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0400000011

第11章 各地的除夕活动(3)

2.守岁点红烛

守岁酒相陪伴的是旧时上海守岁的习俗。吃过年夜饭后,不能睡觉,大人小孩都要守岁。过去传说,老天爷在此夜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生活的心理。

守岁时,上海人家家点起红蜡烛,香炉里插着一大把香。等到烛与香燃烧尽时,大概就到五更鸡啼了。人们坐在守岁桌旁,看大红蜡烛的烛芯结出各种模样,名之为“如意”等吉祥的称呼,表示对年岁的况贺。

小孩则有所谓“提灯会”,拿着各色兔子灯和点燃的小蜡烛,跑来跑去地玩。各家守岁时,在屋中高燃的银烛,名为“守岁烛”。守岁烛在各处各屋都须点燃,过去上海人叫这为“照虚耗”。

在农村里,除夕还在田间点亮烛炬,或者用长竹竿缚着稻草燃照田地,这称作“照田蚕”。至于穷苦农妇,除夕还在忙忙碌碌地做着家务或生计。正如有首竹枝词所写道的:

锣鼓年除夜闹街,照田蚕烛列村排。

抱儿有个贫家妇,此夕还忙手做鞋。

3.除夕子夜接灶君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

届时,家里的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在灶前焚香燃烛,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通宵达旦,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

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爆竹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

至天微明时,各户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后少幼一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这是小孩们念叨已久的期待。至此,总算欢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着开门,邻里相见互道新禧,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十一)山东除夕习俗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过春节,尤其是除夕,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人们也要在这一天赶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与家人共度佳节。

1.烟台除夕供奉饺子

在烟台农村,大年三十中午贴春联、福字,春联、福字必须在午饭前帖完。

到了下午,基本就是包饺子了,包饺子也有讲究,饺子里要放入十枚硬币、十枚红枣,硬币代表财,红枣代表福。

饺子下好以后,要先捞出七个小碗的饺子,每碗两个,每个碗上放一双新筷子,然后再用一个大碗,放上饺子,这七碗饺子是据说是供奉各路神仙的。其中有玉皇大帝。供奉完神仙,再给祖先供奉饺子,照例是每位两个。上香烧纸完成后,可以吃饺子了。

吃完饺子后可以睡觉、也可以守岁,放鞭炮。快到午夜零时,鞭炮声渐次响起,逐渐震耳欲聋,新年正式开始。

在零时,要起来洗脸刷牙,放开门炮,将准备好的鞭炮点上,不一会儿院子里就是满地红纸,硝烟味十足。将祭祀用品摆好,一般两桌,一桌供奉天地,一桌供奉祖先,上香烧纸磕头。

大约1时多钟,年夜饭也准备好了,有酒有菜。吃晚饭,收拾好碗筷,拿出准备好的瓜子、糖、香烟。

大约凌晨3时30分左右就开始有人来拜年了,有单独的,由一大伙的,一般都是年轻的先出来拜年,老人或者辈分比较高的都在家呆着等人来。拜年也不是全村每家都要去,一般去的都是本家和平日关系比较好的。快天亮的时候,老人和辈分较高的才会相互间拜拜年,彼此祝福。

2.崂山过年习俗古朴

在山东崂山地区,除夕贴春联的习俗盛行不衰,但是,如果家中遭丧,子女未除服,则连续三年不能贴春联。贴春联的时间在除夕前或在除夕日。

由于春联大多是出于私塾先生和学童之手,所以有人写诗反映这种风俗:“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副副卖斯文。人来问价倍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

因民间讲求祈福与驱邪的功能,对联也就出现了陈陈相因的重复,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阳开泰、六合同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

除夕清晨,崂山人要在堂屋正中挂宗谱,摆供品,供品分五碟五碗,五碟中盛水果糖点;五碗盛鸡鸭鱼肉,基本上按朱子家礼的原则排列。

男人们负责把水缸挑满水。中午全家吃隔年饭,到太阳落山时,男人们提着灯笼,拿着香、纸和供品,到祖茔“请年”,即请先辈亡灵来家过年。这是一项很神圣的仪式程序,凡是到祖茔去的男人,都要依次跪下叩头,焚烧纸钱,嘴中叫着爹娘或爷爷奶奶,说“今天过年,请回家过年”。焚烧跪拜结束后,再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实际上,此举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出于对先祖的情感,表现出一种道德和伦理责任感。

请年回来后吗,略事休息一下,便到大门外燃放鞭炮,点香烧纸“接灶”,即把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灶君迎接回来。此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大家一边包,一边聊,充分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欢乐。

