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100000029

第29章 说话办事的曲直方圆艺术(1)

说话办事有曲直之殊,做人处世讲方圆之道。不通曲直方圆艺术的人绝不是成熟老到的人。社会之大,人际之繁,事有千般,人有万种,在错综复杂的各类关系中,要想把自己的事情理顺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谋人者谋事,谋事者谋人,与人接触,话头话尾有忌讳,事前事后有打点,或曲或直,或方或圆,皆当灵活把握,巧妙穿插。

上司面前休逞能

——取悦上司的技巧

不要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轻易表现自己的才识。因为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枪打出头鸟”之说。打你这个“鸟”的,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的上司。你为什么遭打?你可曾反省过其中的原因吗?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更何况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拿老百姓的话说,没你这个臭鸡蛋,照样能做槽子糕,在一个单位中如果你总好表现,总好卖弄,迟早会造成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的后果。

杨修,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有一次,曹操曾建造一园,造成后,曹操去看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挥笔在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众人不解,只有杨修说:“门里添个‘活’字。就是‘阔’了,丞相嫌这园门太阔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工匠赶紧翻修,曹操心里非常高兴。但是当他得知是杨修把他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时,嘴上不说,心里却已经开始妒忌杨修了。

又有一次,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便放在一边。杨修看见后,竟招呼众人把这一盒酥分吃了。曹操知道后便问为何这样?杨修回答说:“你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您的命令?”曹操没有说什么,但心中更加妒忌杨修了。

“枪打出头鸟”成了中国人一个世俗法则,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处败笔。“出头鸟”本来是一个推动时代前进的角色,却可悲地成为了“爱出风头”的牺牲品的代名词,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但作为下属,怎样维护好上司的尊严,不单单是个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试想一位上司如果没有统驭下属的能力,反过来竟让下属牵着鼻子走,结果只能有两条:一是上司辞职,二是自己被炒鱿鱼,所以一个聪明的下属是不会以卵击石的。

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则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里也夫斯基。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高明,更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二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我尊严”曾使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华西里也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杰出的作用。

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响。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里也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的“闲聊”,并且往往“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里也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里也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谁是真正的思想来源。

斯大林晚年的独行专断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而华西里也夫斯基之所以还能够不断地让斯大林接受自己正确的作战计划,就是因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不直接发表不同意见,而是在和斯大林的闲聊中“不经意”地流露自己的一些“想法”,用这些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斯大林的军事观念,使他在受到启发后做出他自己的决定,这确是一种高明的办法。

再开明的上司其内心也是不喜欢过于直白的建议和批评的,因为这直接使他的权力受到威胁。即便他有时接受了你的直言相劝,并获得了显著成果,且内心里也承认你的能力,但他赞赏的却是你意见和建议的本身,而不是你的进言方式。

总之,上司面前莫逞能,因为作为上司他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弄不好你就是说对了也会遭到他的批驳,如春秋时郑国的武公便是这样。

武公派了一位使者到胡国去,说要攀个亲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王。国王听说自然万分欢喜,立即答应。这样,武公就成了胡国国王的岳父。原来这位新夫人是负有任务的,要她到胡国把国王迷惑住,以便乘机将其消灭掉。然而,这位“夫人”也真不辱使命,到了胡国后下足媚劲把国王迷惑得昏头昏脑,日日夜夜,花天酒地,进朝也懒了,对国家大事简直到了置之不理的地步。

郑武公知道了,心里暗自高兴。过了相当时期,他忽然召开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会议”,出席的全是高级的文武官员。商议着要怎样开拓疆土,向哪一方面进攻。

大夫关其思说:“以目前形势看,要扩张势力,相当困难,各诸侯国都是守望相助,有攻守同盟的,一旦有事,必会加强他们的团结,一致与我国为难。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向胡国进攻,既可得实利,名义上也可替朝廷征讨外族,巩固周邦。”

郑武公一听,把脸一沉,问道:“你难道不知道胡国的国君是我的女婿吗?”关其思还在那里大发议论,说出一大堆非进攻胡国不可的理由,尤其特别强调国家大事,不可牵扯儿女情长的话。

