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47

第47章 宋诗篇(8)

柳絮二首

韩琦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1]。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注释】[1]空:徒然之意。

【鉴赏】第一首首句写景,当阳春将尽、白花渐谢的时候,风中柳絮不仅未零落成泥,反而漫天飞舞。诗人意在揭示柳絮性情的轻薄浮躁,采取了拟人化的手法。次句点出对景之人。“高楼”,人之所在;“长陌”,柳之所在。登高楼而望长陌,但见柳色如烟,远接天涯,这“不定家”的柳絮,纷纷扬扬,蒙蒙一片。登楼之前,诗人的心境本来是平静的,但现在睹物思情,不由自主,产生了满怀愁情。着一“奈”字,正表明愁来无端,无可奈何。至于是何种愁绪,诗人在第三句以“缭乱”作了补充,表面上是春愁,细品却并非单一的故乡之思,也非纯粹的身世之感,说不清道不明。柳絮漫天无际,诗人的愁情也如柳絮般缭乱飞舞,情景相生相发。“不是天生稳重花”,诗人经历了烦闷、思索后,终于豁然开朗,前此的种种情绪缭乱都是徒然的感喟。第三句的“空缭乱”兼指诗人和柳絮而言。就诗人说,以他那样严肃的性格却为并不“稳重”的柳絮动情而自嘲;就柳絮说,它颠狂起舞,轻薄作态,必然落得毫无结果,当然只是“空缭乱”!这里即物即人,不粘不脱,有浑融无迹之妙。

第二首紧承第一首而来,此时诗人心绪已平。一、二句大笔渲染,在广阔的空间背景下活现出“絮雪纷纷”的轻薄浮浪之态。“乱愁萦困”乃比喻之词,稍晚于韩琦的贺铸曾以“满城风絮”比喻闲愁,韩琦则是以萦怀困人的乱愁比喻满天风絮,实景虚写,一反以具体喻抽象的惯例,格外新鲜动人。三、四句则选择了一个细节加以描绘。由“穿入”而“过”这一短暂的过程,加上“无限蜂儿”争先恐后追着它飞,衬出柳絮飘得极快。蜜蜂的性情是慕香爱色,而柳絮偏偏乏色少香,如果柳絮不“穿入花枝”,没有烂漫花丛做映衬,它就与蜜蜂无涉。而一“穿”而“过”,既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又活泼有致,引来了“无限蜂儿”成队追逐。诗用“有时穿入花枝过”表现柳絮的狡狯轻薄,用“作队飞”

表现蜜蜂的快乐和轻捷,精切传神。此联虽只写“穿入花枝过”,却并未细写花枝,而枝的繁盛,花的灿烂都历历如在目前;只写“无限蜂儿作队飞”,未展开描写,但那争先之状,嗡嗡之声,都可想见。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1]。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2]。

【注释】[1]涤:消除。尘寰:人世间。[2]阑:尽。

【鉴赏】首联诗意:炎夏酷暑,房屋尽头的北塘,绿树成阴,荷花满池,是消除暑热烦恼的好地方,宽阔舒适的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置身其间,似不在人间。首句点题,“暑”字交代了时间,“尽室林塘”点出了地址。“不在尘寰”说明避暑之地自然环境幽静。“旷然”抒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宽阔胸怀。

颔联诗意:身处北塘,清风阵阵拂面徐来,酷暑炎热烦恼顿时冰消,即使没有管弦消遣取乐也能在此悠然自得过上百日。此联中“敢”、“能”两字相对照,更说明此地是避暑胜地。“清风”一语双关,一是说酷暑炎热时使人凉爽的自然风魅力无穷,二是表明作者为官时清正廉洁。

颈联诗意:俯视近处北塘,水鸟捕食小鱼后,在那里用嘴梳理着羽毛,好像很知足地悠闲自乐;仰望远处山岭,雨云绕山飘浮,只是浮云游荡而无雨下。此联中“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不一定是眼前实景,可能是作者用象征手法阐述人生哲理,要像水鸟那样“知足”长乐,“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人生不要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会不受世俗所累,也才会旷神自得的生存。

末联诗意:在林阴蔽天、清风习习的北塘边避暑饮酒,不觉酒尽酣睡,不知又是什么使我从酣梦中清醒?原来是满塘成千上万朵莲花的香气薰醒了我,醒来一看自己刚才是枕山而眠。此联并非说韩琦逃入酒乡消愁,而是北塘避暑,景美迷人,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意,也衬托出他胸襟清高、超尘拔俗。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祜元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号称“铁面御史”。历知杭州、青州、成都。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再外知成都。卒谥清献。有《清献集》遗世。

和宿硖石寺下[1]

赵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2]。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3]。

