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700000014

第14章

诗人登楼,俯瞰长江,遥望群山,江山如画,诗情激发,于是开篇即挥洒词翰,概括出了:“一带江山如画。”“一带”,这里是指建康。即长江下游今南京市一带。发调这一笔,内涵丰富,气韵饱满。诗人先以“一带”二字,豁然拉开画面,再以“江山如画”四字,总括出南京附近长江一带的山川胜境,注入了诗人无限赞美之情。诗人接下去,续写一笔作补充:“风物向秋潇洒。”这里“风物”指景物。“潇洒”,形容秋色明净爽朗。这句是对上句“江山如画”的补充,也是总括之笔。但这里所讲“风物”,既包括江山,又不限于江山,而是指一切风光景物,内涵场景更大更多。“秋”字则点明节序,并以此带出“潇洒”二字。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景物所特有的爽朗明净。上句“如画”,侧重写色彩美,此句“潇洒”侧重于写风姿美。与杜甫“秋色正萧洒”诗句的意境颇类似,但并不十分凄凉。而是景物萧疏爽朗,显得清高不俗。总之,上下两句相辅相成,就把秋天的江山风物描摹得更富于诗意美。

写完总的景观,就要有具体景物,所以接着下面四句相应地写出分景镜头。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这两句是从远处着眼,写远水和碧天连成一片,浑然一色,看不出断接处;雨后晴朗的天色和秋水闪现的寒光,交相辉映。句中的“浸”字,写的是虚景,但又是实感。正因为江天浸连,故有毫无阙断之感。诗人不平板直说“无断处”,而用探索语气说“何处断”,使语言有变化,诗味也深些。这虽是细微之处,但也可看出诗人锱铢必较、毫发必辨的精神。句中的“碧天”与“霁色”相呼应。“碧天”,指天色之青碧,“霁色”,是雨后晴朗的天色。先写天色之青碧,以与水色浑一。后写雨后晴朗的天色,以与秋水之冷光交辉。“冷光”二字,是指秋水闪现的寒光,既点出雨洗清秋之后江水的清冷光色,也透露出埋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一丝寒意。“相射”二字,是交相辉映,富有动态美,是诗人笔端着力之处。写出一种霁色映水、水波生光、上下辉映,展现出一片晶莹高洁的秋色世界。接下去,诗人再从近处落笔,在江色凝秋的画面中,点缀出江岛小景:“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这两句描写,蓼荻丛生的小岛上,几间竹篱茅舍隐约可见。蓼、获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每当秋天,蓼花红白相间,荻花白而微紫、白色洁白、红色艳红、秋色满眼,煞是可爱。“掩映”是半遮半露,或隐或现。诗人再插一景,画出岛上人家。即在那蓼花荻花丛中,掩映着几处围着竹篱的茅屋,意境清雅,颇有田园风味。

词的下片,在写景中加入了人事的活动。一、二句续写风景:“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这是两处远景。一写云际客船,即水天尽头的客船就像高挂在云边,一写烟外酒店,低亚即低压,形容卖酒的旗子低垂地飘扬。“云”、“烟”二字,点出苍茫渺远的景色。前句寓有羁旅客愁,后句暗含寂寞之感。从写法上看,是为下面的怀古,缓缓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气氛故接着笔情转移,进入议论:“多少六朝兴废事,尽人渔樵闲话。”“六朝”,指先后在金陵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两句大意是:六朝兴亡更迭,多少件令人感叹的故事,都成了渔翁樵夫们闲谈的话题。抚今追昔,想到荣华之不能久持,美好事物不能常驻,不禁产生一种人事沧桑的悲哀之感。

蝶恋花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这首词写一个青年人常会碰到的意外和因此惹起的无端烦恼。

事情本来是琐细的。他在春夜的闲行中偶然听到隔墙的笑语声,如此而已。但正因其琐细,要写得委婉动人,又实在不那么容易,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恰当地安排了一个同青年人的伤春情怀十分和谐的环境和气氛,然后让那感情自然地伸展开去。

季节是在清明过后,时间是在天黑以后,地点则在近郊的楼馆建筑附近。

非常简单的情节,就是在这种特别能够撩动青年人的感情的环境和气氛中铺展的。

青年人往往会有突如其来的苦闷无聊,或者莫名其妙的忧郁孤独之感。碰上这时候,坐和睡都不是,连聊天和读书都缺乏耐性,就只有到外面毫无目的地走走,其实走也并没能解决心头的烦乱,不过憩比呆在屋子里好点罢了。词的开头,正是隐隐透出这位青年人的这种情怀。

