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600000005

第5章 做人要有责任心,不要把责任看得无所谓(4)

有一家公司因经营出现问题需要转型。转型期间需要裁员,其中,于珊和吕丹尽管是两位老员工了,但都不幸上了解雇名单,被通知一个月之后离职。对此于珊回家后,一整夜没有睡着,第二天更是十分气愤,逢人就大吐冤情:“我在公司呆了这么多年,平时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解雇我呢?”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出于同情,还会安慰她几句,可她老是唠唠叨叨,就让人烦了。尤其是她竟然含沙射影,仿佛自己被人陷害了似的,看谁都不顺眼,对谁都没有好脸色,闹得大家都怕碰到她,见她来了就远远躲开或绕道而行。于珊有时还把气发泄在工作上:“反正我在这儿只有一个月了,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如干坏一点,让陷害我的人遭受损失,让老板遭受损失。”结果,她的工作相当糟糕。

吕丹在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解雇名单后,当然也难过了一晚上。但她的态度和于珊截然不同:既然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不如给大家留下个好印象。于是,她从不说自己被解雇的事,别人偶尔提起时,她说自己能力不足,应该淘汰。她还逢人就道别:“再过些日子,我就要走了,不能再与你们共事了,请多保重。”大家见她这么重感情,反而更亲近她了。这让她的心情好多了。在工作上,吕丹的想法是:在岗一天就应该负责任一天,给公司、老板和同事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即使我走了,也会有人夸我、想念我。

一个月很快到了,于珊如期离职,吕丹却被老板留了下来。老板说:“像吕丹这样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怎么舍得她离开呢?”

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才会产生改变一切的力量。

责任心决定品位

以有所谓的态度对该做的事负责任、尽义务是一个人具有高品位的标志。现实中多数人做错了事都喜欢寻找理由。谁都不想主动去承担责任,而对于获益颇丰的好事,邀功领赏者却不乏其人。负责任的人是有魅力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把握自己的行为,做自我的主宰。每一个有魅力的企业家,都应该教育自己的员工增强责任心,就像培养他们其他优秀品质一样。

责任是一种品位,相应地,负责任的人就是有品位的人,有品位自然也就有魅力,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是无魅力的行为。负责任、尽义务是魅力的标志。我们努力教育孩子成长为负责任的人,就是在帮助他们形成魅力。詹姆斯·麦迪逊独具慧眼,在《联邦主义者文集》第63节中给责任作了明确的界定:责任必须限定在责任承担者的能力范围之内才合乎情理,而且必须与这种能力的有效运用程度相关。缺乏魅力的人还不能完全具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19世纪存在主义鼻祖之一丹麦人克尔凯郭尔感叹芸芸众生中责任心的丧失,在《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这本书中,他写道:“群体的含义等同于伪善,因为它使个人彻底地顽固不化和不负责任,至少削弱了人的责任心,使之荡然无存。”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也写道:“这种屈服于同辈压力的弱化的责任心是对青年时代破坏行为进行反思的主要内容。这全是因为当别人说‘来呀,一起干吧!’的时候,我们羞于后退。”奥古斯丁和亚里士多德及存在主义者都坚持说人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缺乏责任心并不能否认责任存在的事实。

“活在责任和义务里”这句名言,是已故台湾著名国学大师耕云先生在台北和北京多所大学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一再告诫学子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又是家庭的一分子,也要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他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社会和家庭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少了许多纷争和掠夺,少了许多奸险和罪恶,而多了一些安宁和祥和。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就必须承担属于他的责任,履行属于他的义务。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你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对工作、对事业、对同志、对朋友、对子女,你必须尽到责任和义务。

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就会感到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有无形的压力,就会具备谋求做事的动力;具备谋求做事的动力,就会有信心把自己承担的责任承担到底。同理,主动履行义务的人,就会两肩担道义;两肩担道义,就会一身正气;一身正气,就会有力量把自己应尽的义务履行到底。

责任心是创造一切的机会。要抓住这种机会,就应该使人活在道义之中,随时随地无愧于做事。如此,则自己的一举一动、一心一念,都不违背道德仁义,都可惊天地而泣鬼神,都会随时随地、全心全意地做事,圆满地做事。就像诸葛亮做人的要点,全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就是以生命去尽职,去完成事业;死而后已,就是以死亡去尽责,去力行事业。

负责任的人是具有品位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把握自己的行为,做自我的主宰。每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都应该教育自己的属下增强责任心,就像培养他们的其他优良品质一样。

对事业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积极、敬业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老板,其实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恰恰是你自己。对于这一点是每一个工作者都必须切记的,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一个随时以公司利益为重的人,必然是个敬业的人,也是一个不光为别人打工,同时更是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的人。当你在为公司努力工作时,公司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在此便画上了等号。