【注释】[1]硖石寺:依诗中“淮岸”应在淮河边上,大约在安徽凤台西南,具体地址不详。[2]浮屠:即塔。离尘缘:指修为达到很高境界的人,与世隔绝,不问俗事。

[3]松关:以松木做的门栓,这里指寺门。

【鉴赏】一、二句诗意:游船泊在淮河边上,从船中仰视,硖石山上矗立着高入云天的宝塔;山上有一座古寺。试想这幽静高远的寺里的修行僧人,一定是看破红尘的世外老僧。诗中“半倚天”是作者从舟中仰视并不算高的山上寺景。“山僧”是作者由寺产生的联想:有寺必有僧,僧可能是修行得道的高僧。

三、四句诗意:天刚傍晚,想上岸登山寺造访老僧,在舟中纵目远眺,但发现寺门已紧紧关闭,寂无人迹,只有悠扬的暮钟声声传入河边停泊的画船里。诗句“松关暮锁无人迹”使人心里的希望变成了失望,令人凄清,“钟声入画船”又慰人寂寥、发人深省、令人神往。此三、四两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恍如隔世,心随眼看耳听之景物起伏。

题杜子美书室

赵抃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1]。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注释】[1]骚:屈原《离骚》的简称。雅:《诗经》中的一类。浇淫:既指世风,亦指文风。琼贝:玉石。

【鉴赏】首联颔联诗意:杜甫在诗歌创作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古体、律诗;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了《离骚》《诗经》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起着继往开来,压制浇薄、淫巧世风、文风的作用.他的许多诗篇如宝玉奇石,价值连城、光照千秋。他的诗风多种多样,富于变化、规模气概横绝、包罗天地万象,在他笔下天地间有形无形之万物都难以逃避。以上两联看似作者对杜诗赞扬太过,其实不然,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传世。

颈联诗意: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遭受离乱之苦,在羁危之极时,不忘有志在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羁危之身始终抱厚民之意。此联诗人写出了杜甫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欲厚民生”、“每饭不忘君”。

尾联诗意:作者在杜甫书室和遗像前瞻仰追悼、品味杜甫诗的广博和欲厚民生的深意,颇觉自己真正理解杜甫诗意、真正成为杜甫的知音不容易,世人恐怕也如杜甫《陈拾遗故宅》诗“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石象之字简夫,生卒不详,新昌(今浙江)人。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太常丞。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1]。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2]。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3]?

【注释】[1]窗涵:窗棂,窗格子。[2]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帀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3]五侯:古代汉朝皇帝同封五人为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鉴赏】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额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有二,一是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青春少妇被抛弃之悲愁。二是心中有愁情的人借酒浇愁,待酒醒后眼见残月斜照窗棂,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愁肠百结,忧愁悲伤。

颈联写“愁”的情状。苦恼的忧愁如藏在愁人的心中,印在愁人的眉间,那愁人就会感觉到“愁”像万顷连天草铺天而下挥不去,就像千万条盖地丝绳网冲不破,他被严严盖住、紧紧捆住,困在其中,痛苦不堪。想挣脱这“柔”若草“乱”若丝的“愁”绪实叫人无可奈何。

末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倡立盱江书院。皇祐初,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拥护庆历新政,极力排斥佛、道二教。以文章知名。有《直讲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

忆钱塘江

李觏

当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1]。

【注释】[1]涵:容受。水仙:指水中女神。钱塘、西湖一带有水仙王庙。

【鉴赏】首句诗意:忆当年,我乘着酒醉,醉醺醺地高挂起归船的风帆,向故乡南城(今属江西)驶去。诗中“当年”与“忆”、“举归帆”与“钱塘江”相照应切题,“乘醉”二字统摄全诗,后面写忆景才会有似真似幻、虚无缥缈之美。

次句写忆景落日奇观。诗意:我站在船头,举目远眺,夕阳已西沉,醉眼朦胧地看到前方隐隐约约有一座山峰,它已衔进了半只太阳,剩下的另一半正在山顶放射出耀眼的霞光。“隐隐”说明作者是醉态所见。“衔”是说醉眼看太阳像镶嵌在天边的山峰上。

末尾两句咏江面奇景。诗意:我近看江面,金光返照入江,江水泛红,片片白帆也反射出淡红的光茫;水面上,好像一群穿着粉红衣裳的水仙,凌波微步,艳丽动人。“水仙”并非是钱塘江水中的女神,而是作者醉态眼花所见的霞光返照的船帆。

璧月

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1]。

【注释】[1]方诸:古代于月下承露取水之器,又名阴鉴、鉴燧。远古用蛤壳,后用铜铸,圆如月,可照人。

【鉴赏】首两句诗意:圆如玉璧的月亮,从很远的地方直行到傍晚才又出现在暮色笼照的山巅。而此时月宫里的素娥却有难以言说的心事。“问应难”三字意义含蓄,如东坡《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是事物之常情,不问也可知,如人要问之,则又难于说清楚深意,也像问人的心事,则很多东西难于言表,如果以人世间的事问天上的素娥,素娥又怎么能说清楚呢?