包完饺子后,开始饮屠苏酒,吃年夜饭守岁。崂山地区主要是饮用自制的地瓜酒和白酒。而今则是啤酒、红酒、葡萄酒,不一而足。

守岁的习俗,既是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

古人有诗写道: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苏东坡的《守岁》堪称佳句: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守岁饭是要细斟慢饮,从掌灯入席直吃到深夜。而且每上一道菜、每饮一种酒,都要先到宗谱和“天地堂”前拜奠。据《荆楚岁时记》所载,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此习俗。

除夕子夜24时是最重要的时刻,此时鞭炮齐鸣,女人们忙着煮饺子,男人们则出门按一定的方位迎财、喜神,向天地叩拜,向祖宗叩拜,在鞭炮的震天动地的声响中辞旧迎新。

子夜的出门祭祖迎神,实际上是古代天子诸侯行圜丘祭天之礼的普及和继承。虽然直至清代中叶,民间的祭天礼仪仍是绝对禁止的,只在官家冬至祭天时吃馄饨以应节气的习俗存在。但至清末,等级森然的礼制已有所松弛,民间出现了祭天之习,官方也不再明文禁止了。民间大都于新年元旦焚香烛祭天拜地,而后祀祖,从此祭天这种礼式就成了民间一项重要活动。

民间祭天拜地时用的“元旦文疏”,其内容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说明了在天威难测,人力微渺的时代,人们只有祝祷神祗,禳灾祈福,求得终岁平安的心愿。

(十二)河北邯郸除夕扔愁帽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传统节日。在河北地区,除夕风俗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古赵京都邯郸,在除夕欢庆活动中,流传着“扔愁帽”这一奇异的风俗。

扔愁帽都是在除夕夜深人静之时进行。各家各户的大人、孩子,在临睡前,都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扫街道时,再把它们清扫到墙旮旯里,到下月十五夜晚烤“怕灵火”时烧掉。老人说,这样做可以扔掉一年的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

相传,这一习俗源自战国末年。秦始皇打败齐、楚等国,派大将章邯出兵赵国。赵国军民坚守阵地,英勇抵抗,给秦军以重大创伤。秦将章邯大怒,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后,对这一地方,人不分老幼妇孺,房不分官商民贾,大肆烧杀掳掠。赵国人为了逃避秦军的杀戮,士人摘掉士巾,商人扔掉商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了统一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赵国人不忘亡国的奇耻大辱,每当夜深人静,就纷纷把秦王规定的士服士帽、商服商帽扔到大街上去。但是,那时的邯郸已在秦的统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横遭杀戮。从此,赵国人对秦王更加怨恨。他们为了避免无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换旧为名,把头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说是驱赶一年的晦气,扔旧愁、迎新喜。官府也就无可奈何了。

久习成俗后来,秦国虽已灭亡,邯郸人并没改变习惯,把它作为一种地方风俗,称之为扔愁帽,流传至今。不过,现代人扔帽已没有了当年的忧愁,而是把它当作一件应景的乐事而已。

(十三)台湾除夕习俗

除夕这天一大早,台湾人民家家户户都准备除旧布新,在家中内外重要部位张贴春联春字,台湾民间俗称“辉春”。

除夕下午的祭拜,俗称辞年或辞岁,是为了感谢这一年来神明及祖先的保佑,祈求来年继续赐福。全家老小都要穿戴整齐,在厅堂的神明及祖先的牌位桌前陈列牺醴供品。较讲究的家庭,还在神案上“叠柑塔”。

祭品中一定少不了年糕,台湾人称之为“年粿”,它是用石磨研碎的糯米,再添加各种调味品久蒸而成的。年粿有甜粿、发粿、菜头粿之分。台湾乡下有俗谚:甜粿过年,发粿赚钱,菜头粿吃应时。有的还在发粿和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饭春花”,因“春”字的闽南语谐音“剩”,取年年有余之意。

辞岁之后,就该吃年夜饭了,台湾称“围炉”。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炉,现在则以火锅或电磁炉取代。一家人热乎乎地围坐一桌共餐,其乐融融。

在年夜饭中,除了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虾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全鸡,全鸡闽南语发音同“全家”。此外还有几道菜不可少,如芥菜,叫“长年菜”,吃时要一根一根先头后尾,不能横食,也不能嚼断而食,象征绵延不断;韭菜,取其与“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闽南话称它为“菜头”,表示“好彩头”,即吉兆。

桌上的菜,每人都要下筷吃一口,象征齐全。即使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及孩子,也要喝上一点点酒,因“酒”与“久”同音。一家人齐聚一堂,把酒言欢,畅叙亲情,人们期待的早已不是桌上有多么丰盛的菜肴,而是一家人团聚亲热的温馨气氛。

