定律,只需要10年或者20年就可以完成,而不像过去动辄就需要数百年。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和社会组织往往很难及时调整适应,更多人将深受其苦。

这次技术变革影响如此之深远,仅在美国,就有2/3的人从事信息处理的工作,这些工作都势必受到影响,即便那些只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难免受冲击。

几乎每个行业、每个工种都难以置身事外。

确实,这个时代大不同于从前。2014年,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合著了《第二次机器革命》,在这本书中,他们总结了当前技术的三大特征:数字性、指数性和可组合性。

数字性。与涉及原子的技术不同,新技术是基于比特的。首先,复制数字化商品的成本会非常低,几乎接近于零。其次,数字拷贝能做到精确地原样复制,也就是说,拷贝出的复本与原本一模一样,没有损耗。最后,数字化商品还能通过互联网在全球任何地方瞬间传递,一首曲子可以毫不费力地就从巴黎传到北京,这必然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

指数性,是指技术的发展速度呈指数级,就如摩尔定律所表述的那样。而比较麻烦的是,人的大脑似乎只习惯于处理线性增长——如果一天能砌一堵墙,那么五天就能砌五堵墙——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思考的。

指数增长的表现形式则不同,刚开始看起来会比较平缓,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增长速度也日益加快。因此,我们容易形成的误判是,对于指数性发展,我们常常高估短期影响,低估长期影响。

在一个古老的传说里,一位国王想给予象棋的发明者奖励。象棋的发明人索要了米粒,不过他索要的方式非常特别。在棋盘上的64个格子里,从第1个格子放1粒米开始,每个格子逐次翻倍,即第2个格子放2粒,第3个格子放4粒,第4个格子放8粒……听起来,象棋发明者要求的并不多,国王因此爽快地答应了,可直到最后,国王才懊恼地发现,就算全世界的米都加上也放不满这64个格子。

指数性的发展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就如当初摩尔定律标示技术的发展速度一样,当晶体管数量从百万级、10亿级进入万亿级、千万亿级,直至我们还未命名的更大量级时,计算机将具有令人震惊的威力。我们必须开始适应,并努力理解当前技术与以前时代的技术有着怎样的显著区别。

可组合性。在传统工业时代,基于原子的产品——无论面包还是石油——一旦用完,总量就会消耗掉。但数字产品则不同,非但不会轻易消耗,还会实现不断组合。如此一来,在数字时代更为盛行的便是“双赢”甚至“多赢”的非零和游戏。

比如说,互联网的发明并没有堵死所有的发明之路,正相反,更多的应用可以在此基础上被发明出来,这才有了Facebook、谷歌等,然后聪明的人们又在Facebook上开发了更多的应用。在这个可组合的世界里,值得关注的不再是稀缺性,因为不断的组合可以催生永远不被耗尽的新事物。

新技术带来的冲击是如此不同,因此,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认为,我们必须重新设计经济统计学,因为我们没有能很好地衡量新经济的一个重大来源的价值。

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免费商品也越来越多,Facebook、谷歌等都提供免费服务,这都为消费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是零价格也就意味着,它们对国内生产总值数字没有任何贡献。创造了价值却没有在国内生产总值里反映出来,这显然意味着经济统计学需要改进。按照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的估计,美国互联网每年创造的免费商品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如果加上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大。

但互联网的变革意义是多样性的,并不见得全是积极的一面。和伊桑·祖克曼一样,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认为,当人们对于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无所适从时,就会通过过滤器来进行信息筛选,于是我们就只能去关注那些我们愿意看到的信息,视野可能会因此日渐狭窄。这就会造成所谓的“网络巴尔干”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滤器泡沫”。其实听到多样化的声音很重要,例如民主的核心要义之一就在于,人们要接触和包容多样化的观点与意见。因此,要确保有多样化的声音。

当然,不是说互联网就一定会让我们走向分化,其实在工业革命时期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挑战,但人们不仅成功应对了这些挑战,而且过得比原来更好。

一切取决于我们

对于未来,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持乐观主义态度。他认为有两种乐观主义者,一种乐观主义者会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一切都会顺利。另一种乐观主义者则认为,采取适当的行动,才会获得好的成果。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自觉属于后者。

那决定未来的是技术,还是我们?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认为,答案很明确,一切最终都将取决于我们。我们手握主动权,能控制社会演进的方式。不平等绝非宿命,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都可以采取相应的合理行动。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提出了“行动计划”的倡议,列出了如加快教育发展、培养企业家精神等19项具体行动步骤。

