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17

第17章 唐诗篇(16)

三四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写诗人虽然格外喜欢那优美的古调,遗憾的是现在已没有几人喜欢弹奏古琴了。后两句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当时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庄重有如松风的琴声虽然美,如今却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的情致来欣赏它呢?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诗人在诗中慨叹古调受了冷落,借以比喻世人追随时尚,趋炎附势,流于随俗,而自己则寂寞无依。

送灵澈上人[1]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2]。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1]灵澈: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寺庙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2]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一、二句中描写了苍苍山林之中的灵澈上人归宿的地方,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这时的时间已是黄昏。这钟声好像在催促灵澈赶紧回山。

三、四句写灵澈辞别了诗人归去时的情景。灵澈头上戴着斗笠,身上披着夕阳的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青山”照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灵澈所居住的寺在山林之中。“独自远”写出了诗人伫立远送,对灵澈的依依不舍之情。从中表现了诗人和灵澈之间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也表露出诗人怀才不遇,从而淡泊的情怀。

饯别王十一南游[1]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2]。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4]。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蓣[5]!

【注释】[1]饯别:设宴送行。王十一:姓王,排行十一,生平不详。[2]望君二句:在意义上应当是“挥手泪沾巾”在前面,说自挥手告别后,就只能向着长烟阔水望你了。以后四句都从“烟水阔”生出。[3]飞鸟:喻远行者。没何处:指其远行无依。空向人:枉向人,即好友不在,风景徒佳之意。[4]五湖:说法很多,这里指太湖。[5]汀洲:水中平地。白蘋:水草名,花白色。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开头,诗人的朋友王十一已经乘船远去,他乘坐的小船行驶在宽阔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浩淼的的江面,用频频挥手来表达自己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句“飞鸟没何处”,“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在诗中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担忧。“没”字紧扣“望”字;“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朋友的背影。思念之情,不绝如缕。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就凝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之上。

五、六两句“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既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地点:朋友的一叶孤舟沿江南下而去,渐渐远行,抵达太湖湖畔后才会停下来。又表达了诗人的心希望追随朋友一同远去,直到伴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下的太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呢!

诗的最后,诗人又从恍惚的思绪中回到送别的现场。“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诗人站在渡头之上,望着秋水出神,久久不忍离去,因为友人的离去,心中泛起无限愁绪。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3]。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4]?

【注释】[1]贾谊: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出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被重用,抑郁而死。[2]栖迟: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用以暗喻贾谊的失意。楚客:流落到楚地的客人,此处指贾谊。[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这两句诗化用了贾谊《鹏鸟赋》的句子。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以为不祥的鸱鸟,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赋中发出了“庚子日斜兮,服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感喟。诗人借用其字面,营造了“人去后”、“日斜时”的倍觉神伤的气氛。[4]怜君: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诗人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鉴赏】这是一首吊古诗。

首联:“三年谪居”,只落得“万古”留悲,上写句意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的感觉。“此”字,点出了“贾谊宅”。像鸟儿那样的敛翅,飞不起来的生活是惊惶不安的。流落在他乡怎不让诗人“悲”呢?一个“悲”字,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老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羡慕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是当时贾谊的实际处境,更是唐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二字,写出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惆怅。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诗人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的薄恩。当时昏聩无能的唐皇,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再被贬,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高妙。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写得很含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这两句,真切地刻画了诗人抑郁无诉的心境。

尾联勾画了一幅荒村日暮图。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吹过,黄叶纷纷飘落。这正是诗人所生活的环境的写照,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相照应,加重了作品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1]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2]。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3]。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4]!