“狗屁!”郑武公发火了,厉声斥责他:“这话亏你说得出口,你要陷我于不仁不义吗?你想要我女儿守寡吗?好吧,你既然有兴趣叫人做寡妇,就让你老婆先尝尝这滋味吧!左右,绑这家伙去斩了。”

关其思被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胡国,胡国国王更加感激这位岳父大人了,他只道郑国再也不会对本国闹事,就放心了,更加纵情声色之乐,渐渐地连边关也松弛下来,甚至郑国的情报人员也可自由出入。

郑武公已掌握了胡国的内情,认为时机成熟了,突然下令,挥军进入胡国。各大臣都莫名其妙,连忙问:“大王,关大夫过去是因为建议进兵胡国而斩首的,为什么隔不多久,又要伐胡呢?岂不是出尔反尔?”

郑武公哈哈大笑起来,抹了一下胡子,向群臣解释:“你们不知道兵不厌诈吗?这是我的欲擒故纵的计谋呀!我对胡国早就打定了主意,之所以肯牺牲女儿嫁给他,是为了要刺探其国防机密,斩关其思也不外想坚定他的信心,使其松懈对我的防备,不然,他总提防着我们,我们怎能把胡国拿到手。”

“可是,大王,”其中一人说,“这样,你的女儿不是守寡了吗?”

“哈哈哈哈!郑武公哈哈大笑起来,还是关大夫说得对,国家大事,怎可以牵涉儿女私情呢!”

果然郑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几个回合,整个胡国已入了郑国版图,那位娇婿也只留一个脑袋去见岳父了。

其实,这就是关其思的不是了,人家是翁婿关系,谁好谁赖是一家人,你又何乐而不为呢?真是个受累不讨好,反搭上了自家性命。

所以作为下属,要看上司的脸色行事,万万不可自恃才高而妄做议论,落得个关其思的下场。这样说,并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唯唯诺诺,但伴君如伴虎,如果你不注意维护上司的尊严,纵然你才高八斗,也难免走被人闲置的道路。尤其是一些能力强、学历高的人在表现自己的才华时往往恃才自傲,与上司形成对比,甚至贬低、蔑视上司。这样的下属很容易被上司打入“冷宫”,自己的优点再多,但因刺激了上司的自尊心而不能引起上司的心理共鸣,只能束之高阁。

李才杰是某名牌外语大学毕业生,分配在外事部门工作。由于他一口英语讲得很流利,开始时上司很器重他,准备派他出国深造。但一年后,这个很让人眼红的机会却给了另一个和他一起进入这个单位的同事。而此后,李才杰在单位呆得也很不顺心,最后辞职去了另一家单位。事后,有人问起他原因,他不无遗憾地悔恨自己在原单位太爱卖弄了,动不动和上司交谈两句英语,正巧这个部门的一位副职上司是位老干部,没学过英语,所以小李的行为很让这位上司厌烦,于是这位上司就把“小鞋”给他穿上了。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做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肝胆相照,与诸葛亮鱼水相得,同曹操比较的确可称忠厚,但也并非心无芥蒂。当年攻取四川时,刘备曾与刘璋在清县会见,刘璋部下从事张裕在座。张裕脸上多须,刘备拿他开玩笑:“我从前在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东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县令说:‘诸毛怎么都绕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张裕不让人,马上回敬说:“从前有人作上党郡潍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家。正好这时有人给他写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题署好,如果题‘潞长’,就漏了‘琢令’,题‘涿令’,就漏了‘潞长’,最后只好署‘潞涿君’”。借“潞”为“露”之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刘备很不高兴。

后来张裕归刘备。他对天文、占卜皆通,曾劝刘备不要取汉中,说取汉中于军不利。刘备不听,出兵攻取汉中,证明张裕预言不准。

张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机”,说魏文帝黄初元年刘备将得益州,九年后将失去益州。刘备不忘当年受辱,借机要杀张裕。诸葛亮问张裕犯了什么罪,刘备说:“芳兰当门而生,不得不锄去。”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高明。论借口编造术实不如张裕,可是刘备是主子,权力大,最终占了上风,可见一个人不能恃才胡闹,尤其是对上司开玩笑也要加小心,因为不知哪时他就要变脸,你就得不偿失了。