次两句继续咏月,仍以月抒情。诗意:人世间痛苦之事莫过于悲欢离合、生离与死别,但世人像“山中石多真玉少”,相互间深情知己者又有几人?只有璧月含情、方诸含泪,心心相印,彼此相惜,朗月普照人间哀苦。诗中“泪”是万人愁苦之泪。此两句作者只是想说璧月方诸有情有义而世人竟无情,所以有如此浩叹。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1]。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极:尽。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一、二句从极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人们都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实更在天涯之外,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逼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的青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青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逼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既与“已恨”相呼应,又直使人觉得障碍重重,恨重重。诗人不用“青”、“绿”,而用“碧”来形容山,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暮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重情绪。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逐步收缩,色调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解不开。

秋晚悲怀

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1]。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2]。

同类推荐
  • 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

    主要描写了烟台的独特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 生命沉思录

    生命沉思录

    “医药只能部分地解决人肉体层面的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养心和养神。要想‘离苦得乐’,还要内心的觉悟。”——曲黎敏。曲黎敏从“养生”到“养心”,实现华丽转身。面对2012的文化焦虑、社会变革,作者走笔春秋,扬汤止沸,对衣食、男女、婚姻、性爱、人性、生死、灵魂、宗教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书诗情洋溢、哲思通透、禅意悠远,行文流动隽永。作者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跃然纸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女性知识分子情怀,令人动容。
  • 故乡失落的鸟

    故乡失落的鸟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 美国五大黑手党家族传

    美国五大黑手党家族传

    他们是美国黑道王中之王,控制着拉斯维加斯赌城,好莱坞影城,将无数社会名流、影坛明星玩弄于股掌之中、床榻之上——艳星玛丽莲·梦露香消玉殒;他们涉足政坛、染指白宫、操纵总统竞选,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总统谋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因福得祸。他们是法律的天敌,正义的克星,昨天他们制造了一起起罪恶;今天,罪恶并没有绝种……
热门推荐
  • 千面客栈

    千面客栈

    客栈之中,藏龙卧虎,客栈众人,皆有自己之奇事,约阁下与江湖客栈小酌。
  • 关于猫咪可以变身奇美拉的故事

    关于猫咪可以变身奇美拉的故事

    燃起猫咪的勇气吧保护你的主人然后战斗知道死亡降临那是赐予战士最美好的礼物
  • 高中难忘的青春

    高中难忘的青春

    一篇讲述一个少年高中生活的青春校园故事,有的只是淡淡的情愫和纯纯的友情。
  • 封神之余元

    封神之余元

    纣王高傲,雄才伟略;妲己娇媚,魅惑天下;闻仲忠义,九死不悔;比干奸猾,争权夺利;太上寡言,老谋深算;元始华贵,生而人上。准提不顾面皮,渡人西去,只为教派气运;接引脸色疾苦,默诵真言,终盼佛教大兴。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封神世界。余元:“其实,我只想活下去!”
  • 美人权术

    美人权术

    她,本是永乐帝女,玉叶金枝。因宫闱惊变,母妃惨死,被迫隐匿于尚书府邸。还君明珠,杳然无期。他,原是方孝孺公十族血案遗孤,终生以刺杀朱棣为己任。豪气凌霄汉,长风吹客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当他们的命运有了交集......暗潮涌,风云动,荆棘满怀天未明。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华静言事业有成,聪慧美貌,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直至遇见周承锴,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

    世界通史(珍藏版)(套装四册)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弧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东西方世界的崛起、东西方人统治的世界、东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部分。
  • 修炼狂潮

    修炼狂潮

    这是一个科学与武道并重的时代,大灾变之后,人类发现了超古代修炼文明,开启了一个大修炼时代,并开始了昆仑界的殖民之路!这是一个人类危机重重,同时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强者辈出的时代!得到了超古代文明强者丹皇传承以及九重天之上至尊神格的楚云凡,将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杀出一条登天路。天才?不好意思,我才是!资源?我的丹药能堆死你!传承?至尊的传承就在我的脑海里!我们的征途是无尽位面!啸尘在《飞升大荒》,《武神空间》之后呕心沥血的第三本玄幻,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修炼时代!——普通群:497326944入群请自觉改好马甲VIP群:463696926(学徒以上可进),进群改马甲,晒订阅截图!
  • 中华地方菜

    中华地方菜

    我国的各种地方菜是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特色的民间菜,它是相对于宫廷菜,官府菜和寺院菜而言的,是构成中国菜的主体。我国地方菜的系统较多,主要的有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淮扬菜,浙江菜,福建菜,湖北菜,徽菜,湖南菜,上海菜,天津菜等。其中,特色突出而又影响较广的是北京菜,山东菜,四川菜,广东菜和淮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