才下了几点雨,打得树叶沙沙地响,给晚风一刮,却又停住了,仿佛风要把它拦回去。月亮淡淡地从云缝里穿出来,转眼又钻进云堆去,不一会儿重新探出头来,照出地上他这孤独而又淡淡的影子。他走在这一明一暗的月光底下,仍然可以感到四周春意盎然,可是并不曾解消他这无名的忧郁。是伤春吗?也许有点儿是,可又不全是。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就在这时候,他走近了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物面前。还隔着一段路呢,鼻子里却闻到一阵强烈的香气,顺着风从对面飘来。是桃花还是杏花的香?他走近一堵短墙,香气分明就从隔墙飘漾出来。

也许他正在猜这香气,捉摸不定,耳边却忽然响起姑娘们的笑声;笑声才落,又听到细碎的悄语;悄语未了,更清亮的笑声又扬起来。他不觉骇退了两步。定神向前一看,隔墙可以看到一架秋千:笑语声正是打那秋千架下传来的。

一个年轻人,当他的心情正在没处附着的时候,蓦地听到这种“笑里轻轻语”,是会产生情感上的“催化”作用的。就像一杯烈酒碰上火花,霎时间化成了一团向上升腾的火。

当然不是说,他就会平白无端地恋上那些个还没有见过面的姑娘们。这种笑语声不过像一枚引信,把他平时积累下来的许多浮想或幻想、印象或回忆,一下子都调动起来罢了。

难怪佛教的书上会有这样的话:“隔墙闻钗钏声,名为破戒。”一个修道学佛的人,是不许偷听隔壁传来的女性特有的钗钏声的。因为这些声音会引起有情感的人的许多胡想,那清静皈依的念头会因之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这句话用不着再加解释。事情的结局就是这样:青年人那种又灵敏又易于冲动的感情,一下子翻腾起来,构成一团烦恼,越扩越大,仿佛天地都容纳不下了。

对比晏殊《玉楼春》这四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李冠这两句似乎更精练,也更能打动人。后来苏轼又写了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那下片似乎也是受到李冠这首词的启发的吧!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一向为人所传诵的名句。据说,这句词一出,在北宋上层社会里不胫而走,因为在写此词的前一年宋祁任工部尚书,人们也就把他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了。

这首词的上片是一幅生机蓬勃、色泽鲜明的早春图。开始写春游,地点在城东,开头总括一句,后面三句是“风光好”的具体描述,我们看到——在湛蓝湛蓝的湖面上,微风起处,蹙起像绉纱一般的波纹,在迎着每个轻舟短棹的客人;杨柳如丝,临风袅娜,轻烟淡雾,好像透出来一点儿轻寒;杏花满树,正在怒放,那一树一树的杏花呀,像美丽鲜丽的红珊瑚,像喷吐着鲜红的火焰,真是春色满林,多么艳丽,多么美好,充满着蓬蓬勃勃的生命的光辉!

这三句具体写东城“风光好”,但不是纯客观描述,它处处有人的感情:湖面微波荡漾,似在迎着游客的轻舟;绿树含烟,春天清晨的微寒是“轻”的——气温也似可称斤计两了;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的确,它既写出了真景物,也写出了真感情,如果没有前二句,单是“红杏”一句,“春意”怕不会表现得如此浓重吧。

本来上片的景从色彩说,明丽中透出鲜活:“觳皱波纹”,清翠郁秀,还有点儿闪光;绿杨、红杏对举,相映生辉。从词的境界说,明朗,清新,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可是下片的抒情,一反上片明艳的色彩,健朗的意境:说人生漂浮,也即是说人生如梦,匆匆就会过去,因此应该及时行乐;古人云:千金难买美人一笑,那么怎肯吝惜千金而不去买一笑呢。为了欢快的时光多一会儿,词人举杯劝说夕阳,请暂且向花丛中多照耀一些时候吧。

结尾两句,是上面这种享乐生活情趣的必然反映。斜阳西下,好景不常,要及时地追欢逐乐,便只有去过花间醉酒一类的生活了。这里的“斜阳”,也可以是比喻一个人的晚年,联系起下句来看,正是说岁月无多,应该及时行乐的意思。“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说明情的产生,是由于自然景物的触发,有什么样的景,就产生什么样的情。可是现在情况却不同:触景生情,但生出来的情,与客观的景,截然相反,情与景异——上下片的景情是相矛盾的。

