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700000026

第26章

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花蕊夫人的美姿妙态。第一二句一下子就显现出花蕊夫人斜欹在摩诃池畔水殿卧榻上的半裸的丰姿:她的肌肤像冰玉一样洁白晶莹,酷暑大热而她犹自“清凉无汗”,这就反衬出她非同凡尘中人,而是花为肚肠、雪为肌肤的姑射仙子。第三句看似离开了对花蕊夫人天生丽质的赞美而转移到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水殿临湖,微风徐来,飘来了荷花清香,使殿中溢满了馥郁的芬芳,但是这满溢的暗香中难道不交融着花蕊夫人玉体的芳香吗?因而这句诗蕴意双关:不仅是写境、写景,而且也是写物、写人,如果说前一:二句实现了描写主体的“冰肌玉骨”的冷色,这一句便是再现了花香袭人的暖色,冷暖相融,色香交进,方更显现出人物的美质。第四五句作者描写的视角发生了转移,如果说第一二三句是用平视或俯视镜头拍出的画面,那么这四五句即是用仰角镜头摄入的图景:你看,绣帘微微启开了,那是蜀主孟昶轻轻撩起的吗?随着帘开幔掀,一线月光偷偷照了进来,仿佛天上的明月也在悄悄地窥视这位绝色美人呢。而美人由于斜敲枕衾而金钗微微滑落,如云的秀发稍稍觯堕,风鬟雾鬓,更显得俏丽可爱……下片写蜀主与妃子夜游。这段描写使我们不由联想到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画面,孟昶与花蕊夫人携手夜游亦情笃如此。“起来”二字与“敲枕”相照应,使静态中产生了动态;而“庭户无声”与后文“夜已三更”相呼应,说明夜已深沉,万籁俱寂。他俩双双走出殿阁来到庭院,举首仰望浩瀚的苍穹,不时看见流星从银河上划过。漏滴三更,月色转淡,位于北斗第五星玉衡之北的“玉绳”两星也偏低了,他们还在喁喁絮语、情意绵绵。他们屈指计算着凉爽的秋天何时才会降临,但又慨叹着如花美春,似水流年,韶光就在这季节的转换中不知不觉地暗暗消逝了。

江城子

乙卯正月十二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感慨悲痛的直述语:十年了,时间不短哪!一个活着,一个死了,生死殊途,两相隔绝,真是茫茫邈远啊!

“不思量,自难忘。”既然生死茫茫邈远,那就不必去思量吧。可是不由自己,难于忘怀。这就是明知茫茫,却不由得不思量。这是层层递进的表现方法。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她的孤坟距此千里之遥。“无处话凄凉”,是说没有办法彼此说说死别后生活凄凉的话,这是又进-层了。“无处”是没有办法。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千里相距,没法对话;可是真的相逢见面了,你也不认识我了呀,我因迁徙奔波,灰尘满面;因失意哀伤,发已如霜了呀!这是又进一层了。

以上这段,第一句“两茫茫”是纲,以下层层推进:虽茫茫而难忘。进而千里相隔,无法对话。进而纵然相逢也不相识。三层推进,把别恨提到了无法再高的境地。

“夜来幽梦忽还乡。”以上按实际说,相逢的不可能和无益,已写到了顶点,没法再写了。可是这首词还是要按格式填足。话还是要再说的。于是,作者又从虚处设想,写梦中相逢:昨夜在我幽闷困睡时,意想不到我回到故乡和你相逢了。

“小轩窗,正梳妆。”梦中的你和活着的时候一样,正在临窗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想你太殷切太久长了,一见到你,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你见到我“尘满面,鬓如霜。”惊痛莫名,也不知说什么好,所以相顾无言。不是无言,而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觉得语言太笨拙了,表现不了。只有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眼泪,流个不尽。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了,痛定思痛。“料得”就是断定。根据以上醒着和梦中两种情况断定。今后使我断肠的地方,就是明月夜,照着的那个沉寂的孤坟。“短松冈”,植有松柏的小丘冈,指王氏墓地。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这首词的第一句却写得颇煞风景,你看,那红艳的花瓣已从枝头掉尽,那须待初夏才长大、黄熟的杏子,现在刚又青又小。这一句,就点明了时节已是暮春了,并隐隐含蕴着作者伤春的情绪。接着,作者用“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数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水乡春景,使读者的心情随之暂时又舒展了一下。然而往下是柳絮已飘落殆尽,遍地蔓生的青草一直连到遥远的天边,这确是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色啊!作者用“柳绵”二字,是从谢道韫咏雪诗翻出,有推陈出新之妙。从“柳绵吹又少”的“又”字上,我们可以明显地体会到作者惜春的情怀。

