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9100000003

第3章 开篇 延安是天堂(2)

诗人何其芳曾这样写道:“我想,延安的人们那样爱唱歌,大概由于生活太苦。然而我错了,刚刚相反的,是由于生活太快乐。”

延河,是一条诗意盎然的河流。延河畔,歌声缭绕。在延安男人们的眼里,延安的歌声刚健而雄浑。延安泽东青年干校学员刘明学称,他们天天唱的“都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要不就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到处都是一片歌声”。[8]

在延河的姑娘们眼里,延安的歌声革命而浪漫。鲁艺音乐系学员李一非认为在延安的岁月,是一段青春多姿多彩的浪漫旅程。

还有那延河,不仅有春天山花烂漫、冬天银装素裹的美景,更是歌声的海洋。清晨,大家纷纷跑到河边去洗漱,就情不自禁地唱起来了,“延水浊,情郎哥哥去当兵……”当太阳光从东山坡上洒向大地,就响起了“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晚饭后,你就会听到“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延安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歌咏城”了。歌声飘荡着的还有延安的窑洞,尤其是我们女生宿舍。[9]

何其芳(1912—1977),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与卞之琳、李广田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著作主要有: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并发表多篇政论,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极大愤慨。1938年到达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开设“写作实习”“古典文学和诗歌鉴赏”等课程,并在1939年《文艺战线》创刊号上发表诗歌《我歌唱延安》。

李一非,1920年出生,193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夏天到延安入鲁艺音乐系第二期学习。后一直在核工业部下属单位工作。在延安,李一非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因为扮演《国际玩具店》中的“洋娃娃”角色,而获得“洋娃娃”的绰号。朱德总司令见到李一非,都开玩笑叫她“洋娃娃”。

黄土连着黄土,山挨着山的塬上,还有人们活泼、快乐的舞步。虽然舞池是朴实甚至是简陋的,只是经过平整的土地,没有炫目的霓虹灯光,更没有摇曳的奢华裙裾,但有拿床单当大裙子、拿纸做花的女孩子们,也有由衷开怀的笑声。舞池里翩翩起舞的影子,有艺术家的、学生的、普通战士的,还有领导的……

胡仁智,1920年出生,延安鲁艺戏剧系学员,曾是周立波、何其芳、茅盾等人的学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鲁艺,曾任宣传队队长,随部队到达东北,边演话剧边搜集城市地图,为战斗做准备。

延安流行的舞蹈,有交谊舞、踢踏舞,还有秧歌。

在延安,有一座天主教堂,它被人们称作“跳舞的天堂”。每周六,鲁艺的师生都会在这里举办化装舞会。至今,胡仁智回忆起这段岁月,幸福溢于言表:

艺术家们把作为舞场的教堂布置得很优雅,为舞会伴奏的以音乐系为主力的乐队在延安也是一流的。当时延安男多女少,所以在舞会上,鲁艺的女学生是最受欢迎的女舞伴。主席和总理也时常来鲁艺跳舞。[10]

没有酒吧,没有舞厅,没有歌剧院,没有公园的延安,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日子是充实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举办新年干部晚会的时候,大家可以起哄求毛泽东唱歌,主席最爱唱的歌是《国际歌》。放映听不懂的英文原版电影时,能够请“恩来同志做翻译”。机灵的“小鬼们”把领导人的腔调模仿得惟妙惟肖,把现场的人包括被模仿者逗得哈哈大笑。延安的知识分子,摆上一张桌子就能开展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气氛热烈。延安学校学习氛围浓烈,各种研究与学习组织层出不穷,人们敢想敢说……

愉悦的情绪,在延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悄无声息地渗透着。

延安的女孩子们,或许不够性感,但她们绝不邋遢憔悴,她们以含蓄并有着别样的美,来诠释她们在延安的这段青春岁月。

她们将肥大的军装裁剪得合体,领口缝上一条白布,仿佛穿了一件整洁的白衬衣;长头发从帽子底下露出来;草鞋的鞋面上镶嵌一朵红绒球;每人一块镜子碎片……这些爱美的姑娘们,明眸善睐,秀发飞扬。当她们步履轻快地走过延河,她们的笑声,她们所显露出的不动声色的美,成为黄土高原一道特别美丽的“风景”。

年轻的战士们,也不像外界想象的那般闭塞和土气,他们也有摩登的一面。他们梦想在自己口袋上别一支钢笔,有人想别一支沃特曼牌的,有人想别一支派克牌的。当他们运动或演练时,也喜欢换上白色运动短裤和印有图案的鲜红色上衣——两边还有条纹。衣服上还印着胖胖的滑稽的米老鼠图案。不过,在美国记者海伦·斯诺看来,那的确是只米老鼠,还是一只上了年纪的米老鼠。

