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8000000023

第23章 学习:帮孩子把他的潜力发挥出来(3)

妈妈锦囊:3种做法,破坏宝宝专注力

1.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你一会儿问要不要喝饮料,一会儿问饿不饿,试问孩子怎么会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呢?所以,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当孩子沉浸在游戏中,请远远地陪伴他,以能给他安全感的距离为宜。也不要对孩子的半成品评头论足,当他希望你分享他的快乐时再和他分享。

此外,还有一种干扰行为也要禁止,例如孩子正在房间里读书,你在一旁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孩子在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玩具,你在一边大声谈笑或看电视……试想,孩子的注意力怎么能不被转移?

总之,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或游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提供给孩子太多玩具

你若是以为玩具多、书籍多,孩子就会很开心,就会增长很多知识,那就大错特错。太多的玩具、书籍反而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孩子一般很快就会厌倦,并不断地换其他玩具。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有目的的活动更容易集中宝宝的专注力。游戏开始时,你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不要所有的玩具都堆在地上,孩子一会儿玩一样,什么都玩不长,这样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游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玩具的多少,也不在于玩具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宝宝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3.缺乏耐心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缺乏耐心,而是大人提前丧失了观察的耐心。当孩子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你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他的蓬勃发现力,让孩子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另外,也不要对孩子的重复行为失去耐心。孩子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这时,你不要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那么孩子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

《贪玩的小花猫》——不贪玩,不误事

爱因斯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因为每个人对时间的处理态度、安排内容和使用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收获也有所不向。花费同样的时间,有人杰出、有人平庸、有人沉沦。仔细观察那些那些有杰出成就的人我们就会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珍惜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刻片钻研,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然而,现实生活中,贪玩,缺乏时间观念,不珍惜时间,却是许多孩子的共性。他们往往不能按问题的主次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多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时间,因此,这些孩子通常与失败为伍。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便成了家庭教育中一个让许多妈妈极为头疼的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也十分贪玩——

妈妈讲一讲:《贪玩的小花猫》

小花猫和小白兔既是邻居,又是一对好朋友。

这一天,它们俩可高兴了,因为它们的妈妈让它们去买东西。小花猫拿着妈妈给的钱,向家的东边走去,它要去买小鱼。小白兔拿着妈妈给的钱,向家的西边走去,它要去买大萝卜。

小花猫走着走着,花蝴蝶飞来了,多漂亮的蝴蝶啊,小花猫看了真喜欢,伸手去抓蝴蝶,花蝴蝶你不要走,我来跟你玩,等等我。

小花猫追着花蝴蝶跑远了,可它买鱼的钱却掉到了路边的草丛里。小花猫追着花蝴蝶越跑越远,等它跑累了停下来时,才发现手里的钱不见了,在回头一看:“糟糕,这是什么地方啊?”小花猫这下可着急了,买鱼的钱丢了,还迷了路,这颗怎么办?呜呜呜,小花猫急得哭了起来。

黑狗警察听到哭声,连忙过来询问原因。小花猫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它,黑狗警察听了忙安慰小花猫:“小花猫别着急,我来送你回家,以后可不能贪玩了。”小花猫点点头,跟着黑狗警察回家去。到家门时,刚好碰到小白兔,两手空空的小花猫很惭愧。它为什么惭愧呢?哦,因为小白兔在半路时看到蜻蜓了,它也很喜欢,但它没去追去买萝卜了,所以小花猫看看拿着大萝卜的小白兔,难为情地地下了头。

妈妈点一点:

孩子,一个不珍惜时间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这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拥有某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时间,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所以,只有抓住时间,勤奋努力,才不会到头来因为一无所有痛哭流涕。

当然,妈妈也不是要完全剥夺你玩的时间,妈妈要告诉你的是,你要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比如:

