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600000012

第12章 勤奋绝不是“治穷”的特效药 (4)

米开朗琪罗这样评价另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人物——拉斐尔:“他是有史以来最美丽的灵魂之一,他的成就更多的是得自于他的勤奋,而不是他的天才。”当有人问拉斐尔怎么能创造出这么多奇迹一般完美的作品时,拉斐尔回答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从不要忽视任何事情。”这位艺术家去世的时候,整个罗马为之悲痛不已,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为之哭泣。拉斐尔终年38岁,但他竟留下了287幅绘画作品,500多张素描。其中一些绘画作品每一张都价值连城。

或许你觉得这些离自己都太遥远:你并不是什么天才。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加倍的勤奋。拉斐尔具有如此高的天赋,尚且勤奋不息,更何况我们呢,倘若想攀登高峰,没有付出,没有勤奋、没有努力是万万也达不到的。

美国媒体大亨泰德·特纳的老师约舒亚·雷诺德常说:“那些想要超过别人的人,每时每刻都必须努力,不管愿不愿意。他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娱乐,只有艰苦的工作。”这句话泰德·特纳一直铭记于心,并常被拿来引用。他听了老师的劝告,一直“艰苦”地工作,他不但因为觉得这是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快乐,还有了丰厚的回报。

美国伟大的政治家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经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

美国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在70岁生日时谈起他成功的秘密说:“努力工作使我取得了现在的成就。在我一生中,从来还没有哪一天不在勤奋地工作。”

另外,据说,拜伦的《成吉思汗》写了一百多遍,因为拜伦一直都感到不满意。

……

所有的这些人,不管是文学家、艺术家还是政治家,他们无不都是勤奋的典型,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你可以没有天赋,但却绝不可以不努力。努力是“使成功降临到个人身上的信使”,所以,尽快地摒弃那些错误的想法,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勤奋努力的人!

提前规划方能赢得最大的利益

古今中外,凡有所得者,都是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之人。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没有做好规划,并努力的去实现。

有一年,一群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某著名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规划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规划;60%的人,规划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规划;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规划。

25年后,学校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大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规划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规划,过得不如意,并且常常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显然,人生的差距是从规划开始的。如果今天没有为明天做好规划,那么明天将无法拥有任何成果!人的一生如此短促,要想获得较大成就,就要把握事情的进展,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在某城市的一所大学主修计算机的他,酷爱作曲,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源于这一爱好,他结识了一位与他同龄的作词的女孩。

某一天,两人静静地坐着,若有所思。突然间,她问了他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想象一下,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他愣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她转过身来,继续问:“你‘最希望’五年后的你在做什么,那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他沉思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期冀:五年后希望能有一张广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发行。

听他说完,她帮他做了一次时光推算:如果希望第五年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发行,那第四年他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第三年他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能够拿给多家唱片公司试听;第二年一定要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开始录音;这样,第一年就必须把准备要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第六个月就应该把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完美,并逐一做出筛选;第一个月就要把目前的几首曲子完工;第一个星期就要先列出一个清单,决定哪些曲子要修改、哪些要完工。就在她的这番时光推演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路线,第二年,他辞掉了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只身来到北京。大约第六年,他过上了当年期冀的生活。

规划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当你决定要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别匆忙着手,先静心想想,一个星期内要做到什么,一年内要做到什么,五年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你必须完成哪些事。有了这样“连环计”般的规划,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应该怎么走,才不致使理想之舟搁浅。

详细地规划好你的精神图景绘制

梦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所盼望的未来的风风光光也是如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它需要你现在辛苦耕耘,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地去实现。

一步步地去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每个人即使尚处于在意念中绘制精神图景的阶段,也要尽量追求详尽和可行。

有一位牧师想建一座伊甸园一样的水晶大教堂,朋友问他预算,他坦率地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教堂最终的预算为700万美元。大家劝他放弃这个不可实现的念头,他坚定地拒绝了,开始了自己的募捐计划。