暮色四合时,与天边点点星光遥遥辉映的窑洞烛光,见证了人们的浪漫爱情和婚姻。

八年,青春的季节,

爱情一直在两颗火热的心中激荡,

说不尽的甜蜜的往事,

一辈子咀嚼不完的袭人的味儿,

延河边上的冬天多么冷,

大风刮着,有一双温存的手

……[11]

1943年2月3日与杜惠在延安恋爱并结婚的郭小川,其诗歌《八年》成为延安爱情的集体表达。

海伦·福斯特·斯诺(1907—1997),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续西行漫记》一书作者。1937年4月下旬,海伦离开北平到达陕北延安,在延安采访观察和生活近5个月。

延安,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风尘仆仆赶来。许多有远大志向的青年背起行囊,行走在这块温热的土地上,追寻着生命与思想的高度。

鲁艺音乐系教员李焕之几经辗转,才来到延安:

从香港经过广州、武汉再到西安,经过沿路几站,都是八路军办事处给我们办手续。从西安到延安那个时候也还比较容易走,坐了三天汽车,又走了三天路就到了延安了。

这些冒着风险长途跋涉而来的年轻人,一见到延安的宝塔山,便觉得像一脚踏进了天堂,难抑激动与欣喜。

李焕之(1919—2000),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延安鲁艺音乐系教员。福建晋江人,生于香港。1938年8月到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务,代表作有《春节组曲》《社会主义好》等。

孟于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也碰见了几批从晋西北、晋东南来投奔延安的青年,大家一起唱着歌走到了延安城。在延安城,首先看见了宝塔山:

宝塔山当时在我们心目中,它就是光明的象征,所以看到宝塔山激动得不得了,很多同志都哭了,流下了热泪。因为千里迢迢,我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投奔党——母亲的怀抱里,所以特别激动,跳啊,蹦啊。[12]

苏菲一看见城门,就从车上站起来,兴奋地喊道:

孟于,192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上学时,因为与一位从延安回来的同志交流而向往延安。1940年初至延安,入中国女子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参加冼星海指挥的《黄河大合唱》。因独唱《黄水谣》,被冼星海鼓励参加鲁艺音乐系入学考试。1943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第四期。1945年,曾参与《白毛女》《血泪仇》等歌剧的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歌舞团独唱演员、副团长、党委副书记。代表作有《平汉路小唱》《慰问志愿军小唱》等。

苏菲,1920年出生,浙江舟山人,原名周素珍。1935年曾逃婚到上海,在上海天一影业公司当演员,与聂耳等人合作。1939年初到达延安,是鲁艺文学系第二期学员,学习文学和戏剧。在鲁艺学习期间,曾出演《带枪的人》《日出》等剧目,并与鲁艺校医、来自美国的医学博士马海德结婚。1949年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副导演、导演。参加《中华儿女》《孔雀公主》等影片的拍摄。现为马海德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太阳西斜,一片云彩把黄土地照得金黄金黄的,真漂亮。[13]

盛婕到延安,恰是6月的收获季节,她看到:

盛婕,1917年出生,江苏武进人,丈夫为著名舞蹈家吴晓邦。1938年进入中法戏剧学校学习。曾任上海剧艺社特约演员,广东艺术专科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教师。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下,1945年与吴晓邦一起到达延安鲁艺任教,后赴东北鲁艺任舞蹈教师。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舞蹈团副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二、三届秘书长,第四届副主席。

人们的精气神都很高,年轻人红光满面的,黄土地上的空气又好,从心里感觉到一种舒服。[14]

在那段烽烟滚滚的日子里,先后来到陕北的著名文化人,有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艾思奇,文学家周扬、徐懋庸、田间、何其芳、柯仲平、张庚、萧军、艾青、高长虹,艺术家吕骥、蔡若虹、力群、江丰、王式廓等,还有留法博士何穆、陈学昭夫妇,留美博士、科普作家高士其等。延安,成为他们的理想高地与信仰圣地,他们跨过千山万水,追逐这个在世人眼中闪耀着神秘且迷人光泽的天堂。

在延安,还有大量的移民到边区开荒垦地。埃德加·斯诺在《大河彼岸》中描述过这样一幅情景:一位农民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边区,“因为,那里有另外一个世界”。

很多外国人,也同样为延安所吸引。1937年秋天,海伦·斯诺结束红区之行,准备从西安赶赴北平。在西安火车站,一路护送她从延安到西安的小警卫员,眼泪从他黝黑的面颊上滚落下来。多年后,海伦写道:

这是一个中国人在流眼泪,好像送别他最亲近的亲戚。这是中美友谊的根基。

海伦还说过这样动情的话:

我愿在墓中面向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

海伦去世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讣闻中说,斯诺夫人研究中国的结论是:社会主义为中国展示了美好的未来,因为引领这一社会主义的,是中国历史性的高尚道德观念。