上片铺叙了四组富有特征的景物,其中有三句是描写暮春衰景的。虽然作者写得有张有弛,但总的基调是忧郁的。在这些景色描写中寄寓了作者浓重的感情色彩,特别是上片的末二句。

下片写人。“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作者至此点明了自己是个“行人”,他在墙外路上经过,忽听得高墙内一阵姑娘的嬉笑声,并深为这天真悦耳的笑声所吸引,很想多听一会,借以排遣自己郁抑的情怀。可是,令人扫兴的是这笑声却渐渐消失不复听见了,他只能自怨自艾地发出“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叹息。本来么,墙里的“佳人”是看不到墙外的“行人”的,因此虽然“墙外行人”对“墙里佳人”枉自“多情”,而“墙里佳人”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是“无情”可言的。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这首词开头两句虽然都是写船,写水程,但并不重复。“一叶舟轻”,江面宽阔,所乘的小船,仿佛漂在水上的一片叶子,这是意象,是静写。这个“轻”字,是说船的载重少,吃水浅,因而也就行进快速,静中有动。“双桨鸿惊”,由于船的快速,惊得岸边栖鸿扑楞楞飞将起来,这是视像,是动写。而这个“惊”字更使人品味到惊起前的清幽,动中又有静。

然而,沿江看到的美景很多,从何写起?作者便抓住“鸿惊”而把画面的镜头推开。放大,接以“水天清,影湛波平”。“清”是骨,长天朗朗,碧水澄澄,青山倒映于觳纹不兴的江中,都是“清”的注脚。这两句是静写,远写;下边两句则是动写,近写。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藻”指水草,“鉴”是铜镜。这句是比喻,极生动,又是紧承上句的“波平”而来。

“鹭点烟汀”是实写。“点”与“翻”都是筛选过的字眼,活画出鱼儿的翕忽腾跃,鹭儿的体态轻盈。对于“烟汀”的“烟”字,突出了这里水雾迷蒙的特点,为整个画面罩上了一层薄纱。实中有虚,缥缥缈缈,赋予了一种朦胧美。

上片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煞住。如果说前边摄人的景物全在一个镜头里,那么这一结则连续地跳跃地展现了三张照片。“过”是“领字”,点题,也写出了船的行程。“急”、“冷”、“明”,不仅是描写,也蕴蓄着作者旅途中丰富变幻的感受。“沙溪”、“霜溪”、“月溪”点出三个不同的时辰:“沙溪”指白天,看得到沙底,看得到沙滩,故而感到流水的湍急;“霜溪”指清晨,又值早春时节,故而感到溪水的清冷:“月溪”自然是夜晚,月光泻在江面上,故而感到江水的空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一言山峦之多,一状水路之折。这里是词的“换头”,应以同时换笔、换意为高手。只见“算当年,虚老严陵”一句,连转带煞,确是力透纸背之笔,令人称绝。这“似画”、“如屏”的七里濑,就在严陵山下。作者信手拈来,借古抒情。“今古”二字,今是主,古是宾,是借古谈今,是借他人之事,抒自己之情。这情不悲,不伤,倒有一种“刚”味儿。细细品察一下,九年半后他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篇,那情感,那气势,似乎正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起码有相通之处吧!人事易改,江山永存。这里剩下“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山峰重叠,连绵不断,白云缭绕中,忽隐忽现,晨曦照耀下,青翠欲滴:这便是作者抚昔思今之后的寄托,承前“君臣一梦,今古虚名”。写景即以抒情,语尽情犹未了,这便是结句的妙处。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绠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上片首二句,劈空而起展现出江南胜地的湖山之美。这里没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般的具体描绘,只以“一望弥千里”一语,写出东南水乡泽国的秀丽辽阔,令人驰想一望千里,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信是”二字加得富有韵味,它不但以“真是”、“诚然”的涵义加重了对湖山美的赞叹,而且与下句的“弥”字相呼应,托出了满目风光令人饱览不尽的蕴意。写惜别之情先写风光之美。

