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7900000055

第55章 宋诗篇(16)

三衢道中[1]

曾几

梅予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1]三衢:即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2]却:又。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诗。首句点明季候和天气。梅子黄时,正值江南初夏季节。这段时期,常常阴雨绵绵。这里说“日日晴”,一方面是强调今年黄梅季节天气的特殊,另一方面则是以天气的晴和,为下文写旅途风物的清新张本。次句紧扣诗题“道中”。这句是说,泛舟小溪,溯流而上,当不能再行进时,便舍舟登陆,循着山间小路继续前行。“却”字含有转折意味,它把诗人由水转陆时的新鲜喜悦感细微隐约地传达出来了。这句的“溪泛”与“山行”皆是叙行程,“山行”二字又启下三、四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绝句贵简,诗人不去追述“来时路”的情景,只顺便在这里点出,并与这次返程的所见所闻构成对照,以突出此次旅途的新鲜感受,在构思与剪裁上都颇见匠心。山路上,夹道绿阴,似乎和不久前来时所见没有什么两样,但绿阴丛中,时而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啭,却是来时路上未曾听到过的。这“不减”与“添得”相对照,既暗示了往返期间季节的推移变化——已经从春天进入初夏,也细微地表达出旅人归途中的喜悦。本来,在山路上看到绿阴繁翳,听见黄鹂鸣啭,可以说是极平常的事,如果单就这一点着笔,几乎没有什么动人的诗意美,但一旦在联想中织进了对“来时路”的回想和由此引起的对比映照,这就为原本平常的景物平添了诗趣。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诗属于江西派,上祖杜甫,下宗苏轼、黄庭坚,并自成一家。宋室南渡时,经历了战乱生活,诗风转为悲壮苍凉。元人方回立以“一祖三宗”,说其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与义并列为“三宗”。有《简斋集》。

襄邑道中[1]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2]。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1]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2]榆堤:即指汴河之堤,当时种满榆树。

【鉴赏】“飞花”二句,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艘顺流而行的航船在扬帆前进,一会儿在夹岸花林中穿行,一会儿又在长堤榆树间急驶,半天就已行进百里。真是顺风顺水,好不快意,虽无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那样的豪迈气势,但两岸花红榆绿,亦足令人心旷神怡。起句尤为精彩,两岸花“飞”,既是船中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快速;同时又描绘出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简直成了花的世界。“照船红”是说,航船经过时,两岸“飞花”映照,泛起一片红光。本句写一位进京待选、以求施展才华的英俊青年,高卧舟中,花光相映,顺流而下,是一组动态镜头,显得潇洒俊逸。

“卧看”二句写诗人仰卧舟中、注目蓝天所产生的错觉,把内心激动、外表安详的神态更加鲜明地描摹出来,并将读者的视野引向更加高远的天空,更加广阔的世界。“满天云不动”是错觉,实为云与船俱动,是以动衬动,即以白云的流动衬托行船的快速,与首句作一对照。“云与我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之气概,表达了诗人的抱负和信心,亦与次句的顺风顺水作呼应。

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1]。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1]。

【注释】[1]伊洛:伊水和洛水,都流经洛阳。这里代指洛阳。[2]青墩溪:在浙江桐乡北。龙钟:形容老态。

【鉴赏】起句以回叙开篇,从金兵人汴写起。“一自”二字以口语入诗,语意陡峭,情感愤激。次句紧接起句,继续叙写十年来的漫长愁苦。“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那亡国的隐痛。“路漫漫”亦兼有两重意思:其一谓十年颠沛,北望故乡,长路漫漫,无由再达;其二谓国破家亡,乾坤板荡,虽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但胸中的耿耿之志仍未消歇。可见前二句既有对敌方的谴责,又有对故国的怀恋,既有思乡之情,又有亡国之痛。

三句亦与次句相承,意谓自己此时年龄虽未满半百,但体衰多病,早已疲惫乏力,数次以病拒辞,方得在此江南之青墩溪畔客居,此为身世抒写而语气平静舒缓,使感情的激流暂趋平缓,为末句蓄势。洛阳牡丹号称“天下第一”,然而此时洛阳被占,有家归不得,偏偏今天在他乡看见了牡丹,这自然会使诗人想念家乡,情不能已,感慨万千!“独立”即谓“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意,表明诗人此时零丁孤苦,无有知音。陈与义出身世家,超世特立,不求显达而重名节,然而此时体衰多病,又孤掌难鸣,实无力报国,哀苦之情,令人黯然神伤。“东风看牡丹”,似乎勾勒了一幅闲暇有致的画面,其实乃是一种极为悲苦的写照。诗人强压住悲痛,将他那伤悼故国、悲叹身世的全部感情都倾注于江南海滨的牡丹上,但牡丹不语,岂解人意,诗人便只有暗吞伤心之泪了。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投军,任秉义郎。南宋时,以上书反对南迁革职。后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建炎三年(1129)金兀术渡江南进,率军拒之,屡立战功。历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进枢密副使。反对与金议和,终为秦桧所陷,以“莫须有”之罪被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