另外一名与中国结下深厚友谊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同样对中国、对延安念念不忘:

史沫特莱(1892—1950),全名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28年底,作为外国驻华记者来到中国。1937年1月初,受共产党邀请来到延安,受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她积极利用自己的国际关系,打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延安争取国际援助,并推荐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来到中国。在延安,她不局限于采访和写作,还参与主持延安鲁艺外语部工作,担任八路军总部随军外国记者,吸引更多外国记者到延安来。

我一直忘不掉我并不是一个中国人,但我是忠于中国的,不知是什么缘故,我总以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中国人是非常善良的人民。他们的俭朴、勤劳和勇敢,他们的毫无虚饰的真挚的友情,以及他们的领导人的动人的个性、智慧和远见……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不能不对中国产生深厚的感情。有一天,我终究是要回到中国去的。

再惨烈的战争也不能剥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延安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面孔在延安聚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精神的富足、尊严、自由、民主,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延安的存在,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慰藉。

“理想社会”基因

延安的精神气质和气氛,与国民党统治区大不相同。这里充满朝气,看不到炫耀、虚饰。领导、军民信心满怀,到处都强调民主和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

——谢伟思 美军观察组成员

几乎所有前来延安的访问者,都被延安迷住了。在这里,他们看到的是生机勃勃的“另一国家”,是遗世独立的理想国,先行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真实的。

荷兰人布朗基称赞中共领导的陕甘宁边区: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中国!他们没有奢谈“新生活运动”,但是他们却有了新生活!

而刚到延安3个月的美军观察组,便似乎很快被延安所征服。成员谢伟思发回国内的第一份报告里就充满感情地写道:我们全组成员都有相同的感觉,我们来到了一个不同的国家,碰到了不同的人。延安的神秘就像世界政治角力场上的“百慕大三角”,曾经使许多持不同政见者陷落。

当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先生造访延安后也发表感言说,在延安,听到最多的词是:人民(People)。到人民中向人民学习,这其中饱含着极深的感情,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最终的信念。

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在收到乔丹和魏尔曼来自延安的报告后,以毋庸置疑的口吻断言道:“延安政府是未来取代国民政府的唯一政府”,是“中国的希望”。

大洋彼岸对共产主义充满偏见的人们,也由衷地赞美延安,为延安所折服。

同类推荐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 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

    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

    如今健在的老一辈学者中,早年曾经参加过革命斗争的,为数已经不多,现年已经7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梁志学研究员乃是其中之一。梁先生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接受过枪林弹雨的洗礼,其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在今天年轻一代学子们的眼里,已是一个个富有浓厚传奇色彩的趣闻故事。2004年底,梁先生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讲演,与该校哲学系的部分老师、研究生进行了座谈。梁先生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谈及学术思想与学人故事,滔滔不绝引人人胜。他的谈话里包含了很多学术史价值非常丰富且已鲜为人知的内容,对后辈学人定有裨益。
  •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15个故事,写尽爱的深度和广度。256页内容,大胆探索爱的本质。我以为,爱你就是付出自己;你却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曾经相信,就算花开无果,哪怕此后天涯陌路,只要我的世界有过你,就已足够,可是,当我渐渐长大,才明白,爱情必须有你有我,才算完整。在这部寄托遥深的随笔集里,高堰阳承继了书写自我、张扬个性的现代散文传统,以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青春岁月里,他和周围人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
  • 我的音乐笔记

    我的音乐笔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曾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多次再版、加印。此次全新修订,收入最新作品。肖复兴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音乐史,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一直延续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卡朋乐队……音乐家在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立体饱满,历史在人物的映衬下有了生动的细节。
  •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最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样。自选定以来,《唐诗三百首》对中国文学有极为深远、广泛的影响。《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是著名古典文史大家金性尧晚年大成之作,他的注释“博而能约,浅而能切,通而能清”。通俗易懂的特色使本书自初版以来重印无数,发行数量超过三百万册。金性尧令唐诗再次进入今人视野,让当代读者能欣赏唐诗的艺术性、思想性与真正价值。
热门推荐
  • 代嫁冷妃:傻王别心急!

    代嫁冷妃:傻王别心急!