他先在心中构想了这位教堂的模样,甚至默默地计算大概需要多少根柱子,多少面窗户。然后他拿笔在纸上写了九种募捐计划:寻找一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30天后,牧师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一个美国富翁捐出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第40天,一对夫妻,捐出第一笔2000美元。60天时,一位陌生人寄给他一张100万美元的银行本票。6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他说:“如果你的诚意和努力能筹到600万美元,剩下的100万由我来支付。”

第二年,他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办法为每月50美元,10个月分期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十年后,可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经典,这座水晶教堂的所有花费已经超出预算,全部由牧师一人一点一滴募捐筹集。

信仰是人类认识自己智慧的力量的结果,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的理想看上去非常清晰、美丽,且宏伟壮观,就像那庄严而精美的水晶教堂一样。但是,即使是这种带有理想化与传奇色彩的事情,也往往就是从一张纸、一支笔以及一个清单开始的。

明确的精神图景应该从把自己的理想描绘成一个详细具体的画面开始,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是你的理想蓝图的基调。一位优秀的建筑师,不论是想修建一座摩天大楼,还是森林里的一间木屋,都要先在图纸上画好它的效果图,而不能天马行空般的随意发挥。

当我们的蓝图成型之后,便要将其分散成更加具体细致的目标,因为很多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具体化”的过程是将精神图景转化为现实必经的阶段。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很多时候终点似乎遥不可及,但如果我们能把前方不远处的风景当做人生的路标,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做就能让我们更快到达终点。

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干大事的人要不拘小节”,这句话是很多人的座右铭。那么,何谓“小节”?很多人却无法回答。把眼前的事情当成“小节”来忽略,往往就印证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

老子就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说,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而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那些注重细微之处的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我们盖一栋房子的时候,整天憧憬着房子盖好后是多么的美丽壮观,却不从一砖一瓦盖起,房子会在你的想象中拔地而起吗?

汉朝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住一个庭院,读书学习。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到屋里垃圾满地,很生气,就对陈蕃说:“小朋友,有客人来了,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接待客人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应当扫除天下,扫一间屋子有什么用呢?”薛勤暗自吃惊,知道陈蕃年纪虽小,却胸怀大志,但是因为年小,很多事理还没明白,就说道:“一间屋子都扫不了,还怎么扫天下?”陈蕃恍然大悟,连忙打扫房屋。从此他刻苦读书,勤勤恳恳,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情起步的,因为众多小事结合才构成大事。要指挥千军万马,先从处好身边人的关系做起;要成为博学的学者,先从手头第一本书读起;要拥有千金的财富,先从最简单的小生意做起。所以,老子还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由筑起每一堆泥土开始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就是老子著名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出处。

现在许多人梦想一夜暴富,幻想有一天自己成为亿万富翁,殊不知,不从小事、现实做起,那么梦想终究会是梦想,不可能成为现实。

生活中,也有些人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看法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灾难。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件小事和小细节串联而成的,看上去每一件小事都不是很重要,但说不定哪件小事就会在关键时刻改变整个大局。

很多时候,1%的错误会造成100%的错误,这是人们忽视细节的代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毫米的误差,就会产生千里的差距。可见细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否完美地处理这些细节决定了一个人成功与否。

有一位智者曾经说过,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误,就能减少巨大的意外挫折。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危机往往是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造成的,成功也是由许多细节累积而成的。在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成败就取决于某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当细节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成就非凡的伟大精致的完美。

同类推荐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先做朋友后做生意(大全集)

    中国生意人的成事秘诀,如果说人际关系是成功的普遍法则,那么在中国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的历史传统造就了中国人讲人情、重关系的习性,办事要讲关系,成功要靠人脉。没有人脉就会处处碰壁,在社会上站不稳吃不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帮助你轻松获得成功。所以,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 与自己对话:我所向往的真实生活