池州翠微亭[1]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2]。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1]池州: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东南齐山。齐山是池州有名的风景区,历代诗人都有题咏,最出名的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2]特特:作特地、特别解,又叠字有强调之意。

【鉴赏】诗的首句叙述自己的经历,从而把登池州翠微亭放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使读者感受到时代和诗人的脉搏是一致的。第二句用“特特”以强调这次登临,表明戎马倥偬,登临难得,从而把自己的戎马生活与大好河山从感情上联系起来。同时,“特特”二字在结构上又起到了转折的作用,将感情抒发的重心移到对故国的爱恋上来,为诗的后联直抒胸臆作了铺垫。三、四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它展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情谊,使人们看到了诗人对祖国美丽河山流连忘返的心境,从而表现了诗的主旨。全诗即这样一气贯注,倾泻了一个驰骋沙场、为国而战的诗人的炽热感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3]。

【注释】[1]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小猪。

足鸡豚:即鸡豚足。有足够的鸡肉和猪肉。[2]箫鼓:指箫和鼓两种乐器。社:指土地神。春社,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在这一天吹吹打打祭土地神以求丰年。

[3]无时:无时无刻;随时。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后农村一片宁静、欢乐的气象。

好酒清澈,农家自酿的米酒不免有些浑浊。可不要嘲笑农家那上年腊月就已酿好的米酒有些浑浊,农家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丰收了,鸡肉、猪肉摆满了一大桌。“莫笑”二字道出了作者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颔联写出游时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地吟颂和引用。读了这两句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作者在青苍重叠的山峦中漫步,那清澈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路径也愈难辨认,前面好像看不到路了。正在迷惘之际,突然间前面柳树成阴,花木扶疏,几间农家茅舍构成的村落顿时使人豁然开朗。诗人此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诗句对这种景界的描摹,格外委婉别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的哲理性在于: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有扑朔迷离、茫茫无出路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追寻,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光亮,山回路转,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读了这一联人人都会感到,在人生的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描写的情景有着惊人的契合,因而更觉亲切。因此,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远远超越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由自然风景进入人事描写,概括了南宋年间农村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作者的情感相融汇。然而作者意犹未尽,尾联笔锋一转,流露出自己的心愿:如果从今以后时间允许的话,老乡们不嫌弃的话,我将拄杖乘月,轻扣柴扉,与老乡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故土、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2]?

【注释】[1]瓜洲:在今镇江与南京之间。[2]伯仲间:兄弟之间,比喻不相上下。

【鉴赏】诗的前四句是回首往事。首联追忆了他年轻时代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恢复失地故土的豪情壮志,虽有坚定如山的气魄和决心,但却不知道世事(主要是朝廷内投降派和享乐派当政)的艰难。颔联分叙了诗人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抗金名相张浚都督江淮各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今南京、镇江之间,军容雄壮。诗人当年三十九岁,任镇江府通判,积极支持张浚北伐。但不久张浚在符离大败,被迫南撤,诗人的愿望随之成了泡影。乾道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积极策划进兵关中收复中原,并跟金兵屡有战事。诗人当年四十八岁,在南郑前线任王炎幕僚,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御敌,有一次甚至夜间骑马渡渭水袭击金兵,有着“铁衣马上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的惊险经历。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因投降派捣鬼,这年九月王炎以枢密使之职被调回临安,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二十八个字的追忆,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愤激和多么辛酸的感情啊!

颈联诗人自许为“塞上长城”,有着抗御金兵、收复失地的毕生抱负,但却多年被贬谪,被排斥,“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眼前对镜一照,诗人已两鬓斑白,呈衰老之态,怎不令人忧心如焚呢?

末联表明诗人以战略家自负,渴望效法诸葛亮作《出师表》的泣血之情,在再次被起用时要为朝廷“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管、乐相伯仲的报国大业,并且留名千载。

临安春雨初霁[1]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4]。

【注释】[1]霁:雨后转晴。[2]世味:对当时世态的体会。[3]矮纸:短纸、小纸,指写诗用的稿纸。草:指草书这种字体。细乳分茶:按沏茶时水面泛起的白色泡沫来区分茶的等级,即品茶的意思。[4]素衣:白色的衣服。

【鉴赏】这是一个夜雨初晴的早晨,诗人少年时的意气已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他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日益见得明白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和世态炎凉也体会得更加深刻了。所以,一开头作者就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巧妙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透明的轻纱。既然知道世情如此浇薄,何必复出为官,又为什么骑马来到京城客居,过着这无聊的日子呢?下一句是一个疑问句,实际上反映出诗人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还想为朝廷出一把力的思想。