【注释】[1]吴公台:故址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西北,原为南朝刘宋时沈庆之攻竞陵王刘诞时所筑弩台,原名为鸡台。后吴明澈围北齐于江都,重加修筑,以射城内,因称吴公台。[2]摇落:指秋天草木凋零。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入:一作“秋日”。[3]寒磬:寒空中传来的磬声。[4]惆怅:失意,心情不舒畅。

【鉴赏】这是一首怀古诗。首联“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写在一个秋风摇落树叶的日子里,诗人登上弩台上的寺庙,顿生思乡的情感。颔联“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接着写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远望山峰,都在云雾缭绕之中。颈联“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写夕阳沿着旧日的堡垒缓缓落下,寺院中传出的钟磬之声慢慢向空林中弥漫。正值秋日,秋风瑟瑟,这钟磬之声也好像带有一股寒意。尾联“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写南朝古迹尚存,当时的人却早已不在。惟有那浩浩荡荡的长江,在秋天的夕阳中独自流淌。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1]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2]。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3]!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4]。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5]?

【注释】[1]李中丞:名字不详,中丞是御使中丞的简称。唐时边将往往加御使中丞、御使大夫一类的官衔。汉阳:唐鄂州汉阳县,在今武汉境内。别业:别墅。[2]驱:驱使,指挥。[3]旧业:在家乡的产业。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4]三边:汉以幽、并、凉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轻生:指出生入死,建立功勋。[5]江汉:江汉对举时,指长江和汉水。欲何之:打算向何方去呢?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对李中丞去守卫边疆的勋绩推崇备至。同时对他被弃用的遭遇,流露出情感上的共鸣。

首联“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写现在这位四处流落的征南将军,曾经统帅十万大军。颔联“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写罢职归来的李中丞产业全无。到老还留念着以前政治清明的时代。颈联“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将李中丞置生死于度外、威武镇三边的形象勾勒出来。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写面对这茫茫的江水,不知道日落后将军又将去向何方?

寻南溪常道士[1]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2]。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3]。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4]。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5]。

【注释】[1]常道士:生平不详。[2]经行:走过。屐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处指足迹。[3]渚:水中小洲。

[4]过雨:即雨过之后。随山:沿着山势的自然径路。[5]禅意:佛教指思想上静虑澄心的境界。忘言:《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鉴赏】诗的开篇:“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写诗人寻访道士,一路走过去,看见莓苔中留下的足迹。

既然路上莓苔遍布,可以想象到这里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三、四句:“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写小洲之上,白云浮进水中。芳草遮住了紧闭的屋门。这里,是写景:悠悠白云缭绕着静谧的小洲,这是远景;道士居处的门静静地闭着,门外芳草萋萋,是近景。远景近景,都突出了一个“静”字。五、六句:“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写诗人沿途观看了雨后的苍松翠柏,一路又沿着山路来到了水的源头。诗人在寻找道士的过程中,兴致勃勃地观赏松林的雨后颜色。雨后的森林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诗人并没有道出,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会。雨后溪水潺潺,顺着山势,诗人自能找到溪水的源头。七、八句:“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写溪边的花草似乎也通晓禅意,面对人们,不再需要任何语言。诗人最后写他找到了道士,按常理,二人会面会有很多话说。但诗人与道士,相对无言。这说明寻访道士只是一个因,诗人鉴赏道士的隐居环境才是目的。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1]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2]。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3]。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释】[1]江州:唐江南道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薛六柳八:二人生平不详。员外:官名,员外郎的省称,正额以外的官员。因曾有《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故这首说重别。[2]生涯:生业、生计。这里指宦途事业。承优诏:蒙受优渥的诏命。空知:徒知。[3]胡雁:犹云北雁。雁在秋天由北而南,胡地在北,故名。淮南句:战国时淮南皆属楚地,故说楚山;木叶落则山更明显,故言多。

【鉴赏】首联:“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写诗人长期飘零,世事早已经参破。预想不到的好事,无非是虚幻的宦海沉浮。诗人只想浪迹天涯醉酒当歌。颔联:“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写在九江所见的江上升起的明月、飞掠夜空的鸿雁和淮南瑟瑟的秋风,树木凋落。这两句写九江秋天夜景,境界凄清。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颈联:“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写诗人寄身在这遥远的地方,感到自由、欣喜,纵然白发丛生也不曾让自己徒然悲愁。然而,接着便感到已经老去的惆怅。尾联:“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写诗人已经衰老,步态龙钟,可朋友还叮嘱他,谨慎人间的风波。这声声叮嘱,让诗人感到惭愧、感动。结语倍见薛、柳两位朋友对他的真情。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1]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2]。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3]。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4]。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5]!