从前某显宦,公余之暇,喜欢下棋,自负是国手,某甲在他门下做一名清客,有一天与该显宦对弈,一出手便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该显宦知是劲敌,比赛到后来,竟逼得该显宦心神失常,汗水涔涔而下,某甲见对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兴,故意留一个破绽,给该显宦发现了,立即进攻,满以为可以转败为胜,谁知某甲突然使出杀手锏,一子落盘,很得意地说道,你还想不死么?该显宦遭此打击,心中不大高兴,立起身来就走。据说该显宦向来着意于修养,胸襟比普通人宽大,但也受不了这种刺激,因此对于某甲,始终介意,不能忘怀。而某甲呢,还是莫名其妙,他始终不懂得为什么该显宦不再与他下棋。该显宦本可以使某甲富且贵,为了这一点不快,老是不肯提拔某甲,某甲只好郁郁不得志,以食客终其身。也许他要自认命薄,谁知是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抑制不住自己的好胜心,小过失铸成了终身的大错。

这个故事,旨在教训年轻人,在无关得失的比赛竞技中,总要让对方一步,这当然不是为了买对方的欢心,作升官发财的阶梯,而在于获得多方面的好感,对于你的一切,多少总有点好处。上面所述下棋比赛,不过是一个例子,依此类推,应该让步的比赛还多着呢!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很有文采,但他最忌讳别人的文采比自己强。有些臣子因为犯忌,惨遭杀害。有一次,隋炀帝写了一首《燕歌行》诗,命令“文士皆和”,也就是仿照他诗的题材(或体裁)和一首。多数文人皆较明智,不敢逞能,抱着应付态度,惟独著作郎王胄却不知趣,不肯居炀帝之下。后来,隋炀帝便借故将王胄杀害,并念着王胄的“庭草无人随意绿”的诗句,问王胄曰:“复能作此语耶?”意思是,你还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吗?

还有个叫薜道衡的大夫,因显露诗才,触犯了炀帝的忌讳,炀帝也借故将薜缚杀了,且也同样念着他的诗句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自显才华锋芒则露,使对方面子下不来台,多半没有好结果,对于明智的人来说是绝不干这种逞一时之强,而累及终身的傻事的。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权威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的说法。而在一个单位里,上司者由于特殊的身份,很在乎下属对自己的态度,往往以此作为考验下属对自己尊重不尊重、会不会来事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历史上看,因为不识时务、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而触了霉头的人并不在少数,也有一些忠心耿耿的人因冲撞了上司而备受冷落。现实中一些人有意无意地给上司丢面子、损害上司的权威,常常刺伤上司的自尊心,因而经常遭到受冷落的报复。

同类推荐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快乐的习惯:哈佛大学经典心理课

    本书为人生励志读本,从哈佛经典心理课中选取了七种许多人时常想不开、悟不透的问题或误区,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评议,启发读者养成快乐的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与你的梦想一起奔跑

    本书是一位投身酒店业的创业者的艰辛历程,他从大山中走出,卖过服装、承包过餐厅、开过酒店,而梦想又带领着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毕业几年后——有人感叹:时光荏苒,别人辉煌时,自己依旧一事无成;有人无奈:拔剑四望,满眼辛酸,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人伤感:蓦然回首,没了伊人,灯火阑珊处,只剩曾经的梦想轻轻摇曳。有人期盼:夜幕来临,华灯初上时,能拥着成功安然入眠;其实,人生的路很长,攻城拔寨却只有几关,例如毕业这几年……毕业这几年,可以决定你的一生。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如果你是迷茫的,如果你有上面所说的困惑,或者如果你目标很明确,想要激励自己,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

