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700000046

第46章

下片写词人感时伤怀的愁情。调子的转折恰在过片处,这里有一个极大的感情跳动幅度。词人由探花、度花、见花而爱花,由爱花而自然转入赞花,而“赞”恰是一种包含着丰富强烈主观色彩的心理活动的直剖与外化。“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二句中已蕴蓄饱和着词人深挚的对美好人生的热爱与追求之情了;但一想到明朝风起后花事的残落景象,便顿生惜花之情。于是,自然地也就联想到人生,联想到自己。思前顾后,怎不让人愁煞“闷损”!但郁抑憔悴的词人从“春窗底”望出去,那红梅分明还在灼灼耀眼地开放着,于是,又反过来由自己的青春流逝而想到了眼前梅花的命运——早春的寒风也会像流光一样带走红梅的青春韶华的。到那时,要想赏梅已经来不及了。那么,还是抓紧大好春光,饮酒赏梅吧!于是又转愁闷为自宽自慰,自邀自乐。“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词人就是这样以回环的笔势写出了由梅而我、由我而梅的复杂感情的流动过程的。结句“未必明朝风不起”,看似浅直,只是担心明天会起风,花欣赏不成了,实则内涵却十分深邃含蓄,它饱含着词人对梅花命运的深沉忧虑,也深藏着人世沧桑之感。这样含蓄的结句,更使全词的艺术形象收物我一体之妙。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渔家傲》,是女词人李清照六首梅词中格调最为轻快、明朗的一首,全篇充满欢快、愉悦的气氛。从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似应为她与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时所作。

词的上片,集中表现了梅花娇和洁的特点,高度赞美了它的风度与姿质。

咏物词大都在上片状物,下片叙事抒情。这首《渔家傲》所取的正是这种结构形式。上片,集中笔墨,采用衬托、比拟等手法,分别描绘了梅花的远姿、近态、概貌、细部,丝丝入扣,形象地勾勒出梅花娇、洁的丽质美姿;下片则倾泻作者对梅花酷爱之情。由于上片状物笔墨集中,突现了事物的特点,下片抒情,才有所依凭,使人觉得词人爱梅,合情、入理,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是作者晚年流徙南国所作的一首咏梅词作,以梅花为题,抒发南渡前后的今昔之慨。

词的上片,是南渡前词人宁静幸福生活的剪影,也是她少女时代欢快愉悦心境的写照。在那冰天雪地之中,温馨的闺房里,少女无忧无虑,尽兴地饮酒赏梅,正是“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她又欣喜地将梅花插满鬓边髻上,“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那片片梅花,如同串串泪珠,洒满了少女的衣襟。这里是写梅,又是写人,写少女,写作者自己,作者少女时代天真活泼的情态,跃然纸上。

下片,转作变徵之音“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写的是南渡之后,词人的老妇形象。这时,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已死。女词人孤苦伶仃,只身一人,漂泊天涯,风鬟雾鬓,风烛残年,十二个字,声泪俱下。如果说,上片是以梅喻人,这里却是以人喻梅,是写人,也是写梅。结末二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更加声如裂帛,出语双关,既写人的“两鬓生华”,也是写梅花的芳颜难再重睹;既指国家情势的恶劣,又是对当年以梅花标格的少女自身的诀别。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李清照南渡后的不少作品,就其内容看,都只是写一些生活琐事,但却寄托着强烈的身世之感,隐含着深沉的故国之思。《南歌子》就是属于这一类词作。

上片写词人和衣而卧,伏枕饮泣,夜不成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首二句写星河移转、夜幕笼罩的景象。不但点明了时间是在深夜,而且从“天上”到“人间”,勾勒出浑然宇宙莽莽苍苍、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为描写主人公的形象做了铺垫,接着,用一个“凉”字写出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既自然地引出了人物,又巧妙地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氛围之中。这“凉”的感受,自然不仅是肌肤所感知的枕簟之凉,还包含着由这种特定的氛围所激起的内心的悲凉,于是,“泪痕滋”的描写就不但是水到渠成的,而且感染力也更增强了。“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只是描绘了一个泪湿罗枕,夜起更衣的生活场面,但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余地,真切地展现出词人感情起伏和心理活动的过程漫漫秋夜,孤灯支影,词人愀然枯坐,无数辛酸的往事涌上心头,离乡背井、家破人亡、国难当头……想到这一切,不禁伏枕饮泣,悲痛欲绝,竟不知昏晓。直到凉夜骤生,才想到夜可能已经很深了,无可奈何,只得懒懒地起身更衣。这就把词人的身世之感和故国之思洞其底蕴地显示了出来。