【注释】[1]夏口:地名,今湖北武昌。鹦鹉洲:在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中丞:官名。[2]汀洲:即鹦鹉洲。楚客:诗人自指。[3]汉口:今武汉汉口。[4]孤城:指汉阳城。戍:哨所。[5]古今怜:古今为贾谊的遭遇而叹息。

【鉴赏】首联:“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写静静的汀洲,没有风浪和烟霭,只有诗人漂泊的影子,在思念着旧交元中丞。颔联:“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写在汉口的夕阳中,不时可见渡江的鸟雀,洞庭湖的秋水与长天连成一片。这两句写景气势雄阔,但还透着凄凉。颈联:“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写诗人的所闻所见。号角响彻山背后的孤城,诗人增添一种寒意;临江的哨所旁,泊着诗人的船只。

尾联:“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写贾谊上书,是忧国忧民的赤子;无论是古人或是今人,都为他的远谪而叹息、辛酸。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的都是景物,层次井然。作者从夏口坐船出发,首先看到汀洲,这个时候是在白天。到汉口,将近黄昏;到鹦鹉洲时,已是晚上。一路写来,有所见的近景,有远望的远景。景中又寄寓着对元中丞的怀念。

同类推荐
  • 允执厥中

    允执厥中

    本书是作者在香港《明报》上所开设的专栏“允执其中”的文章结集,全部文章均已发表在《明报》上。文章主要谈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领悟,主要是对儒家思想的体会,以及这些体会对现在的社会、国家建设的启示。限于报纸的篇幅,每篇文章都很简短,1000字左右,但对读者仍然有所启发。
  • 智慧女性千千结

    智慧女性千千结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较多的写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分为五卷:卷一读书阅万象;卷二萍踪飘千里;卷三心灵游万仞;卷四情知人间冷暖;卷五友居洲之四方。语言优美生动。“文字不是风帆、不是灯塔,更难以准确地为你我导航——它也许只是,我们全身松懈时的一件居家衣裳。”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听荷

    听荷

    作为土生土长的洞庭湖人,对荷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我看来,无论是欣赏荷杆、荷叶还是荷花,都是要用眼看的。当文学风网站创办人梁长伶老师找到我,要我为文学风网站第三本集子《听荷》作序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荷,能听吗?
  • 西班牙主题变奏(毛姆文集)

    西班牙主题变奏(毛姆文集)

    在这本被格雷厄姆·格林称誉为毛姆最佳作品的《西班牙主题变奏》中,毛姆为探索西班牙这个他为之心醉神迷的国度独一无二的精神真谛,带领我们重新回到她的黄金时代,一一检点她的宗教信仰以及流浪汉小说、戏剧、绘画等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门类,回顾了罗耀拉、德·维加、塞万提斯、格列柯、圣特雷萨修女等塑造了这个民族精神面貌的那些伟人的人生故事和心路历程,描绘出黄金时代西班牙人的真实形象,揭示出为什么堂吉诃德、桑丘和唐璜成为最能代表西班牙人的精神面貌的三个不朽形象,并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西班牙,人就是诗歌,是绘画,是建筑。人就是这个国家的哲学。这些黄金时代的西班牙人生活着,感受着,行动着,但他们并不思考。他们追求并发现的是生活,是骚动的、热烈的、多样的生活。激情是他们生命的种子,激情也是他们绽放的花朵。……他们的卓越之处……在于不同的方向:那是一种性格的卓越。在这一点上,我想无人可以超越他们,只有古代罗马人才能与他们匹敌。这个精力旺盛的民族似乎将它所有的活力和独创性都投入了一个目标,一个唯一的目标:人的创造。他们并不擅长艺术,他们擅长的是一个比艺术更加伟大的领域——人。”
热门推荐
  • 星魔殿

