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700000064

第64章

木兰花慢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妲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想像瑰丽的送月词,写得纵横激宕。但在那雄伟奇幻的想像背后,却隐藏着词人难以名状的哀愁。面对现实,词人发出一系列的疑问,表现了他那种困惑莫解的怅惘心情,“恍惚使人愁”,正是道出了作者难言的苦衷,表现了他对国事和时局的忧虑。稼轩写过好几首中秋词。现存最早的一首是《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壮志未酬的苦闷。词的下片更以“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为喻,寄托了作者必欲铲除权奸、统一祖国大好河山的壮志和理想。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的:“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在《满江红·中秋寄远》一词中,作者急切地呼唤道:“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到来,担心黑暗势力猖獗的心情,所以他要修“玉斧”,整顿“冰壶凉世界”。在另一首《满江红·中秋》词中,作者更响亮地提出了扫荡遮月阴云的奇想:“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飞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在另一首“有感于中秋近事”的《水调歌头》词中,作者写道:“犹记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可见,在中秋月圆之际,雄才大略的辛弃疾,并不像一些婉约派词人那样,对月伤怀,思人念远,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他是始终没有忘怀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政治理想的。这首《木兰花慢》,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正表现了作者对猖獗的误国的邪恶势力的憎恶,而结尾“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两句,更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这类寓意深刻的咏物词,它的思想意义要比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高得多了。稼轩咏月而只赋送月,送月而寄托遥深,真可说是“蹊径独辟”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问,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上片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形象地概括了李广的两件轶事。其一是罢职家居时受辱于灞陵醉尉,其二为某次出猎时射箭“中石没镞”的神力。“故将军”五句,出自《李将军传》“恨灞陵”三句,“恨”字所责备的也不仅是亭尉而已。“桃李无言”亦引自《李将军传》“射虎”两句,其事实早就传诵入口:“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李将军列传》)两句突出地塑造了这位膂力惊人的英雄形象,“山横一骑”,描绘出跃马山中,引弓欲射的英姿。“惊弦”,是指使猛虎惊惧的弓弦声,弦声响处,巨石开裂。这“裂石响惊弦”,与“中石没镞”相比较,前者显得更有声色。“落托”两句,叹息像李广这样有大功于国家的名将,却不得封侯,还一度被罢黜而家居。李广自己曾论及此事,指出“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对此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之于命运,作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从而引出下片词意。下片“谁向”五句,用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诗意而又不尽相同:“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仇注说“志在归隐,其辞激”。作者摘取杜诗而冠以“谁向”,表示自己不想闲话桑麻,了此余生。“要”字表明愿意追随李广,罢居而不忘骑射,关心国事,李广后来又被起用,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至于自己呢!则甘愿谈笑自如,度此残年,而绝不违背坚决抗战的初衷与朝廷中苟安之辈同流合污。“看”字亦含自明心迹之意。

“汉开边”两句借古述今,汉代重视边防,多少人因边功而取得功名,但却还有像李广这样敌人闻而丧胆的“健者”被等闲视之,不得封侯。

“纱窗外”三句暗用苏轼诗意,“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和刘道原咏史》)借此点出副题咏史旨意。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上半片“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渲染早春,“斜日”句点明是早春的傍晚。可以暗示早春的形象很多,作者选择了桑、蚕、黄犊等,是要写农事正在开始的情形。这四句如果拆开,就是一首七言绝句,只是平铺直叙地在写景。

词的下半片最难写,因为它一方面接着上半片发展,一方面又要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还要吻合上半片来作个结束。所以下半片对于全首的成功与失败有很大的关系。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像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免堆砌,不免平板了。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其实是重要的。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参进一点人的情调、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读者不妨找一些写景的五七言绝句来看看,参证一下这里所说的道理。“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像是在写景,又像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好像是很愉快的。它是否愉快呢?要懂得诗词,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一首诗词,有时就很难把它懂透。这首词就是这样。原来辛弃疾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徽、钦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也还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粉蝶儿

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倨风倦,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词的开头就说“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昨日梅花丰盛、肥大、烂漫的春光美景。说“如十三女儿学绣”,十三岁的女孩儿,天真烂漫,充满幻想,活泼调皮,热爱生活,无拘无束;她看样学样,虽然歪歪扭扭,却尽力绣去,绣得热烈丰满,不拘一格。过片以“而今”二字承上由昨日春转入今日春的描写。“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浪荡子弟,轻薄无情,难以久留,使人悲痛,令人伤情,这又是一个拟人化的形象比喻。轻薄荡子,漂泊不定,人生失意,无情无绪,用来比拟今日春光之短暂难留,贴切而形象。在这个形象比喻中流露着词人的深沉的失望与强烈的悲愤。接下一个“记”字,由昨日春愁写到今日春愁,昨天与今天,历史与现实,昨日之幻想与今日之失望统统连成一片,作了统一的表达。“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一江春水都化作浓酒,以酒之多如江水,反衬愁之浓重,这是使用了艺术上的反衬手法。收尾说“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清愁本不可“约”,这里不仅说“约”,而且还要在“杨柳岸边相候”,把清愁写成情人,写成挚友,写成知己,与词人一起共饮“一江春酎”,共同饮酒解愁。与“清愁”一起“解愁”,设想得奇妙,描写得形象。词正是在这奇妙的设想中,在拟人化的形象描写中,在与清愁相约、相候中收结,结得余意不尽。这种不结的结,表达了词人极深婉又极浓重的悲愤之情。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念奴娇一书东流村壁》),词由昨日春愁引出今日春愁,从昨天的烂漫春光引出今日的春光难留,从今年的春愁想到去年的春愁,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描写中,一步深一步地揭示出词人的热爱春光、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和惋惜春光逝去的浓重哀伤与悲慨。