    "她丞相府有名的废柴千金,却被嫡姐和嫡母算计,活活吓死。重生而来,她一改草包面貌,变为惊世天才,风华潋滟。亲姐狡诈阴险,嫡母陷害不停,父亲嫌弃厌恶,竟她代嫁给一个惊世骇俗的傻子。但是那傻子……?还懂入洞房?嫁入皇家,欧辰辰翻身复仇,爽歪歪的虐渣。至于她的傻王老公,既然给了休书,那我是不是可以再嫁?某男气的要死,咬牙切齿道:“欧辰辰你是嫌弃本王没有喂饱你?”……"
  • 剧团里那点事

    剧团里那点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必不可少的情节。有的人演了一辈子喜剧,却以悲剧结尾;有的人演了一辈子的悲剧,却以喜剧落幕。这就是所谓的戏剧性。“文化大革命”那年,郝秀梅刚念完高二,学校就停课闹革命了。郝秀梅是郝大赖的老闺女,他没让郝秀梅跟同学们出去串联造反,而是让她回队里当了社员。郝大赖本名叫郝永泰,他这人性子好,不论怎么逗他、取笑他,他总是赖赖唧唧地不火不恼,大伙就给他取了这么个外号。
  • 仙路在我心

    仙路在我心

    九州大陆,修行为尊,却因天道限制,无真仙果位,一代天骄萧羽凡,不甘止步于真仙门前,为求真仙之法,入星空古路,而仙路一开不可悔,自古踏上仙路者,要么披荆斩棘身合大道,羽化成仙;要么肉身消融,魂飞魄散;萧羽凡在经过重重磨难,度过肉身雷劫;再经历星空问心劫,九死一生之下,终合大道,成就无上真仙之时,却不料,遭遇真仙之战,待醒来之时,已在另一片天地……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的江湖天下

    你是我的江湖天下

    一本绝世秘籍,使得江湖再掀起波澜。也迁出了一段孽缘。“只要顾公子助我寻得无量宝鉴,你我恩怨一笔勾销。”苏蘼看着他,那双眼睛灼灼如月华。顾沉只是瞧着她,一句话也没说。恩怨一笔勾销?呵,怎么可能呢!“我从不怕别人欠我人情,因为我总有办法让他还,所以顾公子不用担心…………只要到时候你想还。”苏蘼像是说了句不上心的玩笑话,可却让顾沉久久不能安心。一个是受万人畏惧的妖女,一个是受世人敬仰的大侠。他们是死敌,也是挚友。江湖大义,情深意浓他该如何选择?生离死别的结局可否逆转?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娇妻难撩:老婆,乖一点!

    娇妻难撩:老婆,乖一点!

    三年前,他搞大了她妹妹的肚子,还一尸两命。她嫁给了他,作天作地无所不用其极,只为了将他搞垮稿臭!三年后,她终于抓住了机会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可是,原本早就已经死去的妹妹突然出现,告诉她:一切都是假的……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全集)

    也许您是财富多多的企业家,也许您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也许您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可是,在所有的身份中,父亲这一职务最值得您去付出心血。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是孩子眼中的第一快乐天使。大量事实也证明,终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一个合格的爸爸,胜过100个优秀的老师!
  • The Well-Beloved--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The Well-Beloved--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之倾尽天下

    红楼之倾尽天下

    本书共分为两个版本:水溶版和胤禛版。水溶版是续写前八十回,而胤禛版则是从黛玉出生时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水溶版——这是一个由女子所开创的盛世王朝,然而在这个女子死后,却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怀抱着一卷帛画,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墓室之中,神态安详,风华绝代。但是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女子是当年出身江南的一代才女——林黛玉。他,玉晚楼,是天翎王朝的年轻君王,自幼孤单,少有知己,却在见到她的第一眼便怦然心动:“不论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给你,哪怕是这如画江山,只求你待在朕的身边。”他,水溶,是富贵双全的一代闲王,却从不相信真心真情,更视女子为敝屦,但在见到她的时候输了他的一颗心:“我可以为你做尽任何事,但只求你将那最真实的笑颜保留给我。”他,诸葛瑾瑜,智计无双,通晓万物,却一生淡泊,不求名利,但是为了她他却违背初衷,扶危天下:“别人不关我的事,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你!”还有他,他,他,无数优秀男子无不为她竞相折腰,但究竟是谁才能博得红颜一笑?注:此版男主未定,结局未定,就看亲们的支持啦。胤禛版——他是当今尊贵的四阿哥胤禛,但从他自养母佟佳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感受过亲情,便是连他的十三弟也不是很懂他。他就像是草原上的野狼,总是孤单的舔着自己的伤口。但是当他见到襁褓之中的她时,他便知道她是他一生的心之所系。可是,正当她长成之际,他的皇阿玛却要将她另嫁他人。因此,一怒为红颜,从此便倾尽天下!————————————————断崖书友群悠然居125346354(已开通,可容纳200人)————————————————推荐好友风初落精彩美文《强上龙颜》推荐好友霓儿的精彩美文《总裁霸上弓》推荐好友漂浮尘埃的文文《太狂野》推荐好友跳舞的狐狸的文《破月王妃》★脂砚斋出品红楼美文★(绝不抄袭,绝对完文)心随碧草《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泪语忧潭《红楼之凰求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瑾瑜《禛情玉切指纤柔》玉人何处《红楼之玉落谁家》断崖《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断崖自己的旧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断崖《红楼之绛珠泪》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