随着计算机及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一些工作,人类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类领先于机器。中国、美国以及西欧国家收入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国家的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教育的重点不应在于简单的重复,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能发明新事物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随着人类不断被机器取代,就需要由企业家承担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重责。

无论Facebook、苹果还是谷歌,都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传统行业逐渐实现自动化而减少工作岗位,必须由加速新行业的发展以创造更多新兴就业岗位的方式来弥补。

技术带来的自动化仍将继续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但如果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一个共享繁荣的世界。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如是总结。

直面创新发展高阶能力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还有本著作,叫作《与机器赛跑》。这本书不是在讲人被机器奴役的问题,而是说,在技术发展中,一部分人跟不上节奏而被落下,从而造成被另一部分人奴役的局面。

要想跑赢机器,最重要的就是,人一定要面向高阶能力进化,低阶能力能完成的任务尽可以交给机器去做。

人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我们没有老虎的力量,没有猴子的灵活,没有上天入地的本领,从一开始人类能在诸多生物中胜出,就是因为人善用工具,发展了技术和机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不停地将自己的能力外化为工具的历史,我们本来就是和技术共生发展的。所以今天,我们也不必去过于责怪那些成天手持手机,或者久坐电脑前的网络控。

在这个进程中,不仅体力技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让工具或者机器去完成,许多低阶的脑力技能一样可以让机械做,比如数学运算、文档管理等。而我们可以更集中在培养和应用人之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高阶能力上,这样才不会输掉和机器的赛跑。单纯去责怪机器是没有用的,因为技术从来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霍米·巴巴:

第三空间的兴起

霍米·巴巴(Homi Bhabha)是生于印度的波斯人,身上承载着东西方古往今来的各种文化气质。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杂化(Hybridity)”,个人身份、民族文化认同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互联网也是新的公共空间和“第三空间”。

看到霍米·巴巴的第一眼,我立刻感觉他就像一个智者圣贤,穿着精神的尼赫鲁装,花白头发,大背头,脸上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双目炯炯有神,仿佛就是昔日乔布斯专门跑到印度想要朝拜的那类圣人。

霍米·巴巴很有艺术气质,事实上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批评家,在多家著名的艺术机构担任顾问。当然,霍米·巴巴首先还是作为杰出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而著称于世,在全球都颇有影响力。他的办公室里就摆放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颁发的客座教授聘用证书,以及他那些晦涩难懂专著的中文译本。

这位哈佛大学英美文学和语言教授1949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的一个波斯家庭(印度雅利安人历史上是从波斯,即伊朗迁徙过去的),他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初看起来,这似乎与互联网关系不大,但是今天,当我们用互联网把全世界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语言、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连接起来,而想看到会发生什么奇妙改变时,也许拥有古老历史的印度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

印度的种族、语言、宗教等如此繁多,简直让人眼花缭乱。如种族有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亚美人种等。语系包括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等。关于这一点,我们中国人早在唐朝玄奘大师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有所领教,所以我也曾一度纳闷,《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去居然没用过翻译。

在唐代之后,印度发生了更多巨变,印度就好像一个大熔炉,具有多元文化冲突的张力。在历史上,印度是分多合少,在漫长的数千年中,只有孔雀王朝等屈指可数的几个王朝实现过短暂的统一。从思想层面看,印度教笃信轮回,时间观也是多元的,而之后英国对印度数百年的殖民统治,给这个国度打上了深深的殖民主义的印记,因此印度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的焦虑。

但无论历经多少岁月的洗礼,今天的印度仍然保持了这种多样化的色彩。

毫无疑问,在此土壤上成长起来的霍米·巴巴在看今天的世界时肯定会有相当不同的眼光,在不少人满怀激动地憧憬着互联网让世界实现大同时,霍米·巴巴保持了一种多元化的思路。因此,从霍米·巴巴的视角来看互联网,会有另一番风情。虽然他的论述常常不免带上这样的色彩,即让人感到有些眼花缭乱,但真知灼见就蕴藏其中。

网络就是一种语言

霍米·巴巴认为,互联网确实是了不起的发明,但不要动辄就谈新时代、新技术或者新发现,对此我们需要持有怀疑态度。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过去一笔勾销。互联网虽然发展迅猛,但其他的通信方式,比如电话、信件等仍然存在,互联网没有成为唯一的联络方式。

况且,互联网还没有解决许多由来已久的问题,那些贫困的人、那些不识字的人甚至都还不能上网呢。所以我们在谈论新科技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生活的形态,它们将影响到我们使用新技术的体验。