锦帐春

席上和杜叔高

辛弃疾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更旧恨、新愁相间。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杜叔高的《锦帐春》原词已经失传,无法参照,给理解辛弃疾的和词带来一定困难。和词中的“几许风流,几般娇懒”,显然是写女性。大约“席上”有歌妓侑酒,为杜叔高所恋,情见于词,所以和词即就此发挥。起句命意双关,构思精巧。时当暮春,故说“春色难留”;美人将去,故说“春色难留”。想留住春色而无计挽留,便引起“愁”和“恨”。酒,原是可以浇“愁”解“恨”的,杯酒以深(应作“满”解)为佳。晏几道《木兰花》写“春残”,就说“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可是而今不仅“春色难留”,而且“酒杯常浅”,这又加重了“愁”和“恨”。于是用“更旧恨、新愁相间”略作收束,又引出下文。“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是预想酒阑人散之后绵绵不断的“愁”和“恨”。夜深梦飞千里,却被风声惊醒。五更既过,天已破晓,放眼一看,残花被风吹落,春色已渺不可寻。于是不胜怅惘地说:庭院竟成这般情景!

下片开头,以“几许风流,几般娇懒”正面写美人。作者作词之时,她还在“席上”。可是在词中,已驰骋想像,写到别后的“千里梦”,那“风流”,那“娇懒”,已经空留记忆。而留在记忆之中的形象又无法忘却,这又凭添了多少“愁”和“恨”!因而继续写道:“问相见何如不见?”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也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的作品。上片说,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喜欢登上高楼(层楼),赏玩景致,本来没有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装出一副斯文样子,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上片生动地写出少年时代纯真幼稚的感情。“不识”写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识尽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经历,积极抗金,献谋献策,力主恢复中原,这些不仅未被朝廷重视,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击。他这“愁”郁结心头已久,是很想对人倾诉一番,求得别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一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权,说了也于事无补,就不再说了。“欲说还休”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值得注意的是,“欲说还休”四字重复出现,用迭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这是因为“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辛弃疾:

《论盗贼札子》),作者实在有难言的苦衷啊!怎么办呢?只好“顾左右而言它”。“却道天凉好个秋”句,意思就是说作者无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谈,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聊以应景!

踏莎行

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开头三句,分别集自《易经》和《论语》:“进退存亡”,即《易经·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行藏用舍”,典出《论语·述而》,孔子对其弟子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小人请学樊须稼”,也出自《论语》,据《子路》篇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名须),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孔子不满意地说:“小人哉,樊须也。”辛弃疾集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知道,该进就进,该退就退,该留就留,该去就去。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退隐。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我要像樊须那样,学种庄稼,退隐归田。表示绝不与朝廷中的乞和派同流合污!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二句均出自《诗经》。《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作者用这两句现成诗句,进一步描绘自己怡然自得的村居生活:居住在用衡(横)木做门的简陋的房屋里,傍晚看牛羊成群地归来。

同类推荐
  • 我所理解的世界

    我所理解的世界

    本书是闾丘露薇媒体从业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一部专栏作品集。书中全面展现了她的人生态度、生活状态、职业热爱和经历,回顾并展现了这些年闾丘露薇个人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她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中,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去理解、感受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文章体现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勇敢年轻记者,用其热切、专业、冷静的方式,成长为一名独立成熟的社会公知的心路历程。她知道因为职业的关系,自己所能看到和经历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也正因如此,她觉得,把这些文字记录下来,让读者看到和体会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思想,是她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责。闾丘露薇用心地给每一篇文章做了最新的修订,使得文章现在读来,更完整且具有时代意义。
  •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

    本书是“短篇王”丛书之一,该书系的出版,是为了推动精致的写作和阅读。本书作者刁斗,曾当过新闻记者,现为文学编辑。已出版的作品单行本有:诗集《爱情纪事》,长篇小说《私人档案》、《证词》、《回家》、《游戏法》、《欲罢》,小说集《骰子一掷》、《独自上升》、《痛哭一睌》、《为之颤抖》、《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重现的镜子》。曾热爱过文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欧·亨利、都德、契诃夫、海明威、鲁迅、汪曾祺等作家的短篇作品,即使是“先锋”、“现代”、“后现代”的作家,也不乏短小精致的传世之作。在当下时尚的文学消费潮流中,能够挽回文学精致的写作和阅读,张扬短篇小说大概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 剧作三种