    星魔殿

    我,夜尘星从此便为魔,以魔道抗正义;我,夜尘星只杀该杀之人,星魔刀出,必将有杀戮,必将有亡魂;我,夜尘星从此便建立星魔殿,以魔称霸整个江湖,……,
  • 年岁不吾与

    年岁不吾与

    十六年前,柳侍郎府诞生了一位庶出小姐,她从出生就体弱多病,后来更是发高烧烧坏了脑子,变成了个痴傻儿,从此父亲不疼,嫡母不爱,将她驱逐了侍郎府,送去了乡下,十二年后,她涅槃重生,斗嫡母,斗长姐,一路所向披靡,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仇人在等着她。。。。。”喂喂喂,说你呢,你能不能离我远点!“”这位姑娘,你救了我的命,我就是你的人了!“
  • 青天道统

    青天道统

    一个出生自带先天道体的孤儿,拜在一位浑身邋里邋遢的师傅门下,加入了一个曾经名震修真界的门派,且看他如何玩转都市,重振青云门。“道法?不好意思啊,我门派的道法是道家之最”“鬼术?别闹了,一道雷就劈了你”“剑法?emmm其实我最好的就是剑法,推荐你赶紧跑,我怕压不住我的剑意”
  • 家酿

    家酿

    因为贪杯,穿成了酿酒世家女扮男装的纨绔公子哥儿?本以为捞到个闲人富贵,却不想转眼成了亡命之徒......逃命时她放下节操紧紧抱住某男大腿。某男勾勾嘴角,掏出一张卖身契:我是商人,商人重利,救你可以,把这个签了!最终小小女子辟一方佳酿之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从暴打佐助开始穿越诸天

    从暴打佐助开始穿越诸天

    当鸣人的右拳有力地暴打在佐助俊美无俦的左脸上,佐助的小白脸彻底变形,两颗大牙带着血喷出。“叮,击打佐助的左脸,打掉大牙两颗,奖励C级忍术:风遁:大突破,奖励自由属性点*2。”鸣人眼睛一亮,嘿嘿笑着,双手一架:多重影分身之术!几千个鸣人围住二柱子。二柱子:你TM不要过来啊!带着鬼畜系统穿越诸天,从火影开始~
  • 国民千金:鲜肉老公,有点猛!

    国民千金:鲜肉老公,有点猛!

    重活一世,她涅槃归来,誓要渣男渣女付出代价。渣女会演戏?好,白莲花加绿茶婊,你演十分我还你百倍!渣男想要名利?好,让你得到再失去,看看谁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至于我的小奶狗!这一世,你的狗粮只能由我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禁事

    修仙禁事

    登临青城山的薛慈,偶然穿越迷雾,出现在了另一个世界。妖?魔?修仙者?且看一路彷徨的薛慈如何安身立命,在这魑魅魍魉的诸天傲立绝巅
  • 也是读书

    也是读书

    本书辑录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撰写的各类随笔七十余篇,写作时间横跨几十年,包括序、跋、引言、后记等多种形式。读自己的书,读他人的书,读学生的书,其内容或是陈述个人作品的主旨、创作的经过,或是对朋友、同道著作的点评,或是对学生作品的寄语。葛剑雄教授的学术研究之精、涉猎之广,可窥一斑。这些文字既有思想价值,又内涵丰富,充满了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省思,集中展示了作者在学术和写作上的研究与思考。
  • 黑贵妇

    黑贵妇

    新生派对举行现场,一位不请自来的女生死在了门口,为她开门的派对主办者会是凶手吗……经营着两家店面的老板娘,每天会限量提供三份甚至不写在菜单上的特别料理——鲭鱼寿司,只有在开店时间迅速杀到才能品尝。原本对于匠仔他们来说,享受这份美餐不是什么难事,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们每次到店时都能碰到一位“白贵妇”,总是吃完鲭鱼寿司就走的她,是专门来跟四人组“抢”吃的吗……受邀出席老师的婚宴本是美事一桩,可吹奏乐部的女生们却在婚庆现场偷走了礼金,她们为何如此明目张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