你先列出每天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比如上课、写作业、睡觉、吃饭、体育锻炼、看喜爱的动画片……其次,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基本顺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学、上课……然后,测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比如,吃饭需要多长时间、午休多长时间,看电视多长时间……调整好各项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安排。

这是一天的安排,同样道理,你也可以安排自己一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自己计算一下,做这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做那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这样你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了。

妈妈锦囊:八字策略巧对孩子贪玩

不少妈妈为孩子贪玩所困扰,这里奉献的一个“八字策略”——顺应、利用、制约、诱导。

顺应:孩子的玩,其实是他们接触生活、认识世界、摹仿人际交往的一种“学习”和“工作”方式,还是缓解学习紧张的一种良好调节剂。因此,妈妈首先要理解并顺应孩子的贪玩心理。

利用:你可以利用孩子好玩的心理,寓教于玩耍之中,这将帮助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约:包括时间和活动强度制约。妈妈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安排一天的活动和每次活动的时间,绝对不能打乱正常生活节律。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学习活动应该逐渐增大比重,直至过度到以学为主、以玩为辅。

诱导:即:把孩子往书本上“诱”,往学习上“导”,使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转移到文化科学知识上去,学习兴趣浓了,玩心自然淡了。

《马虎的来历》——不粗心,不马虎

马虎这一问题是孩子学习上的通病,妈妈们普通对此感到头痛。通常,在孩子马虎的时候妈妈都会反复强调:再仔细一些。而孩子也认为自己都学会了,就是避免不了马虎。妈妈在陪孩子学习时总是站在旁边反复提醒要专心、要认真,特别是在每次考试前、孩子走出家门时,妈妈都会千叮吁万嘱咐: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别马虎,然而每次考试孩子仍然会因马虎而失分。

然而,马马虎虎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有碍孩子的成才。未来社会是科学的社会,科学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严肃认真是科学的生命,没有认真的态度将一事无成。无论成人或孩子,因为马虎粗心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绝不在少数!

所以,作为妈妈,我们必须要在儿童时期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缺点,不要使其成为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也常常出现马虎的毛病——

妈妈讲一讲:《马虎的来历》

相传,北宋的时候,京城有一位画家,水平很高。但做事情却极不认真,尤其是他还爱喝酒,常因酒后草率办事闹笑话。

有一天,他刚刚喝了酒,就来了一个人请他画虎,于是,画家开始画,刚画好虎头,又有一个人来找他画马,他便不加思索地在他刚画好的虎头下面加了一个马的身子。

几天之后,两个人都来取画。他把虎头马身的画拿出来,那两人莫名其妙,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回答说:“马马虎虎。”两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不满意地走了。于是,画家便把这幅画挂在自家厅堂之上赏玩。

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

后来,他的大儿子背着弓箭去打猎,路上一个军官骑着马,他心想,这个人怎么骑着老虎?别给老虎吃了啊,赶紧一箭射过去,马死了,军官摔了狗吃泥,气得抽了他一顿鞭子,让画家陪了100两银子。

他的小儿子去山里玩儿,远远看到一只老虎在睡觉,心想,这马怎么睡着了,上前拍拍老虎头:“大花马,别睡了。”这只老虎正饿得难受,想不到的美事儿来了,高兴地把画家的小儿子吃了。

这时画家才后悔莫及,痛心疾首,把那幅不伦不类的马虎图烧了,并吟诗一首:“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马虎。”

从此之后,人们把这位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后人又把处事草率,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统称为马虎,并沿用至今。

妈妈点一点:

这就是马虎这个词语的来历。这个马虎的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中马虎的事是不是一样的?想想看,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的马虎,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就像在考试中,也许就是因为那么一点点的马虎,就造成一生的悔恨。