过片处巧妙地接写罗衣,既与上片紧密相承,又在读者不知不觉中把描写的范围缩小,通过一件衣衫来抒写情怀。目睹旧日衣衫,顿时生出许多对旧时生活的回想:京城府邸中夫妻把玩文物,青州归来堂中夫妻勘校史书,花前月下夫妻对酌赋诗。这些回忆,非但没有给词人带来任何快慰,反而激起了物是人非的痛楚感慨:“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这里连用三个“旧”字,却无意于构成层层递进,而是以“只有……不似……”造成强烈转折,突出强调了旧时的欢乐情怀将一去不再复返了。全词虽然就在这深深的慨叹中结束了,但却留下了余情不断的弦外之音——如今的情怀又是怎样的呢?于是,上片中词人伏枕饮泣的画面就又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一开头的“昨夜雨疏风骤”,似乎起得平平淡淡,并非什么奇特之笔,但是和接下来的“浓睡不消残酒”一句连起来,就产生了许多发人遐想的意境。暮春时节本来就容易引起深居闺中的青年女子的感伤,更何况又是那刮风下雨的恼人天气。借酒来排遣愁闷,昏昏睡去,但是一觉醒来,酒意还未完全消尽。仔细推敲“浓睡不消残酒”的“不消”两个字,表面上指的是酒意未消,实际上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本意是想“消”,其结果却是“不消”。在这,“不消”的朦胧状态之中,又想起了昨夜风风雨雨的恶劣天气,可以想见,作者此时的心情是颇为抑郁的。

接下来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就是这种心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有感于春光将尽,产生了惜春之情;一夜风雨之后,自然会惦记起园中的海棠。“试问”两个字,本来是词中常用的,在这里却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海棠花经得住风风雨雨吗?是不是谢去了呢?作者是不希望海棠凋零的,可是又担心它凋零,于是想,还是问一问卷帘人吧!因此这里的“试问”就不是一般的问,而是含着惜春怜花之情的问。在这一问中包含着作者多少缠绵的感情啊!可是卷帘人的回答却是那样的无动于衷,这就更加衬托出作者伤春惜花的感情。“却道海棠依旧”的“却”字用得极好,它把卷帘人的冷淡态度和作者感到回答出乎意外的神态一下子描绘了出来。

最后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作者对侍女,也就是卷帘人说的,是反问,也是作者的自我慨叹。“知否”两个字的重叠,婉转缠绵,感情色彩极其浓厚。“应是绿肥红瘦”是反问以后的自我解答。“应是”两个字绝妙,“应是”当然不是肯定是或一定是,因为园子里的海棠究竟如何,作者还没有亲眼见到,所以“应是”就是推测、估量的意思,还含有必然是和不得不是的意思,也就是说,春光虽好,但不可能长驻,海棠花虽美,也要随着逝去的春光逐渐凋零,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是无法抗拒和无力挽回的。因此,这“应是”两个字的内在感情是很深沉的。接下来,作者用“绿肥红瘦”四个字来形容海棠的叶多花少,这更为历来的词评家所称颂。“绿”和“红”是两种颜色,“肥”和“瘦”是两种形状。作者在这里用“绿”和“红”来代替叶子和花,用“肥”和“瘦”来形容叶子的茂盛和花的凋谢,鲜明、生动、形象。绿、肥、红、瘦,本来都是很寻常的字,经李清照这么一用,就显得很有生气,新鲜而又奇特。这也是李清照在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整首词都是描写梦境。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还没有人在里描写过大海。“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为李清照是山东人,对海的见闻比较多,所以写得出这样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梦魂归帝所”意思是说:我原来就是天帝那儿来的人,现在又回到了天帝处所。这和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之“归”字意义相同。“归何处”句,着“殷勤”二字,写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换头“我报路长嗟日暮”二句的感慨。《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李清照“路长日暮”句的出处。这句子的意思是说人世间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时代的妇女,纵使学诗有惊人之句(“谩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长日暮”,找不到她理想的境界。末了几句说,看大鹏已经高翔于九万里风之上。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莱三岛去吧(“九万里风”句用《庄子·逍遥游》,说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九”是虚数)!

这首风格豪放的词,意境阔大,想像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更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无疑是决定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和她那种渴求憧憬这种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是词人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剪影。从词的内容和欢快活泼的情调来看,当是词人早期的作品。

这首小令虽然仅只三十三个字,但叙事却十分完整。开篇以“常记”二字为总领,既表明所叙是一件时常引起词人回忆的往事,又十分自然地引出对事件的追述。词人从郊游的时间、地点落墨,追叙了主人公在绮丽的历下名泉荡舟畅游,直到“日暮”才作“回舟”之想,而且由于景色迷人,游览有致,已经“沉醉”其中,不识归路了。这就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兴尽”的情怀,同时也渲染了欢快的气氛。游玩既已尽兴,就该回家了。按常理,调子必趋于平和,叙述必趋于收束。然而,这里却突然又来了一个奇峰突起,由“不知归路”而引出“误入藕花深处”,于是,如柳暗花明,一幅奇美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少女为迷路而焦灼,急不择路竟把船划到了密密的荷塘里,船儿搁浅了。少女奋力挥动双桨,想尽快摆脱这窘境,没想到,桨儿击打着荷叶,也激起了哗哗的水声。一群静栖于荷塘深处的鸥鹭受到这突来的惊扰,扑楞楞地一齐飞上了蓝天。词人原已“兴尽”,现在又突然来了这样一场余兴,情感的波澜自然也随之再起。这就与开篇的“常记”相关照,进一步显示了这次郊游的不平凡。