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们就会给子孙们压岁钱。压岁钱用红纸包着,也称红包。台湾的习惯是,只要没结婚,即便已年过30,都可以名正言顺地从父母、兄嫂手里拿红包。红包内的金额必须是偶数,忌讳奇数,取吉利之意。

与大陆各地习俗一样,台湾人民也是守岁到午夜,随后便纷纷跑到街上燃爆竹烟花。

台湾的宗教信仰浓厚,新春期间民众常去庙宇进香祈福。许多民众自除夕夜开始,便前往崇敬的庙宇上香膜拜。有些庙宇会在除夕夜先将庙门关闭,并将神明的主炉以红纸封起来,直到事先向神明请示的子时吉刻届临,才将庙门打开。

此时,早就持香挤在门外的虔诚信众,蜂拥向前争着插上第一炷香,此称“抢头香”。据说抢到头香的信众会受到神明的特别庇佑,获得好运。

民间还盛行于新春期间到寺庙点灯祈福,点灯类别有平安灯、光明灯、元辰灯、财利灯、文昌灯等。佛教以灯比喻光明与智慧,如信众能燃灯供佛,就能身体健康、事业成功。

台湾的高山族人民在除夕的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作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岁时节俗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随着台湾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两岸春节习俗却充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中国的修养

    中国的修养

    国学是研究中华传统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与学术方法的总结。本书主要向广大读者讲授国学的修身精神,对国学中关于“人的修养”的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教读者学会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锤炼,提高个人修养和德行。
  • 论文化

    论文化

    《论文化》是当代西方文学与文化批评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写给大众读者的一本启迪之书。伊格尔顿探寻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散文诗一般的语言,风趣而又尖锐的文风,串起了关于“文化”的几个核心议题。《论文化》或许是你了解传统的英式“鲁迅杂文”的好时机。文化使人成为人,《论文化》将为你解析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精神状况,通过“文化”一窥当代人性中的丰满与贫瘠。
  • 宁夏民俗

    宁夏民俗

    本书分宁夏回族习俗、宁夏汉族习俗、宁夏满族习俗三大板块。主要介绍了这三个民族的节庆习俗、婚礼习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丧葬习俗等。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5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萌妻来袭:恋战100天

    萌妻来袭:恋战100天

    “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救命之恩,你准备怎么报?”“你想我怎么报?”“陪我演出戏,100天。”“演戏?演什么?”“未婚妻......”关希图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一下飞机就遇到了劫匪,然后莫明其妙的就成了乔氏集团少公子的未婚妻。然后的然后……虽然他的家族有些复杂,好在她也不是白莲花;虽然他有时候有些变态,好在都有固定的发作时间和地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机械奴仆或者女友

    我的机械奴仆或者女友

    我是一个穷屌丝,本想平静过完一生,可惜生活多出来个淘气鬼,就知道欺负我……
  • 妖魔饲养场

    妖魔饲养场

    当李云降临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他充满了恶意。姓名:李云功法:伏虎棍法(未入门)修改/进化负面情绪:0
  • 气命双人

    气命双人

    只身一人独处灵修异界,只为守护自己的未来。他,是犼,也是最后的尸王。一个平凡的孩子为何既被命运选中又被气运笼罩?又为何拥有如此之多的身份?一切尽在气命双人。(最终版本,不再更改)
  • 瞑庵杂识

    瞑庵杂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青春惯性力:培养美好人生的十大习惯

    本书从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好习惯、思维好习惯、生活好习惯、理财好习惯等方面入手,阐释了良好习惯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 松石斋诗文选

    松石斋诗文选

    许多年前有艺界师友曾鼓励结集。然余自觉拙作虽具诗词之形体,却远未得诗词之神髓,倘作为屐记或心感之回味犹可,而作为诗品实难示人。讵料癸巳之初,故乡旅厦乡亲联谊会诸友厚爱,将余之诗文编汇成集,欲以付梓。余深感盛情难却,思之再三,确定以《松石斋诗文选》为名面世。
  • 卧牛岗

    卧牛岗

    《卧牛岗》讲述了富家子北秦双喜探家途中误入匪窝,与匪首之女玉凤一见倾心,卧牛岗上情意绵绵。秦掌柜得罪恶绅,恶人勾结保安团,秦家惨遭灭门之灾,卧牛岗上血雨腥风,玉凤逃命途中又救双喜。两个失去亲人的孤男寡女三上臣牛岗,誓与恶势拼争到底……
  • 雅各布斯恐怖小说

    雅各布斯恐怖小说

    本书收录了雅各布斯的12篇短篇小说,作品语言精练、情节跌宕,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其中《猴爪》一篇堪称作者的代表作,语言平淡森然,直指人心,读完之后让人脊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