如果你还是觉得现在马虎做错题没什么大不了的话,那你再想想,如果你长大了当建筑师,在计算工地用料时,把砖的数量后面多写了一个“0”会怎样?结果就是工地的砖多运去9倍,盖完楼又用汽车往回运,仅这一项就损失国家财产上万元!如果你做了设计火箭、宇宙飞船的宇航专家,因为马虎而写错一个数据就会造成上亿元的损失;如果工厂生产投料比例搞错,将会造成产品质量的大问题;如果农业上施农药,浓度搞错就会使人吃了中毒;如果医生马虎,给病人开错了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

所以,我们可不能做“马虎先生”!不管做到什么事都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同类推荐
  • 换个方式爱孩子:男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男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

    《换个方式爱孩子:男孩写给父母的60封信》分为重新认识男孩的内心世界、男孩尤其需要平等与尊重、培养一个心理强大的男孩、男孩成长中的学业“危机”、重视男孩社交能力的培养、男孩应具备这些生存能力六章,主要包括:为什么不让我做实验?——理解男孩的冒险心理、您为什么不让我抓住那个小偷?——理解男孩的英雄情结、周六周日我要好好玩一场!——理解男孩“用不完”的精力等。
  •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内容简介:我们经常能碰到所谓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大多数“问题孩子”的成因应该归结到成年人身上,是成年人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问题”。《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着眼于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了“‘问题孩子’问题何在”、“父母需要持证上岗”、“别戴‘有色眼镜’看顽童”、“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独生子女的孤独世界”、“孩子成长中的压力与困惑”等十余个热辣话题。针对每一话题,列举众多典型鲜活事例,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多个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当代父母矫正家庭教育思路,塑造全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千万不要这样管我

    本书从一个孩子的角度道出了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个误区,让父母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了解他们渴望的需求,寻找有效的沟通之道,唤醒沉睡的教育灵魂,让孩子们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蕴含无限潜能的生命个体。
  •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孩子拖拉的毛病并不是一天就能产生的,而且他那让我们倍感头疼的磨蹭举动,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原因。其实仔细想一下,我们的很多言行,比如老是催促他,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变得拖拉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改掉孩子的毛病,我们首先就要作出改变。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热门推荐
  • 相濡以沫不如江湖相忘

    相濡以沫不如江湖相忘

    她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小郡主,她是一个小村姑。友谊是永存还是短暂。
  •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佛说如来师子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到来的那个夏天

    你到来的那个夏天

    你喜爱的那个人来自没有你的过去自带微光行走在你的未来情愫可以单薄到形同陌路但回忆起他随意一个眼波百转千回仍带着温存笼罩
  • 哈佛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

    哈佛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

    哈佛大学是世界顶尖学府之一,300多年来造就了不计其数的精英人才,归功于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财商及感受幸福方面有着一套独特有效的方法。本书通过丰富翔实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哈佛大学最神奇的幸福、情商、财商课,让读者也能学到百年哈佛的成功智慧,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富有价值。
  •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2017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说话心理学

    说话心理学

    一开口就紧张、一聊天大脑就短路、一插话就冷场?——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怎么说都受欢迎!不会接话题、不会夸人、不会察言观色?——从现在开始本书告诉你:如何掌握读心术攻心术洗脑术说服术搭讪术。
  • 挤过缝隙的魂灵:60年代女作家小说印象(下册)

    挤过缝隙的魂灵:60年代女作家小说印象(下册)

    本书对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及小说作品进行了评述,包括: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孙惠芬小说印象、迷乱纷飞的欲望蝴蝶——海男小说印象、无处告别的清丽背影——陈染小说印象等共12章内容。
  • 白蛇情深

    白蛇情深

    战火纷飞的乱世,她和她的阿宣再度重逢,而后者已是一城守将。家国情义,前世宿命,他们之间,还能否再续千年之前的情缘?2019唯美古风电影《白蛇:缘起》优质同人文,不同于《白蛇传》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 超能画武

    超能画武

    灾厄降临,超武崛起。大灾变后,人类进入新的纪元。一个基因值为8ZB的废材青年,手持神笔,俯视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