下片仍写依依别意,但却采用了侧写的笔法。诗人运用富有光影、音响和色彩的笔触,描绘渲染出夜宴以及宴罢时的环境气氛。“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苏轼笔下的沙河塘有一种特殊的境界:塘水盈盈,华灯初上,朵朵橙黄的灯朵在粼粼碧波上映出一条条金色的摆曳的光带,而从谁家歌馆青楼中袅袅传来的水调歌声,又如此悠扬婉转,更把人带人一个迷人的梦境……然而今夜听来却倍觉凄清悱恻,这歌声恰似愤怆的离情别意的一曲幽怨的伴奏。最后二句推开一般时间的距离,描写夜阑风静后人散筵终、行将告别的情景,这里诗人未写一个“人”字,只描画出一幅一江清澈碧波辉映一天明月的浩渺清幽的画面,但此时无人胜有人,益发反衬出人去楼空的怅惘和孤寂。诗人这里独特地运用了“琉璃”的比喻,用以形容水月交辉,光平一片。

华清引感旧

苏轼

平时十月幸兰汤,玉棼琼梁。五家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翠华一去掩方床,独留烟树苍苍。至今清夜月,依前过缭墙。

上片第一句起首特用“平时”二字含义甚丰:一者指“平常之时”意为唐明皇,杨贵妃与其椒房之亲成年累月过的就是这种享乐无度的生活;二者指这样骄奢淫逸的日子在他们来说已习以为常,如此这般的盛举在他们眼里已不觉得有什么特殊;三者为以后的风云突变作了伏笔,给“翠华一去掩方床”作了暗示和铺垫,与“一去”遥相呼应。“兰汤”指华清池,池在华清宫内,宫在陕西临潼县南的骊山上。第三四句描写玄宗、贵妃与杨氏兄妹由京城长安到华清池行乐时一路的盛况。

下片开首一句就点明安史之乱的发生以及乱后截然不同的环境气氛。“翠华”二字与“车马如水”、“珠玑满路旁”有形象上的自然勾连,因而显得两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翠华”指天子出行时前导所用的旗子,因它用翡翠鸟的羽毛做装饰,故名。但“翠华一去”却标志着上片所写的情事拉开了极大的距离,形象勾连紧而时间跨度大,这正是此词结构的一大特点。“掩方床”三字也是与“翠华一去”同样地高度概括而且极其形象具体。方床乃正方形的床,即双人床,“掩方床”特用一个“掩”字,就写出明皇与贵妃一去,方床便成虚设了。而且“掩”字也传神地写出了人去楼空阒寂无声的寂寞和冷落,联想当年“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情景,更使人感到眼前空床掩帘的慎恻。“独留烟树苍苍”是“掩方床”的一个衬景,读者似乎透过华清宫的窗口,瞥见苑内苔荒草色新、日暮烟沉树影深的苍凉景象,脑海中便构成一幅具有层次感的立体图画。最后两句更有令人玩味不尽之妙处,“至今”二字更拉开了一个遥远的时间跨度,从唐至宋,数百年过去了,清夜的明月跟从前一样从华清宫畔的缭墙上照了过来,使人于感旧中不胜惆怅,蕴含了应以往事为鉴的深意。诗人的讽喻现实、针砭当世之意已尽在其中。

同类推荐
  • 茶馆

    茶馆

    《茶馆》是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杰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的奇迹”。讲述了一个大茶馆在精明能干的王掌柜的努力经营下,规模却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的悲剧。人生如戏,刹那欢喜,刹那悲哀。小茶馆就是一个大社会的缩影,在这里,品的不是茶,而是百味人生。
  •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文精品

    《秦少游诗文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秦观的散文注本,由刘勇刚、吴雅楠选注。全书收文六十五篇,分“辞赋”、“进策”、“进论”、“传·说”、“启”、“简”、“文”、“疏”、“志铭、“赞”、“跋”、“书”、“记”、“序”、“杂类”等十五类,把秦观萨散文“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的特点以及其文所具有的经世精神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书中注释甚精,另有“总说”栏介绍诗作背景,并作总体介绍。又有“辑评”栏集录古今评语,以供读者参考。是一本上佳的古典文学普及读本。
  •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里的一些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是经过许多无名氏作家想象和加工了的。这些无名氏作家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各以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来塑他们心目中的孝子形象,因而使得有的孝子的孝行不怎么合乎人情,甚至带有某种荒诞成分或迷信色彩。但是,由于人们非常热爱和同情孝子,希望至诚天地格,真宰鬼神泣,所示无不遂,所愿无不得,希望孝子的孝心能够得到有益的回报和完满的结果,所以在一些故事中往往出现奇迹。
  • 充闾文集:辽海春深

    充闾文集:辽海春深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热门推荐
  • 楚少的法医娇妻

    楚少的法医娇妻

    全世界都知道,楚少宠妻无度,他家夫人想干嘛,背后肯定还跟着boss收拾残局。法医这个职业注定了一个女人的高冷淡漠,可是,面前这个可冷艳可逗逼的疯女人是谁?偏偏楚少还已经对她私定终身,坚贞不屈?!
  •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四卷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四卷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则在这片生机与死亡并存的土地上谱写出不老的神话。
  • 魔法什么的感觉好奇怪啊