    《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将和你一起探寻关于右脑的一些知识,引导你打开你的右脑宝库——你的右脑价值超百万!你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工作上的创造能力、艺术上的想象能力,都决定于你的右脑。你的右脑是否也在沉睡中?人的大脑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但如果一直让它处于闲置与沉睡的状态,它的能力就会退化。开发它吧!“地球上未开发比例最高的地区,就是介于我们两只耳朵中间的方寸之地。”美国科学家代尔·欧布莱恩如是说。
热门推荐
  • 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一书,包括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青衣》、《地球上的王家庄》、《玉秀》、《相爱的日子》等9篇代表性经典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有的获得鲁迅文学奖,有的被评为国家级刊物优秀作品奖。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
  • 奇怪的宗门系统

    奇怪的宗门系统

    睁开眼睛,出现在眼前的不再是那高楼大厦,而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小床。无声无息的穿越,带来命运的捉弄。翩翩少年,从遥远之地,萧萧归来。马蹄踏,战烟升;此地起,万里征。宗门圣地,是唯一的星日宗。
  •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

    《害羞的小蜜蜂》讲述了: 有一只小蜜蜂,太害羞了。不论见了谁,她的脸都羞得像苹果一般红,而飞起来也是东躲西藏的。小 蜜蜂妈妈很着急,想让她到人多的地方去,多和大家接触接触。但小蜜蜂总是不肯,这可把蜜蜂妈妈愁坏 了。蜜蜂妈妈终于说服小蜜蜂跟着自己一起去采蜜了 。最后,小蜜蜂变得开朗了。
  • 王小波经典作品

    王小波经典作品

    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台湾李敖说过,他是中国白话文第一把手,不知道看了王小波的文字还会不会这么说。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李银河如是说。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当个法师要平A

    当个法师要平A

    莫强穿越了,来到了一个充满剑与魔法的瑰丽世界。在这里,他可以大展身手,建造一个独属于他的宏伟帝国。前提是,如果没有他爹的话。森林里的精灵美人,皇宫里的娇嫩公主?都有,只不过一个是莫强他妈,一个得叫阿姨。隐忍猥琐,种田攀科技一波平推?可以,只要莫强能熬得过他那踏入传奇的爹。那造纸玻璃黑火药总可以了吧?抱歉,少爷。你爹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忠心耿耿的老管家如是说。于是莫强陷入了深思,这到底谁是穿越者?以及他穿越过来还能干嘛?(大雾)
  • 愿你暖如晨曦

    愿你暖如晨曦

    喜欢的读者们欢迎加入QQ粉丝群:1061866775你爱过一个人吗?你是无意穿堂风,偏偏剧烈引山洪。她和他因为一个从天而降的吻相识。从那以后,他便是她的一辈子。你看,我们的名字终于在同一张纸上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名字会并排出现在结婚证上。这是一个学渣爱上学霸,女追男的故事。(雨雪微凉的力作《愿你暖如晨曦》)
  • 星际快穿之叶罗丽精灵梦

    星际快穿之叶罗丽精灵梦

    星际空间的大魔王——伊汐,死了。时空管理局的人说,只要她绑定叶罗丽快穿系统,完成任务,收集齐灵魂碎片就可以复活。于是,她同意了。被人类浸过的净水湖,再难以恢复平静了。就像被你扰乱的心。——水王子剑心所向,皆是敌人,剑柄所向,心之所至。——金离瞳你就是照耀我雷霆轩的光,也照入我心。——庞尊与我而言,世间皆暗,你如群星般耀眼的出现就是救赎。——封银沙与汝同行,吾之所幸,愿与之共享,耳朵的秘密——颜爵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笔者始终认为财经评论员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时间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分享财经时政背后的投资发展信息。财经评论通常没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定制化的结论思考空间。相比提供较参考性的评论信息,通过财经评论让大家点燃投资发展的自信心则更为重要。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只有在各位读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后才会离你更近一步。新常态,新心态,有一种希望叫做改革,改革不止,希望不灭。
  • 晴语修仙记

    晴语修仙记

    一个暖如阳,一个冰如霜,看性格迥异的姐妹俩,是怎样走自己的修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