所以,成功的起点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优秀的员工都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荣耀和欣慰。如果你把这一点看作无所谓,情况就会相反。

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在被问及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推销员时,他是这样说的:“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他接着进一步解释说:“不要把工作看成是别人强加于你的负担,虽然是在打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只要是你自己喜欢,就算你是挖地沟的,这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他曾问过一位神情沮丧的人是做什么的,那人回答说自己是名推销员。吉拉德马上告诫对方说:“推销员怎么可能有你这样的心态呢?如果你是医生,那么你的病人肯定会遭殃的。”

世界上汽车推销商的平均销售记录是每周卖出7辆,而吉拉德平均每周卖出42辆。

1963年,25岁的吉拉德从事的建筑生意失败,身背巨额债务,他几乎走投无路。后来他只有改行,去卖汽车。开始时他并没有把推销员这份工作怎么放在眼里,只是将之当作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

当他经过努力卖掉了第一辆汽车后,他内心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他掸掸身上的灰尘,对自己说:“就这样,好好地干,你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从此以后,吉拉德把心思全用在了工作上。用废寝忘食一词来形容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点不为过。一次,妻子打来电话,说他们的小儿子已住进了医院,让他赶快过去。当吉拉德匆忙换下工作服准备离开时,一位顾客找上门来,说刚买的汽车刹车不好使,要求他尽快给调一下。吉拉德二话没说,立即又换上工作服钻进了车底,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医院时,妻子已经搂着儿子进入了梦乡。他没有惊动他们母子,在病房的墙角蹲了一夜,第二天便又早早地去上班了。

就在吉拉德一个月没有卖出一辆汽车时,他也没有失望,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所有的工作都会有难度,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一遇到问题就缩头退让,或者一次接一次地跳槽,情况有可能会越来越糟。

他常把对待工作的态度形容成一个人种下一棵树,从种下去开始,只要你精心呵护,倾注你的热情,该浇水时浇水,该剪枝时剪枝,到它慢慢长大时,就会给你回报。作为一名汽车推销员的吉拉德,种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给他带来无穷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穷人”,他们在公司里长期得不到提升。认真探讨一下就会发现,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主动做事,甚至把完成责任内的事都看作是吃亏的,因此,工作敷衍、拖延,只有在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被动地去工作。而结果呢?先是坐冷板凳,后被炒鱿鱼。

同类推荐
  • 玩转人生的秘诀

    玩转人生的秘诀

    人们都在追求快乐,身上却常常背负着各种枷锁。名利之鞭的抽打,你争我夺的拼斗,心事重重的阴霾……总是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其实,快乐很简单。她是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一种重负之后的轻松,一种雾散之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与智慧。只有让心灵自南放飞,我们才能够拥有玩转人生的可能。
  • 小故事大启迪

    小故事大启迪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有的人常常在成功的掌声中变得目空一切、得意忘形,有的人则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人在荣誉的光环下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有的人因为一时的屈辱把自己整个人生涂得一片漆黑……尽管各不相同,但是都因为缺少了一颗平常心,他们在贫富得失、福祸悲喜面前,既拿不起,也放不下;既输不起,也赢不起。心境失去平静,生活失去平和,整个人生品尝着绵绵无尽的焦虑与惶恐、无奈与苦涩、疲惫与怨怒、失落与惆怅,总是都郁寡欢,终生不得志,总是患得患失,惶恐不安。
  •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

    《你是个年轻人,请你好好生活》是一本拥有文学质感的励志书籍。作者出身偏远山区,以“小人物”独特的视角写生活,写人生,写经历,写各种吊诡的传奇。通过一篇篇真实发生的故事来展现当代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现状和问题。入住知乎一年半,又拥有无数高赞文章。这本书中收录的全部是作者的全新文章,以常人想象不到的视角来描述年轻人和生活。全书一共30篇文章,也是30段高度立体的故事。全方面作者独特的想法与智慧。
  •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处好人际关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同事、上司、顾客、陌生人、朋友等等,尽管有时候,这些交往转瞬即逝,似乎不留一丝痕迹,但聪明的人都明白,一切事情的结果,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结果,他们利用人际关系来建设成功的基石,从不利用“人”来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为他们深知,牢固的人际关系是拍档和团队协作的基础,是忠诚的保障。本书教读者一些处好人际关系的小窍门,助您营造自己的人脉网。
热门推荐
  • 北美留学时代

    北美留学时代

    项星离开关林,独自一人来到美国读书。从第一天晚上和信信一起落难,住在安曾的公寓开始,他们之间的故事就在美国开始了。
  •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嫡女攻略之王妃哪里逃

    世人皆知沈相有四女二小姐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小姐舞技过人,曾被皇上亲口赞喻。四小姐医术过人,被百姓称为活菩萨。而大小姐却无从得知。一纸诏书,相府大小姐却成了九王妃…
  • 穿越漫威之王者系统