浣溪沙春景

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这是一首写闺房闲愁、独处寂寞的词。它描写了词人日常生活中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一天。

全词以景语作起句,首先交代了词人所处的地点、季节和心境。词人的闲愁是由“春色深”而引起的。全句透露出的情感,笼罩全篇。她告诉读者,时间是春天,地点是家里,环境是院“小”、窗“闲”、春“深”、帘“未卷”、“影沉沉”。“院”感觉着“小”,是受拘抑不开放的心情。“窗”不会感觉“闲”,这是人的感觉,是无所事事的心情。“春色深”是春的景色已经浓深了,就是到春天正好的时候了。感觉着院小受拘束,家里无所事事,春色正好,出去游赏游赏多合适呀!可是“重帘未卷”,主人公却懒得动弹。“影沉沉”,日已高升,却毫无活跃愉快的气氛。在这里,作者既写了春日阳光的明媚,又写了作者的心情也像那沉沉的影子一样,压抑沉闷,郁郁寡欢。心情的沉重,使周围的景物也受到感染,显得越发沉重起来。这两句,在“无我之境”中,写出了“我”的形象和心情。

同类推荐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2016年散文诗选粹

    2016年散文诗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报刊的优秀的150篇散文诗作品。分别为阿土的《云水禅心》,阿毛的《对他说》,安蕾尔的《不死鸟》,安澜的《佛黑缘》等。这些散文诗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 尼泊尔4·25地震亲历记(2015)

    尼泊尔4·25地震亲历记(2015)

    2015年4月25日16点,我从拉萨市的尼泊尔领事馆前出发,沿318国道去往尼泊尔。旅行社安排的是一辆金杯车。当时车上同行的大多是喜欢穷游、徒步之类的青年,共十二个人。还有两个藏族司机,年轻的是那种健壮的康巴汉子形象,那个老点的司机看上去脏脏的,你无论说什么他都哈哈大笑。他一戴上那副酷酷的墨镜,我们说他帅到没朋友。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贩牛的商人。车上有个瘦瘦的男孩小白,带着两袋水和啤酒,他说要去尼泊尔找他的女朋友,给她个惊喜。金杯车一路前行,藏歌悠扬,大家说说笑笑。
热门推荐
  • 慢慢看见你

    慢慢看见你

    【1v1慢热甜文】小陆好几次看见小江抱着一大瓶可乐在街上走,以为这个姑娘对可乐爱的不行。在一起之后他每天往楼下教室送吃的可乐都必不可少。那天小卖部可乐没存货,他中午才买到,又给小江单独送过去。小江正被她同桌拉着袖子:“哎呀,可乐那么好喝一饮料你为什么不喜欢啊?”“喝了感觉自己会变黑。”小江煞有其事,“我不喜欢。”听了这话的小陆善解人意的该送牛奶。并不喜欢喝饮品,且故意说给男朋友听的小江,卒。————————————[心仪男孩常驻身边]歌词出处——《黄色大门》
  •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为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男人,演绎生命的壮丽诗篇。在女人眼里,男人是一部史诗,承载着亘古不变的气概和壮言;在女人心里,男人是一片无际的瀚海,坚守着无言的宽广和深沉;在女人梦里,男人是一盏夜航中的灯塔,指引着心灵深处的归宿和牵挂。
  •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佛很可怜:中观大师谈修行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英国情人

    英国情人

    陈晚晚独自前往异国求学,然而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顺利。说好纯善开朗的歪果仁呢?为啥她的导师一脸坏坏的笑?陈晚晚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欺骗。这一切怎么和想像的不一样哇!
  • 嫡妃权倾天下

    嫡妃权倾天下

    提起御史嫡女明菡,世人直道——无才无貌深闺千金说起这世袭王爷祁容,众人皆知——重病缠身克人克己废物王爷一场赐婚将毫无交集的二人绑在一起世人皆言:绝配!且看这对废柴夫妻,历经生死,将这天下踩在脚下本文男强女更强女主性格淡然却心机颇深,男主城府极深手段残忍,本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与坏人。
  • 桀宋

    桀宋

    他弑兄篡位,野心勃勃,处四战之地。联秦、伐齐、破楚、灭越……旷日持久的大战,且看被现代人的灵魂所取代的戴偃,如何一步一步蚕食鲸吞,结束这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欢迎加入桀宋书友群,群聊号码:835963287
  • The Filigree Ball

    The Filigree B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丽塔

    洛丽塔

    作为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对英文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代表作《洛丽塔》是20世纪颇受争议、极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闻名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
  • 风停了说再见

    风停了说再见

    风起,我们相识,相知。等风停了,就好好说一声再见。再见,还是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