无论古今,总是受各人思想意识和生活情趣制约的。面对旖旎的春风,有人心旷神怡、敦品力学,以求上进;但宋祁触景生情,他想起的是追欢寻乐,不然就会虚度一生。结尾两句深刻地反映出他这种精神境界,可以说是相当真实的。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幅生意盎然的春光,清新可喜;下片却反映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逐乐的思想。我们不必以此责备“以余力游戏为词”的宋祁,而从审美的角度说,却不能不说上下片是不相称的——即使单从艺术上说,也是这样。

苏幕遮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率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露堤”二句,先写远望所见:平坝远伸,原野上的一切仿如含水带露一般;远处的庄园,在如烟似雾的杨柳和迷蒙水气中,显得那样深远。这两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水气空蒙的平堤、原野,依稀隐约的山庄楼角,仿如一幅淡墨山水画。

“雨后”二句,视线移近,点出雨后碧草:新雨之后的江天晓色中,到处是繁茂旺盛的茵茵绿草。此二句,既解释了上两句中因何用“露”、“烟”二字,又突出了江天晓色中草的形象。经雨后的芳草,在晴朗的阳光下显得分外娇嫩水绿。引人注目。

“独有”三句,写新荷映衬下春草之鲜美:荷花初绽是那么少嫩;猝然冒出的青草,化作大地的春袍;浅红的荷花与嫩绿的小草最为相宜,在雨后晴空下相互映衬,显得更为鲜嫩娇美。“庾郎”,指南齐庾杲之(字景行)。

萧沔曾赞其曰:“庾景行若绿水芙蕖,何其丽也。”此处,作者是以“庾郎”代指“荷花”。这几句中,作者将绿草比作大地之“春袍”,贴切自然,道出千万人之所欲言,本已写得很好;再以荷花相衬,愈显出绿色为底的“春袍”之美。

上片,描绘雨后江天之景,在辽远的背景与荷花衬托下,突出青草之美。

如果说上片重在绘形的话,下片则注情于景,重在传神。

“接长亭”四句,写芳草有情:满地的芳草将长亭与短亭连接起来,迷漫了极远处的道路:那萋萋芳草,仿佛是埋怨远游的王孙不记归期。《楚辞·招隐士》有句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此处,作者是化用其意,来写春草多情。这四句,尽绘出春草恋人的不胜依依之情,把草写得像多情之人。你看它送走过多少远行之人,迎来过多少羁旅归客,又多么企盼远游之人归来啊。

“落尽”句,写春光将逝:眼见得梨花落尽,春天又将过去了。此句承上启下,似轻实重。它既将为何怨王孙不归之意申足,又为过渡到下两句作好铺垫,还流露出作者的无限惜春之意。可谓一石三鸟。

“满地”二句,写苍茫暮色中之草:夕阳残照,暮霭沉沉,给碧草涂上一层暗色,使它显得那般苍老。结尾苍茫,将暮春时节黄昏暮色与如茵大地渐相冥合的景况,描绘得神形毕肖,给人一种凄迷怆凉之感。

下片,写春草有情,而终落入苍茫老暮之中。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此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俱足。词中,上片以绮丽之笔,突出雨后青草之美;下片以凄迷之调,突出青草有情,却反落入怆凉之境。通过上下片的对照,抒发了作者的惜草、惜春之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全词形象鲜明突出,意境却深远含蓄,耐人品味。

贺圣朝留别

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这是一首留别词。以别易会难作为主旨,上片写留饮,下片写惜别。开上首,满斟绿醑,即绿色的好酒,劝其暂留,且不要匆匆归去。继则,纵酒高歌,劝其尽饮,戒勿絮絮倾诉。这里,用春色、离愁、风雨,构成了一幅留别图:阳春佳日,风雨凄凄,遽唱骊歌,离愁万绪。为下片写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同类推荐
  •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文学评论开滦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在丰富内部硬件设施的同时,努力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历史资料的抢救挖掘,为研究和了解开滦历史提供平台,使开滦博物馆文史资料的开发更深入、更广阔,踏上新的台阶。本书的面世不仅是开滦博物馆文史丛书陆续出版的始点,也是开滦文史研究迈开新一步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因为本书的写作素材,来源于极少有人翻阅的开滦百年原始老档案,以开、滦两矿之一的滦州煤矿建矿初期宣统年段为重点,披露了一些我们过去不知道的或知之不详的百年旧事,其中不乏最详尽的细节资料。
  • 菊次郎与佐纪