    魔法什么的感觉好奇怪啊

    三位一体,在神话里是这么说的吧?好像也的确如此,不知道为什么三这个数字历来都是一个相当神奇的数字。按照这种设定的话,地球上每三天会增加100个魔法师,也是一个很常见的设定吧?
  • TFBOYS之不止十年

    TFBOYS之不止十年

    有很多梗可能是真实存在,也可能是我看其他大大的书借鉴的,如有侵权,私聊解决。(ps:没有啥时间顺序,想到啥写啥,就酱。)
  • 智慧绝学(天书悟语)

    智慧绝学(天书悟语)

    人有智犹地有水,地无水为焦土,人无智为行尸。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何以明之?昔者桀、纣愚而汤、武智;六国愚而秦智;楚愚而汉智;隋愚而唐智;宋愚而元智;元愚而圣祖智。举大则细可见。
  • 跟老中医学减肥

    跟老中医学减肥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减肥的记载。中医千百年来,更是积累了很多减肥、瘦身的经验。中医对肥胖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对肥胖病的防治,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目前,美容市场流行的针灸减肥、穴位埋线减肥、耳穴减肥、气功减肥等,都是效果比较好的减肥方法。不过,这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书中的一些词语可能略有枯燥,甚至有点专业,但如果认真读完,对中医减肥的思路和认识必将有一大提高。
  •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寂静欢喜,不来不去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情:http://m.pgsk.com/fengshang【公告】本书已经完稿,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跳坑,后面也许会有小虐,但是结局一定温暖,里面也有很多美好温暖的小细节的,希望大家会喜欢,会陪着云初她们一路成长下去。也希望大家多多留言◇◇◇——————————————————————————————————◇◇◇【文艺版文案】沈云初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生那年的蓝白色格子衬衫,嘴角清浅的酒窝,还有少年清澈的眸子都是云初记忆里,无法遗忘的海一直到后来的遇见,慢慢深爱,最后离开那天,云初淋了雨,所有的爱情被湮灭在其中可是云初最终还是相信爱的,她那么热烈的期盼爱情,导致那些撕心裂肺,都变的虚无了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爱情和梦想,更能让人成长云初掉过很多眼泪,终有一天安然微笑,身边的那个少年,也长成了沉稳的不浮躁的样子所有的秘密交织在一起,那些谎言,也不过以爱之名,也许笨拙,但是却是最真的真心最后不管世界怎么变,伤害怎么勇猛,他们都还有彼此,相拥而爱【装X版文案】当‘善良’温柔的现任男友PK多情花心的前任男友沈云初觉得,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谁比谁更加的极品可是当现任男友的前任女友勾搭上前任男友的现任女友的时候云初知道,这真的不是什么天雷狗血的言情偶像剧而是她更为撒泼狗血的人生最后的最后,一切的一切都化为朵朵的浮云,飘在她悲摧的人生上空最后唯有,寂静欢喜,不来不去◇◇◇——————————————————————————————————◇◇◇【沈云初】如果你们都不爱我,那我一定会好好的爱自己【宋希年】云初,你永远不知道,我曾经多么用力的爱过你,即使现在,依然无法说不爱,这便是我的宿命【周青木】云初,对不起,终究是我对你不起!◇◇◇——————————————————————————————————◇◇◇【推荐时间】《岁月长,不见忘川》【古风】http://m.pgsk.com/a/296304/《日安,摩纳哥海岸》【轻松向暗恋成真】http://m.pgsk.com/a/313390/《全世界借我一秒遗忘你》【已完结】http://m.pgsk.com/a/252968/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啼笑皆非的重逢:圣诞爱情喜剧之三

    啼笑皆非的重逢:圣诞爱情喜剧之三

    离开北极多年以后,克莉丝·科林格勒收到叔叔——圣诞老人——的邀请,担任圣诞中心的厨师长,克莉丝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到北极;心里装着两个目标:第一,把健康营养的饮食模式带给北极的餐饮服务业;第二,从失恋的伤心绝望中恢复过来,彻底忘掉凯尔·马斯特森——那个使她伤心透顶的人!不料,新来的副手、主厨正是凯尔·马斯特森——她的前未婚夫……请欣赏圣诞爱情喜剧第三部:《啼笑皆非的重逢》,泪与笑将是本书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