    与自己对话:我所向往的真实生活

    《与自己对话:我所向往的真实生活》是一本书?一个笔记本?还是一次走进内心深处的奇妙旅程?或许,以上答案皆是。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份礼物,送给你自己,或是最在乎的那个人。迷茫、困惑的时候,翻开一页;兴奋、憧憬的时候,翻开一页。哪怕只是五分钟,这本书也会给你惊喜。书里的很多问题,你可能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次自我探险的游戏。在这本书里,你将学会捉住内心的小怪兽,学会倾听自己,释放自己,拥抱自己。不再为别人而活,更要为自己而活。每天5分钟,149道心理问答,就让这些问题带着你,向你想要抵达的地方一路奔去。
  •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嫁给比尔·盖茨:美琳达与比尔·盖茨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美琳达与比尔幸福家庭的相处艺术,对于我们有哪些启发和借鉴呢?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时忘人

    时忘人

    我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也做不到面对刀山火海无所畏惧毫无怨言,就连当初在巷子里和黑社会青年争锋相对,我也那么怯懦地躲在衣柜后不敢出来。但我至少能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就算时间风化了他的苍凉,岁月掩盖了他的悲伤,我也依然会在这里,一直等到他醒来的那一天。我感激地回头看着他,他却已经走远,远远地只能看见他朝着下楼的方向在走。我追出去想道谢,却只能看见他逐渐变小的身影,远远地冲着他喊了声:“医生!谢谢您。”他十分随意地朝着我挥了挥手,露出手腕处造型独特的刺青。因为距离太远,我并没看清上面刺着什么图案,也没分心去看,远远地看着他消失在走廊尽头才走回房间坐下,看着仍在昏睡中的壹贰发呆。
  • 微风很美也很暖

    微风很美也很暖

    简介:重生前,林潇潇各种作作作,就是要离婚。重生后,看着帅炸了的老公,离婚是什么东西?不离婚,想都别想。某日某女弱弱的说:“老公要不咱们还是离婚吧?”于是,某女非常荣幸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经过考验的友谊

    经过考验的友谊

    门开了,门口的所有人拥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问:“怎么样了……”“我女儿怎么样了?”“我妻子怎么样了?”“医生你一定帮帮她……”……场面乱作一团。“安静……”医生提高嗓门喊道。“谁是家属?”“我……”全部异口同声地喊道。“我是她妈妈。”“好了,好了,这么说吧,孩子没有事,但是大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请家属签字,我们会全力抢救的。”医生说着拿出几页A4纸。此时谁也顾不上医生长什么样,这几页纸里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签完字,医生就可以帮忙救人了。门再次被关起来,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大家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 五杂俎

    五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婚之国民妹妹吃颗糖

    宠婚之国民妹妹吃颗糖

    外人眼中的高冷男神原尚理应是万花丛中过,奈何原尚没有活成外人眼中的样子,他冷酷无情,片叶不沾身,目光从来不会在任何一个女人身上流连,大家都以为原尚此生要孤独终老,谁知……某天,向来严于律己、冷静自持的原某人酩酊大醉,在怀里的小姑娘耳边呢喃:“乖,让我亲一口,我兜里的糖都给你。”1.本文双c,1v1,甜文2.本文纯属虚构,考究者慎入。PS:如果涉及专业知识请温柔指正。3.作者可撩易推倒,本文绝不弃坑。4.不喜左上角点叉,你好我也好。
  • 台湾特工头子投诚之后

    台湾特工头子投诚之后

    《参考消息》2002年3月26日周二专刊第九版报道:3月20日清晨六时许,台湾“高检署”大批检调人员兵分三路,同步查抄了台湾《壹周刊》总公司、承印该杂志的秋雨印刷厂及该刊记者谢忠良住处。原因是:将于当日出版的《壹周刊》根据负案在逃的“国安局”前出纳组长刘冠军提供的“极机密”材料,详细报道了该局的“奉天专案”和“当阳专案”,揭露了当局自1994年以来设置秘密经费支持情报活动及大搞“金钱外交”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