同类推荐
  • 心泉流瀑

    心泉流瀑

    卢煦林江西九江修水人,1991年7月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2004年1 2月研究生毕业于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师,九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惨水县委办、县妇联、县创卫办,九江市委政研室、九江市委改革办工作,并在中央、省、市、县相关报刊上发表大量的政论文、调研文、散文等。
  • 巴赫金的狂欢

    巴赫金的狂欢

    卧室兼书房。简单的家具、单人床、书桌。地板和书桌上摞满了一堆堆书籍。巴赫金此时正趴在书桌旁写作。房东太太上。她抻了抻衣服、围裙,故意干咳了两声。房东太太对不起,巴赫金先生。我不得不打断您的工作,如果您整天待在屋里也算工作的话。巴赫金噢,我亲爱的房东太太,您好!您的到来正好能让我飞速旋转的大脑暂时休息一下。我确实是在工作,一点儿都没偷懒。这种工作和在工厂车间、集体农庄里的集中劳动有些不同,但实质上是一样的。
  •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我家那个最拘谨的客人;小六儿;荔枝;一双白球鞋;拯救老妈;父亲的大衣;母亲的福气;转山转水不转爱;呵护母亲心;不让宝贝痛;一碗红烧肉;多年之后时光会给我们宽容;沿爱的通道细密抵达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的灵气十足。
  • 充闾文集:逍遥游·庄子传

    充闾文集:逍遥游·庄子传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姐在种田

    农大少女一睁眼却成了地主家的小农女?爹爹无能,后娘当家,姐弟受尽凌辱,是可忍孰不可忍,牵着弟弟赶着猪仔,从此两家是陌路,什么,后娘还敢上门来?看我不赶你走!亲爹要我养老?哼,我有后台我怕谁,先把财产交给我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狂妃:冰山上神宠妻无度

    盛世狂妃:冰山上神宠妻无度

    【男强女强+双至尊+绝宠无双】至亲陷害?好友背叛?一朝穿越,成为尊贵却卑微的相府三小姐。当她成为她,薄唇微勾,弹指之间算尽计谋,步步为营,虐姨娘庶姐,夺神器丹药,看她如何大杀四方,在混沌九州里素手白衣掀起风云!盛世之中,她却遇见玄衣谪仙居于九重冥界的他,自此便定要执手踏遍浮生烈焰,看尽六界众生冥冥,我主沉浮!
  • 万世秦疆

    万世秦疆

    作为重生的韩信,面对羞辱的裤裆,是钻,还是不钻?不想钻,怎么办,那就拔剑比划比划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既然穿越了,这么悲催的韩信,我不做!兵精将勇,强弓劲弩,既然重生了,这么强大的秦国,我要了!混迹淮阴,远逃长城,北使匈奴,南安百越。面对残暴的秦二世,韩信果断举起了青铜剑!在陈胜兵临潼关的时候,随章邯出战,一步步成长为秦军统帅;巨鹿之战后,死守咸阳,等来的是刘邦项羽六十万大军……
  • 辩正论

    辩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最强男闺蜜

    都市最强男闺蜜

    想要找个女朋友就那么难吗?一个个的美女都围绕身边,可是她们却都异口同声说道:“我只是把你当男闺蜜!”月老啊!你还让不让人找对象了?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异人闻世录

    异人闻世录

    即便钢铁侠真的存在,奇异博士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共存着。在上古时期,拥有异能法术的异人对常人来说本是神一般的存在,后因尹氏老祖听信谗言,用诅咒之术炼制了可以压制异人法术的神石,导致异人的地位一落千丈,战争一触即发。异人和常人在千百年间不断的争斗,又不断的寻求和平。三百年前的夷罗之战后,异人彻底败退,各家族老祖和其他灵力高超的异人用自己的生命建造了“源岛”作为异人最后的净土。源岛的秩序从此由建造源岛结界时的唯一幸存者先知制定。女主角祁安从小生活在常人界,自出生以来便经受着“无尽死亡体验”的痛苦。她本以为自己是世界中的异类,但在被卷入一桩离奇的连环杀人案后,守护者黎生告诉了她世界上还有其他异人存在的事实。祁安在常人界破除诅咒失败后,和其他守护者一起来到源岛寻找先知。却意外得知自己是《后世预言》中的拯救者“鸳鸯”,在经历重重磨难,见识了人性丑恶后,祁安终于和其他人一起发现了先知的阴谋和异人管理局的秘密,但自己的同伴却突然和自己站在了对立面…常人和异人,真的无法和平共处吗?性格懦弱善良的祁安,真的能够改变异人的命运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沫何辰

    花沫何辰

    咳咳,各位小可爱小公举美腻帅比们欢迎观看苏冉的处女作
  • 你是我的吧

    你是我的吧

    阮玉,作为我的幸运星的你,今天准备好了吗?