    剧作三种

    乡间诊所。一张方桌,上面摆放几瓶类似酒精、碘酒、药剂的物品。两边各摆一个长条木凳。六七位候诊的病人或站或坐,有男有女,有老有小,乡下人打扮,穿着简朴甚至有些寒酸破烂。安东·契诃夫医生正弯腰给躺椅上的马车夫看喉咙。契诃夫(一手轻扶患者的头部,一手将压舌板伸进病人张开的嘴里)说“啊——啊——啊啊”……马车夫(发出一串怪声)咿——咿——哎一鸣——呀……契诃夫(身子向后退了两步,用手在鼻子前扇动)您到底喝了多少酒,我的主啊?难道您一大清早就喝酒?马车夫(一手捂着腮帮子,从椅子站了起来)我亲爱的契诃夫医生,谁规定早晨不能喝酒,难道喝酒还要挑个良辰吉日?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瓦釜集

    瓦釜集

    《瓦釜集》(1926年4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刘半农先生的代表诗集,《瓦釜集》中的诗歌用江阴方言与江阴民歌的声调,抒写劳动者的爱与恨。
热门推荐
  • 万界皆尊

    万界皆尊

    他曾主宰一个又一个时代,在神话时代出世力斩真仙,镇压万界。在黑暗时代斩杀举世无敌的黑暗巨头,震慑九天。在远古时代成为一代尊师,世间无敌至尊皆出自他手,开创了璀璨辉煌的人族时代。于诸尊时代率无敌至尊与千万大军直捣黑暗本源。在这一个时代,他又将以怎样的无敌姿态归来,留下怎样的传奇!
  • 校草大人要罩我

    校草大人要罩我

    “顾楠大大,沫沫迷路了!。”“我接。”顾楠在众多双眼神的注视下,放弃了许多人都不能上台领奖的机会。“顾楠大大,沫沫被……被……校长女儿欺负了!!”“换校长。”不冷不淡的声音从顾楠薄唇里发出,却让人不寒而栗。“顾楠大大,沫沫说你不喜欢她……”“安排。”顾楠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嘴角却上扬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传闻,校草大人是同性恋?!传闻,校草大人一米以内,女生不得近身?传闻,校草大人是安华市的第一大家族!然而叶沫沫表示这是哪个小道消息,一、点、都、不、靠、谱、好、不!开学第一天,她就“吧唧”吻上了这个校草大人,没想到传说中的校草大人从此带她过上了虐死天下单身狗的日常。 新书《嫡女本色:殿下,太诱人》,欢迎品尝!
  • 念卿朝朝暮暮

    念卿朝朝暮暮

    作为皇帝最小的女儿,苏迎朝表示,一定要为亲爱的父皇分担一些。所以苏迎朝便带着随从,悄悄出宫,美曰其名寻找有才之人。谁知被自己看上的那个可爱的子在几年之后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阴郁丞相。小片段:迎朝:“我们不熟,为何公子还要缠着小女子不放?”某丞相:“不熟?当年你可不是这样说的。”迎朝:“可我真的不认识你……”某丞相:“无妨,反正我们迟早会成亲。”迎朝:……登徒子PS:架空勿考究,女主非软萌,男主亦阴暗,主要攻言情,配角是助攻,作者更智障,不喜切打击(非押韵,不要在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寒冷的2006年夏天

    寒冷的2006年夏天

    2005年底我在东莞开会。会议结束临上车时,接到张志林打来的电话,说萌萌得了很重的病,他沉吟了一下,接着又说,是肺癌。现在她已从海口转到广州治疗,就住在执信南路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的肿瘤医院。我听后心猛地一沉。一时间,我还无法将萌萌与绝症联系在一起。在返回广州的路上,我一直怔怔的。她在我面前浮现的模样,是始终的笑靥如花,始终的好心情。那轻快的、像背台词一样的讲话语调,让她出尘,高过众人。她始终与骄傲、优越、典雅的仪态相联。她常着一身黑衣黑裙,却将黑色穿得绚丽而耀眼,显示出与这个时代匆忙粗糙的女人迥异的精致与高贵。
  • 99次霸爱:南少,热火娇妻

    99次霸爱:南少,热火娇妻

    她为救病危的母亲被迫嫁给传闻中……A市一手遮天的男人。原以为冷酷无情,不近女色。谁想,一碰成瘾……一夜之间,她却成为令人羡慕的南少专宠。“不是说?演戏嘛?”南少似笑非笑,“假戏真做,怎么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朽天凰

    不朽天凰

    少年秦凰为了寻回亲妹愤踏仙路,神若拦我路,我便弑神过,佛若劝我归,我便屠佛去!渐渐的,秦凰发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非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什么,我所在的不过是一方小世界?小世界之上还有大世界?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混沌中的一缕尘埃?(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
  • 奉献者的故事

    奉献者的故事

    民兵,取之于民,藏之于民,用之于民!民兵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花和竹的故事

    花和竹的故事

    研究生在读的文科女遇上同校研究生在读的理科男,原来不同学科之间也能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