同类推荐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走进梦想小镇

    走进梦想小镇

    万科得意之作,王石亲笔作序推荐!以内容和文化为基点,打造最温情的桃源小镇!当代人居的“乌托邦”是如何做到的?又为何引起国内外建筑大师的极力追捧?良渚文化村是万科集团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历时14年多,单项目销售金额超过200亿元;不仅吸引了大卫·奇布菲尔德、安藤忠雄、丹尼尔·李布斯金、保罗·安德鲁、原研哉等国际设计大师的垂青追捧,更被王石称为“一个代表万科未来的作品”,被绿城宋卫平带150名高管学习并称赞为“中国城镇化未来”的项目。本书内容故事性强,诸多社区运营的问题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中娓娓道来,又深刻剖析了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问题,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客户管理的100个关键细节

    产品的多样性、同类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争着向客户抛“媚眼”,期待客户的青睐。这一切都宣告着客户至上的时代来临,只有客户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企业竞争的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打一场围绕客户管理的仗。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经理打理公司的200条成功经验)

    困惑是一个优秀总经理的标志之一。思考困惑时,你已经表现出成为卓越管理者的潜质。德鲁克说:“任何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成为错误的知识。”如果你不想使自己陷入“错误知识”的陷阱。持有管理困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世上的人本不认识路,很多人跟随着带头人一起走,也就走出了路。”这就是“跟随”的力量。跟随的实质是领悟。我们不需要看到这些优秀的企业及企业家。我们只需要领悟到这些企业家管理的实质和精髓。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佣兵倾覆天下

    绝色倾城:佣兵倾覆天下

    她残忍嗜血,冰冷无情,在世人眼里她便是魔,他淡漠无情,如常年冰封的雪山,世人在他眼里不过尘粒。他对她说:“你在,天下无恙,你不在,我便血洗天下,为你陪葬。”她笑:“世人生死与我何干,我只愿与你相望江湖。”那缠绕的发丝,似理不清的结。他与他站在雪山之巅,笑看,乱世繁华。【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不娇不惯培养女孩的100个细节

    面对可爱的女孩,父母大都会对她娇惯不已。其实,这不是爱女孩,恰恰是害了女孩。我们应该让女孩拥有良好的内涵气质、人品素养、好的性格,让她拥有独立的资本,等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把握培养女孩的重要原则——不娇不惯。本书从不娇不惯是一种教育智慧、发现女孩的成长秘密、从心灵上呵护女孩、培养女孩的好品格、对女孩进行挫折训练、教女孩学会立身、表扬批评讲艺术、培养女孩的财商、培养女孩的好性格、培养女孩的好习惯等11方面,全面总结了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更有若干实用的方法来解读这100个细节。
  • 郁洲遗稿

    郁洲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多少相爱成云烟

    多少相爱成云烟

    作为D&K银行特别助理的孟琪琪,实质上成了总经理高天明的挡箭牌,直到被大律师陈家严抽调到身边。陈家严英俊严谨,却也冷漠无情,这让孟琪琪情难自禁。就在两人感情明朗之际,D&K银行易主,高天明失踪,高老先生病发,而这一切幕后事主居然是陈家严。之后陈家严更是与孟琪琪身在黑道的父亲联手,就当她以为一切朝着毁灭发展时,却发现陈家严从未改变。他以身犯险,不过是推开地狱之门,让所有黑暗都飞灰湮灭……在亲情和爱情的对峙中,孟琪琪站在中间,哪一方开火,她都千疮百孔。原来,没有一滴泪水永不干,没有一个拥抱比天长。爱情是个梦,而她睡过头。
  • 魔尊的嚣张异能妃

    魔尊的嚣张异能妃

    异能失灵,死亡穿越。解决了原主的事情,本想自由自在的却不慎被小皇帝弄去当书童,离那个人那么近,太危险,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但是相处后好像没那么恐怖。机缘巧合被送到悔意道长那里学道符,回到东大陆却接二连三发生事件,可那和自己无关,她和摄政王感情升温,终于确认了关系,可一切却发生的太快……魔尊归来,他却不再是他,本想离开却意外多带了个球。多年后儿子见了老子第一句话就是“你谁啊!我娘也敢动!”魔尊:“你老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Idiot(II) 白痴(英文版)
  • 太古剑帝诀

    太古剑帝诀

    (新书《从万年后归来的无敌》,喜欢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重生十六岁,得太古剑帝诀,强势崛起,剑斩亿万恶敌,登临诸天绝巅!
  • 余生之年与你相遇

    余生之年与你相遇

    青梅竹马的爱情,不过是写在纸上的童话故事,年少时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在劫难逃,只是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一起弄丢了那二十年的感情,后来我们忘川不见。
  • 三论元旨

    三论元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