    穿越漫威之王者系统

    一场车祸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为了救人结果不小心让电影照进了现实一个知道剧情走向的人外加一个耳熟能详的系统复联的结局会有怎样的不同?……
  • 深呼吸I

    深呼吸I

    从小渴望成为坏女生的韩叮叮,与好友结伴逃脱着淑女式的生活随着好友姜咚咚的离开生活渐渐归于平静。韩叮叮考上了重点高中,并遇到校园混混沈北安,从此开始了一场“爱与不爱”的赌局游戏……游戏没有结果,沈北安因为一次意外永远离开了人世。韩叮叮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在她最绝望的时候,优质男孩儿林佑一直对她照顾有加。命运如此弄人,沈南安的出现使得事情的发展偏离了轨迹。沈南安因为双胞胎哥哥的意外车祸恨着韩叮叮,在不断接触伺机报复她的同时,竟被韩叮叮深深吸引。韩叮叮得知自己最好的朋友姜咚咚深爱着沈南安后,不断疏远沈南安,为两人制造机会,却忽略了自己心底对沈南安的爱意……
  • 宁为王妃不为后

    宁为王妃不为后

    他是一代战神,她只是闺中养女。花灯盛会,河灯许愿。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定终身。爱恨情仇,时局大乱。当揭开那层身份的面纱,谁变败寇作王,谁又将攀上那高位?一切远没有表面的那样简单。说不清道不明,墨染梅花,情丝不觉深入骨。剪不断理还乱。谁扰了谁的情,谁乱了谁的心?当一切烟消云散,谁还记得那一句,宁为王妃不为后。
  • 银浦旧

    银浦旧

    满天的星辰都是什么?万物有灵,谁能主宰天地?天外又是如何?蝼蚁胜大象,对错谁能说清?万载守护可有善果?我愿化作星辰,照你前行之路。学生党第一部作品,剧情宏大烧脑,随着故事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精彩。往后会以此为时间轴,共出五本书,第六本之后再论,希望大家喜欢,如果有想了解的,可以在书友圈说,也可以关注微博我是大沙雕鸭私信我,如果想加群也随时欢迎790643084
  • 爱无过(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爱无过(微阅读1+1工程·第五辑)

    何百源创作的《爱无过》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寻找仇家》、《不为人知的家事》、《不吵架获罪》、《姜花之谜》、《金箔名片》、《代写情书》、《水鬼之河》、《第一次跟“官”》、《专写悼词的人》、《尴尬的一顿饭》、《出门遇贵人》、《寄往高墙里的生日贺卡》等故事。
  • 天上掉下个毛豆豆

    天上掉下个毛豆豆

    常兰兰编著的《天上掉下个毛豆豆》内容介绍:金秋九月,新学期新气象天气懒洋洋的,空气中散播着花香,寂静了一个假期的教室又掀起了热浪。越来越胖,胖得让人抓狂的飞龙队队员范丸子正斜坐在座位上暴喊:“开学送好礼!好礼等你拿!礼品有限!送完为止!”越来越瘦,瘦得让人揪心的飞龙队队员朱启乐从范丸子手里接过几颗蟹黄大蚕豆,放在嘴里嚼得嘎嘣作响:“胖丸子,这就是你送的好礼?亏你说得出口,就这……也能叫好礼?”
  • 小妇人

    小妇人

    《小妇人》是一部融亲情、友情、爱情于一身的道德伦理小说。它像一部小说化的家庭日记,作者以其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马奇家4个天真烂漫的女孩成长为成熟小妇人的岁月,体现了她们对于甜蜜爱情、纯真友情和完善性格的孜孜追求。该书自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并多次被搬上银幕,打动无数人,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心弦,因此它也被认为是专门写给女孩子的一《小妇人》。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以《小妇人》为基础创作的小说《马奇》赢得了2006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
  • 给女儿的日记

    给女儿的日记

    时光的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生活枯燥无聊,人勿忙地奔向大海,就象一条从不肯停下的河流。大海很美。因为大海就象源头。但象不是。人被切断了。就象一条被切断的河流。几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某一刻都被切断,被迫改变方向,而渐渐地失去与源头的联系,到最后忘记。无法想起。客观地讲,这世上没有人不能去的地方,只要努力不论多远人都能到达。可如果我说:回到你的心中。那该怎么办?它们之间太近了,没有距离,无法起步。仿佛你们就是一体,彼此不分。可实际上不是。就象大海与源头之间,虽然都是水,却又是不同的水。认识上的距离,有时连光年都无法去测,是那么远。比如你与一个人在相遇的刹那,你便知道你们是否能成为朋友?或是根本就不可能。书与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