    菊次郎与佐纪

    《菊次郎与佐纪》是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回忆童年与父母的一本小书,是北野武的自传,也是他电影的最佳诠释。日本三大报之一《读卖新闻》评论说:它写出了北野武其人的“原点”。但这本书最能够跨越国界感动人的,其实是那股浓浓的、朴实的亲子之情。根据本书内容改编的舞台剧十余年来在日本不断重演,感动了千万普通家庭。北野武,享有国际盛誉的日本殿堂级导演,黑泽明接班人。1997年凭《花火》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另有《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座头市》等影片堪称经典。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观研究

    “民族”是近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持守的民族的立场、标准和观念,构成了它区别于经典、俄苏和西方等其他不同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特质。本书梳理、总结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民族观的形成、演变过程及其具体内涵,提出在全球化新历史条件下应拓展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开放的民族观。
热门推荐
  •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Mudfog and Other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州记

    广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第一狐妃

    重生第一狐妃

    新文【向大佬献上解药】已发大婚之日,遭受焚身之苦和噬心之痛,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才发现昔日情深、海誓山盟都是阴谋。恨意滔天,却“重生”为一只狐狸。那又如何?!虐渣男揍渣女,报仇的狐狸闪瞎你的眼!搅动九境,我要让这混沌从此改天换地。不过,谁能告诉我,这妖孽是谁家的,能不能别总缠着我……_(?3」∠)_
  • 修真之魔尊哪里走

    修真之魔尊哪里走

    严非渊曾是史上第一个修炼到渡劫的魔修。一个可以吊打所有人的大佬。超级棒= ̄ω ̄=然而如今。吐血,吐血,吐血!严非渊:如果我死了,只有一个原因。是吧,作者。(面瘫脸)作者: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所以,即使丢了六魄,舍夺重生,你依旧会是一个开挂的男人,放心。
  • 谋财夫妇的作妖日常

    谋财夫妇的作妖日常

    【隐忍情深,日久生情,男强女强,本文1V1】本书又名《决斗吧王爷》上班族凤云清因交通事故身亡,醒来穿越到异世,成为凤家唯一继承人。本以为是人见人爱的大小姐,奈何却是京城声名狼藉的“天煞孤星”她为了守护凤家,既要提防凤家养子挑衅,又要抵御霸道王爷找茬,忙得很!凤云清头痛不已,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关于某腹黑男他说:“终有一天,我也会让你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我要夺走你的一切!”“就算要死也只能死在我手里,所以你可不要轻易死掉了,我会少了很多乐趣。”突然有一天他却对她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一直喜欢你吗?”某女顿时错愕……关于某霸道男他说:“如此不知检点的女子,怎可能入得了本王的眼睛!”“就算没有皇家祖训,我也不会看上她!”可后来的他却说:“即便背弃神明,背弃祖训,我也要把她强留在身边。”【文风轻松,过程惊心,结局欢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海贼之寻宝巴基

    海贼之寻宝巴基

    我叫巴基,是一个小丑,但我不是来逗你们笑的!不要看我的鼻子,不然我要打你了。(有系统,跟船流,单女主,还很水,不暗黑不血腥不死人,不喜别看)
  • 小娇妻,你要乖!

    小娇妻,你要乖!

    许余温十九岁,跟薄安年认识十八年,是喜欢他的第八年。某天真心话大冒险,许余温输了个彻底,被要求去跟进来的第一个男人告白,就说,“我想要给你生猴子。”当天夜里,许余温便被罚抄被一百遍家规,吓得许余温大喊,“我是开玩笑的,我才不要给你生猴子。”薄安年听着很不是滋味,又加了一百遍。许余温一脸懵,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啊?倒是给个准话啊!小猴子出生后。需要许余温抱着吃,许余温抱着玩,许余温抱着睡,只要许余温松手,他就开始闹腾。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小情敌的薄安年开始怀疑,这小皮猴是不是不该生?(高甜,1v1不甜不要钱!)
  • 丫头与猪头的爱情故事

    丫头与猪头的爱情故事

    ☆──☆──☆──☆──☆──☆──☆──☆──☆──☆──☆──☆──☆──书名:丫头与猪头的爱情故事作者:零落的忧伤第一次写言情小说,不足之处请读者们指出,但请大家不要出人生攻击,毕竟每一个情节都是作者用心想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用心敲出来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奇怪的Steam游戏库

    奇怪的Steam游戏库

    一片沙滩上,躺着一个黑发的小屁孩,他刚刚醒来。看着自己身边的船只残骸以及身后的丛林,小屁孩痛苦地抱头蹲防。“我记得我被车撞了啊!怎么会在海边?”“我的身高是不是变矮了?这还不到1米2啊!”“我是不是变得太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